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考试/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人教版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

文档格式:DOC| 14 页|大小 686.50KB|积分 12|2020-06-04 发布|文档ID:1299161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俄国一名作家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侄桔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指出了苏联问题的根源B.对斯大林的揭露和批判否定了个人崇拜C.找到了解决苏联问题的正确方法D.并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 . 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A.几何学B.天文学C.代数学D.生物学3 . 西汉初年,地方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汉武帝为了限制豪强地主势力,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郡县制B.实行“推恩令”C.建立刺史制度D.建立丞相制度4 . 我国设置的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A.4个B.5个C.6个D.7个5 . 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C.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D.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6 . 小明在进行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为此他搜集了“华东军区海军”、“歼5型歼击机”、“导弹核武器”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国防建设B.改革开放C.新中国的外交D.民主与法治建设7 . 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闭关锁国政策8 . 习近平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实行对外开放9 . 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和领导戊戌变法的目的是( )A.引进西方科学技术B.追求资产阶级民主C.发展近代教育D.救亡图存10 . 同学们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必须要学会区分一些概念,如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即史实,而历史观点则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总结和评价等。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B.1857年,印度土兵发起了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C.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识D.1689年的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1 . 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A.国民党B.兴中会C.强学会D.共进会12 . 1956年-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特点是A.曲折前进B.全面倒退C.停滞不前D.快速发展13 .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定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鸦片战争14 . 有人正在阅读《鲁迅全集》,那么他肯定读不到( )A.《孔乙己》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子夜》15 . 贞观时期和开元时期是唐朝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皇帝都勤于政事,任用贤臣B.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C.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流离失所D.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16 . 魏晋以来,伴随西方佛教的迅速传播,中原大地礼佛之风盛行,曾经被我们视为封建迷信的宗教却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

    文中的“佛教”产生于( )A.印度B.麦加C.埃及D.巴比伦17 . (题文)“勾结—敌对—联合—‘冷战’—对峙—牵制”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A.美日关系B.英美关系C.美俄(苏)关系D.法德关系18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哪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遵义会议D.抗日战争19 . 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D.上述三幅图均支持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20 .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下面表格中的推论错误的是哪一项?史实推论A、“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唐太宗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B、“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弛,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说明中国明代造船和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C、“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由此清政府采取了禁绝一切对外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D、“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科举制发展到明清之际已经逐渐走向消极衰落A.AB.BC.CD.D21 .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22 . 中国近代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标志是A.京师同文馆B.《奏定学堂章程》C.《重订学堂章程》D.京师大学堂23 . 洋务运动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B.18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D.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24 . 如果你想了解我国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生产的状况,你应该查阅以下哪一部巨著( )A.《齐民要术》B.《周髀算经》C.《九章算术》D.《论语》25 . 如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①背景:七七事变的爆发②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地点:陕西西安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6 . 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置A.宣政院B.三司C.驻藏大臣D.伊犁将军27 . 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科举制 ④驻藏大臣 ⑤台湾府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②③①④⑤28 . 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A.鼓励生产B.加强刑罚C.统一度量衡D.推行县制29 . 下图是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凭图中被圈的字是“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A.实现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B.实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C.《天朝田亩制度》在实践中难以实施D.反映了《资政新篇》中土地措施的局限性30 . (2018年安徽九年级中考模拟)社会大变革是战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诸子百家的观点中,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儒家的“仁政”B.法家的“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C.墨家的“兼爱”“非攻”D.道家的“顺应自然与民心”31 . 有一个历史兴趣小组在活动中,不同的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1)我说君主立宪制 (2) 我说圈地运动 (3)我说殖民活动 (4)我说生产技术;你能把他们不同的见解拟一个更全面主题吗A.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B.建一个工厂所需要的条件C.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在英国发生D.工业革命为何不能发生在法国32 .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是在下列哪次会议后( )A.1955年万隆会议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D.1945年雅尔塔会议33 . 1158年,腓特烈一世颁布了《完全居住法》,规定:学者们不能因为债务问题而受到伤害和报复,违者将处以四倍的罚款。

    学者们免受地方官的司法审判,在特殊的案件中,任何被传唤出庭的学生都可以选择是由自己的教师审理,还是由主教审理这反映了中世纪大学A.是西欧社会深刻变革的产物B.与国王共同反抗教会的压迫C.是由行会和社团演变而来D.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利34 .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述的桥是A.南京长江大桥B.郑州黄河大桥C.钱塘江大桥D.武汉长江大桥35 .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②以发电机、电动机等电气发明为标志③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人电气时代④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⑤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36 .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37 . 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的先进模范人物是( )A.邓稼先B.焦裕禄C.王进喜D.雷锋38 . 某班想要探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他们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A.《计算机史话》B.《原子能开发历程》C.《飞机简史》D.《飞向太空第一人》39 . 19世纪初,在拉丁美洲殖民地最广阔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西班牙D.荷兰40 . 某电视台正在播放历史纪录片,下图的图示出现在纪录片中。

    下列可以适合作为该片片名的是( )A.科技创新的影响B.工人运动的兴起C.资本的原始积累D.思想解放运动二、综合题41 .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在炮口逼迫下打破隔绝状态的被迫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2)材料一中“旧制度”指什么制度?(3)材料二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英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侵略的什么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4)通过以上史实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4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8年政变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因此……可以说是英国……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二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材料三共产党人……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的历史条件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改造社会,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出现了哪一重大理论? (3)材料三摘自哪一重要文献?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43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1)秦王是哪位皇帝?哪一年完成统一大业?(2)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3)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内统一使用什么货币?还规定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三、论述题44 . 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时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同学们发现从图1到图2,从图2到图3,从图3到现在,经历了三个30年,每个30年都具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特征请你一起参与,共同探究1)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转折意义请写出这三个事件的转折意义(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取得与图三中的会议有关,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为了“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莱西市将举办大型专题展览,特邀请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与同学们共同感受了共产党引领下的中国发展的风雨历程,请你谈一谈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要求:题目自拟,字数200字以上,史论结合,文笔优美,有自己的观点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二、综合题1、2、3、三、论述题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tt9527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