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地+农户的双赢范本

公司+基地+农户的双赢范本—新蔡县农产品加工产业经营模式调查市发展和改革委调研二组 李春霞 于玮(2011年6月15日)千年古县新蔡县,是河南省畜牧大县,有着“中国白鹅 之乡”的美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新蔡县秉承工业兴县的 理念,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引 进“公司+基地+农户”的鹅鸭养殖发展模式,多轮联动,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闯出了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 之路一、龙头带动,发展特色新蔡县沿河低洼易涝地面积大,坑塘多,老河故道长, 水资源丰富,适宜大力发展鹅鸭养殖业新蔡县委、县政府 通过宣传发动、政策推动、示范带动,全县鹅鸭养殖业已初 具规模如何使这一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如 何提高鹅鸭产品附加值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蔡 县委、县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2006年,新蔡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天龙禽业天龙禽业 是集种鹅鸭繁育、鹅鸭苗孵化、商品鹅鸭饲养、饲料加工、 屠宰加工于一体的禽产品加工企业公司主要采取“公司+ 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在保证长期、稳定、高品质的获 得货源的同时,也带动了新蔡县千家万户的农民发展鹅鸭养 殖生产经过几年的发展,天龙禽业已成为目前河南省最具 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分两种,一种是农户投 资建场舍,与天龙禽业签订保护价订单养殖,由公司提供鹅 鸭苗、饲料,公司统一提供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公司回收成 品鹅鸭另一种公司投资建基地,吸纳农户入驻养殖,农户 可以出劳动力承包场舍养殖,也可以自己投入流动资金租赁 场舍养殖公司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保护价回购产品,同 时,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等,帮助养殖户搞好育雏等产前、 产中、产后服务新蔡县养鹅历史悠久,但以前大多数农户采取的都是散 养的粗放型养殖方式,既无育种环节,也无防疫意识,更谈 不上细化管理因此,要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 得以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解决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中 出现的问题产前主要是种苗问题要想有高品质的产品,首先要有 高品质的种苗因此,公司明确规定,鹅鸭苗及饲料均须由 公司统一提供,以保证产品质量产中主要是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疫病问题企业和新蔡县 委、县政府专门派技术人员入户进行技术指导,把防疫药品 分阶段入户发放,提前预防,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的人治防疫制度产后的产品回收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老百姓很淳朴 憨厚,但也最讲究实际,因此,公司与农户在养殖前就签订 合同,确定好产品回收价格,无论后来鹅鸭产品市场价格如 何波动,公司均严格按照合同价回收产品,这样一来,就解 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公司还制定不少措施,保证农户收益最大化 例如,对2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进行2000 - 50000元不 等的资金补贴;为养殖户配送鹅鸭种苗时,考虑死亡率,给 农户多配送2%的种苗;回收产品时两天内现金结账,不打白 条;百公里内公司派车送鸭苗接产品等这一系列人性化的 措施,保证了农户每只鸭都能有3元以上的纯收益,大大提 高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养殖队伍中 来,许多家境贫困的农户也因此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目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蔡县已发展存栏1000 只以上的鹅鸭养殖户6680户,全县鹅鸭年出栏量可达1500 万只,仅此一项,农户年可获利4500万元,比种粮收入提 高了 3倍同时,也带动了 50000人就业二、政策推动,强化服务服务是吸引力,也是竞争力,还会转变为新的生产力 因此,新蔡县、县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首先,领导靠前服务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带领相关 部门负责人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及时了解、解决企业发展中 遇到的问题;每年春节过后,县里出面组织专场招聘会,为 企业招聘员工,解决企业用工荒问题;专门成立鹅鸭发展办 公室,实行月查季报,形成强大的压力传递效应,从而在领 导力量方面保证全县鹅鸭经济的发展。
其次,提供政策服务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优 惠政策,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税收上,地方财政 留存部分全部返还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生产上,建 立“宁产日”制度,在企业每月25个生产日内,如无特殊 情况,不对企业进行各项检查原料保障上,县里制定“三 优先”措施,优先扶持、优先奖励、优先服务鹅鸭养殖业; 制定补贴政策三年来,县政府已累计拿出财政资金350万 元,对养殖户牧草、贷款、设备、保费等方面给予补贴,以 调动农户养殖积极性,保障企业的原料供给第三,加强技术服务县里依托畜牧局尤其是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化验室成立鹅业技术服务中心,乡镇依托农业服务 中心成立养鹅技术服务站,村级依托村级防疫员和培训的养 鹅技术明白人成立养鹅技术服务组商品鹅收购加工企业也 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并与养鹅户签定技术服务承诺合同,形 成政府、企业两套体系及县、乡、村三个层次的技术服务网 络同时,采取专家授课、电视讲座、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 推广普及种草养鹅、科学饲养、鹅病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 广大养鹅户的养殖水平和效益三、园区拉动,引凤展屏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助于发展配套产业,带动相关 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机构的优化。
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集 聚区集中,将促进农产品加工走向一个全新阶段新蔡县依 托鹅鸭养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向产 业集聚区集中,走集中、集群发展的路子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按照“项目集中布 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原则, 依托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 业,打造畜产品加工业集群2、 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生产需求, 搞好供水、排水、电力、燃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实施“六通一平”工程,构建“四纵四横”道路网基 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创造了良好的 发展环境3、 骨干企业引领发展天龙禽业在累计投资已超过3 个亿的基础上,2011年又在产业集聚区内投资2亿元,新上 年产30万吨饲料厂1个、年产500万件纸箱厂1个、年产2 万吨鹅鸭熟食加工厂1个上述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拉长 产业链条,提高鹅鸭产业整体效益同时,新蔡县另一个农 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 天歌鹅业也即将在集聚区内落 户骨干企业的引领,给新蔡县产业集聚区带去了新的生机 和活力四、一些思考新蔡县紧紧围绕鹅鸭经济做文章,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有力地带动了新蔡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新蔡县发展禽产 品加工业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 农民致富的必由之路农产品加工环节的薄弱,是导致农业 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通过农产品的加 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并能带动为农产品加工提供 各种服务的相关产业的兴起与发展目前,新蔡县鹅鸭经济从业人员已逾千人,这些人员从 事鹅鸭苗及成鹅鸭购销、鹅饲料和医药经销、鹅鸭产品加工 等工作在企业的激励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加入 到养殖基地及规模生产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农民的收入日益 提高以农户养2000只鸭为例,按每只3元的纯利润计算, 养殖户1季可获得6000元的收入,鸭一年可养7季,年纯 收入可达42000元,比每年种粮3000元的收入高出12倍 通过农产品加工业这一载体,农民逐渐走向富裕2、 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是辐射和带动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的有效途径天龙禽业作为农产品加工的重点龙 头企业,其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10年,公司的产能是 1500万只,但新蔡县养殖户所能提供的鹅鸭产品只有1000 万只,公司在收购农户订单产品的基础上,又从焦作、平顶 山、开封、鹤壁等地调拨鹅鸭,以弥补原材料缺口。
2011年, 公司将再上一条生产线,建成后产能将达到2500万只,原 材料的缺口会更加明显现在,除新蔡县3万多养殖户外, 与新蔡县毗邻的正阳、淮滨、息县、潢川、固始等县的不少 农户也加入到养殖队伍中来此外,与养殖加工相配套的饲 料厂、包装厂、纸箱厂、熟食厂等项目的上马,也为农民提 供了 2000多个就业岗位,新蔡县的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逐渐 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3、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 破口企业加工走向规模化、精细化、高新化,是现代新型 企业的重要标志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旦建成运行,将会带动 生产、销售以及为其服务的产业形成链条以天龙禽业为例: 天龙禽业从育种、孵化、加工饲料、屠宰分割、冷冻储藏, 到正在建的熟食加工生产线,再到拟建的鹅绒鸭绒生产线, 产业链条一步步拉长从简单的屠宰分割到产品的精深加 工,这其间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不言而喻十二五末,该公司 的发展目标是:饲养、宰杀鹅鸭5000万只,生产鹅鸭产品 15万吨、羽绒7500吨、饲料30万吨、熟食2万吨,总产值 25亿元;2020年,企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产业链的延伸, 使新蔡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走上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发 展路子。
4、领导有效服务,是推进农产品加工迅速兴起与壮大 的重要保障办企业,一是资金保证,二是技术支撑,三是 政策扶持,四是领导服务,四个方面缺一不可2009年,新 蔡县帮助天龙禽业成功申报成为河南省农业加工龙头企业, 然后,又积极筹备申报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今年,新蔡县又 主动帮天龙禽业申报2011年河南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项目 资金,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新蔡县领导带领干部为企业跑项 目,争资金,落实政策,解决问题的做法,抓住了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点,抓出了主动,抓出了实绩,抓出了成效, 达到了企业、农户、政府联动多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