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教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标准工时与线平衡覃凡

文档格式:PPT| 55 页|大小 1.27MB|积分 15|2021-06-01 发布|文档ID:2282411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标 准 工 时 与 线 平 衡主 讲 人 : 覃 凡 课 程 大 纲一标准工时简介二标准工时制定三线平衡概念及意义四、线平衡改善方法 一 标 准 工 时 简 介标准工时概念:一位合格的、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说明合格、训练有素: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等;对该项工作必须受过训练;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 标准状态:指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工作方法、标准设备、标准程序、标准动作、标准工具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 一 标 准 工 时 简 介标准工时的用途:1. 为工作计划、管理等提供评价的依据2. 改善作业流程,制定合理作业系统3. 提供劳动成本管理的资料4. 提供估算标价的基础数据5. 标准人力计算依据 6. 产能计算的依据 一 标 准 工 时 简 介标准工时的构成:观测时间 评比系数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 管理宽放 疲劳宽放 作业宽放 生理宽放 其他宽放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 一 标 准 工 时 简 介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1秒表法2经验判断法3历史记录法4PTS法 (WF、MTM、MOST、MOD)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秒表法的工具:1. 秒表(停表等)2. 观测板3. 时间研究记录表格4. 其他(铅笔计算器等) - 秒表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选定测试工站 时间测试拆解动作工时量测流程 时间量测,一般每个动作测量10次为宜;量测人员应站在作业员斜侧面1米以外,以能看清楚全部操作动作为准则;测试中不能打扰作业员的正常操作,和引起作业员的紧张 作业内容将工站动作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单一操作单元,并填入选定工站,阅读SOP和观察作业员操作,了解该工站的全部操作内容,并询问作业员加以确认 - 秒表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数据与信息记录数据整理和计算 资料分析与处理工时量测流程 作业内容 测试中判断作业员的速度水平,并作如实记录,不可修改量测数据; 若有其他特殊情况,也应加以实录测试完毕,对数据进行筛选,并对不足的数据进行补测 对量测记录之所有资料进行分析,解决发现的问题; 若分析发现标准时间制定不当,应及时修改 - 秒表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秒表法伸手 目检 拿扫描枪 确认信息 松手 取产品 外观检查 扫描 放至流水线案例分析 例:产品投入工站,取产品检查刷MES投入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MOD法 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量消耗最小的一次,即手指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他的时间单位。

    即: 1MOD=0.129s - 模特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MOD特点 - 易懂、易学、易记、实用 将动作归纳为21种,用模特排时法基本图表示,“一看就懂” 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因此只要知道动作符号,就能算得操作所需时间,“一用就会” 21种动作中,不相同的时间值只有“0,1,2,3,4,5,17,30”共8个,只要有了动作表达式就能很快算出动作时间值,“一记就牢”- 模特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基本原理 所有的人力操作均包括一些基本动作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MOD法把生产实际中操作的动作归纳为21种; 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人完成同一动作所需的时间值基本相等; 使用身体不同部位做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例,因此可根据其手指一次动作时间单位的量值,直接计算其它不同身体部位动作的时间值 如:手的动作时间是手指动作的2倍,小臂的动作时间是手指动作 的3倍,等等 - 模特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21个基本动作 - 模特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1. 手指动作 M1 表示手指三个关节部分进行的动作,每次动作的时间值是 1MOD,相当于手指头移动2.5cm的距离。

    举例: 用手指把开关拨到on或off的位置; 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转螺栓上的螺母,每旋一次都是1MOD; 用手指按标签条 2. 手腕动作 M2 用腕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动作,包括了手指的动作,每进行一次 为2MOD,动作距离为5cm 举例: 用手转动调整旋钮,但不超过180度; SMT车间中,将排插插在印刷线路板上; 用手翻书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3. 小臂动作 M3 肘关节以前的动作,包括手指、手、小臂的动作,每动作一次为 3MOD,相当于移动15cm的距离M3的移动动作范围叫做正常 作业区,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尽量使用该操作动作来完成举例: 移动小臂取工作台上的零件; 在纸上划一条15cm长的线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4. 大臂动作 M4 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动 作,时间值是4MOD,相当于移动距离30cm在大臂移动时,可 能伴随着有小臂、手、手指的动作举例: 把手伸向放在桌子前方的零件; 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头部的工具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5. 大臂伸直动作 M5 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时间值是 5MOD,相当于移动距离45cm。

    在进行这个动作时,有一种紧张 感,感到肩、背的肌肉被拉紧的感觉举例: 将手尽量伸到工作台的侧面; 尽量伸直胳膊取高架上的东西; 坐在椅子上抓取放在地上的物体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反射动作 不是每次都特别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别意识的反复出现的重复性的动作称作反射动作反射动作一般速度很快,使用的工具与身体部位不变,因此其时间消耗为正常时间的70%手指的反复动作M1,每个单程动作为1/2MOD;手的反复动作M2,每个单程动作为1MOD;小臂的反复动作M3,每个单程动作为2MOD; 大臂的反复动作M4,每个单程动作为3MOD;M5一般不发生反射动作,一旦发生时,必须进行改善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1. 触摸动作 G0 用手或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动作,没有抓取目的物的意图,只是 触摸而已,时间值为0举例: 将手很随意的放在桌上; 推动物料车时,必须先接触物料车的把手,才能发出推的动作 2. 简单的抓取 G1 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动作,在被抓物件的 附近,没有障碍物,是比较简单的抓取,时间值是1MOD举例: 抓取放在工作台上的工具; 抓取放在桌上的钢笔; 两手同时伸出,捧住电脑显示器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3. 复杂的抓取 G3 在抓取的时候需要注意力,在抓取目的物时有迟疑现象,或目的 物周围有障碍物,或者是目的物比较小,不易抓取,或是目的物易 变形、易碎、易被损毁等,时间值是3MOD。

    举例: 抓取工作台面上的垫片; 抓取桌面上的绣花针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4. 简单的放置 P0 把抓着的物品送往目的地的时候,直接放下,不需要用眼睛注视 周围的情况,对放置的地方也没有特殊的要求,被放下的物体允许 移动或者滚动,时间值是0,不需要时间值举例: 放下工具的手移回原位; 将一些简单的工具放在桌面上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5. 需要注意力的放置 P2 放置物体时需要用眼睛看,以决定物体的大致位置,时间值是 2MOD举例: 电烙铁用完,放在烙铁架上; 将装配好的零件放在传送带上; 将茶杯盖盖在茶杯上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6. 需要注意力的复杂放置 P5 将物体正确的放在所规定的位置,或者进行配合的动作从始至 终都要用眼睛看精确的位置,时间值是5MOD举例: 将电子元件焊在印刷线路板上; 给绣花针穿线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1. 脚踏动作 F3 将脚跟踏在踏板上,作足颈动作,时间值是3MOD这个动作必 须是脚后跟不离开踏板,而且是单程的,若踏下去,又收回来,活 动了两次 举例: 脚踏缝纫机的踏板; 脚踩汽车油门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2. 步行动作 W5 运动膝关节,使身体移动或回转身体的动作,每运动一次为 5MOD。

    若步行的目的是去拿物,因为在走路的过程中就伴随着伸手的动 作,已经做好取物的准备,所以这时候的手的移动应该是M2,共 2MOD 若在伸手取物的时候,需要把手臂伸长,为了保持身体平衡,把 脚迈出一步,但这时候是以手臂的动作为主,而走动只是辅助手的 动作,这时候就不再分析走动的动作,只计手臂移动的动作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1. 身体弯曲动作 B17 从站立的状态,弯曲身体或蹲下,然或回到原来状态下的反复动 作,一个周期为17MOD 与W5一样,在此过程中手移动动作一律分析为2MOD 如果弯曲动作不能一战而起,就必须要按照实际情况测定 2. 起立坐下动作 S30 坐在工作椅上站起来,再坐下去的往复动作,一个周期为 30MOD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3. 搬运动作的重量因素 L1 在搬运重物时,物体的重量影响动作速度,而且随物体的重量而 影响时间值,因此应该给予考虑 有效重量小于2kg,不考虑; 有效重量2-6 kg,重量因素L1,为1MOD; 有效重量6-10 kg,重量因素2L1,为2MOD; 每增加4 kg,时间值增加1MOD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4. 目视动作 E2(独立动作) 为了看清事物而眼睛移动和调整焦距的两种动作,其中每一个动 作都为E2,时间值是2MOD。

    若手拿产品,边移动产品边用眼检查外观,则不作为E2分析,只分析移动动作当眼睛移动伴随头部动作时,记为3E2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5. 矫正动作 R2(独立动作) 矫正抓零件和工具的动作,或改变方向而进行的动作时间值是 2MOD6. 判断动作 D3(独立动作) 动作与动作之间出现的瞬间的判断,例如判断产品尺寸是否在规 定的范围内 7. 施加压力 A4(独立动作) 操作中需要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时间值是4MOD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8. 旋转动作 C4 为了使目的物做圆周运动,而回转手或手臂的动作,也就是以 手腕或肘关节为中心旋转一周的动作,时间值是4MOD 旋转超过1/2周才算旋转动作C4,不到1/2周应该作为矫正动作例如: 摇车床的把柄; 搅拌液体 1. 延时 BD 表示一只手进行动作时,另一只手什么都不做,处于停止状态2. 保持 H 用手拿着或抓住物体,处于一直不动的状态3. 有效时间 UT 除了人的动作之外的机器或其他所有的加工时间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左手 右手双手作业 M4 M4左手放置 P5 H右手放置 BD P5双手作业 M4 M4放下 P0 P0M4P5M4P0 M4P5M4P0结果 M4P5P5M4P0案例分析 例:某工站双手同时进行拿取的MOD分析二 标 准 工 时 制 定 - 模特法 三 线 平 衡 概 念 及 意 义线平衡的定义: Line balancing即是对生产线的全部工序进行负荷分析,通过调整工序间的负荷分配使之达到能力平衡,最终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提高人员及设备的生产效率; 缩短单件工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在制品,降低库存,稳定产品品质;追求线平衡的目的: 节拍时间: 三 线 平 衡 概 念 及 意 义 指生产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制品的时间间隔它决定了生产线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和效率市场节拍(TT) -生产节拍(CT)例: 某车间要求某产品每日出货5000件,其良率损失为5% 则其市场节拍为:TT=3600*20/5000=14.4s 生产节拍为:CT=3600*20/(5000/95%)=13.7s 三 线 平 衡 概 念 及 意 义瓶颈时间: 产线作业工时最长的工站的标准工时称之为瓶颈工时它决定了产线的产出速度线平衡率: 各工站工时之和 瓶颈工时*工站数线平衡率=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线平衡改善步骤:1.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消除生产的浪费3.利用方法研究进行改善 4.山积表平衡 5.建立新的生产流程 6.实施改善后的效果确认 7.改善后的总结报告8.标准化推广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1.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了解产品生产流程 Flowchart收集生产相关指标 节拍/标准工时/产能/瓶颈/品质等生产线分析 分析平衡率制作山积表 研究作业时间结构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2.消除生产的浪费:3.利用方法研究进行改善: 动作分析 动素分析/动作经济原则流程分析 四大原则/五项作业/六大提问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联合操作/双手作业分析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4.山积表平衡:设计一个好的CT u改善余地小u难以应付变动u作业人员紧张 u难以标准化u注意力分散u操作岗位难以轮换复杂度 CT(微笑曲线)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4.山积表平衡:若TCT,将CT设为上限,进行工站重排 平均时间TCT 工站时间若T略小于CT,将CT设为上限,消除瓶颈 平均时间TCT工站时间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4.山积表平衡: 平均时间TCT 工站时间若T远小于CT,减少工站数,重排作业内容若有工站的作业动作做了改善,应更新后再平衡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5.建立新的生产流程:新生产线的评估 Flow chart/SOP标准化条件设定6.实施后的效果确认:改善后工时维护 山积表制作 四 线 平 衡 改 善 方 法7.改善后的总结报告:8.标准化推广:平衡率 目标UPH、实际UPH、UPPH品质分析成本改善 相似机种、相似工站平行展开 DTV LNB3S 包装线平衡改善Prepared by ZhangjianDate : 2013-04-28 n 工时现状及目标 DTV 3S的单位工时从0.49h降低到0.42h 包装线单位工时从0.07h降到0.05h 现状目标对比 现状 目标(Forecast) 产量(1 Line/shift) 2560 2500 人数(Packing ATS到打栈板,含代理) 15 11n 人力现状及目标 精实在线人力,节省4人/Line/Shift 导入自动化提升作业效率 量测工时 产线工时实际量测红框标注的工位人员作业时间短,闲置时间长 蓝框标注的工位成为整个流水线的瓶颈,需拆解掉些动作给其他工位包装线PK ATS PK ATS MES过站IPQC前段标贴绑定放防水帽&装标签产品入塑胶壳IPQC后段折小支架&套圈折外箱贴条形码&写箱号装箱装箱刷MES&堆栈取放3.3 2.5 1.6 1.6 1.8 0.0 1.8 2.4 0.0 0.7 0.8 0.8 0.0 1.0 动作1 6.1 8.3 1.4 2.1 4.2 1.6 1.7 7.7 5.3 2.5 4.1 2.1 0.0 2.8 动作2 0.0 0.0 2.5 0.7 2.7 2.3 2.4 0.0 2.6 1.7 3.3 0.0 0.8 2.1 动作3 0.0 0.0 0.0 3.0 0.0 1.1 2.1 0.0 1.3 0.7 0.0 0.0 1.0 0.0 动作4 0.0 0.0 0.0 3.7 0.0 0.0 0.0 0.0 0.0 1.0 0.0 0.0 1.9 0.0 动作5 0.0 0.0 0.0 0.8 0.0 0.0 0.0 0.0 0.0 2.5 0.0 0.0 0.9 0.0 动作6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5 0.0 TTL 10.5 12.0 6.1 13.2 9.7 5.7 9.0 11.2 10.2 10.1 9.0 3.2 5.7 6.6 人力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采用程序分析法中的ECRS法则(取消、合并、调整顺序、简化)对生产工序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包装线总共有14个工位,整个包装线线体平衡率较低,前段IPQC成为整个流水线的瓶颈,而刷MES工位、放防水帽工位、贴条形码工位、装箱工位、堆栈工位人员有较大空余时间ECRS分析A TS 折纸箱ATS 折小支架 写箱号后IPQC入塑胶壳IPQC 标签绑定 撕装标签MES 放产品 装箱 堆栈检查刮胶 防水帽 折圈套圈 贴条形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改善前山积图改善后山积图 瓶颈工时 理论UPH 理论UPPH 线平衡率改善前 13.2 273 18.2 66.3%改善后 11.6 310 25.9 90.9% 改善后每班产出改善后人员逐渐适应,产出量可达目标产量2500EA 心 得 分 享 The end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sanyue2019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