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的和战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单,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你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吗,?,故事讲述的哪一朝代,?,杨家将与哪一民族打仗,?,第1课,辽宋夏金的和战,一、辽和北宋的建立,1,、辽的建立,时间:,916,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民族:契丹(,兴起在,唐朝末年,),,都城:上京,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什么局面?你知道“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五代十国,,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黄河流域那时候,南方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十国前期形势,五代十国后期形势,2,、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建立者:赵匡胤 (宋太祖),都城:东京(开封),3,、西夏的,建立,时间:,1038,年,民族:,党项族,都城:兴庆,建立者:,元昊,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北宋并不是我国完全统一的王朝当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还并立着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
各政权间民族战争曾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征玉门关,萧关,二、辽宋夏的和战,1,、,辽宋的和战,澶渊之盟,时间:,1005,年,影响,:,2,、,宋夏的和战,课堂练习,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 .,女真族,,,C .,汉族,D .,匈奴族,,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 .,辽和西夏,B .,北宋和辽,,,C .,北宋和西夏,D .,北宋和吐蕃,A,B,返回,3,、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C,.加强了民族融合,,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4,、下列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宋朝③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⑤元昊建立西夏,,,A,、①②④③⑤,B,、①②③⑤④,,,C,、②⑤④①③,D,、②①③⑤④,A,B,契丹的兴起,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游牧为主。
契丹人狩猎归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族各部,建立契丹政权,他是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积极向汉族学习先进的文化,不仅促进了契丹民族的发展,也促进了契丹封建化进程和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阿保机建国,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他就是辽太祖图为辽太祖陵山门契丹文字,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唐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不但使契丹国的疆域大大扩展,而且统治区内增加了具有封建传统的广大农耕土地和众多农业人口,进一步加速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幽云十六州,后晋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宋朝为夺取幽云等州,与辽作战数十年宋太祖,,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党项人,,,党项族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羌族的一支,,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开始在我国西北活动,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以游牧为生,尚武而勇猛,幽云十六州,后晋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宋朝为夺取幽云等州,与辽作战数十年。
寇准,寇准,,北宋宰相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时,主战澶渊之盟,宋真宗赵恒,,1004,年,辽军大举南征时,亲自领兵到澶渊抵御,并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相持十余日,其统军挞览出督战……,矢中挞览额,挞览死,乃密奏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盟益坚,帝将许之……,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宋史,》,卷,281,,,《,寇准传,》,,,思考:澶渊之盟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澶渊之盟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的?,澶渊之盟是在宋已经取得胜利但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如果你是当时北宋一名主战派将领,如何看待澶渊之盟?,如果你是当时北宋一个生活在边境旁的农民,你又怎么看?,今天你作为学习者,怎样认识澶渊之盟 ?,(,辽)与朝廷(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人人休养生息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讨论:,评价,澶渊之盟,消极作用:,,,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北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北宋的财政困难积极作用 :,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此后的一百二十多年中没有再发生过大的战争,社会得以相对安定这就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政 权,建 立 民 族,建 立 时 间,建 立 者,都 城,辽,契 丹,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上 京,北 宋,汉 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开封),西 夏,党 项,1038,年,元 昊,兴 庆,金,女 真,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南 宋,汉 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