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7听听,秋的声音 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音频素材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审美创造: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难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产生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精神的愿望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赋予大地美景,(出示图片)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播放风吹落叶、蟋蟀鸣叫等声音)——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一位诗人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 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 抖抖手 蟋蟀 振动 歌韵 掠过 歌吟 辽阔 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随机指导读音:“掠”读四声;“振、吟"是前鼻音 课件出示:抖 蟋 蟀 振 韵 掠 吟 辽 阔 识字游戏:开火车读、领读、比赛读。
【设计意图】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出示自读提示,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书,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课文(听录音) 你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 黄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课文,交流分享读书成果,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任务三:课文赏析 诗中有这么多种声音,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种?多读几遍,想象画面,然后把画面内容分享给大家 (1)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①引导学生通过“抖抖手臂"道别”这两个词语,结合生活经验,想象一阵阵秋风吹过,黄叶离开大树飘落下来的情景,还可以想象一下黄叶会对大树说些什么 ②播放秋叶飘零的视频,帮助学生把画面说清楚 ③如果你是一片和大树告别的黄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朗读时把“道别的话音"读得稍慢些,感受其表现出的情感 (2)蟋蟀振动翅膀,“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①引导学生抓住“振动翅膀"告别”这两个词语,想象蟋蟀会唱些什么,向阳台告别时会说些什么。
②本小节要读出怎样的情感?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①在学生交流画面的基础上,随机提问:这里的“叮咛"指什么?回忆本单元已学过的方法: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可以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如:上学前,妈妈会叮咛我要好好听课;生病时,妈妈会叮咛我要多喝水从而理解“叮咛”就是反复地嘱咐 ②想象:秋天到了,大雁可能会向谁叮咛些什么呢? ③引导学生在理解和想象的基础上,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叮咛带给人的温暖之感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①交流分享: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歌吟"的意思,即歌咏 ②想象:秋风掠过田野,看到稻谷丰收了,它的歌里会唱些什么呢? ③朗读时,语气可以强烈些,语调可以高昂些,读出看到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5)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①交流引导:想象秋天里树叶飘落、花儿绽放、农民辛勤劳作时流下汗水、稻谷成熟等画面,感受秋天丰收的景象及其蕴含的生机与活力。
板书:秋天的生机与活力) ②齐诵诗歌,总结升华 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读秋声,想象画面”为框架,以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为学习形式,层层推进开放的问题和学习形式,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适时进行点拨,或提供辅助的学习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把想象的画面说清楚 学习任务四:拓展总结 1.拓展阅读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乘着凉爽的风来了, 骑着洁白的云来了, 踏着落叶来了, 唱着秋歌来了 秋天手捧一个宝瓶, 把神奇的颜色向大地挥洒 金黄泼向田野, 雪白注入棉花, 天蓝涂给大海, 紫红染给葡萄 美丽的大自然, 展露着丰收的笑脸 2.课堂总结: 秋去秋来,何等匆匆,落叶回归大地妈妈的怀抱,蟋蟀唱起了离别的歌,大雁南飞,稻海翻滚,秋菊吐芳……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事物中,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聆听这一切的美好都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读出秋天的美好。
学习任务五:检测评价 诗歌描写了秋天大自然里一些特有的声音:大树的 _____________、蟋蟀的 _____________、大雁的 和秋风的 _____________,说明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需要我们细细聆听 评价: ①熟练朗读课文 ②课堂专注度高 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 2.画一幅秋天的图片,并配上自己创作的小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