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分析 > 交通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交通规划考试试卷

文档格式:DOCX| 6 页|大小 67KB|积分 20|2022-11-07 发布|文档ID:168039346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卷专业: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原理 2003-2004 学年第二学期 出题教师:谷远利(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前两道大题答在试卷上,后三道大题答在答题纸上题号三四五总分得分阅卷人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空,计 15 分)1规划的概念是指 2出行的定义为 3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和过境出行三类4出行目的分为工作 、上学 、自由 、业务 和 五种5揭示喜好和表明喜好两种交通调查方式的区别在于:揭示喜好是 用实际行动揭示自己的喜 妊 ,而表明喜好是 6 重力模型按约束条件分为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 和双约束重力模型-三类二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计20分)1在国内的大城市,根据中国国情,应该大力发展:(C)A.私人小轿车 B.自行车C. 公共交通 D. 摩托车2 随着样本母群数量的增加,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抽样比例可以: (A)A. 减小 B. 增加C. 不变 D. 先减小后增加3 在下面的四种方法中,不能用于出行生成预测的方法是: (B)A. 增长系数法 B. 重力模型法C. 时间序列法 D. 回归分析法4 在下面的四个模型中,仅考虑了交通费用对住宅选址的影响,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土地利用模型 是: (D)C. 劳瑞模型A. 汉森模型 B. 统计分析模型D. 凯因模型5以下人物中哪位将Frank-Wolf算法用于求解Wordrop平衡,解决了均衡分配的难题:(A)A. LeBlanc B. BeckmannC. Wordrop D. Floyd6 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 (C)A. 单调降低 B. 单调升高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7 下面哪一个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D)A. 出行者特性 B. 出行特性C. 交通设施特性 D. 交通调查特性8下面哪一个不是“表明喜好数据调查”的特征:(D)A. 充分表现个人的选择行为 B. 在保证可靠性前提下可自行设计假想内容C. 调查人员有丰富的问卷设计经验 D. 取样样本非常大9 花费最大、难度最大的 OD 调查,但也最能提供全面有用数据的调查是: (C)A. 境界线调查 B. 道路交通量调查C.基于家庭的OD调查 D.出行日志调查10 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 (B)A. 用户最优分配方法 B. 全有全无分配方法C. 系统最优分配方法 D. 增量加载分配方法三 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计30分)1 重力模型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优点:① 在模型中增加了路阻函数,直观上容易理解;② 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对于新建区预测也比较准确;③ 不一定需要完整的现状OD矩阵;缺点:① 短程分布预测值较大,在计算时注意;② 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通方式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

    2 出行终点(端点)方式选择模型和出行换乘方式选择模型的区别是什么?出行终点方式选择模型在研究总量后即探讨分担率的方法(在出行发生与吸引路段进行方式划分) 特点:(1) 较多考虑个体的特征,并在出行生成之后立即应用方式选择模型2) 只能考虑以收入、居住密度和汽车拥有量等为特征的方式选择3) 适合短期规划且极少出现交通拥挤的网络 出行换乘方式选择模型在重力和其它分布模型之后再应用方式选择模型的方法(在出行分布后进行方式划分) 优点:便于考虑出行特征和可用运输方式的特征; 缺点:难以考虑出行者的特征,因为它们已被集计到出行矩阵中3 简述 Logit 模型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答:在交通方式划分当中,可以应用Logit模型预测将来年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和大小其优点是计算比较简便, 其缺点是两种交通方式分担比例之与这两种交通方式有关,而与第三种交通方式无关在交通分配当中,可以应用Logit模型对道路交通量进行多路径概率分配其优点也是比较容易计算,其缺点 有两个,其一是两条路径选择的概率只与这两条路径的阻抗绝对值之差有关,其二是两条路径重复较多时分 配结果不合理4 简述交通调查有哪些方法答:交通调查分为实测调查和问卷调查,具体方法包括个人出行调查、道路交通调查、物流调查和出行日志调查 等,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查方法,比如说车辆感知器调查、视频调查、远程无线式调查等,这些调查 方法各有优缺点,都是获取交通数据的重要方法。

    5简述Wardrop平衡原理及其在交通分配当中的应用答:1、 Wardrop 第一原理在平衡条件下,拥挤网络中交通流自动调节的方式是所有OD对间的被使用的线路有相等且最小的费用, 而未被使用的线路都有更大的费用2、 Wardrop 第二原理 在平衡条件下,在拥挤网络中,交通流应按照平均或总的出行成本最小的方式来分配在交通分配过程中:如果交通分配模型采用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则该模型为平衡模型;如果交通分配模型不使用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而是采用启发式方法或其它近似方法的分配模型,则该 模型为非平衡模型四 计算题(每题10分,共2 题,计20分)1某区域有三个交通小区,试用平均增长系数方法确定该区域的未来OD分布误差<5%)O\D123现状值未来值117742838.6273865191.9345172636.0现状值285027105未来值39.390.336.9166.5解:O\D123现状值未来值123.64811.1465.49040.28538.60.9582211.21968.5519.50689.27791.91.029435.5767.97723.38636.93936.00.9746现状值40.44487.67438.382166.500未来值39.390.336.9166.50.97171.03000.96142如图所示的交通网络,从A到B有两条路径1、2,两条路径上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丄A -"I"" 2 一、、.一 B径路 1: C =15+0.005V径路 2: C =10+0.006V22其中, V 表示各路径上的流量, C 表示各路径相应的交通阻抗。

    ii现设想从 A 到 B 有 3000 辆车,( 1)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方法进行交通分配2)试用增量加载分配方法进行交通分配分4次,依次按40%,30%,20%,10%加载) 解:(1)在没有流量情况下,路径2最短,因此V]=0, C1= 15; V2=3000, C2=28 2)分四次加载:次数加载量V1C1V2C20001501011200015120017.2290090019.5120017.2360090019.5180020.83001200 21180020.8五 论述题(共 1 题,计 15 分)1 交通规划四步骤(阶段)模型包括哪四步?每个步骤的目的是什么?约束条件是什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 •四阶段法是预测交通网络交通需求的比较成熟的方法它分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分布交通量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量预测和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阶段:发生与吸引交通量O , D的预测 ij预测图示各小区的交通量T 二]Eo 二工Diji=1 j=1常用方法为平均生成交通量法、增长系数法、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 第二阶段:分布交通量 tij 的预测=Emtij预测ij区之间的交通量^。

    分布交通量与发生、吸引交通量之间的守恒关系:O = En t , Di ij ji=1j=1常用方法为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法第三阶段: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量tm将分布交通量m为交通方式ijtm ij常用方法为 Logit 模型法、转移曲线法等第四阶段:交通量分配求出径路交通量丫和路段交通量xa守恒关系:tmij工t pijp常用的方法包括全有全无、增量分配、随机分配、均衡分配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友朋自远方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