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皮肤科与性病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荔湾区肤康皮肤科门诊部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文档格式:DOC| 32 页|大小 218.50KB|积分 15|2021-11-03 发布|文档ID:37528571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荔湾区肤康皮肤科门诊部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武汉华港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8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荔湾区肤康皮肤科门诊部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武汉华港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子荣联系人吴子荣通讯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联系电话18612776999传 真020-81378861邮政编码510150建设地点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批准文号荔卫机构批字(2014)第002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3、专科防治所(站)建筑面积(平方米)76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评价经费(万元)0.5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荔湾区肤康皮肤科门诊部(以下简称“本项目”)选址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是经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批准建设的专科门诊,诊疗科目包括皮肤科、外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

    本项目所在建筑为一栋地上八层的商住综合楼,各层的使用功能分别是:首层(含阁楼)为本项目及药店,二层~八层为住宅楼建设单位于2014年9月取得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局签发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荔卫机构批字【2012】002号),同意本项目在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设置专科门诊部本项目医疗机构类别为专科门诊部,专科门诊部属于专科防治所(站)类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的相关规定:“专科防治所(站)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因此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现以武汉华港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建设单位、荔湾区肤康皮肤科门诊部为项目名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办理相关环保手续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其中首层设导诊台、输液大厅、诊室、配药室、化验室、办公室、治疗室、药房、挂号收费处、卫生间、机房、废水处理室、泡脚房;阁楼设导诊台、诊室、治疗室、面部治疗室、熏蒸室、更衣室、紫外消毒室、卫生间总建筑面积为760平方米,各层具体使用功能详见表1表1 本项目各层使用功能一览表楼层使用功能首层导诊台、输液大厅、诊室、配药室、化验室、办公室、治疗室、药房、挂号收费处、卫生间、机房、废水处理室。

    阁楼层导诊台、诊室、治疗室、面部治疗室、熏蒸室、更衣室、紫外消毒室、卫生间本项目属于专科门诊部,不设住院部,不设床位、牙椅及放射科本项目共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医生6人),平均每天接诊约50人项目内不设员工饭堂及宿舍年工作288天,每天营业时间为8:00~12:00、14:30~17:30二、配套设施情况1、给排水:本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供应,年用水量约345.6吨/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产生的医疗机构污水(其中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经沉淀处理及臭氧(或其他有效措施)杀菌、消毒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2、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市政用电统一供应,不设备用柴油发电机,年用电量约为5万度3、空调通风:本项目不设中央空调,各诊室采用分体式空调4、其他:本项目不设住院部、饭堂及锅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项目所在地原为空置的商业用房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故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本项目周边以道路、商业办公楼、住宅楼、加油站为主,其中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周边住宅楼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道路上、加油站的机动车尾气;办公楼及住宅楼内活动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道路上、加油站的机动车噪声;办公楼、住宅楼内活动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上述污染物经过相应污染防治措施治理后均能够达标排放,至今尚未造成明显的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项目东面隔通道与广东广弘医药公司有限及居民楼(2~6层)相距6米;南面隔5米通道为一幢3层商业办公楼,隔商业办公楼15米处为加油站;西面隔5米人行通道为南岸路;北面隔通道与居民楼(5~6层)相距6米项目地理位置及四置情况详见图一、图二本项目属于荔湾区管辖范围2005年开始,广州市原芳村区划归原荔湾区管理,行政区称“荔湾区”,面积62.4平方公里并区后的荔湾区位于广州市的西部,地理坐标为11310′至11315′,北纬2302′至2309′北面是白云区的石井镇,南靠珠江后航道,与番禺大石镇、南海平洲镇相邻,东面以南北走向的人民路为界与越秀区相接并以珠江为界与海珠区隔江相望,西与佛山南海区接壤二、地形、地貌荔湾区地处三水盆地,区内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第三系和白垩系主要受北东向的广从断裂带及北西向的广三(或称广州—三水—罗浮山)断裂带控制。

    区内大部分为第四纪地层所覆,次级断裂不甚清楚,初步证实存有一条北西向的石围塘——白鹤洞断层西关地区的基岩主要是红色岩系中的砾岩和沙岩平原——荔湾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边缘,就其局部而言,也称花地平原平均绝对高度5.5~5.8 米,相对高差2 米左右,与区内极小的台地(含山岗)相对高差也不超过20 米多为第四纪堆积层,厚1.5~30 米台地——珠江南岸的白鹤洞一带,有顶部高程相差很小的小山岗群,是长期被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形态,称为白鹤洞山顶台地台地东西长约1000 米,南北宽约 2000 米,最高标高25.2 米,属二级台地岩性为第三纪红色砂岩,厚25~30 米上覆第四纪覆盖层较薄,仅0.5~1.5 米西关地区东北部也有台地和丘陵地貌海蚀残丘——海北村芙蓉岗、海南村赤岗是区内少有的两座小山岗岗体面积很小,岗顶标高17~20 米,岩性为第三纪红色砂岩这两座山岗具有海蚀残丘性质,属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之前的古地貌 三、气象气候荔湾区所在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8 ℃,年平均气压为1012 hPa,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865 mm(1920年),最小雨量为1113 mm(1916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657 mm。

    每年降雨量多集中在4~9 月份,前期为热雷雨,后期为台风雨,合占全年降雨量的81%,降雨量最小是12 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4%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全年日照时数为1862 小时,年蒸发量1276 mm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季风分明,秋、冬季吹北风和西北风为主,春、夏季吹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全年风向以北风为主导风向,其次为东南风、东风,年平均风速为1.9 m/s,静风频率为33%夏季常有台风,风速可达28 m/s,绝对最大风速可达33.7 m/s四、水文荔湾区水系发达,其城区跨越珠江两岸域区河流众多,白沙河流经广东境内后在该区汇入珠江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大调整后,原芳村区被撤销,成为荔湾区的一部分,其域内的“母亲河”——花地河是珠江的主要支流花地河自北向南贯穿芳村,河长约8.44 公里,北接珠江西航道,南连平洲水道,中段西部与广佛河相通,船只取道往来除此之外,荔湾区还有荔湾涌、下市涌、司马涌、河涌等小河流若干,共同组成了荔湾区发达的水系荔湾区的湖泊水域面积较大,域内有荔湾湖、流花湖等大小湖泊若干,其中流花湖的水域面积达33 万平方米,有3大湖和4小湖,以亚热带风光为主要特点。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项目所在行政区域属广州市荔湾区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明朝时,这里已是中国对外通商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荔湾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独具特色和风格的地域文化,集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于一身,既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产物,也是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根据《荔湾年鉴201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荔湾区简况如下:一、社会经济结构2012年,荔湾区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5.65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为0.8:24.2:75.0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74亿元、180.51亿元和559.40亿元,分别增长3.6%、6.6%和1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19.9%和79.8%二、教育2012年,全区各类学校273所,在校学生11.69万人,专任教师7864人,初中升学率88.8%,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9.6%,2012年区属学校高考各上线率均为全市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年开设59门继续教育课程,共计培训中小学教师4426人次。

    不断加大教育帮扶力度,制定了《荔湾区贫困学生免费午餐工作方案》《荔湾区中小学毕业班贫困优秀学生奖学金工作方案》,分别设立专项经费500万元和100万元努力加强教育基础建设,完成10所中小学运动场地的无尘化改造,对流花中学等11所学校22座教学楼进行抗震改造,完成1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消防整改和维护三、文化、卫生和体育2012年全年举办了“三月三荔枝湾”、“五月五龙船鼓”、“七月七情相依”等首届老广州民间艺术节系列活动;举办了“花甲正当好年华——马健忠国画展”“新荔湾、新风貌——广州市‘荔湾杯’首届群众美术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展、“迎国庆、贺中秋、民族风、荔湾情”葫芦丝专场音乐会、广州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系列活动——文化惠民合唱进社区荔枝湾广场演出等20场大型文化活动;举办了“书香进校园,欢乐庆六一”等各类读书宣传活动14 项,接待读者22.8万人次,推出新书2.1万多册,外借图书24.8万册次;组织电影放映进社区500场,文艺演出进社区500场,发放各类文化惠民券2.05万张设立图书漂流驿站115个,举办“春满荔湾”“墨缘”“智趣人生”等书画展览,设立“荔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免费公益培训活动8场。

    2012年,全系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327.2万人次,出院3.05万人次,分别增长4.38%、16.33%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全年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报告1883例,发病率265.11/10万,较上年同期下降3.73%妇幼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97.37%,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9.5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09%,住院分娩率100%完成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4000平方米建设任务加强医疗秩序维护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922人次,检查医疗机构330间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2230间次、消毒产品销售单位225间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24间次,其中取缔非法黑诊所57间次,立案查处违法行医案件28宗全年举办了第十三届荔湾区运动会、2012年荔湾区元旦体育花会、全民健身活动日启动仪式暨“游泳之乡”水上花会活动,广州市“市长杯”羽毛球、乒乓球(荔湾赛区)比赛、2012年中国体育彩票沙排全民健身中国行(广州站)竞赛等,组队参加了元旦万人健步行活动、龙腾狮跃闹元宵活动、国际龙舟邀请赛和横渡珠江等30多项群体赛事活动,参与活动人数达18万人次全年新建健身路径45条、篮球场4个;区属体育场馆积极开展体育惠民工作,惠及民众达50万人次,优惠金额达460万元。

    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参加国际赛事获得2金、6银、3铜,参加全国赛事获12金、11银、17铜四、其他社区建设不断推进在全市率先开展打造特色社区建设,实施“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和“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亮点”工程,18条街道已完成品牌社区建设, 35个社区完成亮点社区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总结“一居一站”试点社区经验,逐步建立社区服务站,已完成111个服务站组建、挂牌、人员整合等工作社会组织党建氛围浓厚全区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分别达到100%,覆盖率位居全市第一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下表2表2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项目外排污水经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属广州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珠江西航道前航道广州沙贝至广州大桥河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8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9是否使用预拌混凝土是10是否属《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范围内本项目为非工业项目,不属于该条适用范围11是否敏感区属于广州市区二级水源保护区的陆域范围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穗府[2013]17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为评价本项目及其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报告表引用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建设项目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大气污染物监测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广州市荔湾区2012年环境空气监测数据 [单位:mg/m3]项 目SO2NO2TSP监测数据(年均值)0.0430.0500.122二级标准值(年均值)*≤0.06≤0.04≤0.20标准指数(无量纲)0.721.250.61注:*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值二级标准根据表3监测结果分析,除NO2外,其余项目的年平均监测值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主要原因可能是项目所在区域车流量大,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超标二、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大坦沙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污水经大坦沙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属广州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其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为了解建设项目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本报告表根据广州市二轻系统环境监测站2012年3月10日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本项目受纳水体水环境进行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为广州河段西航道黄沙断面,水质监测情况见表4。

    表4 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黄沙断面监测数据 [单位:mg/L]监测项目pHDOCODcrBOD5NH3-N石油类黄沙断面(平均值)7.012.3418.23.822.080.058Ⅲ类标准值6~9≥5≤20≤4≤1.0≤0.05标准指数0.015.790.830.952.081.16注:Ⅲ类标准值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由上述监测结果分析可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黄沙断面除pH、CODCr、BOD5达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如溶解氧(DO)、氨氮(NH3-N)及石油类等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水质要求,其中氨氮、石油类的超标倍数分别为1.08倍、1.16倍,溶解氧低于标准值53.2%说明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黄沙断面水质已经不能满足Ⅲ类水质功能的要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分析造成其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为: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涌随广州市市政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工程的日益完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将有效地改善纳污水体的环境质量三、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但由于项目选址西面的南岸路属于广州市荔湾区交通干线道路,且项目用地红线与上述交通干线的距离少于30m5m,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中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功能区划分原则,本项目选址西面属4类区,边界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本项目东、南、北三面属2类区,边界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为了解本项目周围声环境质量情况,我单位沿建设项目边界共布设了4个监测点进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监测布点情况见图二,噪声监测结果见表5 表5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表 [单位:dB(A)]编号监测地点监测值《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类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项目东边界54.546.360502#项目南边界58.745.73#项目西边界64.752.670554#项目北边界59.146.26050从表5的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昼、夜间环境噪声均可符合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66号首层及阁楼自编之三、之四、之五项目周边的敏感点主要为居民楼、商住楼、办公楼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保护级别见表6:表6 本项目主要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一览表保护目标与项目相对位置对何种污染物敏感保护级别名 称性质方位距离项目边界居民楼(2~6层)住宅东面6 m大气及噪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声环境功能:2、4a类商业办公楼(3层)办公南面5 m居民楼(5~6层)住宅北面6 m本项目所在建筑2~8层住宅//本项目建成后,应保证本项目四周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4a类)、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纳污水体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不受本项目明显的影响。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3、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本项目外排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即CODCr≤250mg/L、BOD5≤100mg/L、SS≤60mg/L、LAS≤10mg/L、粪大肠菌群数≤5000MPN/L、NH3-N:无要求);2、项目东、南、北三面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排放限值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西面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排放限值要求,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年6月16日);5、《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2001年6月;6、建设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

    总量控制指标废水总排放量:0.0311万t/a;CODCr:0.0778t/a;NH3-N:0.00467 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现状为空置的商业用房,建设项目只需对项目所在场地进行简单装修后即可投入使用,因此,本项目施工期不存在大型的土建建筑施工污染,但装修过程仍产生少量装修垃圾、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扬尘及有机废气等;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医疗机构废水、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等本项目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所示:工程验收设备安装装饰工程运 营装修垃圾、施工噪声、施工废水、扬尘及有机废气等医疗机构废水、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等 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污染工序本项目租用已建成建筑物内商业用房进行经营,施工期只需对租用房间进行装修,不需进行土建施工因此施工期污染主要集中在室内装修环节,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装修涂料有机废气、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及清洗污水、装修施工机械噪声及废弃材料由于本项目建设规模不大,装修期短,产生的环境影响随装修期结束而停止1、施工废气影响项目装修时所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扬尘和有机废气扬尘主要来源于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扬起和洒落产生的粉尘;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装修过程中使用的胶合板、细木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和油漆涂料等挥发的有毒气体,其成分主要为甲醛、苯、醚、酯、醇、氡、聚氯乙烯、乙苯、多环芳烃等。

    2、施工废水影响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和地面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有SS、CODCr、BOD5、NH3-N、LAS、动植物油3、施工噪声影响装修噪声来自各种钻机、压缩机、切割机、电锯等机械噪声,声级为70~90dB(A),对区域内的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4、施工固体废物影响施工固体废物主要为装修产生的水泥沙浆抹面、内外墙涂料、塑料、软包装、废电线金属、木屑等边角材料弃物二、运营期污染工序1、大气污染源本项目不设发电机组、锅炉及饭堂,因此,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2、水污染源本项目营运期排放的水污染物主要为医疗机构废水本项目共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医生6人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门诊综合用水量按医生人数200L/人日计算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统计情况见表7表7 本项目污水产生情况一览表项目名称规模用水系数用水量(t/d)产生量备注日产生量(t/d)年产生量(t/a)医疗机构污水医生6人0.2 m3/人d1.201.08311.0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按年工作288日计算本项目医疗机构废水产生量为311.0 m3/a,类比同类型污水的监测结果及有关文献资料,本项目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和产生量见表8。

    表8 本项目污水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污染物名称CODCrBOD5SSNH3-NLAS粪大肠菌群数医疗废水311.0m3/a产生浓度(mg/L)250100130151010000 MPN/L产生量(t/a)0.0778 0.0311 0.0404 0.004670.00311 —3、噪声污染源本项目不设发电机、抽排风系统和中央空调等设备,医疗废水处理间拟设计量泵,通风系统拟采用分体式空调,业务所用到的医疗设备均不会产生明显噪声因此,本项目主要的噪声源为水泵、分体式空调机组据类比分析及相关文献查询,正常工况下,水泵噪声声级强度为60~70dB(A),分体式空调机组噪声级强度约50~60dB(A)本项目主要的噪声源设置位置及声级强度见表9表9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设置位置及声级强度噪声源设置位置噪声声级强度dB(A)计量泵西面废水处理室内60~70分体式空调机组东面50~604、固体废物污染源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各诊室和治疗区产生的医疗垃圾,工作人员和就诊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情况详见表10表10 本项目固废产生情况一览表类别规模产生系数产生量属性kg/dt/a生活垃圾工作人员16人0.5 kg/人d8.02.30一般固体废物就诊人员50人0.05 kg/人d2.50.72生活垃圾小计10.53.02医疗废物——2.5*0.72危险废物(HW01)合计13.03.74—*类比同类项目。

    本项目固废产生量合计13.0kg/d,年产生量为3.74t/a其中医疗废物产生量约0.72t/a,主要成份为病人体液、废弃的一次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01医疗废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02t/a,主要成分为废纸屑、废塑料袋、废弃包装盒等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医疗废水311.0 t/aCODCr250 mg/L0.0778 t/a250 mg/L0.0778 t/aBOD5100 mg/L0.0311t/a100 mg/L0.0311t/aSS130 mg/L0.0404t/a60 mg/L0.0187t/aNH3-N15 mg/L0.00467t/a15 mg/L0.00467t/aLAS10 mg/L0.00311t/a10 mg/L0.00311t/a粪大肠菌群数10000 MPN/L<5000 MPN/L噪声计量泵、分体式空调机组噪声60~70dB(A)项目东、南、北三面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排放限值,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西面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功能区排放限值,即昼间≤70 dB(A)、夜间≤55 dB(A)固体废弃物医护人员就诊人员生活垃圾3.02 t/a/各诊室治疗室医疗垃圾0.72t/a/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现状为空置商业用房,建设项目只需对项目所在场地进行简单装修后即可投入使用,不影响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现状为空置商业用房,建设项目只需对项目所在场地进行简单装修后即可投入使用,因此,施工期,本项目不存在大型的土建建筑施工污染,施工期间的主要污染物为:(1)装修期间扬尘和有机废气;(2)施工废水;(3)各类施工机械噪声;(4)装修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这些在一定时期内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措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一、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产生的废气分析及治理措施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扬尘和装修材料挥发的有机废气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浮于空气中的扬尘被周围人群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扬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传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扬尘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扬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为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本项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拆除和装修过程中,经常洒水以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堆放的施工材料经常洒水,防止粉尘飞扬;2、加强废旧材料堆放场的管理,定期喷水;不需要的材料弃渣及时运走,不长时间堆积;3、建筑材料运输车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适当,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

    应规划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运输车辆到达工地停车后熄火,减少机动车废气的产生;4、施工结束时,及时清理恢复施工场地,防止扬尘飞扬室内的建筑、装饰材料、新家具、涂料、黏合剂等如选料不当,会散发甲醛、苯、醚、酯、醇、氡、聚氯乙烯、乙苯、多环芳烃、放射性镭等有毒气体,所以室内建设应使用通过检测而无害的建筑材料,进行绿色装修应以人为本,在环保与生态平衡基础上建造高质量的供人们生活与生存的空间,做到无空气污染、无尘埃污染、无放射性污染的室内环境对建筑装修材料,诸如:天然石材、瓷砖、木板、洁具、涂料、胶合板、玻璃制品、塑料面板等宜先进行检测,按照2001年12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10项标准予以监测后方可使用这包括《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18587-2001)》等,都对本项目室内外建设的安全有保证作用。

    二、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产生的废水及污染治理措施本项目是在已建成建筑内部进行装修施工,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地面冲洗废水为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本项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工程装修期间,施工人员不在施工现场洗手和如厕,尽可能减小施工废水的产生;2、施工工地不设食堂,施工人员在外就餐,施工现场不产生餐饮废水;3、装修施工完成后,须将地面彻底清扫干净后再进行冲洗,并做好现场污水的导流工作,地面冲洗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并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三、各类施工机械噪声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不可避免,为减少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施工期间的各种噪声污染源的特点,提出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建设单位将采取以下的实施措施来减轻其噪声的影响,使施工场地边界线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的要求1、施工前需张贴告示告知周围人群;2、严禁高噪声设备在作息时间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次日6:00)期间自由作业,因特殊需要延续施工时间的,必须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取得《夜间作业许可证》后才能施工;3、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从源头减少噪声的产生;4、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尽量减少高噪声作业的作业时间,并对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操作规范;5、对高噪声设备(如空压机等)要进行适当屏蔽,作临时的隔声、消声和减振等综合治理;6、建设单位应在开工前15日内向同级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建筑施工噪声排污申报登记。

    四、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产生的固体废物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建筑工地会产生装修剩余废物料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废弃固体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如不妥善处置,则会阻碍交通,污染环境为减少施工期间产生的固废的堆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1、将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分类堆放;2、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定期清理,统一处置,并要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及滋生蚊蝇;3、建设单位应完善施工管理, 做到文明施工对会引起扬尘的装修废物采用围隔堆放处理;4、对砖块、水泥、砂石等废物,可采用一般堆放方法处理,对可再利用的废料应进行回收利用,以节省资源;项目在施工期间切实落实好上述对于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措施,使用安全环保的装修材料,并于施工结束后做好施工场地的恢复工作,将项目在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则项目的施工不会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设发电机组、锅炉及饭堂,因此,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二、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营运期排放的水污染物主要为医疗机构污水。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合计为1.08m3/d(即311.0 t/a)本项目位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集水范围内,项目产生的医疗机构污水(其中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经沉淀处理及臭氧(或其他有效措施)杀菌、消毒预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即 CODcr≤250 mg/L、BOD5≤100 mg/L、SS≤60 mg/L、LAS≤10 mg/L、粪大肠菌群数≤5000 MPN/L、NH3-N:无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类比同类型门诊污水的监测结果及有关文献资料,本项目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经上述预处理后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见表11表11 经预处理后本项目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污染物名称CODCrBOD5SSNH3-NLAS粪大肠菌群数医疗废水311.0m3/a排放浓度(mg/L)250100601510<5000 MPN/L排放量(t/a)0.07780.03110.01870.004670.00311—本项目污水排放量较少,经预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纳污水体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的水环境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据前文分析,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源为计量泵运行噪声,为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建设单位应采取可行的降噪措施,具体方案如下:计量泵:①选用质量好、低噪声的计量泵;②安装时应严格执行安装程序,采用减振器,如橡胶垫及棉织物,加大基础的设计并设置隔离罩;③在操作上要注意排气(排空),保证允许的吸上高度或保证必需的汽蚀余量,控制泵的最小流量,和泵的超负荷流量运行;④计量泵所在的医疗废水处理间须全封闭并进行隔声处理,以减少泵运行噪声外传本项目噪声源在采取上述或其他等效措施综合治理后,西面边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东、南、北三面边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因此,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不会对附近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及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各诊室和治疗区产生的医疗垃圾,工作人员和就诊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产生量为0.72t/a,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01医疗废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后,按不同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同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贮存设施应当与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分开设置,远离诊疗区和人员活动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垃圾妥善收集后,应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理。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5 t/a,属于一般性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须在指定地点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理,统一处置,并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及滋生蚊蝇按上述方法施行,则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医疗机构废水CODCr项目产生的医疗机构污水(其中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经沉淀处理及臭氧(或其他有效措施)杀菌、消毒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大坦沙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不会对纳污水体造成明显影响BOD5SS粪大肠菌群数NH3-NLAS噪声计量泵、分体式空调机组噪声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综合治理措施项目东、南、北面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排放限值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西面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排放限值要求,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固体废弃物工作人员就诊人员生活垃圾在指定地点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理,统一处置,并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及滋生蚊蝇。

    各诊室及治疗室医疗垃圾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01医疗废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后,按不同类别分置于不同的容器内,同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贮存设施应当与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分开设置,远离诊疗区和人员活动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垃圾妥善收集后,应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理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无 结论与建议一、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区划(修订)的通知》(穗府[2013]17号),建设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2012年广州市荔湾区《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除NO2外,其余项目的年平均监测值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一般,主要原因可能是项目所在区域的车流量大,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超标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污水经大坦沙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

    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属广州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其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根据广州市二轻系统环境监测站2012年3月10日的广州河段西航道黄沙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可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黄沙断面除pH、CODCr、BOD5达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如溶解氧(DO)、氨氮(NH3-N)及石油类等均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水质要求,其中氨氮、石油类的超标倍数分别为1.08倍、1.16倍,溶解氧低于标准值53.2%说明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黄沙断面水质已经不能满足Ⅲ类水质功能的要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根据穗府[1995]58号文《广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本项目选址西面属4类区,边界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4a类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本项目东、南、北三面属2类区,边界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根据建设项目边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昼、夜间环境噪声均符合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二、项目营运期间的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不设发电机组、锅炉及饭堂,因此,本项目投入使用后,无废气产生,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营运期排放的水污染源主要为医疗机构废水本项目污水排放量合计为1.08 m3/d(即311.0 t/a),本项目位于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集水范围内,项目产生的医疗机构污水(其中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经沉淀处理及臭氧(或其他有效措施)杀菌、消毒预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即 CODcr≤250 mg/L、BOD5≤100 mg/L、SS≤60 mg/L、LAS≤10 mg/L、粪大肠菌群数≤5000 MPN/L、NH3-N:无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不会对纳污水体的水环境功能产生明显影响3、声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噪声源来自计量泵、分体式空调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本项目产生的噪声经采取隔声、消声、减振等综合治理措施处理后,所产生的环境噪声在项目西面边界可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功能区标准要求,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东、南、北三面边界可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功能区标准要求,即昼间≤60dB(A)、夜间≤50dB(A)。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不会对附近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和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各诊室和治疗区产生的医疗垃圾,医护人员和就诊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10.5 t/a,医疗垃圾产生量约0.72 t/a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垃圾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HW01医疗废物”,应进行分类收集后,按不同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同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贮存设施应当与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分开设置,远离诊疗区和人员活动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垃圾妥善收集后,应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理生活垃圾须在指定地点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理,统一处置,并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及滋生蚊蝇按上述方法施行,则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三、项目营运期间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本项目投入使用时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医疗机构废水、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以及水泵、风机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1、项目产生的医疗机构污水(其中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经沉淀处理及臭氧(或其他有效措施)杀菌、消毒预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预处理标准(即 CODcr≤250 mg/L、BOD5≤100 mg/L、SS≤60 mg/L、LAS≤10 mg/L、粪大肠菌群数≤5000 MPN/L、NH3-N:无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2、本项目计量泵、分体式空调机组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经采取消声、隔声、减振、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等综合治理措施处理3、医疗垃圾应进行分类收集后,按不同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同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贮存设施应当与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分开设置,远离诊疗区和人员活动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医疗垃圾妥善收集后,应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理生活垃圾须在指定地点收集后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理,统一处置,并做好垃圾堆放点的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及滋生蚊蝇四、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如能按本报告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治理,保证治理资金落实到位,保证污染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实施“三同时”,且加强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的运行管理,则本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也可减轻外环境污染源对本项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18888888888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