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

文档格式:DOC| 12 页|大小 140KB|积分 15|2020-06-19 发布|文档ID:1349759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1课师说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中)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全都)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次:水边)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发生感慨的原因)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日)⑥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顺流而下)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最终)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⑨而卒葬之(卒:死)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指欲出者)A . ①②③④⑤B . ③⑥⑧⑨⑩C . ④⑤⑥⑦⑧D . ①②⑤⑦⑨2. (2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B .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C .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D .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3. (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选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徐公来,孰视之B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C . 举匏樽以相属D . 以何市而反4. (2分)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B . 敛赀财以送其行。

    C . 主死,臣死有余僇D .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5. (2分) 下列加线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B . 登高而招C . 蜂房水涡D . 日削月割6.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划线字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③渔樵于江渚之上④侣鱼虾而友麋鹿⑤火上足以明也⑥高余冠之岌岌兮⑦常以身翼蔽沛公⑧函封之A .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B .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C .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D .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7. (2分)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 )A .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B . 范增数目项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C .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 . 使使以闻大王 素善留侯张良8. (2分) (2018高二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划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 . 知来者之可追C . 匈奴诡言武死D . 将有事于西畴9. (2分) 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凌万顷之茫然A . 渺渺兮予怀B . 客有吹洞箫者C . 句读之不知D . 而今安在哉10. (2分)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月考) 对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 以其无礼于晋④何厌之有A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二、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46分)11. (11分) (2017高一上广东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将军战河北河北:黄河以北常以身翼蔽沛公 蔽:蒙蔽B . 项王按剑而跽 跽:长跪,挺直上身两膝着地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C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内部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D .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出入:进出沛公起如厕如:往、去(2)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籍何以至此”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沛公安在B . 客何为者C . 若属皆且为所虏D . 大王来何操(3) 对刘邦和樊哙在席上的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刘邦的谢罪之词,极大地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需要,巧妙地平息了项羽的愤怒,使鸿门宴开始时的紧张气氛趋于平和B . 刘邦与樊哙两人讲话的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小心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斥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C . 从战略措施的角度来看,刘邦的巧言申辩属于“以屈求伸”,而樊哙的厉言斥责则是“以攻为守”D . 樊哙的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也证明了刘邦君臣上下的团结一心4) 翻译下列句子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②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12. (11分) (2019高三下梧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观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也少孤贫励志,太祖召为丞相文学掾,出为高唐、阳泉、酂、任令,所在称治文帝践阼,入为尚书郎、廷尉监,出为南阳、涿郡太守涿北接鲜卑,数有寇盗,观令边民十家已上,屯居时或有不愿者,观乃假遣朝吏,使归助子弟,不与期会,但敕事讫各还于是吏民相率不督自劝,旬日之中一时具成守御有备,寇钞以息明帝即位,下诏书使郡县条为剧、中、平者主者欲言郡为中平,观教曰:“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主者曰:“若郡为外剧,恐于明府①有任子②观曰:“夫君者,所以为民也今郡在外剧,则于役条当有降差岂可为太守之私而负一郡之民乎?”遂言为外剧郡,后送任子诣邺时观但有一子而又幼弱,其公心如此观治身清素,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

    明帝幸许昌,召观为治书侍御史,典行台狱时多有仓卒喜怒,而观不阿意顺指太尉司马宣王请观为从事中郎,迁为尚书,出为河南尹,徒少府大将军曹爽使材官张达斫家屋材,及诸私用之物,观闻知,皆录夺以没官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司马宣王诛爽 , 使观行中领军,据爽弟羲营,赐爵关内侯,复为尚书,加驸马都尉高贵乡公即位,封③中乡亭候顷之,加光禄大夫,转为右仆射常道乡公即位,进封阳乡候,增邑千户,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司空固辞,不许,遣使即第拜授就官数日,上送印绶,辄自舆归里舍薨于家,遗令蒇足容棺,不设明器,不封不树谥曰肃候咸熙中,开建五等,以观着勋前朝,改封悝胶东子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四》)【注】①明府:指王观②任子:把孩子作为人质③封:聚土筑坟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司马宣王诛爽B . 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司马宣王诛爽C . 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司马宣王诛爽D . 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司马宣王诛爽(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掾,原为帮助、佐助的意思,后为古代副官、佐吏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B . 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指皇帝即位、登基C . 尚书,文中指三省六部制中六部的正长官,如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是中央政府部级长官D . 关内侯,秦汉二十等爵位中排第十九,魏晋实行虚封后,与其他爵位一样仅是爵位名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观善于治理,留下美名在太祖时,先出任为高唐、阳泉、酂、任令,后任南阳、涿郡太守,任职期间都有治理有序的称誉B . 王观坚持立场,不谄媚逢迎魏明帝到许昌,征召王观为治书侍御史,主管行台监狱明帝经常喜怒多变,而王观并不迎合顺从他的意图C . 王观不计得失,无私为民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说涿郡是中等安宁,但王观坚决反对,为了减轻百姓徭役任务,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邺作为人质D . 王观为官清廉,一生俭朴王观在家中去世,遗嘱吩咐一切从简,坟墓只需容得下棺材,不要设置随葬的物品,不垒坟头不种树木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或有不愿者,观乃假造朝吏,使归助子弟,不与期会,但敕事讫各还②观治身清索,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13.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人庙门,西面而立;将人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将己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君于后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⑤,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悦,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武王曰:“善哉!”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胜。

    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 , 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 , 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专:独掌B . 敢为其目目:条目C . 军皆定次 , 将乃就舍次:次序D . 白刃始合合:交锋(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见其虚则进/置杯焉则胶B . 是故智者为之谋/且君尝为晋君赐C . 无以知士卒之寒暑/蚓无爪牙之利D . 炊者皆熟,将乃就食/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B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C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D .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 . 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标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C . 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D . 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②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14. (11分) (2017高三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卫将军父僧辩,太尉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 , 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

    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或问颁曰:“郎君来破陈国,灭其社稷,雠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请发其丘垄,断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答之曰: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诸人请具锹锸,一旦皆萃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王表其状,高祖曰:“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问有司录其战功,将加柱国,赐物五千段,颁固辞曰:“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高祖从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忧去职后为齐州刺史,卒官,时年五十二节选自《隋书》)(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B . 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C . 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D . 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B . 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满称之为服阙C . 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D . 母忧,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亲忧伤,就是不孝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颁有至孝之心他听说父亲被杀害,号哭哀痛几乎气绝,丧期满后,经常穿布衣吃素食,在草垫上睡觉B . 王颁得到皇帝的赏识周明帝征召他授予左侍上士,后来升迁担任汉中太守,开皇初年,凭借平定南蛮的功劳,被封为蛇丘县公C . 王颁一意报父仇陈灭亡后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挖掘陈霸先的坟墓,打开棺材焚烧了他的尸骨D . 王颁谦逊有礼灭陈后有司记录他的战功,准备封赏王颁,而王颁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担任柱国,于是坚决推辞掉了所加给的官职和赏赐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②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46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tt9527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