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2022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单元测试(05)

文档格式:DOC| 11 页|大小 650.50KB|积分 15|2022-09-16 发布|文档ID:15267922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2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单元测试(05)一、选择题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雨林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下图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    )A.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B.NPP与温度变化都呈正相关C.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D.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4.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到高依次是                                       (    )A.③①②                      B.③②①C.①②③                      D.①③②5.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    )A.河南省                      B.吉林省C.安徽省                      D.福建省    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图,回答6~7题。

     6.该森林带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B.常绿硬叶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7.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地形    读下图,回答8~9题 8.图中由南向北各山地雪线高度的递变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渐高  经度                    B.渐低  纬度C.先增高,后降低  高度          D.先降低,后增高  海拔9.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山地雪线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    )A.生态变化                      B.厄尔尼诺C.全球变暖                      D.酸雨    读“2009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0~11题。

    10.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11.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小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下图分别是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13.①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右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据此回答14~15题14.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B.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C.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15.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    )A.T冬<0℃                     B.T夏>18℃C.T冬<18℃                    D.T夏<18℃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_资源。

    (3)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上游__________________;中游_______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_______(4)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17.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我国部分区域图  材料二  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 (1)材料一中A是__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__山脉,C是___________山脉,D是___________山脉(2)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那么①可能属___________山脉;②可能属___________山脉;③可能属___________山脉;④可能属___________山脉填字母)(3)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    )  A.常绿阔叶林  B.高山草原  C.针阔叶混交林〖DW〗  D.落叶阔叶林(4)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①~④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_______。

    (5)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6)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7)④→①→③基带也有区别,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及参考答案1.解析:“滴水叶尖”照片说明该植物所在区域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而且该现象常年出现,则说明常年降水充沛,应为热带雨林答案:D2.解析:我国的西双版纳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充沛降水,气候常年湿润答案:B3.解析:通过图中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幅度最小,故A正确NPP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故B错降水量的变化对NPP影响很小,故C、D错答案:A4.解析:同一温度条件下,海拔越高,NPP应越低,故选C答案:C5.解析: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吉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中温带,森林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故B正确河南省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发育有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安徽省、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发育有常绿阔叶林。

    答案:B6.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森林带在低纬度地区分布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地区;而在平地上,主要分布在纬度大于60°的地区,说明其是比较适应高纬生存环境的针叶林带答案:D7.解析:由图可知,该森林带在不同的经度地区分布的高度也有差异,大体是沿海地区的分布海拔较低,内陆地区的分布海拔较高,这是由于沿海地区水分条件较好所致答案:B8.解析:从喜马拉雅山到阿尔泰山,随着纬度升高,热量递减,雪线高度逐渐降低答案:B9.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山地雪线升高答案:C10~11.解析:我国南北所跨纬度范围大,冬半年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昼长较短,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昼长较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气温高立冬日虽是冬季的开始,但北方冷空气势力还比较弱,南方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远,又有地形的重重阻挡,北方冷空气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小,所以此时我国出现了夏秋冬三季共存的情况答案:10.C  11.B12.解析: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结果,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A13.解析:①图中草原带位于里海沿岸,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答案:B14.解析: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分布高度高,因此b坡为向阳坡山体某一侧水汽充足,水汽充足的一侧由于降雪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因此b坡为迎风坡故C项正确答案:C15.解析:根据同一山体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可知,该山相对高度为3000米,则山顶与山脚下温差为18℃;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夏季山顶最高气温应该在0℃以下,山脚下最高气温应该小于18℃故D选项正确答案:D16.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基本原理的应用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等其他要素的改变,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长江流域的1998年洪灾从人为原因分析,主要在于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中游的围湖造田和下游的泄洪不畅答案:(1)①D  ②B  ③C  ④A(2)整体  水  土地(3)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干流的调节作用  占用沿岸河道种田建厂,使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下降(4)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减小人类开发可能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

    17.解析:第(1)题,根据A、B、C、D山脉的位置判断第(2)题,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基带判断所属山脉第(3)题,①是阴山,基带为温带草原带,M带之上为针叶林,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第(4)题,①、③、④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第(5)题,②是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区不同,故南北坡基带不同第(6)、(7)题,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故②→④→①基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阿尔泰山  阴山  太行山  秦岭(2)B  D  A  C(3)C(4)南坡降水丰富  ③④(5)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6)热量  由赤道到两极(7)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uehaodang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