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说说我的家》教案三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说说我的家》教案三篇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受家庭的发展变化2、行为与习惯形成初步的小主人意识,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及家庭活动;3、情感与态度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员,学会关心家人,感受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活动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倾听感受2、你听过这首歌吗?你对这首歌的哪句歌词印象最深刻,你能记住哪句歌词呢?3、这首歌的名字就是《让爱住我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的家出示课题二、学习新课1、你爱你的家吗?我们来一次"爱家比赛"好不好?2、智闯五关挑战第一关:走进我的家!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走进我的家"就是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你的家1、小组交流: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的全家福展示自已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进行有条理地介绍2、各组选代表到前面介绍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介绍家人3、评价:你觉得这几位同学谁介绍得?为什么?挑战第二关:考称呼1、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我提问请你回答.教师问人物,学生回答如何称呼2、拍手游戏,比如:我问爸爸的爸爸叫什么?你就答爸爸的爸爸叫--,听懂了吗?第三关:关爱在我家!师:我们是在长辈的关心和照顾下长大的,谁能讲讲长辈关心照顾我们的事情?想好了你就站起来发表意见。
师:刚才大家都讲了长辈关心照顾我们的生活琐事,通过这些生活琐事你体会到了什么?过渡:老师觉得爱应该是相互的,我想我们也应该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点什么让我们进入第四关第四关:我爱我的家!1、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家人的爱呢?2、学生们讨论后汇报生:画一幅画、唱歌、做家务、做生日卡等那么就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家人的爱吧!生发挥自己想象画一幅画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体现了我们也爱长辈;我们也关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第五关:是非分得清在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个小故事请你评说,要求先说说对错,再说为什么?同桌交流1、小明每天早晨自己穿衣服、洗脸2、奶奶生病了,强强给奶奶拿药、倒水3、妈妈洗衣服,刚刚给妈妈擦汗4、小刚一回家,就让妈妈拿鞋、倒水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问我想说:我们的家是平凡的、普通的,但亲人给我们的爱却是无私的、伟大的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亲人说什么?三、总结延伸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连闯五关,老师发现你们都是家里很棒的小主人,请把你们的作品献给你们的家人好吗?你们这么棒,《让爱住我家》就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让我们共同唱起来跳起来吧那么就让爱住你家,让爱住我家,让爱住我们的家。
篇二教学内容本课是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一个学习主题《说说我的家》要求学生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并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而孩子却对家庭、父母缺少一定的感受与思考本课通过说说我的家,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人,增进与家人的感情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对教学内容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之中,这节课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教学难点是: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课时要有一定的预设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会说不清家人的名字、家庭住址,那么在课前预设时要让学生回家询问清楚,这样来保证课堂交流的质量同时,学生在刚刚步入小学阶段,在有条理的表达自己上很欠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然后学会表达和评价的能力。
设计思路1.健康、快乐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保证在《说说我的家》这一课中设计了"谁最有礼貌"、"介绍全家福"的活动环节中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人,激发对家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通过交流学习来体验2.学会关心家长,懂得感恩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在"家中故事齐分享"、"真情对白"活动环节中,从具体细小的是事情中懂得不仅要接受家人的爱,更要懂得付出自己爱,用心去了解、关心、体贴家人3.口语交际是儿童必备能力,每一个活动环节中都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激发对家的幸福感,主动关心体贴家人行为与习惯:在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时,能有条理的介绍自己的家庭知识与技能:了解并介绍家庭主要成员的工作、爱好、习惯,热爱、关心家人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介绍家庭情况的条理性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自己的家人,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一些轻松、和谐、温馨的关于亲子交流的音乐,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让爱住我家》、《可爱的家庭》等,以作课堂活动的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课时安排 1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4-P35页内容,话题为"说说我的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谁最有礼貌1.我们都自己的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今天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吧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2.CAI展示不同长辈的头像,让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才是礼貌的?小结:学生都认识不同长辈的头像,但家人之间的关系不熟悉,还要就多多练习设计意图:低年段的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的表述活动二 介绍全家福及家人爱好1.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要说清"我叫 ,我家住在 ,我家有口人"2.小组交流:小组内相互说说各自的全家福3.击鼓传花,全班交流:让学生对照全家福中的每个成员,介绍一下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4. 教师导入: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你了解家中的成员吗?他们平时有什么习惯?爱好是什么?喜欢干什么?下面这个环节就是要考验一下同学们对家人知多少5.填写爱心卡(也可画下来)6.上台介绍(借助多媒体展示)7.诵读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我有妈还有爸,爸爸妈妈关心我,我爱爸爸和妈妈。
)小结: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们都能流利并有各自特点的介绍自己家庭从大家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大家多爱自己的家啊,来,我们一起来诵读儿歌,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介绍学生加深对自己家庭成员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儿歌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朗朗上口,让学生感受家庭幸福的快乐,珍惜幸福的生活活动三家中故事齐分享1.相信咱们家中有很多我们一想起就特别开心的事,或很难忘的事你们愿意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吗?2. 指名讲小结:每位孩子都想向大家展示自己幸福的一家,趣闻趣事,其乐融融设计意图: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示、交流的平台,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从细小的事情中感受家人的重要,感受家人的无微不至活动四真情对白1.父母的话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很多话想对你说,昨天呀,他们来到学校让老师把它录下来了,你们想听吗?)2. 课件播放3.孩子对父母说心里话,写或画在爱心卡上分小组上台交流小结: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但是我们相互了解、相互关心,我们是真正相爱的一家人设计意图: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快乐成长,通过交流真心的去懂得感恩,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说说我的家我叫 ,我家住在 ,我家有口人篇三(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第二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一课本课教材由"说说我的家""我是怎样长大的""爸爸妈妈真辛苦""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和"共建文明家庭"五部分组成,这些内容都是围绕"我爱我家"这一主题展开的,其中以"爱"和"家"为载体,让学生感受、体验家人的爱与关心,了解家人的辛苦与烦恼"说说我的家"这一课旨在让学生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组成及其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二)教学理念:实践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做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过程体验三)教学目标:1、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2、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3、学习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应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重点:通过课堂体验,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难点:学习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四)板书设计:说说我的家奶奶 爷爷 姥姥 姥爷爸爸 妈妈我(五)教学环节:活动一:创设情景,听歌曲,回想自己家庭。
教师活动:1、播放歌曲《可爱的家》请同学们闭眼聆听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2、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想让大家了解你的家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我的家好吗?(板书课题)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表达设计意图:课前预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与表达*活动二:贴照片,分享幸福时光教师活动:出示自己的家庭合影,说说自己的家庭组成,引发学生表*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风采,就让我们展示并分享一下吧出示要求: 1、把自己带来的全家福或生活照片贴在自己书上的贴照片处2、在小组内,每人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照片的来源和其中的故事,让大家分享那幸福的时光,并简单介绍照片上的家庭成员,小组交流、共享3、每组选1-2名学生上台向全班汇报交流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营造快乐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让学生体验家庭的幸福温暖,在快乐中学习交流活动三:找规律,了解自己家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完成家庭情况调查表1、每个小组的同学把自己的书竖着排成一排,然后观察每家庭的成员组成情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也可以去别的组参观)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我们发现每个家庭的成员都是不 一样的,有的是两口之家,有的是三口之家,有的是四口之家,也有的是祖孙三代。
最普遍的是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3、你了解自己家的每一个人吗?指导学生根据课前完成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在小组内交流,并选2-3名交流能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汇报交流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找出规律,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应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活动四:观察图,理解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思考并回以下问题1、在你的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是谁的孩子吗?2、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其他孩子吗?他们和爸爸妈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彼此怎样称呼?3、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相互之间怎样称呼?学生活动:观察"家庭成员和亲属关系结构图",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言表达以上的结构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活动五:听儿歌,做练习,巩固应用教师活动:1、播放《家族歌》让学生听2、出示练习: 考考你爸爸的哥哥称爸爸的弟弟称爸爸的姐妹称妈妈的兄弟称妈妈的姐妹称我是爷爷奶奶的我是姥姥姥爷的我是大伯的我是舅舅的学生活动:自由抢答,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营造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用练习抢答的形式检验所学内容,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及其亲属关系。
八: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核心理念,也就是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针对本课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创设情景、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活动用自己的全家福或家庭生活照片,把生活中的欢乐情景搬到课堂上,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让学生体验快乐的同时,了解自己的家庭及家庭成员情况,通过情境创设、找规律、观察家庭成员结构图,使学生关注和了解自己的家人,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明白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使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树立爱家的意识这些活动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亲情和人格的养成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