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4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文档格式:DOC| 6 页|大小 819KB|积分 15|2022-09-18 发布|文档ID:15335962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判读(2018·山西名校联考)图Ⅰ、图Ⅱ分别表明了1960~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的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读图回答1~2题 1.1960~2010年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的迁移规律是(  )A.整体向南迁移     B.整体向东迁移C.波动向西北迁移 D.波动向东南迁移2.近50年来,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变化可信的是(  )A.天山雪线上升B.黄河汛期延长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解析:1.C 2.A [第1题,读图Ⅰ和图Ⅱ可以发现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波动向西北迁移,故选C第2题,中国≥10℃累积积温为4 500℃等值线向西北迁移体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可知天山雪线上升,故选A](2015·海南卷)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4.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析:3.A 4.B [第3题,从材料中“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条件的是蒙古高原。

    第4题,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海洋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导学号66636025)(2018·湖南十三校联考)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等温线示意图,甲线表示大陆海岸线据此,完成下题5.M、N两地1月和7月的年温差分别为12℃和8℃,①②两线数值依次为(  )A.16℃ 20℃        B.16℃ 24℃C.16℃ 24℃ D.20℃ 20℃解析:B [图示M地1月等温线数值为28℃,而其1月和7月的年温差为12℃,则其7月气温为16℃,即①线数值为16℃;N地1月与7月年温差为8℃,则②线数值为24℃]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6~7题6.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7.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洋流 D.人类活动解析:6.D 7.B [第6题,甲地1月气温最低且低于0℃,属于温带气候;全年降水量小于400 mm,可判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乙地1月气温也低于0℃,7、8两月降水量都大于150 mm,年降水量大于400 mm,属于典型的夏季高温多雨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第7题,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的结果,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少雨](2018·陕西渭南一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K城海拔1 048米读图,完成8~9题8.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C.暖锋过境增温D.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9.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      B.南下踏青C.西山牧羊 D.北山滑雪解析:8.D 9.C [第8题,K城处于落基山脉的东部,是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焚风效应),故D项正确第9题,K城的河流位于山地背风坡,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当该河进入主汛期时,说明此时是夏季;东去种麦是春季或秋季;南下踏青是春季;北山滑雪在冬季;西山牧羊属于山地牧场,在夏季,故C项正确。

    ](导学号66636026)(2018·四川联测)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11.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C.地形   D.纬度位置解析:10.A 11.C [第10题,结合题干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由图示知②地夏季(6~8月)降水较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12~次年2月)降水较多,温和多雨,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第11题,在42°N带来降水的是西风,从剖面图可以看出,①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②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地形]12.(2018·江西上饶质检)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请判断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似,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气候的成因、分布等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特点可判断两个大洲分别为大洋洲和南美洲①地位于25°S~35°S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第(2)题,③④两地同位于西风带,但由于地形的阻挡,降水状况差别较大,③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3)题,⑤⑥两地虽然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悬殊:从大气环流方面来看,⑤地受东南信风影响,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方面来看,⑤地位于大分水岭迎风坡,平地面积小,⑥地位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答案:(1)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地为地中海气候,主要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2)地形的阻挡3)⑤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面积小,故热带雨林面积小;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故热带雨林面积较大13.(2018·福建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解析:(1)据图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其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2)气候类型根据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大陆西岸40°~6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是受洋流、地形及盛行风影响3)结合大气环流的特征,冬夏季高低压中心位置的变化,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主导风向4)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山地阻挡寒冷气流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nuligan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