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宁波鄞州区宁波市兴宁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2022年浙江宁波鄞州区宁波市兴宁中学七上期末生物试卷1.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它的体温升到时才会出汗,这是骆驼对 A.荒漠变化的适应 B.干旱环境的适应 C.温度变化的适应 D.对光照的适应2. 下列动物中分别属于我国珍稀动物中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是 A.熊猫、大鲵 B.大鲵、扬子鳄 C.猴面鹰、穿山甲 D.白鳍豚、藏羚羊3. 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也能开花结果,适合在干燥、透气性好的土壤中生长下列关于多肉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类植物属于种子植物 B.叶片肥厚多汁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从结构层次上来看,叶属于营养组织 D.平放在土壤上的叶能生根,根向地生长,这是适应环境的表现4. 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细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有多种细菌对人类有益 C.利用酵母菌可以制作酸奶 D.蘑菇等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没有作用5. 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B.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C.蛇的体表有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6. 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D.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7. 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是因为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物质流到了水里;但把菠菜浸在冷水里却做不出菜汤,是因为活细胞中的什么结构中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8. 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鸡B.皮肤C.血液D.精子9. 以蚕豆叶为材料观察气孔时,最好撕取蚕豆叶的 A.上表皮 B.下表皮 C.叶脉处的表皮 D.叶柄处的表皮10. 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器官,下列关于组织在器官中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上皮组织 B.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营养组织 C.幼根尖端冒状的根冠属于分生组织 D.人的心脏,胃中部分布着肌肉组织11.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下图是他在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若他想换用高倍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镜 B.先换用高倍镜,再移动装片 C.先换用大光圈,再换用高倍镜 D.先换用高倍镜,再换用大光圈12. 如图是一个生物体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的示意图遗传物质 B.这种生物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C.这种生物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D.通过光学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形态13. 如图所示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 100 km 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
图中数字为对应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B.地球是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14. 下列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种群的是 A.某个鱼塘内的不同年龄的鲫鱼 B.寄生在某个淋巴细胞内的所有艾滋病病毒 C.一段腐木上的微生物 D.生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大熊猫15.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D.生物圈的范围是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 100 米16.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17.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A. B. C. D.18. 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物种,图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 3 条 B.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C.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草的体内积累最多 D.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不变19.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C.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20. 某地建立了“牛—蚯蚓—水稻”循环农业模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蚯蚓属于消费者 B.有机肥可以为水稻提供无机盐 C.蚯蚓以粪便为食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牛食用水稻秸秆加速了物质循环21. 如图是一株完整的番茄和剖开的番茄果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番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 一个番茄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 完整的番茄能存放较长的时间,而有破损的番茄则容易腐败,说明番茄表面有一层成为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它属于植物的 组织4) 和空中飞行的鸟儿相比,番茄不具有结构层次是 22. 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请据图回答:(1) 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A-H 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 2) 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是 和 3) 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 A-H 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是 23. 据报道,荷兰研究人员将制造出全球第一个“人造肉饼”人造肉的制作方法是从牛的肌肉细胞里提取干细胞,然后把它放进富含营养液的“汤”里,帮助这些细胞分裂,复制出想要的数目。
人造肉没有血管,看起来不像真肉那样呈现鲜红色科学家马克 ⋅ 波斯特声称,如果条件合适,营养充足,10 头牛的成体干细胞能在 2 个月内生产出 5 万吨牛肉,有助人类在解决饥饿问题的同时,保护水源、土地和能源1) “干细胞”属于 (选填“已分化”或“未分化”)的细胞2) “人造肉饼”属于 (选填“细胞”、“组织”或“器官”)24. 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消毒,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毒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检测人员用无菌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 1 ml 生牛奶稀释液至盛有 9 ml 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然后按图示方法稀释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图中所示方法为稀释培养法,理想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菌落若用该方法培养设置了 3 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 19 个,17 个、 18 个(一个细菌经培养后成一个菌落),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 个2) 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25.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甲、乙、丙、丁 4 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乙、丙、丁瓶都在短时间内出现生物死亡,水体发黑发臭现象注“+”表示有;“-”表示无1) 生态瓶内的生态系统要维持长时间的稳定,可以缺少的成分是 2) 小科同学对乙、丙、丁瓶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原因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A.乙瓶中藻类的数量逐渐增大导致浮游动物失去生存空间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到阻碍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小鱼可能缺氧而死D.丙瓶没有泥沙,藻类缺少必需的无机盐,大量死亡,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答案1. 【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 40.7 摄氏度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因此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水,故B正确;故选B2. 【答案】B3. 【答案】C4. 【答案】B5. 【答案】B6. 【答案】B【解析】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三峡大坝修建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不存在了,已经不再适合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了,这时易地保护就是最好的办法。
7. 【答案】B8. 【答案】B【解析】A选项:鸡属于动物,故A错误;B选项: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组成,属于器官:故B正确;C选项: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属于组织,故C错误;D选项:精子是细胞,故D错误;故选B9. 【答案】B【解析】气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叶表皮上,在幼茎、花瓣上也可见到,但多数沉水植物则没有上表皮接受阳光,水分散失快,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叶下表皮气孔多,更有利于叶片的通气,用低倍镜观察气孔时,应撕取叶的下表皮,故B正确;故选B10. 【答案】D11. 【答案】A【解析】上图看出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偏左侧,要想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应先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在换高倍镜观察,故A正确12. 【答案】B13. 【答案】A【解析】大洋中脊是处于板块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于板块张裂,导致海底岩浆喷出,冷却形成,因而大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其他选项不能从此图中得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 【答案】C【解析】ABD选项:种群是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某个鱼塘内的不同年龄的鲫鱼、寄生在某个淋巴细胞内的所有艾滋病病毒、生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大熊猫,故ABD正确;C选项:一段腐木上的微生物不是单一一种微生物,十多种微生物的总和,故C错误;故选C。
15. 【答案】C【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中各生态系统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16. 【答案】B【解析】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藻类植物提供,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因此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17. 【答案】C【解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在这几幅图中,只有C在外界环境不断受干扰的过程中曲线趋于平缓,这就是说明了,这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高,故C正确;故选C18. 【答案】B【解析】A选项:该食物网中包含高原鼠兔的食物链共有 4 条,故A错误;C选项:重金属污染物在该食物网中鹰的体内积累最多,故C错误;D选项:该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会有所改变,故D错误;故选B19. 【答案】D【解析】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生产者和大气中的箭头是双向的,因此①是生产者。
①③都有箭头指向②,表示①③的残体都能被②利用,因此②是分解者,则③是消费者,①、②、③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故选择D选项20. 【答案】A21. 【答案】(1) 细胞(2) 器官(3) 保护(4) 系统【解析】(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一个番茄是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3) 番茄表面有一层有保护作用的结构,它属于植物的保护组织4) 番茄是绿色开花植物,鸟属于鸟类;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 组织 → 器官 → 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动物体所以,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22. 【答案】(1) 5;BC (2)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 H 【解析】(1) 图中共有 5 条食物链,它们分别是:A→C→D 、 A→B→D 、 A→B→E→G→H 、 A→B→E→F→G→H 、 A→B→F→G→H,食物链的起点是 A 生产者一植物,B 和 C 都直接吃 A(植物),属于草食性动物2) 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 H,因此在 A-H 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 H。
23. 【答案】(1) 未分化(2) 组织【解析】(1) “干细胞”属于保持细胞分裂能力,未分化的细胞2) “人造肉饼”没有血管,看起来不像真肉那样呈现鲜红色;属于肌肉组织24. 【答案】(1) 1.8×106 (2) 偏小【解析】(1) 由于图中稀释了 104 倍,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 (19+17+18)÷3÷0.1×104=1.8×106 个2) 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因为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细菌中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菌落25. 【答案】(1) 消费者(2) C【解析】(1) 在某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可以缺少的成分是消费者,消费者的作用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可以缺少;但是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可缺少2) A选项:乙瓶中缺乏光照情况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少或下降,不能生长,故A错误;B选项: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光能),但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只是会慢一些,故B错误;C选项: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减少,因为消费者 - 小鱼呼吸要消耗氧气,最后小鱼可能缺氧而死,故C正确;D选项:由于丙瓶中没有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或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所以不利于物质循环的顺利进行,故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