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井点降水工程

深井井点降水工程(地基与基础)深井井点降水工程一、 施工准备1、 材料无砂混凝土管(滤管)、滤网、2~4mm砂砾混合料、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2、 作业条件(1) 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2) 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和基坑放坡系数,确定井点位置、数量和降水深度.二、 工艺流程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三、 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1、 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2、 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池3、 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4、 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5、 水泵安装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6、 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四、 质量要求1、 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2、 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井管顶部应比自然地面高0.5m3、 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应一次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1.O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4、 每台水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5、 大口井成孔直径必须大于滤管外径30cm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6、 滤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滤管壁厚五、 安全要求1、 加强水位观测,使靠近建筑物的深井水位与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l.0m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2、 施工现场应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3、 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渗入电缆芯内,影响正常运转4、 遵守《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严禁带电作业5、 降水期间,必须24h有专职电工值班,持证操作6、 潜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六、 环保措施1、 含泥砂的污水,应在污水出口处设置沉淀池或用泥浆车及时运出场外.池内泥砂应及时清理,并做妥善处理,严禁随地排放.2、 施工期间应加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指定专人负责实施噪声监测,监测设备应校准、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
测量方法、条件、频度、目标、指标,测点的确定等需符合有关国家噪声管理规定对噪声超标有关因素及时进行调整,发现不符合,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做好记录3、 泥浆车及车轮携带物应及时进行清洗,洗车污水应经沉淀后排出.轻型井点降水工程(地基与基础)一、 施工准备(一) 施工机具1、 管:φ38~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0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的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部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2、 井点管:φ38~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或镀锌管.3、 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4、 总管:φ75~102钢管,壁厚为4.0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5、 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6、 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旧设备振冲机架)、牵引力为6t的绞车。
7、 凿孔冲击管:φ219×8的钢管,其长度为10m8、 水枪:φ50×5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9、 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10、 高压水泵:100TSW-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二) 材料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三) 技术准备1、 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采取的措施2、 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四) 平整场地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自制简易井架,因此场地平整度要高一些,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井架在场地内移动.二、 井点安装(一) 安装程序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压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二) 井点管埋设1、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排泄多余水。
2、 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一般含砂的粘土,按经验,套管落距在10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提起井点管插人井孔,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井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 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2) 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
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3、 砂石滤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厂—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4、 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三) 冲洗井管将φ15~30mm的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四) 管路安装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毛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并做好冬季降水防冻保温.(五) 检查管路检查集水—下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在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为了观测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心设置一个观测井点,以便于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并描绘出降水曲线.在试抽时,应检查整个管网的真空度,应达到550mmHg(73。
33kPa),方可正式投入抽水三、 抽水轻型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管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开机7d后将形成地下降水漏斗,井趋向稳定,土方工程可在降水10d后开挖四、 注意事项1、 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2、 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3、 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4、 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5、 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6、 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
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7、 在打井点之前应勘测现场,采用洛阳铲凿孔,若发现场内有旧基础、隐性墓地等应及早上报.8、 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增大水泵压力,但不要超过1.5MPa9、 主干管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10、 如在冬季施工,应做好主干管保温,防止受冻11、 基坑周围上部应挖好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12、 井点位置应距坑边2~25m,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坑边土坡的稳定性.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离基坑越远越好,以防止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13、 如场地粘土层较厚,这将影响降水效果,因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上层水不易渗透下去采取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范围之外打孔,用埋设井点管相同成孔作业方法,井内填满粗砂,形成二至三排砂桩,使地层中上下水贯通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下部抽水,上层水由于重力作用和抽水产生的负压,上层水系很容易漏下去,将水抽走 01基坑工程-降水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一、说明(一)本章包括:带(柱)形基础降水、满堂基础降水、明沟排水共12个子目。
二)地下降水应根据地质水文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确定,计算地下降水费用.(三)明沟排水适用于地下潜水和非承压水工程;采用井点降水的工程,不区分降水方式,应根据其基础类型、槽深和首层建筑面积分别执行相应定额子目四)降水周期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自开始降水之日到基础回填完毕的全部日历天数如设计要求延长降水周期,其费用另行计算ﻫ(五)构筑物降水按设计要求,执行建筑物工程降水相应定额子目六)本章定额子目中已包括工程水电费.二、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建筑物:按首层建筑面积(如地下室单层建筑面积大于首层建筑面积时,按地下室最大单层建筑面积)以平方米计算;构筑物:按基础墙体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二)明沟排水,按沟道图示长度(不扣减集水井所占长度)以米计算于“1#--4#楼地下人防工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降水方案”的审查意见收到中博监理转来湖北工建项目部“名门豪廷1#、2#、3#、4#楼基础施工降水方案”后,对施工方案及其方案审核过程的问题,结合项目特点和周边环境条件,依据已发施工图设计、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查规程》JGJ72-—2004、《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审阅建议如下:一、关于申报的降水方案1、1#—-4#楼地下人防工程,基坑面积较大(约8千多平方米),由于兼做小区“平时”地下停车场,开挖深度预计大于6米—7.5米,根据潜龙地质勘探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9月28日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已发施工图设计,土方施工开挖前,必须先实施降水,降水的深度为最大开挖深度以下1米,约7.5—8.5米。
方案提出降水深度符合《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施工图设计要求.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层土质的评价,含水构造深度在②粉质粘土以下,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渗水计侧向径流补给,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3.3米,估计丰水期地下水水位埋身在27米左右,丰水期地下水可以通过③、④层砂土、粉沙土、中砂层径流,丰水期水量较大,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条件和②层的透水系数、含水量23%-—26%,本项目的基坑降水适合用管井的形式.3、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图设计,本项目的基底在②1层粉质粘土,作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平均值9.0*10-6cm/s),地下水随着丰水期补水的加强,预计在8-9月份地下水对地基有浮力承压作用和可能造成的基坑突涌,加上基底面积较大,因此除考虑在周边封闭布置管井外,还必须在基坑范围内布置管井4、基坑的用水量按照远离地面水源、承压、潜水非完整井考虑,计算基坑涌水量:Q=273KMs/[lg(1+R/r0)+(M-l)lg(1+02M/ r0)/l]其中: k--—图的渗透系数按照粉土考虑12.3*10-6*24*60*60=1。
063M/d>10 H———潜水含水层构造厚度按照2227米考虑M---基底承压水厚度,按照31.08—8=23.08米考虑l--—管井底到潜水层厚度,22—10.11=1189米r0-—-基坑等效半径 r0=0.29(a+b)=56a+b)半周长R--—降水影响半径 S-基坑水位降深取8-23米 R=10Sk1/2=54米S——-浅水层顶到承压水顶(降水头)的高差 8—2.7=53米Q=2.73KMs/[lg(1+R/r0)+(M-l)lg(1+02M/ r0)/l]=405232M3周边管井深度进入⑤层粉质粘土,以⑤2层钙结合层为含水层底板,设计深管井深度为≤23米,井径根据施工单位的现有装备和本设计考虑方案设计没有井深、井径设计考虑到滤水管的长度构造和所有设备的实际,设计井深18—20米可以满足本项目降水的需要,要尽可能地使井深小一些管井沿基坑周边布置,距放坡顶距离15米,以满足沿边施工机械设备布置、不影响后续施工、可以满足地面截水沟布置为原则,井距大于井深或者不大于30米原则上同意申报方案的管井布置平面图作适当的调整,以最靠东侧一排管井距开挖边不少于20米计,自西向东首井起按照30米间距布置最东侧一眼井做监控井。
5、管井排水量的复核.按照单井出水量q=120πrslk1/3=336立方/天管井数n=1.1Q/q=14(眼)考虑到编制人对本地区的水文地质的经验,同意按照原设计井数布置深管井,即使用井数17眼,管井深度以18米-20米为宜,观察井由降水井兼管井的长度应考虑滤井长度(进入承压水曾不少于2/3或者6—8米)、配备水泵的正常抽水能力(阶段性连续泵水的能力)、水泵的规格等技术参数6、管井施工时必须重视在其深度范围内③、④土层构造层的粉土、粉细砂、中砂对降水过程、对保证不液化、对保证周边建筑安全的影响在整个钻井成井、降水过程中,不得出现浑水排出,不准出现塌井7、基坑中间的降水井跟随土方施工基础底板施工需要截井、封井和部分井降水开挖到基地时要对高出基地的管井截井,其高度以满足基底施工要求、基坑积水不进入管井为原则,参考桩头的处理方式处理;基础土方施工完成后,或者在周边井的截水作用下基坑内必须(至少)留置一眼作为观察井,其他井可以根据降水情况作适当地封井处理,周边井的封闭数量根据季节、观察井观测情况决定8、降水的关闭时间为基础防水施工完成、基础回填后,基坑留设的观察井、降水井跟随作完成处理土方施工、基坑支护、降水必须综合考虑,即使放坡也是支护的一种形式,管井的布置、放坡都必须与必需的机械设备布置协调。
二、降水施工的的管理1、降水施工主要是降地下径流水,防止施工区域的地表水渗流、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是能够完成本次土方施工的关键,因此,降水方案必须与土方施工、基坑支护共同考虑,把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与地下浅层水、径流水排出结合起来,才会是比较完整的方案请监理会同湖北工建认真考虑,要根据现场条件、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布置、开挖施工方案综合考虑2、考虑到基坑开挖的时间正是焦作9月份的丰水期,可以考虑不回灌,但是必须对丰泽园靠近基坑的房屋作沉降观测、防止对建筑物的破坏.由于降水施工周期长,含水构造层有比较深,加上本项目桩基础是端承和摩擦桩,过长的管井、过大的降水量也会对周边高层建筑造成影响,是否在基础施工阶段回灌,由施工单位考虑,请注意!3、本意见仅作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方案的参考依据,不作为甲方工程师的意见,不作为工程部的意见,请监理总监考虑是否合适要求监理必须及时组织对方案论证,尽快能够组织施工 深井井点降水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一、适用范围深井井点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5~50m)、不受土质限制等特点,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基坑深(>lOm),基坑占地面积大的工程地下降水;流砂地区和重复挖方地区使用这种方法,效果更佳.二、施工准备1、材料:无砂混凝土管(滤管)、滤网、3~8mm砂砾混合料、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2、作业条件:(1)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2)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和基坑放坡系数,确定井点位置、数量和降水深度.三、工艺流程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一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四、操作要点1、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2、采用冲击钻成孔,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3、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井管下人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并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4、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5、水泵安装后,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合格后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6、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作好详细记录 管井剖面图 五、质量要求1、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2、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间,井管顶部应比自然地面高O.5m。
3、井管与土壁之间填充的滤料应一次完成,从井底填到井口下1.O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4、每台水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5、大口井成孔直径,必须大于滤管外径30cm以上,确保滤管外围的过滤层厚度6、滤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滤管壁厚六、安全要求1、加强水位观测,使靠近建筑物的深井水位与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Om,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2、施工现场应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3、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4、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严禁带电作业5、降水期间,必须24小时有专职电工值班,持证操作6、潜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七、环保措施1、泥浆必须排人泥浆地或用泥浆车及时运出场外,严禁随地排放.2、施工期间对噪声进行监测,不允许形成噪声污染3、泥浆车要随时进行清洗型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2010-04-19 00:09:03) 转载标签: 杂谈[摘要]本文介绍的当代万国城北区工程,基坑占地面积达6.8公顷,基坑形状极不规则,东西方向长314米,南北方向长243米该基坑常年地下水位高,地下车库结构采用了抗浮设计,而且本工程工期紧,22万平米结构工期不到一年的时间;工程科技含量高,仅地基处理工程就包括抗浮桩、CFG桩、地源热泵等多项复杂工序,因此对降水效果要求严格。
本文对该工程的降水施工技术、关键控制点以及应急补救措施进行一一阐述[关键词]降水井 渗水井 关键控制点 应急措施 1、降水设计参数1.1 降水设计:根据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335m、基槽以上3层地下水,渗透系数小,砂层中含泥量大的实际情况,布置周边井和槽内井.周边井采用大口井抽水的降水方式,将基槽以上含水层中的水,引入第五层的砂层中,井深在基槽以下5m,再从砂层中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已筹为主;在基槽内布置渗水井,采用以渗为主,抽渗结合的降水方式,将井底设在第七层砂层的承压含水层底部,以利于降低基坑水位1.2 降水井结构:降水井井深18.0m,孔深≥18.5m,孔径600mm,井管为直径400mm的水泥砾石滤水管,井管外填入直径为2~10mm的石屑滤料(含泥量<3%)为防止抽水时间太长,井管要高出地面03~0.5m,基坑内渗水井深28米(从地表算起)1.3 降水井的布置:基坑周边封闭式布置降水井,井间距7.5m,井中心距基坑上口线15m;在基坑内部沉降后浇带和施工后浇带的位置每隔25m左右设渗水井,同时要注意避开土壤源热井的位置,在土方开挖时要做好保护,以便作为观测井和必要时的抽水井使用。
管井降水设计参数如表11.4 集水明排措施:由于土质含泥量大,渗透性差,必要时在坑内设置明排辅助降水,需埋设导流管做明排措施槽底存在难以疏干的残留水时,需沿槽底边布设排水沟、集水井集排水沟尺寸为20*30cm(宽*高),排水沟内用4~20mm的级配碎石填充;集水坑底面应比集排水沟底面低0.5m,集水井中间埋设一根直径300mm无砂管,集水井间距为50~80m一个,尺寸为06*0.6*0.7cm(长*宽*高).表1方案类型直径(mm)深度(m)间距(m)数量(眼)滤管(mm)滤料周边井抽水井Ф600187.5103Ф400无砂砼管2~10mm石屑槽中井渗水井Ф600282528Ф400无砂砼管2~10mm石屑15 排水系统:在现场四周布置排水系统,出水口有两处,为原市政雨水井排水系统管线采用Ф300PVC管,排水管线每隔20~30m设一个支墩(0.4*03*0.3m)稳定管道,按出水口位置坡度布置在出水口处各设置一个沉淀池(10*0.8*0.8m),将水中泥沙沉淀干净以后排入污水管道内2、工程地质概况见土方开挖部分3、材料选择降水井孔护壁泥浆采用膨润土造浆,泥浆材料的选定及配合比:7~10%膨润土(山公高阳1#);0。
5~1%工业用碱;0.1%羟甲基纤维素(CMC);拌和用水为自来水;另外根据施工情况加入适量分散剂按下表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制备泥浆:顺序项目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仪器1比重1.05~1.15g/cm3泥浆比重计2粘度10~25秒500cc/700cc漏斗法3含砂量〈6% 在测定泥浆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即使试配泥浆的最佳配合比.4、降水井系统施工本工程由于基坑面积较大,个别地段距离周围建筑物及护坡桩较近,降水井施工时经过适当调整,设置在护坡桩外对应位置.降水井从地面开始施工,井位距基坑边缘的距离为1.5m.根据地质地层情况,采用反循环钻机完成降水井成孔施工,场区内共布置6台反循环钻机进行施工.如图1: 4.1 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成孔→清孔→下管→投料→洗井→布置排水系统→下泵→抽水2施工方法1)钻进成孔①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时,为防止钻孔相互干扰造成塌孔,在钻孔是采用隔孔跳钻的施工方法,保证孔壁不坍塌②钻机垂直度和各后开始钻进,随钻进随补充泥浆,泥浆标高始终保持在地下水静止水位上1~2m.③钻深由钻杆显示,用专用测绳测定孔深④钻到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检查孔深不得小于设计深度2)护壁泥浆护壁泥浆采用膨润土造浆,考虑环保要求制作专用钢质泥浆槽盛讲,护壁泥浆可经泥浆净化装置净化后重复利用。
3)清孔孔底沉渣为钻孔与孔深之差,成孔厚应反复清孔,保证孔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4)下管井管采用无砂砼管,在砼预制托底上放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置中器,四周拴8号铅丝,缓慢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连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泥砂淤塞,竖向采用2~4根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管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井管要高出地面300~500mm,并在井口加盖5)投料:下入井管后,在井管外周均匀填入含泥量小于5%的滤料至地面下0.5m处,滤料采用2~10mm豆石或石屑投料时应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孔位,并用粘性土填封孔口6)洗井:成井后采用空压机和潜水泵联合抽水洗井,至井内水清沙净,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洗井应在成井4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井壁泥皮影响渗水效果洗净后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图2: 5、关键控制点5.1 钻机安装应周正平稳,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保证钻孔垂直度误差小于1%,孔深误差小于1%.52 下钻具时要轻提慢放,避免产生抽吸作用,造成塌孔5.3 清孔后应保证孔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浆液含砂率小于4%。
5.4 下管时要轻提慢放,遇阻碍时应查明原因再下,严禁强行墩放,以防损坏井管;下至设计深度后,保证井管高出地面300~500mm,用盖板盖好,防止掉入杂物;井管应居于钻孔中央位置,以保证滤料填入均匀5.5 填入滤料时,仔细检查滤料质量,控制含泥量不超过5%;填料过程中用铁锹沿井管四周均匀缓慢填入,防止投料不均、中途架桥现象;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须及时查明原因,采用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洗井和抽水过程中,如果滤料下沉量过大,应及时补充滤料.5.6 为防止含水层中细粒土的流失,应在井深6m以下无砂砼管外包一层60—120目的方格尼龙网6、问题处理措施多年的降水工程施工经验证明,一个工程的降水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地上地下建筑物、管线多且分布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也较大,很多地段受多层地下水的影响,因此,盲目地照搬降水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不能完全保证降水效果,而是要根据具体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才能使降水工程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经验,降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考虑以下一些特殊情况及处理措施:1)不明来水处理①如果地下上、下水管道漏水严重,这些渗漏水赋存于杂填土和很多已废弃的地下构筑物中,由于具体位置不明确,水量大小无法确定,因此从降水井分布上难以控制,可能造成基坑壁失稳,对地下工程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这种异常水给工程带来损失,应采取如下处理措施:②基坑开挖遇到突然出现的不明外来水时,应立即停止开挖,作引流回填,控制因出水带出地层颗粒形成地层扰动坍塌,然后查明外来水补给源,采取寻源断流措施③对出水范围的基坑壁,必须采用特殊加固措施,比如小导管注浆、局部土钉补强等方法,稳定后继续下步开挖2)潜水含水层残留水处理由于受潜水含水层底板凹凸不平的影响,以及含水层中存在不透水或弱透水粘性土夹层的影响,要完全疏干潜水实际上不可能的,这部分水若处理不好将带出地层中大量细颗粒物质,使开挖面地层土扰动并可能发生坍塌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放慢挖土速度,及时在坑壁作盲管导流,并在槽边挖盲沟集水,再将集水排走导流盲管一般采用长0.5m的ф25mm的塑料管,做成花管并缠60~120目尼龙网盲沟一般贴坑壁挖,宽200mm,深300mm为了防止土块掉落将导流盲沟堵塞,防止水流将基坑底细颗粒物质带走造成基底土扰动,应在盲沟中填4~20mm碎石3)降水井间距问题①在降水井施工时,受场地现状的限制,可能出现降水井的位置和间距与原设计不符.本工程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出土马道、拐角点以及配电柜基础等地方②根据现场实际,与各方面商量后决定在降水井间距过大的位置施工土钉墙时在此处预制排水导流管保证雨季施工时土层含水可以导流至槽内.同时在导流土层位置槽内设置盲沟,把导流出来的土层含水导入盲沟内,在盲沟适当位置设置集水井,抽走导流出来的土层水,并经常观测护坡情况。
参考文献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2009—11—18 11:40:24) 转载标签: 机具设备文化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ﻫ轻型井点系在基坑外围或一侧、二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本法具有机具设备简单,使用灵活,装拆方便,降水效果好.可提高边坡的稳定,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降水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配置一套井点设备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及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沟排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的基坑降水工程ﻫ一、材料要求ﻫ1井点管用直径38-55mm钢管,带管箍,下端为长2m的同直径钻有Ф10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20号铁丝、间距40mmﻫ2.连接管ﻫ用塑料透明管、胶皮管,直径38—55cm;顶部装铸铁头.3。
集水总管用直径75-100mm钢管带接头4.滤料粒径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二、主要机具设备ﻫ根据抽水机组类型不同,主要有真空泵轻型井点、射流泵轻型井点两种.ﻫ三、作业条件1.地质勘探资料具备,根据地下水位深度、土的渗透系数和土质分布己确定降水方案基础施工图纸齐全,以便根据基层标高确定降水深度3.己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点位置、泵房位置等,并已测量放线定位ﻫ4.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并设置了排水沟.ﻫ四、施工操作工艺1井点布置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设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设备进出通道处,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m,间距由10m,埋深根据降水深度及含水层位置决定,但必须埋入含水层内ﻫ2.井点管施工工艺程序是:放线定位→铺设总管→冲孔→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集水箱和排水箱→开动真空泵排气,再开动离心水泵抽水→测量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
3井点管埋设,成孔用冲击式或回转式钻机成孔,孔径为300mm井深比井点设计深50cm;洗井用0.6m3空压机或水泵将井内泥浆抽出;井点用机架吊起徐徐插入井孔中央,使露出地面200mm,然后倒入粒径5-30mm石子,使管底有500mm高,再沿井点管四周均匀投放2-4mm粒径粗砂,上部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气机械挖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2008—11—18 16:25:01) 转载标签: 金融危机微软宋祖德降水工程诺贝尔奖股票、工程地基与基础房产分类: 建筑施工 机械挖土分项工程质量管理 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范围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以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等机械挖土2、施工准备2.1主要机具:2.1.1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2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2.2作业条件:2.2.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2.2.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2.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2.2.6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2.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运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2.2.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3.2坡度的确定:3.2.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2.1.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32.1.2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3.2.1.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3。
21.4坚硬性粘土——2.0m3.2.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3的规定各类土的边坡坡度 表1—3项次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1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2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3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4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501﹕0671﹕0.75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6老黄土1﹕0.101﹕0251﹕0.337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 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3.2.3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4确定: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 表1—4项次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1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152一般粘性土坚硬1﹕0.75~1﹕1。
00硬塑1﹕10~1﹕1253碎石类土充填坚硬、硬塑性粘土1﹕05~1﹕100充填砂土1﹕1.00~1﹕150注: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3.2.4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3.2.5城市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桩时,可以不放坡,但要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3.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1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堆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2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3.3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3.33.1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3.2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3.3.4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34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3.4.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3.4.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3.5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5.1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2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6雨、冬期施工:31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3.6.2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3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期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6.4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6.5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基土受冻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领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4、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 标高.是指挖后的基底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检查测量记录2、 长度、宽度是指基底的宽度、长度用经纬仪、拉线尺量检查等,检查测量记录.3、 边坡符合设计要求3条观察检查或用坡度尺检查只能坡不能陡一般项目:1、 表面平整度主要是指基底,用2m靠尺和楔开塞尺检查2、 基底土性符合设计要求观察检查或土样分析,通常请勘察、设计单位来验槽,形成验槽记录土方开挖前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施工过程中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槽。
形成施工记录及检验报告,检查施工记录及验槽报告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 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验方法柱基基坑基槽挖方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层人工机械 主控项目1标高一50±30+50—50一50水准仪 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300—100+500—150+100—经纬仪、钢尺量3边坡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20502020用2m靠尺和楔开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检查或土样分析 5、成品保护5.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5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5.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自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6.2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3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6.4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6.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6.6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7、质量记录7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打井降水排水施工方案打井(打井钻井队公司)(2009-08—06 11:00:10) 转载标签: 泵井深水井地源热泵井位打井施工方案杂谈钻井大佬打井降水排水施工方案打井(打井钻井队公司)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轧钢西路西侧,十三冶围墙东侧。
基础最大埋深为—15米,地下水位为-1.5米左右目前仅到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根据总平面图,共考虑打井(打井钻井队公司)40口井,井位及井深见井位布置图现因无地质勘探报告,地质情况不详,为保证降水效果,降水一直进行,降至基础施工完毕并根据现场实际设置观察井,随时掌握降水情况 二、施工方案:ﻫ 1、打井(打井钻井队公司)降水前应做好现场的三通一平和机具材料及技术准备工作 2、打井(打井钻井队公司)工艺:定位 挖井口 钻孔 换浆 安装井管 填滤料 洗井下泵 3、本工程采用深井井点降水方案,成孔直径为700mm,采用内径Φ300、壁厚50mm的无砂砼管作为滤水管,井位布置及井深见平面图 4、本工程主要以冲击钻机成孔作业,故现场需挖排泥浆坑沉淀泥浆,其平面尺寸为3m×4m,深度为2.5m; 5、打井(打井钻井队公司)施工前,应在现场排布排水管道,先将洗井时排出含泥砂水排入泥浆坑,等抽出清水稳定后,方可将水排放到场外的排水沟内,本工程采用直径为48mm、325mm、402mm的钢管做排水管道,隔一定距离设φ1m,深15m下水井做沉泥池,240mm砖墙砌筑,下设C10砼垫层100mm. 6、本工程采用内径为300mm的无砂砼滤水管做井管,外填细砾石作滤水层,在钻孔作业前,此类物质应提前运输至施工现场;ﻫ 7、降水井点的施工应尽量安排在地下障碍物处理之后进行,但如果现场条件或工序穿插不允许时,可先进行打井(打井钻井队公司)降水作业,但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防管井塌陷,影响降水效果; 8、钻孔作业时,如遇到钻孔位置土质不好,难以保证成孔质量时,应用红粘土配制一定数量的泥浆倒入钻孔内,然后再开始钻孔作业; 9、成孔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测量检查成孔深度,待其满足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作业;可采用压缩空气洗井,或吊筒反复上下取出泥渣洗井。
江苏南京钻井打井,深水井,地暖井,地源热泵井,水源热泵井,石头井,工程降水井队公司扬州无锡钻井打井,深水井,地暖井,地源热泵井,水源热泵井,石头井,工程降水井队公司镇江钻井打井,深水井,地暖井,地源热泵井,水源热泵井,石头井,工程降水井队公司泰州常州钻井打井,深水井,地暖井,地源热泵井,水源热泵井,石头井,工程降水井队公司苏州南通钻井打井,深水井,地暖井,地源热泵井,水源热泵井,石头井,工程降水井队公司连云港淮阴钻井打井,深水井,地暖井,地源热泵井,水源热泵井,石头井,工程降水井队公司徐州盐城宿市迁钻井打井,深水井,地暖井,地源热泵井,水源热泵井,石头井,工程降水井队公司 超轻型井点降水与土钉墙支护想结合实现快速开挖基坑的新工艺探讨(1)(2007-10-13 21:09:32) 转载 作者:朱世平、宁晋生、穆秀峰、何世明土钉墙护坡作为基坑快速开挖的支护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基坑开挖工程中,该方法施工的前题条件是开挖范围内无地下水对于地下水位高于基底的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