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论文相关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研究 - 书法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14.07KB|积分 18|2022-11-19 发布|文档ID:17024707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研究 - 书法 苏轼书法尚自然平淡 绪论一  、概念界定与西方的“自然〞概念相比,中国的“自然〞概念内涵丰盛,从古开展至今,尤其是到了现代,“自然〞的内涵更是不断地被充实,在当今的现实语境中,“自然〞这一概念大体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与大自然同义,意指宇宙世界中的一切客观存在物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自然含义,是一种环境生态意义上的概念;二是与“道〞同义,指世界万物之根源、宇宙运行的规律,即道家意义上的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这是中国独有的“自然〞含义,是一种哲学本体意义上的概念;三是用于指人的行为方式或者用于指文艺格调,意为自然而然、天然、非人为,如行为自然,诗贵自然等,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自然随着中国文化的开展,“自然〞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文学、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领域,“自然〞一词逐渐被哲学化、美学化,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追求和主要审美理想苏轼作为一代文豪、书法家、艺术家,毕生都在追求文学书画艺术中的自然理想,尤其是在书法领域,其尚自然的思想更是显而易见,建树颇丰老子》中最早提到了“自然〞,?老子》“道法自然〞里的“自然〞代表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强调万事万物之根源和本来、本然的状态。

    庄子进一步继承和开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大美〞和“贵真〞的思想,追求一种“不为物役〞的逍遥游状态,主张人和物的本真自然此时“自然〞还没被用于文学、书法、绘画、乐论当中,只是一种哲学意味上的“自然〞,也正是这一哲学意义上的“自然〞阐释为以后审美层次上的“自然〞提供了转变的前提自然〞一词被用于书法,最早出现于东汉书法家蔡邕的?九势》,其中一句“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1]道出了书法的起源这一提法和老子“道法自然〞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道是自然的运动规律,阴和阳是构成这种规律的两个最根本的要素,阴阳相互反抗,互相吸引,便产生了大千世界,中国书法以取法自然物象为根源,因而有了阴阳两种力量的碰撞协调,进而有了书法之体势这一观点道出了中国书法尚自然思想的哲学根[1]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源和自然根源,指出了书法之象的符合自然性,即要求用笔、结构、章法等书法之象的自然,讲究一种无法之法 之后,刘熙载又提出了“书当造乎自然〞的理论他在?艺概•书概》中说到:“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1]进一步指出了书法之主体精神的符合自然性,即要求书家在创作之时的精神状态、情感意蕴的自然流露,而且要求创作出来的作品之韵味也要自然,讲究一种无意为之而达意之自然的状态。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书法的尚自然思想从“书肇于自然〞到“书当造乎自然〞的开展转换,不仅要求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之自然,而且要求主体精神状态之自然因此,我们可以将书法的尚自然思想阐释为“无法之法〞、“无意之意〞、“韵之自然〞三个方面,即要求“法〞的运用、“意〞的叙述、“韵〞的体现都要符合自然二、研究现状目前,关于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的研究,还没有出现专门的文章或者著作,但已有作者在作品中提到了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和文章主要分为下列几类: 一是将苏轼的文艺观表述为尚自然思想,并在论述苏轼自然文艺观的时候捎带提及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示例肖寒的?试论苏轼的“自然〞论文艺观》一文中在对苏轼的“自然〞论文艺观进行解析的时候提到了苏轼书法中的许多尚自然的思想;孙昂的?论苏轼文论中的“自然之理〞》一文中零零散散地提到了苏轼书论中的一些自然思想王启鹏的?苏轼文艺美论》一书中在“创作格调论〞一节将苏轼的审美格调定为“平淡自然〞并以书法作为论证 二是将苏轼的书法思想表述为“尚意〞,并在论述苏轼的书法思想时列出“自然思想〞这一局部如曹宝麟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一书中将苏轼的书法理论定为“尚意〞,并有一局部专门从“崇尚自然,抒写襟怀〞这个方面来论述苏轼的书法思想;吴彩虹的?苏轼的书学思想研究》中有专门一章论述苏轼的“自然思想〞;杨祖涛的?苏轼书法理论的伦理思想研究》一文中有一节论述苏轼的“自然、平淡的书学理论〞。

     绪论................................................................1 三、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形成的原因...................................12 〔一〕时代的呼唤 ...............................................12 〔二〕老庄与禅宗的影响 .........................................16 〔三〕其文艺观的熏染 ...........................................20 〔四〕直率的个性使然 ...........................................22 四、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的体现.......................................25 〔一〕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在其书论中的体现 .......................25 〔二〕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在其书法实践活动中的体现 ...............35 五、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在宋朝的独特性及对后世的影响.................44 〔一〕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在宋朝书坛中的独特性 .................44 结语 书法尚自然思想开展到宋朝,不仅表现出了独特的内容和特点,而且出现了一位尚自然思想的集大成者——苏轼。

    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之所以突出是因为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书风自然理论,而且理论和实践到达了完美的统一,这是其他书家所不及的,所以说苏轼是真正的尚自然者 文章试图在理清书法尚自然思想的渊源的根底上,阐释宋朝尚自然思想的独特性,并由此引出苏轼的尚自然思想文章从时代、哲学观、文艺观、性格等诸方面来分析苏轼尚自然思想形成的因素,并得出,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主观可能性接着,文章开始系统阐释苏轼的书法尚自然思想的体系,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局部,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苏轼书法尚自然思想的统一性书论中的尚自然思想在其书法作品中均有所体现,可见苏轼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者,这也是他之所以能称之为尚自然的大家的关键所在文章最后就苏轼在宋朝的独特地位以及和黄庭坚、米芾的不同做了比拟,得出了苏轼才是真正地尚自然思想家苏轼不仅引领了整个宋朝的书风,而且还对晚明浪漫书风、清末碑帖之争有所影响,可见苏轼尚自然思想影响之广深,这些都是很值得去思考的方面 论文尚有一些缺乏之处,比方理论阐释过多,文化现象研究较少,而且理论阐释还有不成熟之处,针对这些,我会继续努力,并争取完善参考文献 [1][战国]庄周.庄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22. [2][宋]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宋]苏轼.苏轼诗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宋]苏轼.东坡全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苏轼.东坡易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宋]苏轼.书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宋]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宋]苏轼.东坡题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 [9][宋]苏洵.嘉祐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10][宋]苏辙.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众众一元开心夺宝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