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新教材 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课时分层作业1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中图版必修3

文档格式:DOC| 6 页|大小 648.50KB|积分 10|2021-12-06 发布|文档ID:4511382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课时分层作业(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57522004】1.这种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     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 D.地理位置划分的2.下列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 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A.黄淮海平原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C.长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1.C 2.A 3.B [第1题,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国土划分的依据是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因此为综合指标第2题,划分出的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间差异明显,不一定有明确的界线。

    第3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湿地,现已禁止开发]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完成4~6题 【导学号:57522006】4.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5.下列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碱化普遍6.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示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4.D 5.B 6.B [第4题,①地大致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粮食作物不是水稻;②地仍是黄土高原区,该区没有草原;③地大致为华北平原区,不是竹子分布区;④地为四川盆地,其丘陵地区多适宜种植茶树第5题,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第6题,由题干中穿过重重隧道可知穿过了山区,②是黄土高原,④北部应为四川盆地,从②到④穿过了秦岭,其南北景观大不相同][冲A挑战练]7.读我国部分牲畜优良品种分布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我国部分牲畜优良品种分布(1)请在图中画出三大自然区的界线2)比较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只要写出比较的项目即可) (3)试写出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的分界线4)图中牧区a受自然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________地带性变化限制牧区b和c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中,牧区b是________,牧区c是________5)东部农区牲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东部农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大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分析其自然方面的原因解析】 (1)(2)题根据所学三大自然区的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的分界线大致是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也就是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第(4)题,读图可知,牧区a从东往西畜种从牛、马、羊过渡为骆驼,越来越耐旱,说明水分越来越少,这体现了经度地带性,牧区b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限制其发展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干旱,牧区c位于青藏高寒区,限制其发展的自然因素是高寒第(5)题,东部在饲养牲畜方面的有利条件是饲料丰富,在放牧方面的有利条件是南方山区山地草坡众多,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大,原因主要是降水丰富,河网密布。

    答案】 (1)略2)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3)400 mm年等降水量一线(或大兴安岭-阴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4)经度 气候干旱  高寒(5)饲料丰富  南方山区山地草坡众多  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教师备选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1~3题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2.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C.热量不足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3.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A 2.A 3.B [甲、乙两区域的差异主要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 甲区域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 乙区域海拔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热同期;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有些河流有凌汛;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全年较高,热量丰富;秦岭—淮河以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以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丙区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气温低,具有高寒的特征;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条件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分布有河谷农业]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4~5题 【导学号:57522005】4.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  )A.此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5.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路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重小4.A 5.D [第7题,乙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耕地分布较为分散第8题,丁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6.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区域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2)题中“东北某流域”本身表示________提示:自然区域或经济区域)(3)东北某流域,又可以分成A、B两个区域,这种划分说明在同一类型的区域内,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北某流域作为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东北某流域的区域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A、B两个区域作为次级区域,按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原则分析,其区域特征分别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是对区域概念的实际应用图中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东北地区)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A和B),但每个区域的划分都要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题图整体以流域为划分指标,图中A、B又以地形为分类指标答案】 (1)地形差异 (2)自然区域  (3)可以划分下一级区域 (4)都位于同一流域 (5)都是平原 都是山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