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在妊娠中的正确使用

半夏在妊娠恶阻中的正确使用王国栋海军军医大学 200082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半夏在妊娠恶阻中的使用的方法本文从古代医家对半夏的认识以及半夏的现代药理研究来说明在妊娠恶阻中可以使用,适量剂量对出生后的孩子发育无影响关键词:半夏;妊娠恶阻;降逆止呕;中药妊娠恶阻是早期妊娠的常见病,多发病半夏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来止呕的一味中药,传统把半夏列为妊娠禁忌药,所以大多数女性在怀孕之后吃半夏的时候都会担心会影响腹中胎儿的发育所以正确的使 用半夏对于治疗妊娠恶阻有着很大的帮助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治疗湿痰冷饮, 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用于痰多 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 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古代医家对半夏的认识1.1 半夏是临床最常用,最有效的止吐药物,半夏的炮制品被历代医家公认为止呕的圣药,常用其方剂如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等如X仲景擅长用半夏止呕,在其《伤寒论》和《金贵要略》中,应用半夏的方剂就有43 方,而专取其降逆止呕的方剂就多达21 方,可见 X 仲景对半夏止呕有其独到的见解《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云:“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该方乃为妊娠呕吐而设, 方中半夏亦倍于他药,并无坠胎之戒,正如陈修园所说: “半夏得人 参,不惟不碍胎,反而固胎” ,可见仲景深得药物配伍之精妙。
《普 济方》有孕期内服方 820 个,其中 74 方中有半夏 《医宗金鉴》 治疗妊娠的 26 个方子中均有半夏可见古人坚持《内经》 “有故无 殒,亦无殒也”的观点,仍把其作为临床治疗妊娠恶阻的主药薛立 斋在《校注妇人良方》中指出“半夏乃健脾化痰滞之主药也脾胃虚 弱而呕吐,或痰涎雍滞,饮食少思,胎不安,必用茯苓半夏汤,倍加 白术以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予 常用验矣”1.2历代名家使用半夏治疗妊娠恶阻的也不在少数X奉五创立的安 胃饮(藿香9克,苏梗、川厚朴、砂仁各6 克,竹茹、半夏、陈皮、 茯苓各 9 克,生姜计20 滴兑服)半夏降逆止呕之功显著,可用于多 种呕吐,但《本草纲目》中记载半夏堕胎,孕妇禁忌,因此妊娠恶阻 应当慎用但X氏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方入半夏从未发现有堕胎者, 而且疗效甚好半夏虽为妊娠慎用药,因为“有病则病挡之”,所以方 中用半夏,既能降逆止呕,又不影响胎气,唐吉父创立的化浊安中 饮(藿香叶、老苏梗、姜半夏、大腹皮各6克,伏龙肝12克,老生姜 3片、建兰叶3X、白蔻仁2克,新会皮6克,白茯苓9克,左金丸2 克).程爵棠创立的妊阻汤(紫苏梗、姜半夏、制香附各9 克,伏龙肝(先 煎)、旋覆花(包煎)各15克,川黄连3克,生姜、大枣冬5克).裘笑梅 的健脾和胃饮(党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3克,淡竹茹、 法半复各9克,苏梗2.4克,砂仁3克(冲)、炙枇杷叶9克,煅石决 明30克)。
可见, 无论古今, 治疗妊振恶阻用半夏者, 并不鲜见 半夏的现代药理研究2.1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半夏的作用广泛,不但能镇吐而且有抗 溃疡作用,与其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基本相符实验证明其作用 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以及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 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 的修复研究表明半夏蛋白可抑制卵巢黄体孕酮的分泌,使内源性孕 酮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变薄,蜕膜反应消失,从而导致流产或胚胎停 止发育并死亡有研究表明半夏能引起胎儿体重显著下降,并引起胎 儿之间大小差异显著熊素芳等研究称其可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细胞 有诱变作用,使其发生突变,表现出对胚胎的诱变致畸性而杨守业 等研究表明临床常用剂量(3〜12g)半夏汤剂对DNA的损伤和修 复过程影响不大,提示半夏汤剂导致遗传毒性的可能性不大根据《药 理学研究方法》中人与动物用药的剂量换算关系,其产生损害遗传物 质、致畸作用的剂量远远大于临床常用剂量,临床常用量不但安全而 且经炮制无毒副作用不足以致畸2.2生半夏是临床最常用、最有效的止吐药物,在汉代X仲景(伤寒 论》、《金匾要略》中得到广泛应用,举凡有呕吐者常加半夏, 可见它的 止吐作用是非常显著突出的。
药理试验表明,半夏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其有效成份是生物碱; 用生姜、半夏制成1 : l 注射液2耐肌注, 用于 各种呕吐, 其镇呕作用比爱茂尔强2 倍, 未发现副作用对呕吐病人 尤其是吐剧者, 服药时应强调少量频服, 以免吐药对于恶阻伤及阴 液者, 配人滋阴药中, 可起到降逆而不伤阴、止呕即是养液之效古 人有“有故无陨、此证而用此药” 之说, 故纵有阴伤等症,只要有半夏的 适应症, 辨症精当, 配伍用药, 亦可应用 妊娠恶阻的的辩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法3.1肝胃不和型妊娠早期, 呕吐酸水或苦水, 恶闻食气,口苦咽干, 头晕而胀, 胸胁胀 痛, 心烦躁急,小便黄, 大便干结难解, 唇干舌红, 苔黄而燥, 脉弦滑, 治拟抑肝和胃, 降逆止呕, 方选苏叶黄连汤加味(苏梗、川黄连、法半 夏、陈皮、炒黄芩、麦冬、沙参、白芍、竹茹、甘草) , 其中川黄连 苦寒,用量宜小,以3g为宜3. 2 痰湿内阻型妊娠初期, 呕吐痰涎, 口粘, 胸满不思饮食, 倦怠嗜卧, 头晕且重, 面 色白光白, 心悸气短, 舌质淡胖, 苔白腻, 脉缓滑治拟健脾除湿, 祛 痰降逆止呕, 方用半夏茯苓汤加味(法半夏、茯苓、陈皮、砂仁、怀山 药、白术、苏梗、生姜、甘草)。
3. 3 脾胃虚弱型 妊娠早期恶心不食,口淡或呕吐清涎,或夹有食物残渣, 神疲思睡, 全 身无力, 舌淡、苔白润, 脉缓滑无力, 治宜健脾和胃, 降逆止呕, 方用 香砂六君汤(木香或用藿香、党参、白术、茯苓、砂仁、法半夏、生 姜、大2. 4 胃虚兼寒型妊娠后呕吐清涎, 不思饮食, 口淡无味,肢体 倦怠, 手足不温, 舌质淡胖, 苔白, 脉迟缓略滑, 治宜补气健脾, 温中 降逆止呕, 方用干姜人参半夏丸加味(干姜、人参、法半夏、白术、茯 苓、砂仁、丁香、X茱萸、甘草),其中丁香、X茱萸用量宜小,以3〜 6g为宜结语 : 本文从文献引证、科学实验均说明生半夏入煎后对机体并无 毒性损害, 可以大胆使用生半夏直接入煎但如入丸、散内服, 则宜 切片后用水拌湿, 加热隔水蒸透过心( 无白心) 再用半夏的主要功 用是和胃降逆, 止呕祛痰, 性味辛平, 气味俱薄, 它并无“ 堕胎” 的副 作用至于《千金》于“ 养胎” 方中亦用半夏, 这是因为“ 人以胃气 为本” , 而半夏和胃之力独长, 胃气和顺, 则胎自安并非云半厦可以 直接“ 养胎” 成人一般每剂用半夏9 ~ 15 克即可发生疗效但这 不是硬性规定。
因有文献报导重症每剂用到31 ~ 62 克者“ 、” 因 此, 在剂量方面, 读者可根据病情, 随证使用参考文献:1. X秋云、马文侠•浅析半夏在妊娠恶阻中的应用2. 何绍奇 关于半夏用于妊娠恶阻的问题3•中医医院.市中医学校.X奉五妇科经验.第2 86页•人民卫生4.半夏炮制的研究, 中草药通讯, 19 7 5 年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