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山东省诸城市密州街道卢山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4.18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1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格式:DOC| 4 页|大小 94.50KB|积分 15|2022-09-22 发布|文档ID:15516284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由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学法提示诵读品味法在诵读中,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感悟抓住描写细致的语句,深入细致探究课文,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文本研讨室]☺预读·基础积累1.请在课文中把下面的词语标注出来,注意字形和字音收敛 宽恕 短暂 脆弱 卑微 一丝不苟2.作家连线小思,原名卢玮銮,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3.请把你认为本文中写的好的词句工整地抄写在下面,并再多读几遍☺朗读·整体感知4.《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5.《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研读•深入理解6.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哪里?7. 《蝉》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8.《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9.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品读·含英咀华10.这两篇文章语言深邃隽永,富有韵味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①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②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悟读·拓展创新11.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的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如何才能让短暂而脆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请你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谈谈应当如何奋斗人生,并写成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当堂达标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①文章开头用 和 两个词语表明作者对蝉的讨厌态度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②文中画线句子的“那”指的是什么? ③仿照下面的句子,补全空缺,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 , 。

    逝者如斯,青春不再,但只要我们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美文赏练厅]13.从蝉短暂的鸣叫中,从贝壳美丽的花纹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力量生命如此短暂,我们该怎样活着?千年之后,我们又会给人们留下些什么?如何让生命绽放璀璨的光彩,这些是值得每一个成长中的人思考的问题下面这篇短文又将带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生命的问句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它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个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进行造句,不需要修饰成优美的语句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

    从小我看着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很艰辛的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答案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刚毅性格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当兵还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平待遇时的怅惘,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不同的态度,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命剧本我们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于是我们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会赚钱,但却始终留不住钱;有些人最擅长演出的就是悲剧英雄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不论在婚前、婚后,在家庭、公司,虽然是有女儿、太太、媳妇、职员等各种不同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人生永远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①第1自然段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倒数第3自然段中“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什么?②分别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四种人的特点。

    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 第三种人: 第四种人: ③文章中人们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反思评价 ▶要点整理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掌握的知识点有: ▶情智闪烁学完本课后,我有如下感悟: ▶交流评价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我认为: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wuyoufeng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