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文赏析与考点分析《望庐山瀑布》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古诗文赏析与考点分析《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 体裁:诗 题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 名字:李白 年代:唐代 描述: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翻译: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原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赏析一: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 赏析二:思想内容 本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赏析三:艺术特色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尤其是末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七绝里,诗人用夸张的比喻把景物升腾到更高的境界,达到写瀑布的极致,极为夸张,但又清新自然,浅显生动,同时具有动荡开阔的气势,飞动流走的章法,跳跃腾挪,亦有歌行的气势和特点 赏析四:语言赏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生”字把烟云写活了烟云上升的景象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后两句聚焦于瀑布,诗人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考点: 一、必背名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 关键词:庐山 又名匡山,中国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阳湖盆地,在庐山区境内,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 关键词:香炉峰 庐山香炉峰有四此指南香炉峰因烟云聚散,如香炉之状,故名关于香炉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种说法 关键词:南见 一作“南望"。
关键词:三百丈 一作“三千匹” 关键词:“喷壑"句 意谓瀑布喷射山谷,一泻数十里壑(hè),坑谷 关键词:“欻如”二句 意谓快如闪电而来,隐似白虹而起此二句化用沈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掣曳写流电,奔飞似白虹"句意歘(xū),迅疾貌飞电,空中闪电一作“飞练”隐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种出现在雾上的淡白色的虹 关键词:河汉 银河,又称天河一作“银河” 关键词:“半洒"句 一作“半泻金潭里” 关键词:造化 自然界的创造者,此指大自然 关键词:“江月"句 意谓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清澈江月,一作“山月” 关键词:“空中"二句 意谓瀑布在奔流过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冲刷着左右青色的山壁潈,众水汇在一起 关键词:穹石 高大的石头 关键词:乐 爱好乐名山 一作“游名山” 关键词:益 更加 关键词:闲 宽广的意思 关键词:无论 不必说 关键词:漱 漱洗 关键词:琼液 传说中仙人的饮料。
此指山中清泉 关键词:还得 但得一作“且得" 关键词:洗尘颜 喻指洗除在尘世中所沾染的污垢尘颜,沾满风尘的脸 关键词:直 笔直 关键词:三千尺 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关键词:疑 怀疑 关键词:银河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关键词:九天 极言天高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一作“半天”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