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设备维修与保养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

文档格式:DOCX| 12 页|大小 22.24KB|积分 5|2025-07-25 发布|文档ID:25362157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轴向位移轴向位移又叫串轴,就是沿着轴的方向上的位移轴向位移反映的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的相对位置,轴向位移变化,也是定子和转子轴向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全冷状态下一般以转子推力盘紧贴推力瓦为零位向发电机为正,反之为负,汽轮机转子沿轴向移动的距离就叫轴向位移影响轴向位移的因素:1)负荷变化;2)叶片结垢严重;3)汽温变化;4)蒸汽流量变化;5)高压轴封漏汽大,影响轴承座温度的升高;6)频率变化;7)运行中叶片断落;8)水冲击;9)推力轴瓦磨损或损坏;10)抽汽停用,轴向推力变化;11)发电机转子窜动;12)高压汽封疏汽压调节变化;13)真空变化;14)电气式轴位移表受频率,电压的变化影响;15)液压式轴位移表受主油泵出口油压,油温变化等影响轴向推力增大的因素有(1)负载增加,则主蒸汽流量增大,各级整齐压差随之增大,使机组轴向推力增大抽气供热式或背压式机组的最大轴向推力可能发生在某一中间负荷,因为机组除了电负荷增加外,还有供热负荷增加的影响因素2)主蒸汽参数降低,各级的反动度都将增大,使机组轴向推力增大3)隔板气封磨损,漏气量增加,使级间压差增大4)机组通流部分因蒸汽品质不佳而结垢时,相应级的叶片和叶轮前后压差将增大,使机组的轴向推力增加。

    5)发生水冲击事故时,机组的轴向推力将明显增大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1) 当轴向位移增大时,应严密监控推力轴承的进、出口油温、推力瓦金属温度、胀差及机组振动情况;2) 当轴向位移增大至报警值时,应报告管理人员,要求降低机组负荷;3) 若主、再热蒸汽参数异常,应恢复正常参数;4) 若系统周波变化大、发电机转子串动,应尽快恢复正常;5) 当轴向位移达-1.0mm或+1.2mm时保护动作机组自动停机,否则手动紧急停机;6) 轴向位移增大虽未达跳机值,但机组有明显的摩擦声及振动增加或轴承回油温度明显升高应报告管理人员,请示紧急停机;7)若轴向位移增大而停机后,必须立即检查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及轴承进、回油温度,并手动盘车检查无卡涩,方可投入连续盘车,否则进行定期盘车必须经检查推力轴承、汽轮机通流部分无损坏后方可重新启动机组的轴向位移应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一般为0.8~1.0mm,超过这个数值就会引起动静部分发生摩擦碰撞,发生严重损坏事故,如轴弯曲,隔板和叶轮碎裂,汽轮机大批叶片折断等转子轴向位移(也被成为窜轴)这一指标主要是用以监督推力承轴的工作状况目前部分机组还装设了推力瓦油膜压力表,利用这些表计监视汽轮机推力瓦的工作状况和转子轴向位移的变化。

    汽轮机轴向位移停机保护值一般为推力瓦块乌金的厚度减0.1—0.2mm,其意义是当推力瓦乌金磨损熔化而瓦胎金属尚未触及推力盘时即跳闸停机,这样推力盘和机组内部都不致损坏,机组修复也比较容易轴位移指的是轴的位移量,而胀差则指的是轴相对于汽缸的相对膨胀量,一般轴向位移变化时其数值较小轴向位移为正值时,大轴向发电机方向移,若此时汽缸膨胀远小于轴的膨胀,胀差不一定向正值方向变化;如果机组参数不变,负荷稳定,胀差与轴向位移不发生变化机组启停过程中及蒸汽参数变化时,胀差将会发生变化,由于负荷的变化而轴向位移也一定发生变化运行中轴向位移变化,必然引起胀差的变化汽轮机的转子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的胀差值称为正胀差,当汽缸膨胀大于转子膨胀时的胀差值称为负胀差根据汽缸分类又可分为高差、中差、低I差、低II差胀差数值是很重要的运行参数,若胀差超限,则热工保护动作使主机脱扣,避免动静部分发生碰撞,损坏设备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靠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

    汽轮发电机中,由于蒸汽在动叶中做功,以及隔板汽封间隙中的漏汽等原因,使动叶前后的蒸汽压力有一个压降这个压降使汽轮机转子顺着蒸汽流动方向形成一个轴向的推力,从而产生轴向位移如果轴向位移大于汽轮机动静部分的最小间隙就会使汽轮机静、转子相碰而损坏轴向位移增大,会使推力瓦温度开高,乌金烧毁,机组还会出现剧烈振动,故必须紧急停机,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差胀保护是指汽轮机转子和汽缺之间的相对膨胀差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由于转子相对汽缸来说很小,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快,膨胀速度快若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升温速度,将使机组转子与汽缸摩擦造成损坏故运行中差胀不能超过允许值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有可能会更加发展,因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使胀差向正值增大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1)启动时暖机时间太短,升速太快或升负荷太快2)汽缸夹层、法兰加热装置的加热汽温太低或流量较低,引起汽加热的作用较弱3)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的滑动性能差,易卡涩,汽缸胀不出4)轴封汽温度过高或轴封供汽量过大,引起轴颈过份伸长5)机组启动时,进汽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过高6)推力轴承工作面、非工作面受力增大并磨损,轴向位移增大7)汽缸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不佳或保温层脱落,在严禁季节里,汽机房室温太低或有穿堂冷风。

    8)双层缸的夹层中流入冷汽(或冷水)9)胀差指示器零点不准或触点磨损,引起数字偏差10)多转子机组,相邻转子胀差变化带来的互相影响11)真空变化的影响(真空降低,引起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增大)12)转速变化的影响(转速降低)13)各级抽汽量变化的影响,若一级抽汽停用,则影响高差很明显14)轴承油温太高15)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16)差胀指示表不准,或频率,电压变化影响使胀差向负值增大的主要原因:1)负荷迅速下降或突然甩负荷2)主汽温骤减或启动时的进汽温度低于金属温度3)水冲击4)轴承油温太低5)轴封汽温度太低6)轴向位移变化7)真空过高,相应排汽室温降低而影响8)启动进转速突升,由于转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轴向尺寸缩小,尤其低差变化明显9)双层汽缸夹层中流入高温蒸汽,可能来自汽加热装置,也可能来自进汽套管的漏汽或者轴封漏汽10)汽缸夹层加热装置汽温太高或流量较大,引起加热过度11)滑销系统或轴承台板滑动卡涩,汽缸不缩回12)差胀值示表不准,或频率,电压变化影响正胀差 - 影响因素主要有:1、蒸汽温升或温降速度大启动时,一般应用加热装置来控制汽缸的膨胀量,而转子主要依靠汽轮机的进汽温度和流量以及轴封汽的汽温和流量来控制转子的膨胀量。

    启动时胀差一般向正方向发展汽轮机在停用时,随着负荷、转速的降低,转子冷却比汽缸快,所以胀差一般向负方向发展,特别是滑参数停机时尤其严重,必须采用汽加热装置向汽缸夹层和法兰通以冷却蒸汽,以免胀差保护动作汽轮机转子停止转动后,负胀差可能会更加发展,为此应当维持一定温度的轴封蒸汽,以免造成恶果2、负荷变化速度的影响当负荷变化时,各级蒸汽流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低负荷范围内,各级蒸汽温度的变化较大,负荷增长速度愈快,蒸汽的温升速度也愈快.与金属表向降负荷速度加快,汽缸和转子温升速度的差别愈大负荷增加速度加快,正胀差增大;降负荷速度加快,正胀差缩小,以致出现负胀差3、轴封供气温度的影响轴封供气对转子的轴封段和轴封体加热,由于轴封体是嵌在汽缸两端,其膨胀对汽缸轴同长度几乎没有影响,但转子轴封段的膨胀却影响转子的长度,因而使正胀差加大由于轴封段占转子长度的比例较小,故对总胀差影响较小,可是轴封处的局部胀差却比较大若轴封供气温度过高,则出现正胀差过大;反之,负胀差 过大一般规定轴封气温度略高于轴封金属温度4、真空对低压胀差的影响真空降低,一方面排气温度升高,低压缸排气口压力升高,缸体内外压差减少,两者促进低压缸缸体膨胀,从而减少低压胀差。

    另一方面,若轴封气压不变,低压缸轴封段轴封气量减少,转子加热减弱,也使低压胀差减少5、环境温度的影响低压胀差对环境温度较敏感环境温度升高,低压胀差变小,环境温度降低,低压胀差升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环境温度降低,低压缸冷却加剧(低压缸无保温);另一方面是循环水温度降低使真空升高,排气温度降低,缸温下降经观察,在不同负荷下,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在同一负荷下,冬季跟夏季低压胀差相差 15%6、摩擦鼓风的影响在机组启动和低负荷阶段,蒸汽流量较小,而高中低压级内产生较大的鼓风摩擦损失(与转速三次方成正比),损失产生的热量被蒸汽吸收,使其温度升高由于叶轮直接与蒸汽相摩擦,因此转子温度比汽缸温度高,故出现正胀差随着转速升高,转子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相应加大,但此时由于流量增加,使产生的 鼓风损失的级数相应减少,因此每千克蒸汽吸收摩擦鼓风损失产生的热量先随转速升高而增大,使高中低压缸正胀差增大,后又随转速升高而相应减少,对胀差的影响逐渐减少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危害   1.泊桑效应影响机组低压胀差约10%,所以开机冲转前,低压胀差应保证10%以上在停机过程中尽量减少低压胀差(最好控制在90%以下),当低压胀差超过110%,必须紧急停机,这时随着转速下降,低压胀差会超过120%,在低转速区可能会有动静摩擦。

       2.在冬季低压胀差过高时,要注意轴封气母管压力,若压力过高可适当调低,也可用降低真空方法来减少低压胀差冬季减少开窗的地方,这是冬季减少低压胀差有效措施   3.极热态启动时,轴封供气尽量选择高温气源,辅气作为气源时,必须保证其温度控制在270℃左右,若温度太低,将造成高压轴封段大轴急剧冷却收缩,有可能导致前几级动静摩擦   4.冷态启动时,轴封气源高于大轴金属温度,大轴将局部受热伸长,出现较大的正胀差因此要选择与轴封金属温度相匹配的气源,不拖延启动时间低压胀差过大,可采用降低真空来调节,尽量提前冲转升速机组启动阶段低压正胀差超过限值时,可破坏真空停轴封气,待胀差正常后重新启动   5.机组倒缸前,主蒸汽气温至少比高压缸金属温度高50℃以上,倒缸前应考虑轴向位移对高压胀差影响    机组启停阶段胀差变化幅度大,影响因素多,调整难度大,因此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根据汽缸金属温度选择适当的冲转参数,适当的升温升压曲线,确定合适升温速度,控制升速和暖机时间,带负荷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分析和采取有效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胀差机组启动时胀差变化的分析与控制汽轮机在启停过程中,转子与汽缸的热交换条件不同。

    因此,造成他们在轴向的膨胀也不一致,即出现相对膨胀相对膨胀通常也称为胀差胀差的大小表明了汽轮机轴向动静间隙的变化情况监视胀差是机组启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避免轴向间隙变化而使动静部分发生摩擦,不仅应对胀差进行严格的监视,而且胀差对汽轮机运行的影响应该有足够的认识受热后汽缸是从“死点”向机头方向膨胀的,所以,胀差的信号发生器一般安装在汽缸相对基础的“死点”位置胀差发信器安装在前轴承箱座上机组的启动按启动前汽轮机金属温度水平分为:冷态启动(金属温度150—180度);温态启动(180度—350度);热态启动(350度—450度);极热态启动(450度以上)现仅就常见的冷态启动和热态启动时机组胀差的变化与控制进行简单分析:在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胀差的变化和对胀差的控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汽封供汽抽真空阶段从汽封供汽抽真空到转子冲转前胀差值是一直向正方向变化的因为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转子温度升高或降低的速度都要比汽缸快,相应的膨胀或收缩的速度也要比汽缸快在我们投入均压箱对汽封供汽时,汽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