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生物试卷一 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生物化石 B、路边的小草 C、珊瑚 D、逐渐长大的钟乳石2、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 A、排除体内废物 B、能生长繁殖 C、呼吸 D、对刺激发生反4、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实验中(以鼠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盒内一边遮光,目的是为了A、便于观察 B、设置对照C、控制变量 D、提供无光的条件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6、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蘑菇 B、病毒 C、走动的机器人 D、鱼7、下列属于生物的竞争关系的是( )A、草与兔 B、斑马与雄狮 C、玉米与杂草 D与蜂王8、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北方针叶林 D、南方阔叶林9、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中体内农药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水蚤 C、鱼 D、鱼鹰1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树林 D、一朵彩云11、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 ) A、草←兔←狼 B、草→兔→狼 C、阳光→草→兔→狼 D、兔→草→狼12、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全部C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13、人类生活所需的粮食大都来自( )A、城市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14、自我调节能力最小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生态系统A、森林;草原 B、城市;森林 C、农田;森林 D、农田;海洋1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生物圈;D.森林生态系统16、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17、人们将水葫芦这种植物引到滇池‘在那里蔓延威胁到了那里的生物生存这说明了(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对环境产生影响18、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9、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A 遮光器,准焦螺旋 B 转换器,通光孔 C 反光镜,遮光器 D 目镜,物镜20、探究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A 做出假设 B 提出问题 C 设计方案 D 制定计划21、 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 水分 B土壤 C 温度 D 杂草 22、用下面4台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显微镜是( )A 目镜20× 物镜45× B 目镜15× 物镜10×C 目镜10× 物镜40× D 目镜5× 物镜8×23、由于长期对环境的适应,在绿色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A、灰色B、褐色 C、黄色 D、绿色24、诗人在登山过程中发出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叹,说明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桃树的影响(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湿度25、“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26 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象偏上,偏右,为使物象放正中,应将装片( ) A 往下 往右移 B往上 往右移 C往下 往左移 D往上 往左移二、判断题1、( )绿色植物不需要营养。
2、( )在显微镜下看“上”字时,物象是“下”字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4、(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5、(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对光6、(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三、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 该图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缺少 者 ② 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 ,③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本图中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④ 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⑤ 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⑥ 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