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影响

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的 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48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合并或不 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全部患者中 54 例患者合并桥 本氏甲状腺炎,所占比例为 21.77%;通过开展单因素分析可知,合并桥本氏甲状 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女性构成比,手术开展前促甲状腺激素(TSH)水 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高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 瘤最大径小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分期低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 TPOAb水平、TSH水平以及临床分期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独 立预测因素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 且肿瘤偏小、临床分期较早,提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并不会明显增加甲状腺乳 头状癌的侵袭性,预后较好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氏甲状腺炎;病理特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于甲状腺癌常见类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状癌 所占比例为 70%~80%[1]。
桥本甲状腺炎属于机体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是导致甲 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机体甲状腺组织 中存在着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在开展血清检测时可见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 其中作为常见的为TPOAb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2]本次研究就回顾 性分析 248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 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248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60 例,女 188 例,年龄 13~76 岁,平均(44.8±7.3)岁 其中 138 例患者的年龄低于 45 岁, 110 例患者的年龄在 45 岁及以上全部患者 在手术治疗前均接受甲状腺功能以及抗体检测同时参照术后病理检测来对患者 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进行确定分为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以及合并桥本氏 甲状腺炎组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病理特点差异进行比较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术前甲状腺功能及抗体、包膜侵袭、 肿瘤最大径、包膜外侵袭、病灶数目、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否微小 等。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 (%)]表示计数资料,行 X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比较 通过开展单因素分析可知,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 女性构成比,手术开展前促甲状腺激素(TSH )水平以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水平高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肿瘤最大径小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分期低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vO.05)如表 13 讨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54 例患者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所占比例为 21.77%,和前人的研 究报道相符桥本氏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影响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有学 者通过研究报道称,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预后较差,也有学者通过研究称,合并桥本 氏甲状腺炎并不会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产生明显影响[3]但大部分学者均认为桥本 氏甲状腺炎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保护因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 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同时患者的TPOAb水平高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 者。
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BRAF突变检出 率低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71.8%vs81.5%, P<0.05),而BRAF属于甲状腺癌预后不良 因素,因此表明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更好也有学者通过研究 报道,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早,同时可取得较好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与其报道基本相符因此可认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 预后较好[4]甲状腺癌的出现和患者机体血液中的 TSH 水平出现升高存在着关联, TSH 属于一种生长因子 其在正常情况下可对机体内的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进行有效调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TSH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 者,这也和前人的研究报道相符[5],提示桥本氏甲状腺炎可能是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 危险因素之一所以可依靠左甲状腺素负反馈对TSH的产生进行抑制,由此有效控制TSH水 平,使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风险得以有效降低综上所述,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且肿瘤偏小、 临床分期较早,提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并不会明显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性,预后较 好。
参考文献:[1]董文武,张浩,张平,等•甲状腺乳头状癌射频消融治疗后再手术5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06):653-655.⑵杨进宝,李小毅,商中华•甲状腺乳头状癌各亚型临床病理特点的研究进展[J].癌症 进展, 2015, 13(01):55-60.⑶邵堂雷,周伟,詹维伟,等•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01):114-116.⑷陶久梅,王艳,朱姝,等.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8(12):859-861+864.[5]邓敏,叶顾萍,马建中,等.甲状腺乳头状癌中 CK19、Galectin-3、HBME-1 和 TPO 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27 (08): 84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