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教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教科版三级科学下册全册练资料同步练习题.doc

文档格式:DOC| 23 页|大小 207.50KB|积分 32|2019-10-09 发布|文档ID:117931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习题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    )的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3、选种要挑选(    )的、没有受过(    )的种子2.《种植我们的植物》习题一、问题:猜想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答: 二、判断题 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萌发       (      ) 2、阳光是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    (     ) 3、大多数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     ) 4、所有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     (      )三、填空:1、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适宜的水分和(         )等 2、在播种之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3、在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先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再装进细土这样做是为了(                                    )4、熟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一般(            )是播种的好时节。

    5、在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         ),(         )和(           )等方式写观察日记3.《我们先看到了根》习题1、我们发现种子萌芽先长(    ),再长(     ),植物的根向(     )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植物根的作用有(        )和(       )3、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我们会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      )4、种子萌芽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5、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放置,过几天,根会向(       )生长6、想直接观察到种子萌发的过程,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7、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内壁和餐巾纸中间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不容易把它从杯子中取出,这是因为(      )8、植物的根由(      )发育而来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      ),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还能将植物(   )在土壤中4.《种子变成了幼苗》习题一、填空:1、播种凤仙花的季节一般在(    )。

    2、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3、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度 (    )二、判断题:(1)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   )(2)种子有种皮,种皮保护里面的东西    (   )(3)凤仙花种子萌发时需要浇大量的水    (   )(4)凤仙花播土时,为了不让雨水冲走,应该播人土中较深的地方    (   )(5)不同方向放置的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都会向下生长  (    )5.《茎越长越高》习题一、填空:植物的茎具有(    )植物及(    )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    )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    )运输的二、判断:1、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油是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2、植物种子萌发时,它的根和茎是同时生长的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是没有关系的。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5、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是由植物的根吸收来的    )6、用芹菜证明水的运输方式的实验中,芹菜的横切面上会有颜色    )7、茎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6.《开花了,结果了》习题一、填空:1、凤仙花快开花的时候,植株长高的速度(    )2、凤仙花的花朵像(    )一样,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    )3、凤仙花是由(   )、(   )、(   )、(    )、(   )、(   )六个器官组成的4、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    )、(    )、(    )、(    )和(    )二、判断:1、当我们看到花蕾的时候说明凤仙花马上要开花了    (    )2、凤仙花开花后能结果,果实在花朵的周围    (    )3、凤仙花的果实成熟的过程中,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    )4、我们发现风仙花从种子最先长出茎和叶    )5、凤仙花各个器官生长的顺序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选择:1、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    )条件下会萌发   A、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    B、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水   C、适量的水、干燥的空气、较低的温度2、凤仙花是(    )植物   A、草本植物     B、水生植物     C、木本植物3、植物种子萌发时,最先穿破种皮的是(    )   A、根      B、茎      C、叶4、通过实验能证明植物的根有(    )作用,植物的茎有(    )作用   A、吸收水分    B、蒸发水分    C、传输水分5、凤仙花的叶在茎上是(    )分布的,这样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A、重叠        B、对称        C、交叉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需要的条件是(    )   A、土壤        B、阳光        C、养料7.《我们的大丰收》习题一、选择:(1)植物的枝、叶、花等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茎有(    )     A、支撑作用    B、固定作用    C、运输作用  (2)凤仙花的茎是(    )生长的     A.匍匐    B、攀援    C、直立  (3)凤仙花茎上的芽以后不会长成(    )     A.枝,和叶    B、根    C、花(4)凤仙花的果实呈(    )形,表面还有白色的茸毛。

         A、圆    B、纺锤    C、三角  (5)轻轻挑开凋谢的变干了的凤仙花,看到里面有(    )     A、果实    B、种子    C、果实与种子  (6)凤仙花的果实是从(    )长出来的     A.茎    B、叶    C、花(7)凤仙花的花朵是在植株的(    )的位置长出来的,有时会在一节处长出许多朵花  A、根    B、茎    C、叶  (8)-个凤仙花果实中大约有(    )种子     A、1-5粒    B、10 -20粒    C、30- 40粒二、简答:  1、观察记录凤仙花发芽的生长变化记录(1)种子萌发先长(      ),再长(      )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    (2)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和(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  (   )在土壤中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习题一、填空:(1)蚕是从(  )开始它的生命蚕卵的颜色有(  )、(  )、(  )等2)蚕卵在适宜的(    )和(    )下才能孵出小蚕。

    二、选择:我们观察到蚕卵的形状是(    )的A.扁圆形      B.圆形    C.椭圆形三、判断:(1)我们观察到蚕卵的大小比米粒要大得多    )(2)保存蚕卵和新鲜桑叶的方法是冷藏    )2.《蚕的生长变化》习题一、填空题:1、蚕生长过程中,(    )、颜色、(    )、排便、活动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二、填空题:1、蚕的外形是(    )形,身体分为(    )、(    )、(    )三部分;用(    )吃桑叶,用(    )爬行,用(    )呼吸.2、当蚕身体发黄发亮、不吃食时,它将(    ) 三、问答题:为什么要在蚕窝上扎小孔,洒水? 3.《蚕变了新模样》习题1、蚕在它结的茧里会变成蛹蛹和蚕宝宝的样子(   )A、完全不同  B、完全相同  C、有相似之处 2、为了把丝从蚕茧上拉出来,要先对蚕茧做哪样的处理   )A、把蚕茧先放在冷水中浸泡B、把蚕茧先放在热水浸泡C、把蚕茧先放在冰箱中冷藏3、蚕茧可以抽丝,抽丝时我们要用(   )工具把丝头先挑出来绕在线板上。

    A、手指  B、竹签 C、缝衣针 4.《蛹变成了什么》习题1、 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      ) 2、刚从蚕卵里爬出来的蚕,我们把它叫做(         ),它的颜色是(           )的3、蚕宝宝爱吃(      ),它一出卵,我们就要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4、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 5、 蚕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                       )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6、蚕在蚕茧里样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       )7、蚕的一生要经历(                        )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8、蚕是蚕的生命周期的(       ),蚕蛾是蚕的(       )蚕的一生要经历(       )(        )(       )(        )四种形态9、 蚕的一生经历了(                          )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       )。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天5.《蚕的生命周期》习题一、填空:(1)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四种形态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天  (2)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四个阶段二、判断:(1)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  (2)蚕蛾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三、简答:画出蚕的一生,并标上卵、幼虫、蛹、成虫的名称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习题一、填空: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如(     )(      )(      )(      )(     )等二、选择:(1)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老虎、猫、狗      B.羊、鸡、鸭        C.企鹅、豹、狐狸  (2)下列动物中经历变态的(    )      A.蝗虫、鸡、狗      B.蝴蝶、蝉、苍蝇    C.蜗牛、猫、蚊子  (3)蜻蜒一般把卵产在(    )地方。

          A.泥土里     B.水面上     C.草地里三、判断:(1)雌蛾腹部较大,爬行慢,雄蛾腹部瘦长,爬行快,翅膀振动飞快   ) (2)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变态过程    )(3)动物的一生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  (4)蚕蛾不属于昆虫    )7.《我们的生命周期》习题一、填空:(1)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    )、(    )、(    )、(    )四个阶段2)人的一生中有(    )副牙齿,一副是(    ),一副是(    )二、判断:(1)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体重增长得很快    )  (2)小朋友是人一生中的儿童期,生长速度很缓慢    )三、选择:(1)请把自己的年龄段分在(    )组      A.儿童    B.少年    C.青年  (2)人的身体健康成长中离不开(    )      A.讲究文明    B.合理饮食    C.尊老爱幼第三单元《温度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习题一、思考:(1)体温计每一小格表示多少?(2)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上有什么区别?(3)使用体温计时为什么可以离开身体后再进行读数?二、测量热水的温度:1.观察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小刻度,填在练习单上。

     2.请同学们用水银温度计测出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三、填空:(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通常用(    )表示2)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    )进行测量3)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2.《测量水的温度》习题一、选择:  1、用温度计测量刚倒入保温杯内的开水的温度,测量时应该选用测量值为(    )的温度计   A、110℃  B、200℃  C、42℃   2、在测量时,温度计插入水中后应何时读取数据,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认为应立即读数   B、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C、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越准确 3、下列哪支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最适合测量水温(   )       A、 35℃-42℃    B、-50℃-110℃    C、 -30℃-50℃4、一位同学在温度为20℃的实验室,他倒一杯热水,请问3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是(   )A、100℃    B、50℃    C、20℃二、填空:水温与周围温度相差越大,温度下降或上升的速度(    )。

    三、判断: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入水中  (    )3.《水结冰了》习题一、填空:(1)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的时候,水开始结冰2)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    )3)冰的特点有(    )、(    )、(    )、(    )等,我们观察到装有冰的杯子外面会出现(    )二、判断:(1)温度变化使得水的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  (2)水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三、选择:(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摄氏度      A、5℃     B、O℃     C、-5'C(2)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    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        B、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变成的     C、可能是加水的时候漏出来的    D、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4.《冰融化了》习题一、填空:(1)冰变成水的过程叫(    )  (2)冰在(   )℃的时候开始融化,冰融化的时候要从周围(    )热量。

    二、判断:(1)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会长时间保持在O℃    )  (2)加热能使冰融化的速度加快    )三、选择:(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摄氏度      A、5℃    B、O℃    C、-5'C  (2)下列温度下,冰块融化得最快的是(    )      A、10℃    B、50℃    C、90℃  (3)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    )      A、受热了    B、受冷了    C、温度不变  (4)冰块放在实验室桌子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室内温度高    B、冰块比较小    C、桌子产生热量5.《水珠从哪里来》习题一、判断: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我们能在窗户玻璃外壁一层看到水珠   )二、选择: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         B.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变成的    C.可能是加水的时候漏出来的     D.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三、填空:我们观察到装有冰的杯子外面会出现(    ),这种现象叫(    )6.《水和水蒸气》习题一、填空:(1)生活中有许多蒸发现象,如湿衣服会变干、(    )、(    )等。

    2)水烧开时,我们能在锅盖上方看到(    )二、判断:(1)我们教室里的空气中没有水蒸气,海面上的空气中有水蒸气    (    )(2)蒸锅上出现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  (3)由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还有露水、云、雾    (    )三、选择:(1)水蒸气是(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我们的肉眼看不见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2)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蒸发    B、冷却    C、凝结7.《水的三态变化》习题一、填空:(1)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   )、(  )和(   )存在  (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是(    )的 变化二、判断:(1)水的液态和固态能相互转化,如水凝固成冰,冰融化成水    )  (2)除了水,别的物质都不会发生形态的变化    )三、选择:(1)下列都属于液态的形态有(    )     A.云、雾、露、雨    B、雾、霜、露    C、雨、雪、霜  (2)水的固态和气态能相互转化吗?(    )     A、不能      B、能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B、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气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蒸发快。

    第四单元《磁铁》1.《我们知道的磁铁》习题一、填空:(1) 我知道的磁铁的形状有(    )、(    )、(    )、(    )等2) 磁铁能吸引(    )的物品二、判断:(1) 磁铁有各种形状,这是因为各种形状的磁铁很美观    )(2) 要了解哪些物体含有铁,用磁铁吸引来检测更可靠    )三、选择:(1) 以下物品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有(    )    A.电视机喇叭    B.电冰箱门四周的密封条    C.橱柜的门吸    D.电动玩具里的小电动机    E.桌子    F.磁化杯    H.指南针(2) 下列物品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铁钉      B.铜钥匙    C.一元硬币(3) 下列物品中含有铁的是(    )  A.铁钉、回形针、弹簧     B.导线、锅子、螺丝   C.木头、白纸、塑料尺     D.弹珠、钢笔、橡皮2.《磁铁有磁性》习题一、判断题1、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确切的证据         (     )2、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                                   (     )3、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更可靠。

         (     )4、磁铁的磁性可以穿透很多种类的物体         (     )5、磁铁能吸引金属铜和铝                 (    )二、选择题:1、磁铁能吸引(       )一类材料做的物体    A、陶瓷  B、铁    C、塑料 2、下列物品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       )     A、铁钉  B、铜钥匙   C、一元硬币3、给“检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排顺序____①确认或者修正原先的想法  ② 预测 ③实验检测3.《磁铁的两极》习题一、填空:(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    ),磁铁有(    )磁极一块磁铁断裂后,每一小块磁铁都有(    )磁极  (2)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    );有时会往两 边推,我们叫它们(    )二、判断:(1)蹄形磁铁上没有两极    )  (2)磁铁两极因为没有标明名称,所以,我们不知道哪两极会互相吸引    )(3)蹄形磁铁上没有两极    )  (4)磁铁两极因为没有标明名称,所以,我们不知道哪两极会互相吸引。

        )(5)一块磁铁摔成若干段后,每小段磁铁就没有南北极了    )  (6)条形磁铁有南北极饼形、蹄形磁铁就没有南北极了    )三、选择:(1)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松开手,小钢珠会(    )      A.留在中间     B.滚向一端     C.掉下来  (2)两块磁铁没有标识名称相互接近的实验,各组同学的结果不伺,这是因为(    )      A.我们不知道两个磁极的名称          B.磁铁的磁极是会变的  C.不同小组给磁极标的字母不统一  4.《磁极的相互作用》习题一、填空:(1)两个磁极接近,同极(    ),异极(    )  (2)-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我们把磁铁指南的一端叫(    )极,用“(   )”表示,指北的一端叫(    )极,用“(    )”表示(3)把两块磁铁相互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有时磁力会(    ),有时磁力会(    )  (4)把环形磁铁的异极吸在一起的时候磁力会(    )二、判断:(1)磁铁两极因为没有标明名称,所以,我们不知道哪两极会互相吸引。

        )(2)磁铁的磁性可以穿透很多物体    )三、选择:(1)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松开手,小钢珠会(    )      A.留在中间      B.滚向一端     C.掉下来  (2)两块磁铁没有标识名称相互接近的实验,各组同学的结果不伺,这是因为(    )A.我们不知道两个磁极的名称      B.磁铁的磁极是会变的                 C.不同小组给磁极标的字母不统一   (3)地球是一个大磁场,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    ),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    )A.南极、北极       B.北极、南极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习题一、填空:(1)把两块磁铁相互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有时磁力会(    ),有时磁力会(    )  (2)把环形磁铁的异极吸在一起的时候磁力会(    )二、判断:(1)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    )  (2)任何磁铁的磁力大小是相同的    )  (3)吸合在一起的磁铁越多,磁力越大    )三、选择:(1)两块环形磁铁同极吸合在一起,那么它的磁力会(    )      A.增强    B.减小  (2)下列不会引起磁铁磁力变弱是(    )。

          A.高温    B.放入水中    C.强烈振动6.《指南针》习题一、填空:(1)在我国古代,人们发现了一种有磁性的石头,2000多年前用它做成了一种仪器,叫做 (    ),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    )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二、判断:(1)罗盘是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的能定方向的仪器    )   (2)使用指南针定方向时指南针的盒子没有固定的放置方法    )  (3)指南针定方向时,磁针不动之后,我们就能读出各个方位了    )三、选择:(1)水浮式指南针由磁针、灯草和容器组成,其中灯草的作用是(    )      A.美观    B.固定磁针    C.让磁针浮于水面自由转动  (2)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矿石,他们把这种矿石叫做(    )      A.磁铁    B.磁矿    C.磁石7.《做一个指南针》习题一、填空:(1)磁化了的小铁针能做成(    )它是根据磁铁能(    )的性质制成的  (2)磁悬浮列车是应用磁铁(    )的性质悬浮在轨道上的。

    二、选择:(1)自制指南针不可缺少的部分是(    )      A.磁针    B.外壳    C.吊线  (2)自制的指南针为了便于携带;我们可以做成(    )      A.船形式    B.仿古指南鱼式  C.盒式  (3)制作指南针时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    )      A.美观     B.稳定    C.磁针自由转动三、简答题:如何自制一个指南针?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2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最优资源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