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行车组织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周三)

文档格式:PPTX| 179 页|大小 1.68MB|积分 10|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34999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7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五章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主要内容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以非平行运行图平均最小列车间隔时间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3.5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一节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 重点内容 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要求掌握 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概念 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3.5.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一、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1.通过能力 指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称为通过能力2.输送能力 指在一定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类型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它通常以一年内所能通过的万吨数计算3.5.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铁路通过能力的种类 1)设计通过能力 预计新铁路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铁路区段固定设备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设计通过能力。

    2)现有通过能力 在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有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铁路区段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现有通过能力3)需要通过能力 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应具备的能力,称为需要通过能力3.5.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二、影响铁路区段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1)区间(2)车站(3)机务段设备和整备设备(4)车辆检修设备(5)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只对电力牵引区段计算)其中,能力最薄弱的设备限制了整个区段的能力,该能力即为该区段的最终通过能力3.5.1 铁路运输能力概述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二节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重点内容: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要求掌握: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基本原理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旅客列车、摘挂列车扣除系数的确定方法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1计算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基本原理(1)平行运行图的特点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不同类型运行图周期示意图(2)平行运行图周期 周T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的计算 若一个运行图周期内所包含的列车对数或列数用 表示,则放行一列或一对列车平均占用该区间时间应为:当不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有效度系数时: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周n周周占均nTt周周占均Tntn14401440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当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而不考虑有效度系数时:当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周周固)(TnTn1440周有效周固)(TdnTn14401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站起停运周ttT(min)1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4)全区段通过能力的确定 限制区间 最大的区间。

    困难区间 最大的区间全区段通过能力等于该区段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 运t周T1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2、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 起停站站周tttTba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周固TTn1440起停tt a站b站起停tt 周Tab(min)(对)(对)1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1)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1)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进入区间停不不周tttTba2(min)1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2)上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而开出区间起会会周tttTba2(min)1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3)下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停起会不周ttttTba(min)1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4)上行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车站。

    停起不会周ttttTba(min)1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两个小结论:(1)运行线铺画方案对列车运行图周期 有一定影响因 =定值,故要缩短 ,只有减小 2)总是和 连在一起,总是和 连在一起一般,,所以,为缩短大区间的周期,应将 对着该区间,即让 成为该区间运行图周期的组成部分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运t周T起停站t不停t周T会起t停不起会tt会起会t1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需要注意:在选择限制区间列车运行线的合理铺画方案时,应考虑区间两端站的具体情况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1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列车技术停站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列车会车与技术作业停站时间关系示意图2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结论:当 时,为正值,即应先从b-c区间接入列车反之,当 时,为负值,即应先从 a-b区间接入列车但此时应保证 ,如果b站不允许同时接车,还必须保证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baTcbT3tbaTcbT3tbt不3bt会12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减少技术需要停站时间对通过能力影响的措施:(1)将技术需要停车站设在两个列车运行时分较小区间所邻接的车站上。

    2)两列车在技术需要停车站交会时,先从T较小的区间接入待会列车3)规定最小的列车技术需要停站时间4)将技术需要停车站设在允许同时接车的车站上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2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交错会车示意图(5)当技术需要停车站不允许同时接车而邻接区间的运行时分又大致相等时,可采取交错会车的方式6)将上下行列车的技术作业需要停站分别规定在两个车站上上下行列车在两个车站交错上水示意图2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7)移动运行图周期的方法移动运行图周期示意图2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区段会车方案的铺画方法 在编制运行图时,应首先计算区段的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确定区段能力的利用程度,选择合理的铺画方案,一般先从困难区间(即为最大的区间)或邻接技术作业停车站的区间开始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运t25车站车站 区间纯运行时分区间纯运行时分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会会 车车 方方 案案周T(min)n(列)(列)ABabcdef1213141410111514911131214133636333732353676768374867876min5不min2会min2起tmin1停tmin60空隙t例如,A-B区段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

    确定合理会车方案并计算单线成对非追踪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26例题:A-B区段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确定合理会车方案车车站站不会起t停t车车站站作作业业AbadcfeB3511111111111111115555555333333321 19302225252820283019202321上上行行下下行行方案方案会车方案会车方案周T51666666565654102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2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单线不成对运行图(1)单线不成对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 1440)(列周TnnTn nnB不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若令:则可得不考虑 及 时的区间通过能力公式:固T有效d不列不周 11440TTn2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u 利行车量较大方向的能力较成对运行图的大,因此,当区段上下行运量不均衡,导致上下行行车量不均等时,可采用不成对运行图实现单方向扩能,实质是将行车量较小方向的能力“挖出来”供给行车量较大方向使用。

    u 弊增加列车交会时的停站时间,使列车旅行速度降低,同时要求会让站设有较多的配线2)利弊分析3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昼夜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为: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固追周周追TKnIIKTTnn 1440)(1()((1)单线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4单线追踪运行图3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设追踪运行的列车对数与列车总对数之比为:,即追nn追追K=2 时:追周追固IITTn 2)1440(2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对)(对)(对)(对)追周追追固IIKTKKTn 11)1440(3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单线不成对部分追踪运行图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I I I IKIKT 11周IKT 1周周T追周T3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普通运行图周期为: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追组追组追组追组周NNKnNNKnN 追组追组周NKnNKnN 11即:周Nnn、追组追组、NN KK、普通运行图周期行车量大的方向列车总数与反方向列车总数行车量大的方向追踪运行的列车组数与反方向追踪运行的列车组数行车量大的方向与反方向每次追踪运行的列车数3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昼夜全部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为: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固追组追组周追组TINKINKTNKn 1440111II、行车量大的方向和反方向的追踪间隔时间,minnNKnn 追组追追令:,nNKnn追组追追则:KnN 追追组,KnN追追组令:nn 不则当:2 KK及 III 追不追周追固122)1440(2 ITTnnn 不3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5、双线平行运行图 双线连发运行图 双线追踪运行图 连运周tTIT周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连运周tTn1440ITn周1440运t周T连I3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1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计算方法(1)图解法(2)分析法 根据旅客列车和摘挂列车的扣除系数,可以近似地计算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为:扣除系数:是指因铺画一对或 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

    摘挂摘挂快货快货客客非货nnnnn)1()1(客非货非nnn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3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2单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 在运行图上铺画旅客列车所造成的扣除系数,由如下两部分组成:基本扣除系数 一对旅客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之比,称为基本扣除系数额外扣除系数 由于两相邻旅客列车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时间的整倍数而产生的额外扣除时间与一对货物列车占用限制区间的时间之比,称为额外扣除系数基外扣客占t周T外扣t周T3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1)基本扣除系数(2)额外扣除系数外扣基客(3)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外扣1.0025.07j.0客外扣N周站周客占基TttTt)(3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3单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1)旅客列车按非追踪方式铺画周站周客占基TttTt)(4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2)旅客列车按追踪方式铺画发到客占IIt)(21发到站客客均客占IIttt 4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4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1)旅客快车分散铺画(2)旅客快车追踪或连发铺画(3)旅客慢车在区间内被越行铺画(4)旅客慢车无越行铺画4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旅客快车分散铺画时占用区间示意图 4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4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5双线非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4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6摘挂列车扣除系数 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摘挂列车对区间能力的影响示意图摘挂列车的扣除系数等于停站次数加1。

    4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区间区间正线正线闭塞方法闭塞方法旅客列车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快运货物列 车车摘挂列车摘挂列车备备 注注单单线线自动自动1.01.01.31.5半自动半自动1.11.31.21.31.5摘挂列车摘挂列车3对以上取对以上取1.3双双线线自动自动见下表见下表2.02.32.53.0摘挂列车摘挂列车3对以上取对以上取2.5,6对以上取对以上取2.0半自动半自动1.31.51.41.52.0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列车扣除系数表列车扣除系数表4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6 67 78 89 91010111112125 510102.32.32.42.42.152.152.32.32.052.052.22.21.951.952.12.11.91.92.02.0111120202.32.32.352.352.152.152.22.22.052.052.12.11.951.952.02.01.81.81.91.9212130302.42.42.452.452.22.22.252.252.052.052.12.11.951.952.02.01.851.851.91.91.71.71.81.8313140402.52.52.552.552.32.32.352.352.12.12.152.151.951.952.02.01.851.851.91.91.751.751.81.81.61.61.71.7414150502.42.42.452.452.22.22.252.252.02.02.052.051.851.851.91.9515160602.32.32.352.352.12.12.152.151.91.91.951.956161及以上及以上用图解法确定用图解法确定三显示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表三显示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表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4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扣除系数影响因素 区间不均等程度;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摘挂列车的运行速度、数量及其分布;旅客列车和摘挂列车在区段内的停站次数及停站时间;3.5.2 以非平行运行图扣除系数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方法4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110014200111003T31车次车次T32145211004605630844930A722810921620645722900909943b712757907632736813920953c704747852648656830911935d654735834708923946E646725823例题:把下面的列车时刻表铺画成运行图。

    要求按下行货物列车的区间纯运行时分 =14min,=12min,=15min,=10min确定车站中心线,从技术站出发增加起动附加时分(1min),到达技术站增加停车附加时分(1min)bAtcbtdctEdt列车时刻表3.1.2 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5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四节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高速铁路在通过能力计算上有如下特点:(1)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应以客流区段为单位,计算客流区段别的通过能力;(2)应通过采用分析的方法或模拟的方法,确定高速列车扣除系数;(3)应通过采用分析的方法或模拟的方法,确定中速列车扣除系数;(4)高速铁路运行图中为设备日常维修和养护预留出的必要的时间“天窗”,对通过能力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5)为方便旅客乘车旅行,在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应尽可能规定适宜的旅客列车始发和终到时刻3.5.4 高速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5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六章 列车旅行速度基本要求 掌握列车速度指标及其相关函数、列车旅行速度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列车速度指标的概念、掌握列车旅行速度的分析计算方法3.6 列车旅行速度5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一节 列车速度指标及其相关函数 主要内容 列车速度指标的概念 影响列车旅行速度系数的因素 饱和运行图和非饱和运行图 3.6.1 列车速度指标及其相关函数5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列车速度指标的概念 1.列车运行速度 指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及加减速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

    2.列车技术速度 指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但包括加减速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3.列车旅行速度 指列车在区段内运行,包括中间站停站时间及加减速附加时间在内的平均速度4.列车旅行速度系数 是列车旅行速度与列车运行速度的比值运运旅VV技技旅VV3.6.1 列车速度指标及其相关函数5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影响列车旅行速度系数的因素 客货列车行车量;停站次数和停站时间;与越行次数有关的客货列车速度比;供列车交会和越行的分界点分布密度;直接用于计算列车最小停站时间的车站间隔时间3.6.1 列车速度指标及其相关函数5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三、饱和运行图和非饱和运行图 根据列车在区段内车站上发生交会情况之不同,可以将单线铁路列车运行图分为饱和运行图和非饱和运行图1)饱和运行图 指在区段运行的全部列车在所有车站上都需与相对方向列车交会的运行图2)非饱和运行图 指其中部分列车通过某些分界点时,可不与相对方向列车交会的运行图3.6.1 列车速度指标及其相关函数5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二节 列车旅行速度的分析计算主要内容 列车在中间站总停留时间 列车越行和交会的次数 列车越行和会车停站时间 双线区段列车旅行速度系数 3.6.2 列车旅行速度的分析计算5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七章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主要内容 区段管内工作的含义 区段管内工作量的确定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学习重点 区段内各种货物列车的行车量的确定方法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方案的铺画方法3.7 区段管内工作组织5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一节 概述 一、区段管内工作的含义 在区段内中间站上办理货物作业的车辆所进行的工作,它包括:装车和卸车;向中间站送车;取出中间站的货车(重车或空车);中间站的调车工作。

    3.7.1 概述5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摘挂列车编组的特点 1.按站顺编组 2.可利用区间差别重量进行编组 3.摘挂列车运行时间是固定的,而不固定列车重量三、中间站的调车工作 由摘挂列车和小运转列车机车、配属于一个或几个中间站的专用调车机车以及调度机车担当,必要时也可利用担任列车作业的补机进行调车3.7.1 概述6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二节 区段管内工作量一、区段管内工作量的含义 区段管内工作量一般是指从事区段管内工作的各种货物列车的行车量,它主要取决于区段管内的零散车流量二、区段管内各种货物列车行车量的确定区段管内车流量的构成:区段管内各中间站的重车流量为保证中间站装车需要的空车来源卸后空车的去向3.7.2 区段管内工作量6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根据列车牵引重量和各区间的车流量,按如下所示公式,即可确定摘挂列车的行车量区间自重空摘挂总重重摘挂摘挂QqUqUn摘挂列车数该区间一日内应开行的摘挂n数车挂运的重车数和空车该区间一日内由摘挂列、空摘挂重摘挂uutQt,qt,q该区间牵引重量,货车平均自重货车平均总重区间自重总重式中:3.7.2 区段管内工作量6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例如:已知AB区段管内车流量(如表3-7-1所示,AB区段管内车流斜表),确定AB区段管内的行车量。

    AB区段示意图:下行方向3.7.2 区段管内工作量6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表3-4-1 AB区段管内车流斜表 AabcdefB计计A2/015/102/118/53/530/31a0/2b20/0 2/07/029/0c6/0 0/16/012/1d10/0 1/08/019/0e8/0 8/0 f3/0 3/0 B 2/05/07/0 计计47/02/017/122/1113/63/53/021/0108/34注:分子重车;分母空车 3.7.2 区段管内工作量6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重车分配图:3.7.2 区段管内工作量6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空车分配图:3.7.2 区段管内工作量6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表3-4-2 AB区段各区间通过总吨数和列车牵引重量标准区间名称AB BA 车 数 总重吨数(t)列车牵引重量(t)车 数总重吨数(t)列车牵引重量(t)重车 空车 重车 空车 Aa30312447200047030083200ab28332535200047030083200bc22211765180029018562000cd26111851200023014721800de2751813190018011521800ef240153616501006401800 fB 21 0 1344 1650 7 0 448 1800 注:重车总重64 t,空车自重17 t。

    3.7.2 区段管内工作量6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三节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 一、铺画原则1.保证摘挂车流在技术站和中间站的停留时间为最小2.保证机车乘务组的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规定标准二、具体铺画要求1.摘挂列车在各中间站停留时间要满足货物作业时间的要求2.对作业量较小的中间站,不是每天都有作业,这种情况,可集中放于一个车站或几个车站,到时候由列调机动掌握,进行调整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6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三、铺画方案的确定 1分析车流性质(1)顺向车流:由同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2)逆向车流:由相对方向列车挂走的车流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列车挂走流,作业后由下行摘挂上行摘挂列车到达的车列车挂走流,作业后由上行摘挂下行摘挂列车到达的车下上上下NN挂列车挂走流,作业后仍由上行摘上行摘挂列车到达的车挂列车挂走流,作业后仍由下行摘下行摘挂列车到达的车上上下下NN6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2定开口方案(1)当 时,采用上开口方案2)当 时,采用下开口方案上下下上NN下上上下NN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上下N下上N(a)上开口方案(当 时)下上上下NN上下N下上N(b)下开口方案(当 时)上下下上NN7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 车辆在中间站的停留时间(以上开口方案为例)1)车辆在i中间站的停留时间)()()()(供周下上,调,供上下,调,周上上,调,周下下,i,iii,iiiiitTtttTtT NNNNTi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T周=24himit供 mt供 00移Tit,调it,调 7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imT周=24hit供 mt供 货t4000140002400024000100移T7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车流在各中间站的总停留时间4、初始方案 1)根据逆向车流大小定开口方案 2)各站可供作业的时间标准,必须大于或等于货物作业时间标准。

    当m站的可供作业时间已知时,其它站可供作业时间,可根据下式进行计算:miiTT1 m1irrmimitt调,)运,(供,供,tt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7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例如:AB区段办理货物列车作业的中间站有a1、a2、a3 和a4四个表3-7-1给出了该区段一对摘挂列车在各区间的运行时分、停站时间标准,试确定初始方案表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分析资料表中间站aia1a2a3a4运行时间t运(I,I+1)1h1h50min停站时间t调,i1h1h1h40min货物作业时间5h5h5h2h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7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a4a3a2a123.55.57.55.09.07.03.5 mirrmimitttt1)(,调,运,供,供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75站站 名名列车区间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运行时间列车停列车停站时间站时间各各 站摘站摘挂车数挂车数各各 站逆站逆向车流向车流各站作业各站作业时间标准时间标准各站可供各站可供作业时间作业时间上行运上行运行线左行线左移时间移时间T移移uuN上下,vvN下上,节T下下行行下下行行下下行行上上行行上上行行上上行行上下 iN,下上 iN,it,货 it,货it,供 it,供1235467817161514131211109a1a2a3a4a5a6合计合计0.5 0.50.50.50.50.50.50.50.50.50.5-16+1+18-31-12+3-15+8-1+5-5+4-7+7+9-0+10-3+5-10+2-1+1-10.5 0.50.5 0.50.5 0.50.50.50.50.50.50.51691012110351144477444477415131175112098716217015110233914394393390392231711010050100211-220-112-84-192100-368-16-2200-468-20-2482.5 2.5 3.0 3.039 11表表3-7-4 计计 算算 表表97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 00024113900节Ta6a5a4a3a2a17911135157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 202024113911节T79111354681012a6a5a4a3a2a115137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 163024113922节T7911135357911a6a5a4a3a2a115137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 1004024113977节T7911135246a6a5a4a3a2a181518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 8414024113999节Ta6a5a4a3a2a1791113524156138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2202312411391111节T79111352154a6a5a4a3a2a1538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2482312411390110节T79111353155a6a5a4a3a2a1428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4683922411391515节T791113515a6a5a4a3a2a197538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22039102411391717节T791113515a6a5a4a3a2a11197538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683952411391616节T791113515a6a5a4a3a2a1108642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8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19239102411391818节T791113515a6a5a4a3a2a112108642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8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11239112411390220节T791113515a6a5a4a3a2a1141210864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8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同方向有两列摘挂列车的铺画方式示意图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货t8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摘挂列车与区段列车运行时刻配合示意图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T30001410019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压缩摘挂列车在区段内的旅行时间的措施:(1)当同方向每天开行两列摘挂列车时,可以组织分段作业。

    2)在日常调度工作中,组织中间站按日历装车,借以减少摘挂列车停站次数3)在有区段小运转列车或调度机车的区段,尽量使摘挂列车在区段小运转列车或调度机车运行的区段内无作业通过中间站,以提高摘挂列车的旅行速度3.7.3 区段管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9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八章 机车运用工作组织基本要求 掌握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的相关概念与分类,交路长度的计算方法3.8 机车运用工作组织9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一节 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主要内容 机车交路的概念 机车运转制的概念3.8.1 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9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一、机车交路 机车交路或称机车牵引区段,是指机车担当运输任务的固定周转区段,即机车从机务段所在站到折返段所在站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二、机车交路的分类1.按用途可分为:客运机车交路和货运机车交路2.按乘务组工作时间可分为:一般机车交路和长交路3.按方向可分为:直线形交路和多边形交路4.按机车运转制可分为:循环运转制交路、半循环运转制交路、肩回运转制交路和环形运转制交路3.8.1 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9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三、机车运转制 机车在交路上进行列车作业的组织方式称为机车运转制,它主要可有循环运转制、半循环运转制、肩回式运转制和环形运转制之分。

    四、确定机务段及其折返段位置的主要依据 1.运输的需要,即区段行车量和列车密度;2.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方面的考虑;3.乘务员工作时间和机车周转时间的安排;4.机车的技术性能3.8.1 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9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二节 机车乘务组织主要内容 机车乘务员值乘制度 乘务员换班方式 机车乘务员的作息时间3.8.2 机车乘务组织9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机车乘务组值乘制度1.包乘制 是指由固定的几个乘务机班组成机车乘务组,轮流值乘一台(双机重联时为一组)机车的乘务制度2.轮乘制 是指没有固定的机车乘务组,机车由若干乘务机班轮流使用,各乘务机班可以在任一台机车上值乘的乘务制度3.8.2 机车乘务组织9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机车乘务员的换班制度 1.折返段换班 2.中途换班 3.立即折返 4.按时出乘三、机车乘务员的作息时间 为确保行车安全,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和休息时间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不能超劳3.8.2 机车乘务组织9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三节 机车周转时间 3.8.3 机车周转时间 要求掌握机车周转时间的概念,了解机车全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

    9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机车周转时间的概念 1.机车全周转时间 指机车每周转一次所消耗的时间(非运用时间除外),它包括纯运转时间、在中间站停留时间、本段和折返段停留时间以及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2.机车运用周转时间 指不包括机车在本段停留时间在内的机车周转一次所消耗的时间二、机车全周转时间的计算 3.8.3 机车周转时间10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九章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基本要求 了解运行图的编制过程,编制列车运行图所需的资料,掌握编制运行图的基本方法3.9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0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一节 概述主要内容 编制列车运行图所需要的各项资料 编制列车运行图必须满足的要求3.9.1 概述10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编制列车运行图所需要的各项资料(1)各区段各种客货列车行车量;(2)车站间隔时间和追踪列车间隔时间,以及必要的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3)各区段通过能力;(4)客货列车停车站名和停站时间标准;(5)各技术站主要技术作业时间标准;(6)客车车列在配属段、折返段停留时间标准;(7)客货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和起停车附加时间;3.9.1 概述10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8)各区段货物列车重量标准(9)机车在基本段和折返段作业时间标准,机车运用方式和乘务组工作制度;(10)各区段线路允许速度;(11)施工计划以及慢行地段和慢行速度;(12)现行列车运行图完成情况分析。

    3.9.1 概述10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编制列车运行图必须满足的要求(1)保证列车运行安全;(2)迅速、便利地运输旅客和货物;(3)充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4)应将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确保列车运行图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日常运输生产和列车运行秩序变化的需要;(5)列车运行图要与列车编组计划和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使列车运行线与车流很好地结合起来;(6)保证各站、各区间工作的协调和均衡;(7)合理安排乘务人员的作息时间,保证不超过规定的一次连续工作时间标准3.9.1 概述10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二节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主要内容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编制客车方案图应注意解决的主要问题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0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的步骤 1.编制列车运行方案图 2.铺画详细的运行图二、编制客车方案主要解决的问题 1.方便旅客旅行(1)应规定适宜的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和通过各主要技术站的时刻2)使各方向各种列车的运行时刻相互衔接,缩短旅客中转换乘的等待时间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0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直通旅客列车在枢纽站相互衔接图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0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管内旅客列车与直通旅客列车运行时刻的配合示意图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0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直通列车车列周转与到发时刻关系图11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管内列车车列周转与到发时刻关系图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旅客列车运行方案与机车周转关系图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保证旅客列车运行与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的协调4.为货物列车运行创造良好条件3.9.2 旅客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旅客列车会让额外增加时间图11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三节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 主要内容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 货物列车运行方案 “五定”班列的运行组织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祥图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步骤 在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以后,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

    先编方案图,然后再根据方案图编制祥图编制方案图时,各种货物列车在每一区段的旅行时间,可按下列方案确定:(1)对于摘挂列车,根据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规定;(2)对于其它货物列车,在双线区段为各区间运行时分与列车在各中间站技术作业停站时间之和;单线区段为各区间运行时分与列车在各中间站平均停站时间之和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货物列车运行方案1列车运行图与列车编组计划的配合(1)按照列车编组计划所规定的列车种类和列车数(并考虑适当的波动),在运行图上铺画相应的货物列车运行线2)对有稳定车流保证的定期运行列车,应在运行图上定出固定运行线,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使用统一的车次,着重列车通过沿途各技术站时要有良好的接续3)对没有稳定车流保证的技术直达列车和直通列车,在两编组站间使用直通列车车次4)运行图上铺画的运行线,应与车流密切配合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列车运行图与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的配合(1)列车到达技术站和由技术站出发的间隔时间,应考虑车站的带法线数目及列车占用到发线的时间,以保证车站能不间断地接发列车。

    2)到达技术站解体的列车,其间隔时间应与驼峰或牵出线的作业进度相适应,以减少列车待解停留时间3)由技术站编组出发的列车,其间隔时间应与编组牵出线的编组作业进度相适应,以减少待发停留时间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列车到达间隔与解体作业相协调图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列车到达间隔与解体作业不协调图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1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列车运行图与货运站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图相对方向列车配合到达更换机车的技术站图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3列车运行图与机车周转的配合12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列车运行图与机车周转协调配合图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2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三、“五定”班列的运行组织 班列运行线,要求发到站间全程贯通,车次统一编号,班列途经的相关技术站紧密接续,根据班列运行图确定各站的班列发到时间和运到期限,并编制成班列时刻表向社会公布在日常工作中,“五定”班列应按固定时刻组织开车,按固定时刻组织运行、按固定时刻组织分界口交接、按固定时刻组织到达。

    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2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四、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祥图 在铺画祥图时,应注意如下三方面问题:1保证行车安全和旅客乘降安全 (1)遵守不准同时接发列车的有关规定 (2)保证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符合各站所规定的标准 (3)避免某方向列车在禁止停车的车站上 (4)遵守规定的机车乘务组和车长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标准 (5)列车在车站交会和越行时,同时停在车站上的列车数应与该站的发、到发线数目相适应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2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有效利用区间的通过能力(1)在单线区段,如果通过能力有较大富余时(利用率在70%以下),为保证机车的良好运用,货物列车运行线可以从机车折返站开始成对地铺画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从机车折返站开始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方法示意图12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当在运行图上铺画的列车对数达到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的80%以上时,该区段应从限制区间开始铺画货物列车运行线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从限制区间开始铺画运行线方法示意图12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1)铺画在旅客列车之前的货物列车,尽可能使之通过个中间站,以避免在区段内被旅客列车越行。

    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在旅客列车之前铺画货物列车方法示意图12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当在区段内不能避免越行时,尽可能将运行地点规定在有技术作业的车站上,或者规定在两相邻区间运行时分最小的车站上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2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在旅客列车之后铺画货物列车时,尽量使客货列车之间能铺画交会的对向货物列车,以减少会车停站时间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2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4)在单双线区段,可从最困难的单线区间开始铺画列车运行线,并尽可能使列车的交会在双线区间内进行3.9.3 货物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12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四节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主要内容分号运行图的种类 不同行车量的分号运行图 在列车运行图找能够预留施工“空隙”的办法及施工分号列车运行图3.9.4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分号运行图的种类1不同客货行车量分号运行图 在运量波动较大的铁路区段或方向上,为适应运量波动需要而编制2施工分号列车运行图 为进行隧道、桥梁修理和线路改造、大中修等施工,须在列车运行图上规定施工“空隙”区段而编制。

    3.9.4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不同行车量的分号运行图分号列车运行图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编制:(1)依造不同的行车量编制一个综合分号列车运行图(2)按照不同行车量,分别编制几个不同运量与不同时刻的独立分号运行图3.9.4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综合分号列车运行图3.9.4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三、在列车运行图中预留施工“空隙”的办法及施工分号列车运行图 所谓施工“空隙”是指在列车运行图中,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车一段时间在运行图中预留施工“空隙”的长短,与工程内容、工程复杂程度、施工技术作业过程及线路通过能力等因素有关3.9.4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9.4 分号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五节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采用电力牵引时,机车的主要运用方式是循环运转制,机车乘务组可以中途换班,国外铁路普遍实行轮乘制,如下图所示:3.9.5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在电气化铁路上,牵引变电所的功率与分布、接触网的导线截面与运行图类型和铺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编制运行图时,必须充分考虑供电设备条件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必须注意如下特点:(1)为了保证供电设备有最良好的工作状况,使列车达到最高的运行速度,首先要求运行线在实践和空间上尽可能均衡分布2)线路断面为下坡道和上坡道相互交错的区段,应力求使一个馈电去范围内同时处于上坡位置的列车数少,尤其对位于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中部地段的各区间更需如此3)在采用再生制动的区段内,应注意上坡列车和下坡列车在时间上互相配合3.9.5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9.5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4)为了避免供电设备超过规定的负荷,应防止由牵引变电所间的同一地段内各分界点同时发出几个列车,各列车的启动和加速在时间上应彼此错开至少2-3min5)离牵引变电所较远的区间,因接触网上电压下降幅度较大,应选择合理的会车方案6)在线路断面比较平坦的双线区段,应避免超轴列车在相邻变电所的中部地段会车,尽可能使其在接近变电所的地点交会7)在列车运行图上应避免接连铺画超轴列车,最好在旅客列车或重量标准较小的货物列车之后铺画超轴列车8)在双线区段,应充分利用电力牵引条件下货物列车和旅客列车运行时分相差较小的特点,尽量组织列车无越行运行,可显著提高旅行速度。

    3.9.5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3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9)在列车运行图上,应为接触网的日常检查与维修留出必要的“空隙”时间,并按V型天窗的方法预留10)在线路大修施工期间,施工“空隙”之后,往往要密集地放行列车,此时应注意各列车之间要保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3.9.5 电力牵引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14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六节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现代化主要内容 概述 计算机编制运行图的基本原理3.9.6 列车运行图编制的现代化14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七节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内容 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检查 列车运行图指标 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3.9.7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142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一、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检查(1)列车运行图上铺画的客货列车数,是否符合所规定的任务;(2)列车运行线的铺画是否符合规定的各项技术作业标准,列车的会让是否合理,在中间站停车会让的列车数是否超过各该站现有的到发线数;(3)摘挂列车的铺画是否满足区段管内货物列车铺画方案的要求;(4)机车乘务组连续工作时间和机车在自外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间标准;(5)在列车运行图上预留的施工“空隙”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6)局间分界站的列车衔接是否合适,一昼夜内各阶段的列车到发密度是否大体均衡。

    3.9.7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143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二、列车运行图指标 1数量指标(1)国境站和局间分界站相互交接的列车数(2)按列车性质分类的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数(3)旅客列车及货物列车走行公里(4)由各站发出的各种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数3.9.7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144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2质量指标(1)旅客列车或货物列车的平均技术速度(2)旅客列车平均直通速度(3)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和速度系数(4)直通货物列车在技术站的平均接续时间(5)货物列车平均直达速度(6)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3.9.7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145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三、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 1、发布有关实行新图的命令,公布跨局新就旅客列车运行的交替方法;2、印制并分发列车时刻表;3、拟订执行新图的技术组织措施和新旧客货列车运行交替计划;4、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熟悉并掌握新图规定的要求;5、根据新图的规定,组织各站修订和编制站细;6、做好机车、客车和乘务人员的调配工作;7、有关局召开分界站会议,共同拟订保证实现新图的措施3.9.7 列车运行图指标和实行新图前的准备工作146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十章 铁路通过能力加强基本要求 掌握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基本措施,并能够对所采用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10 铁路通过能力加强147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第一节 概述 主要内容 需要通过能力和现有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加强铁路通过能力的三种途径 借助运量适应图,选择加强通过能力的方案3.10.1 概述148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 需要加强通过能力的时机,主要根据需要通过能力和现有通过能力的水平来确定1)需要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2)每日平均需要开行的货物列车数:3.10.1 概述备快货快货摘挂摘挂客客货需1nnnnn列总需波货QGKn365149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3)旅客列车行车量计算公式3.10.1 概述列客需客波客aGKn365150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比较图3.10.1 概述151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教研室铁路货运方向一年内所能实现的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3.10.1 概述年波总能货波总快货快货摘挂摘挂客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沈阳哈登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