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第一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第一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定义: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给水系统分类: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 排水系统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 给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 水量保障——保障用户足够的水量或及时排除污(废)水; 水质保障——保障供水水质或将符合排放标准的污(废)水排放水体; 水压保障——提供适当的供水压力或尽可能利用重力排水给水排水子系统:水源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 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1.2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1.2.1 给水排水系统的流量关系清水池:用于调节给水处理水量与管网中用水量之差; 调节池和均化池:用于调节排水管网流量和排水处理流量之差1.2.2 给水排水系统系统的水质关系三个水质标准⑴ 原水水质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⑵ 给水水质标准:必须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⑶ 排放水质标准:按照国家废水排放水质标准要求以及受纳水体的承受能 力确定三个变化过程⑴ 给水处理: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⑵ 用户用水:水质收到不同程度污染;⑶ 废水处理:去除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标准。
1.2.3 给水排水系统系统的水压关系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⑴ 全重力给水:当水源地势较高时,水流通过重力自流输水到水厂处理, 然后又通过重力输水管和管网送至用户使用;⑵ 一级加压给水:输水过程中只有一次加压的过程,如水厂地势高,从水 源到水厂采用一级提升,处理后依靠水厂的地势采用重力输水,或是水源地势高, 直接用重力输水至水厂,处理后采用一级提升送至用户使用;⑶ 二级加压给水:水流在水源取水时经过第一级加压,提升到水厂进行处 理,处理好的清水贮存于清水池中,清水经过第二级加压进入输水管和管网,供 用户使用;⑷ 多级加压给水:有两种情形,一是长距离输水时需要多级加压提升;二 是大型给水系统的用水区域很大,或用水区域为窄长型,一级加压供水不经济或 前端管网水压偏高,应采用多级加压供水1.3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1.3.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特点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⑴ 水量输送:即实现一定水量的位置迁移,满足用水与排水的地点要求;⑵ 水量调节:即采用贮水措施解决供水、用水与排水的水量不平均问题;⑶ 水压调节:即采用加压和减压措施调节水的压力,满足水输送、使用和 排放的能量要求。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具有一般网络系统的特点,即分散性、连通性、传输性、 扩展性等;同时具有与一般网络系统不同的特点,如隐蔽性强、外部干扰因素多、 容易发生事故、基建投资费用大、扩建改建频繁、运行管理复杂等1.3.2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给水管网系统一般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 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⑴ 输水管(渠):是指在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的管道或渠道,输水管(渠) 一般不沿线向外供水⑵ 配水管网:是指分布在供水区域内的配水管道网络其功能是将来自于 较集中点的水量分配输送到整个供水区域⑶ 泵站:泵站是输配水系统中的加压设施,一般由多台水泵并联组成⑷ 水量调节设施:有清水池,又称清水库、水塔和高位水池等形式主要 作用是调节供水与用水的流量差⑸ 减压设施:用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等降低和稳定输配水系统局部的水压, 以避免水压过高造成管道或其他设施的漏水、爆裂、水锤破坏,或避免用水的舒 适感1.3.3 排水管网系统的构成排水管网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 水输水管(渠)和排放口等构成⑴ 废水收集设施:它们是排水系统的起始点。
⑵ 排水管网:指分布于排水区域内的排水管道(渠道)网络⑶ 排水调节池:指具有一定容积的污水,废水或雨水贮存设施⑷ 提升泵站:指通过水泵提升排水的高程或使排水加压输送⑸ 废水输水管(渠):指长距离输送废水的压力管道或渠道⑹ 废水排放口:排水管道的末端是废水排放口,与接纳废水的水体连接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1.4.1 给水管网系统类型⑴ 按水源的数目分类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⑵ 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1 )统一给水管网系统;2 )分区给水管网系统管网分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串联分区,设 多级泵站加压;另一种是并联分区,不同压力要求的区域由不同泵站供水⑶ 按输水方式分类1)重力输水管网系统;2)压力输水管网系统1.4.2 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 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⑴ 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⑵ 分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 的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