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增长
大力发展服务业 促进就业增长摘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还将对就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和 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将极大地推进作为 吸纳就业重要载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对于解决高校毕业 生、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将发挥重要作用关键词:服务业;就业;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 (2012)05-0-02就业乃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 需求之间的缺口,因为劳动力供给的刚性,扩大需求就成为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都表明,失业率 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快慢是影 响就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市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 是扭转当前劳动力过剩局面,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一、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 下面以珠海为例,对三大产业的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增 长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选取珠海市 1990 年 -2010 年的 GDP 和就业总人数 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运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几种可供 选择的模型 (线性、对数、指数等 )进行了拟合优度比较以后, 选择指数曲线作为回归模型: Y=aebx令 Y ' =lnY c=lna 则有 Y ' =c+bX利用 SPSS 先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 r=0.9884 这 说明珠海的 GDP 和就业总人数之间高度相关。
进一步进行 回归分析,可获得回归结果为:Y ' =9.153+0.046GDPR2=0.977 F=762.068 Sig=0.000对相关系数所做的 F检验[a =0.05,就业总人数的F a (1, 18)=762.068, signif F=0.000] 判别系数 R2= 0 . 977(以下同 ) 从方程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方程对实际资料的拟合效 果较好, 并且通过了 t 检验和 F 检验,该回归方程表示, GDP 每增加 1 亿元,将增加就业人数 0.046 万人 1990-2010 年珠海市平均就业弹性为 0.2731,即 GDP 每增加 1%,就业人 数相应增加 0.2731 个百分点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包含了相当数量的潜在失业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并未真实地反映第一产业劳动力实际的就业 状况,这必然会影响以上回归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根据相同 时段的有关资料测算,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 GDP 不存在明 显的统计关系,两者相关关系不明显 1990-2010 年珠海市 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多为负数 (平均弹性为 -0.1593),这说明 第一产业已无法吸纳新增的劳动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规 模流出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长期过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的负 值还会加大。
根据 1990-2010年珠海 GDP 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进行回 归分析,可获得回归结果为:Y ' =24.551+0.074GDPR2=0.931 F=243.728 Sig=0.000 计算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表示, GDP 每增加 1 亿元, 将增加就业人数 0.074 万人 1990-2010 年珠海市平均就业 弹性为 0.3823,即 GDP 每增加 1%,就业人数相应增加 0.3823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第二产 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人数增加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即每带 动第二产业一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率需要更高的经济增长根据 1990-2010年珠海 GDP 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进行回 归分析,可获得回归结果为:Y ' =20.649+0.088GDPR2=0.971 F=592.389 Sig=0.000该回归方程表明: GDP 每增加 1 亿元,第三产业就业人 数将增加 0.088 万人1990-2010 年珠海第三产业平均就业弹 性为 0.4431,即产值平均增长 1 %,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约 0.4431 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 0.3823,即产 值在保持 1%的平均增长时,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约 0.3823 个百分点。
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都大于 0,这说明发展第 二、三产业对扩大就业都有促进作用,但第三产业就业弹性 大于第二产业,而且这种差别正逐步扩大因此,第三产业 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珠海经济高速增长时,带来了就 业机会的增加,符合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 率关系的“高经济增长就业机会扩大型”描述,即是说,当 珠海 GDP 增长速度一定时,发展第二、三产业都能促进就 业,但发展第三产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二、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从表二可以看出, 1990-2010 年珠海第三产业产值份额 基本上处于上升态势, 2010 年比 1990 年增加了 2.9 个百分 点第三产业就业份额上升速度明显,由 1990 年的 37.4 % 上升到 2010 年的 47.8%,比 1990 年增加 10.4 个百分点第 三产业就业份额虽然与产值份额同样处于上升趋势,但前者 的上升幅度远远大于后者第三产业产值份额明显高于就业 份额,但两者的差距逐步缩小,从 1999 年起,第三产业的 就业份额开始超过产值份额,这说明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相 对劳动生产率在降低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值比重 /就业比重,反映了产值结构 与劳动力结构的相对变动关系。
相对劳动生产率为 1 时,表示1%的就业人员创造1%的GDP;若相对劳动生产率小于 1 , 表明产出的 GDP 越少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海第三产业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下降 1990 年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 产率为 1.12%,这说明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中 1%的从业人员 创造了 1.12%的GDP这一指标2010年降为-0.11,即在第 三产业中 1%的就业人员,创造的 GDP 不到 1%从中可看 出相对劳动生产率下降较快这一方面说明第三产业的效益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也说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富余劳动力 尤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力发展 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 民经济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容 量大,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已成为增 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的一条主渠道珠海应加快第三 产业发展以促进就业,实现第三产业产值与就业同步增长三、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能力分析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海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特别是近十年来增长速度较快,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吸收 就业的能力各有差异。
从绝对数来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 吸纳的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交通仓储与邮电通信业、教育 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在 2003 年以前一直稳居第三位,但社 会服务业 2003 年比 2001 年多吸纳 0.79 万人,跃居第三位 (资 料来源: 根据 1996-2010 年《珠海统计年鉴》 有关数据计算, 以下同 )从相对数来看,虽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吸纳的就业人 数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都居第一, 但在第三产业内部所占比重趋于下降 2010 年比 1996 年减 少了 4.1 个百分点,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则增加了 2.8 个百分点交通仓储与邮电通信业就业人数在第三产业内部 和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重都先升后降, 2010 年比 1996 年分 别减少了 6.3 和 2.5 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就 业人数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先升后降, 2010 年比 1996 年 减少 3.7 个百分点社会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和总就 业人数中所占比重直线上升, 2010 年比 1996 年分别增加了 6.2 和 3.0 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年均就业增长率最快的行业是社会服务 业, 1996-2010 年间以 9.4%的速度增长,依次是房地产业、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 分别以年均 5.2 %、4.7 % 和 3.9 % 的速度增长。
但与第三产业就业总量相比,房地产 业和金融保险业所占就业份额仍然太低, 2010 年分别只占了 4.8 %和 3.7 %的比重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广 播电影电视业的就业人数虽有增加,但年均就业增长率相对 较低,分别是 3.6 % 和 3.2 % ,它们的就业比重在第三产业 内部也趋于下降,分别减少了 1.5 和 2.2 个百分点从各行业的就业弹性来看,房地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最 高, 1996-2010 年间达到 0.3404,增加就业的潜力最大,其 次是社会服务业,年均就业弹性为 0.3261,增加就业的潜力 较大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卫生体育和社会 福利业、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就业弹性都在 0.2 以上, 增加就业的潜力也不小以上分析表明,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 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业、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的发展对其内部的就业增长有 较大潜力综上所述,珠海经济快速增长,发展第二、三产业与经 济增长率呈正相关珠海 GDP 增速既定时,发展第二、三 产业都能促进就业,尤其是对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 大,而在第三产业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吸纳的就业人数 最多,其次是交通仓储与邮电通信业;年均就业增长率最快 的是社会服务业,其次是房地产业;平均就业弹性最大的是 金融保险业,其次是社会服务业。
由此可见,从增加就业的 角度看,政府应重点支持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 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仓储与邮电 通信业、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以有效促进就业四、大力发展服务业之对策(一)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服务业政策的扶持力度 部分服务业企业经营稳定性较差,竞争能力不强,抗风 险能力弱,生存时间不长针对这一现状,有关职能部门应 根据省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广东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的要求, 加大对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配套 措施,在税收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 生存能力,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二)政府应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服务产品的科 技含量珠海的第三产业中,有相当部分的行业属于传统服务业 的范畴, 这些行业的企业规模小, 技术含量低, 进入门槛低, 企业间竞争激烈 例如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 租赁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等,这些行业在提升企业 的技术含量、改良企业的内部结构等方面资金投入相对少, 企业自身的质素难以得到较大的提高,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和做大做强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政府应鼓励企业引进先进 技术、充分利用外部资金,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服务产品的 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系统 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三)加强服务业区域合作,统筹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 珠海的服务业主要集中在香洲区, 2010 年香洲区第三产 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 79.8%,就业人员数占 80 %以上 万山、斗门、金湾、高栏港等东西两翼的服务业远远落后于 香洲等市区服务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全市经济的整 体发展,针对这一现状,建议加强服务业区域合作,统筹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应积极实施产业的转移规划,推动东西 两翼地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农村服务和公共服务,因 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等特色服务业四)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社区就业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弹性系数,理应成为促进就业的主要 渠道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更为重 要的是,社区服务业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较现代企业低一 些,因此承担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力创业的重 任政府有责任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社区就业,如对社区服务 企业给予就业补贴,对公益性服务实行政府购买的方式,或 者在社区建设中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扩大就业岗位参考文献:[1]1990-2010 年《珠海统计年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