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第七章第二节人口和环境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超过1 亿的国家;(2)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增加数间的关系;(3)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计算,了解世界和亚洲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与学活动,使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二、教学重点“人口最多的大洲”三、教学难点理解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1 页,共 15 页 -(1)亚洲的地形有何特点?(2)地形如何制约河流的流向?(3)亚洲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的人们怎样生活呢?显示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服饰猜一猜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猜一猜它们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些区域?讲解服饰为单一薄裙分布在亚洲南部、东南部的热带地区;服饰为白色裹物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亚地区;服饰为各式长袍分布在气温年较差大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服饰为皮衣皮靴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
小结很显然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环境解说人文环境常指人口、经济、城市、建筑、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承转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亚洲的人口情况,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关人口的一些情况,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人口状况的?比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人口密度是怎么计算的?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特别稠密?读图P10 图 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和图6.14“20XX 年世界上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提问(1)2000 年世界总人口数是多少?(60.55 亿);(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多少?(12.95 亿);(3)目前世界上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2 页,共 15 页 -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有几个?(11 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墨西哥)其中亚洲有几个?(6 个)分别是哪些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活动P10(1)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州)(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州、北美洲、欧洲)(3)按 1995-2000 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 1.3%),计算 20XX 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净增人口数;看看世界每增加 100 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提示2000 年世界人口总数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净增人口数(60.55亿 1.3%=0.79 亿),所以 20XX 年世界净增人口 0.79 亿,而亚洲 2000 年人口总数 36.8 亿 1.4%=0.52 亿,所以每增加 100 人中有 66 人在亚洲(0.52/0.79 100=66)。
小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板书一、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提问(1)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说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在世界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增长率)(2)我们还能想想其他方法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亚洲的人口密度)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3 页,共 15 页 -讨论分组讨论亚洲的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角度分析)讨论亚洲这么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展示材料 人口拥挤、开垦山坡、水土流失、庄稼枯萎等小结人口过多会导致资源不够用,从而又转化为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辨证关系,人类社会才会顺利进步即要理解“两只手”和“一只口”的关系)阅读P11 材料“亚洲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活动P11 根据阅读材料按因果关系填入框图中A、要求增产粮食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C、粮食产量下降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E、恶性循环F、土壤肥力下降人口增长AB土地得不到休耕DFCE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4 页,共 15 页 -提示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控制人口科技兴农粮食单产提高对粮食需求减少环境得到改善退耕还林良性循环活动以“亚洲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织小组讨论对亚洲人口发展的建议,站在全球角度,体验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推选代表发言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二课时教案)灵宝市实验中学王锐凤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亚洲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2)读图说出世界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及形成原因;(3)使学生知道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有密切的联系;(4)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5)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2、过程与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5 页,共 15 页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使学生了解到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二、教学重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2)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3)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读图P13 图 6.17-学生观察 5 秒钟后遮蔽并多次重复提问:看到了什么?小结人、帐篷、骆驼;人穿长袍、帐篷在沙漠上、骆驼是单峰驼提问人为什么穿长袍、为什么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如何?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6 页,共 15 页 -归纳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便于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需要居住帐篷讲述分析一幅图,要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联系?探究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讨论13 页图 6.17 的 26 幅图所反映的当地文化状况,选代表发言活动完成 P14 活动 1()承转由此可见,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自然环境适宜的地方,就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提问有哪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回答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地区提问这三个地区在 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读图分析三地区气温、降水、地形和土壤,进而说明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小结都位于北半球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既没有极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7 页,共 15 页 -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提问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说明了什么?回答不是,说明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所收集的亚洲不同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服饰展示四幅图片提问这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传统服饰?回答中国的中式服饰、印度的纱丽、日本的和服、西亚地区的服饰提问西亚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回答颜色大多是白色,头上缠着头巾,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头缠围巾可以阻挡风沙提问和服与中国哪个朝代的服饰相似?为什么?回答与唐朝相似当时唐朝很强大,日本曾派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两国文化不断交流。
提问中式服饰这张图片拍摄于什么场合?回答APEC 高官会讲述各国领导人穿上中式服饰,感受东方文化韵味今年中国许多城市出现中式服装热,你怎么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回答中国去年有四大盛事,人们穿着民族服装表示庆贺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文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8 页,共 15 页 -小结受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饮食习俗礼仪活动各国不仅在服饰上呈现多样性,其饮食习俗礼仪更是异彩纷呈下面我们搞一个活动,男女接力比赛,说出各国具有特色的饮食习俗和礼仪规则:不用举手,想好就站起来回答,男女交替进行讲述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老师也想和大家交流,日本茶道发源于中国,但为什么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延续?提问大家有没有亲戚在日本企业工作的?他们有什么感受?回答工作压力大,很累讲述为了消除紧张和压力,人们通过品茶来体味人生的宁静和祥和可见,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讲述我们说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劳动的全部成果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它体现一种思想,具有象征性而各国的建筑正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展示民居图片讨论(1)这是哪些地区的民居?(2)各有什么特点?(3)请解释原因。
回答东南亚的高脚屋,结构分为上下二层,便于通风散热防潮,因为这里炎热多雨;西亚的传统民居墙厚,窗户小,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和风沙,因为西亚炎热干燥;印度尼西亚巴东镇建筑屋顶呈牛角状,便于雨水排泄,因为这里多雨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9 页,共 15 页 -讲述我们出去旅游都喜欢参观各地名胜古迹,下面老师带大家到亚洲各地转一转展示图片提问我们参观了哪些名胜古迹?回答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天坛;古巴比伦古城;柬埔寨的吴哥窑;印度的泰姬陵补充还有韩国的国宝级财产佛国寺、泰国的素可太泰护国寺、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用石头书写的关于宗教文化和文化的书籍,是目前最大的佛教殿堂讲述大家请看这两张图片,越南古都顺化的太和殿和皇城,其建筑风格与哪国相似?回答中国讲述这是老挝的凯旋门和故宫,其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回答溶入了欧洲建筑风格归纳可见从这里体味到文化的交融性讲述这是犹太教的哭墙,每到星期五,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可以到这里祈祷画面上的人物是沙龙,你想对他和巴以局势说些什么?回答不要以暴制暴,应相互尊重和理解,让人民过上和平的生活讲述好,这些名胜古迹大多都被收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展示文化的窗口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艺术和体育请说出各国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体育运动回答比如中国的书法、京剧、武术;日本的相扑等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10 页,共 15 页 -艺术和 体育提问哪位同学练过书法:中国书法讲究什么?谁会唱京剧?给大家唱一段展示图片,以讲解员的身份给这些图片配上解说词,或者是个人才艺亮相总结刚才老师和大家进行了一次文化探访活动,体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 风情,我们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是为了各国的文化更好地交融与传播我们应尊重各国的文化,使文化成为各国友谊的桥梁,使文化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提问亚洲有多少种文化?(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这些文化有无高低优劣之分?回答有很多种,这些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提问目前世界上是否存在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回答存在提问这种现象的结果怎样?回答不利于国家之间的交往,甚至发生恐怖事件或战争提问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回答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其他文化和民族?回答理解和尊重因为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对外开放的要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11 页,共 15 页 -求,所以人们在出国之前,都要在了解国家风土人情的同时,尊重其他文化差异。
提问如果一周后要到某国去,那么,你这一周将做哪些准备?承转展示图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装等方面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回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提问为什么不同呢?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回答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小结历史条件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势素材: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小结社会条件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提问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12 页,共 15 页 -小结自然条件展示某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材料找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么?小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其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而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读图P6.18 图“亚洲部分国家20XX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活动P15(1)找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 美元和低于 500 美元的国家;(2)估算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产值是尼泊尔的多少倍?(3)说一说亚洲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看看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怎样的水平?学生小结(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 美元的国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500 美元的国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国、越南、尼泊尔;(2)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154 倍;(3)亚洲各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较大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很少,如日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差异也很大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达到30170 美元,尼泊尔仅为210 美元,前者是后者的 144 倍;(4)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13 页,共 15 页 -讲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还有困难。
我们既不可因成绩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还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缩短差距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昌盛祖国的重任,一定要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阅读P16 材料“三大类产业的划分”教师以日本为例,教给学生如何解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类产业构成图学生完成 P16 活动 2读图P16 图 6.19“20XX 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讨论观察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三类产业比例之间的关系怎样?小结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较少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目前我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第二产业,重视第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经济总结第二节主要讲授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其特点为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14 页,共 15 页 -的能力。
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撰稿人:灵宝市实验中学王锐凤审验人:王赞红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第 15 页,共 1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