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弹簧测力计》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第4课时 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3.力的单位是牛顿科学探究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2.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重点】 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各种重物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2分钟)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各种力驱动小车,也知道了各种控制力的手段怎样知道我们用了多少力呢?学生任务:各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了解学生是否了解测量力的手段二、聚焦(5分钟)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要知道力的大小,需要用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你认识弹簧测力计吗?板书:弹簧测力计学生任务:针对弹簧测力计准备交流与讨论聚焦问题三、探索(25分钟)任务一:观察弹簧测力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任务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下力的大小活动:先用手拉一拉弹簧测力计,分别使指针指到1N、2N、5N等,感受不同大小的力测量物体之前可以先掂一掂,估测一下再进行测量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研讨:问题一: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问题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还有弹力,这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总结: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弹簧这一部分被拉伸而产生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要检查指针、调零,将估测可以测量的物体放在桌面上,挂上挂钩,慢慢提起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2.撑杆、海绵垫、健身球、跳板、蹦床等都具有弹力,它们都是在外力作用后,发生形状变化,之后产生了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以蹦床为例,小朋友接触蹦床后,重力使蹦床发生形状变化,因此产生恢复原来形状的弹力学生任务一:观察测力计结构过程:小组观察测力计,研究并讨论用力慢慢拉挂钩,看看弹簧怎么变化,指针怎么移动认识力的单位学生任务二:各小组分别运用测力计测量其他重物的重力1. 测量前,手持提环,拿起弹簧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
2.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保持相平3. 测量的力不能超出刻度板所标最大数量研讨任务:各小组之间依据记录单和测量实验,思考并讨论研讨问题,总结出研讨结果通过观察认识弹簧测力计,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四、拓展(8分钟)这是用橡皮筋、硬纸板、曲别针制作的测力计想一想,怎样标画出这个测力计的刻度呢?课下同学们也动手试试吧学生任务:讨论方法,利用已知钩码或挂已知重量物体的方法,在测力计纸板上画出刻度建立在认识橡皮筋具有弹力的基础上的,思考制作方法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