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导学案

◆襄阳市一中高二年级美术专业课《静物素描》导学案◆编写: 张一株 校审: 张一株一、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深入了解素描绘画的概念与要求2、 能力目标:掌握静物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法3、 情感目标:培养对素描绘画的审美与感受二、 重点难点:1、 重点:静物素描明暗五大调子的理解与表现,及画面的整体概括能力2、 难点:①形体的塑造,形体的准确性,构图的完整; ②明暗交界线的确定与表现,明暗关系的表现及画面整体黑、白、灰的控制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①可供写生的静物、静物台、衬布、射灯; ②示范所需的纸笔; ③准备课件与教学视频2、 学生准备:①画具准备:画架、画板、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刀、胶带 ②静物素描临摹范本 四、 教学方法:美术专业课教学属于体验式教学,多以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概念讲授为辅五、 教学过程:1、 导入课题:从素描几何体到素描静物,我们需要面对怎样的转变 2、 讲授新课(两个课时):① 静物素描与素描几何体的区别A.静物素描的形体更加复杂,但不会脱离于几何体。
静物的形体由一个或多个几何体结合、变形、穿插得来所以在观察方面是一样的,要注意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B.静物的质感丰富多样,在上吊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物体之间质感的区别 ② 观察方法需要兼具两点(与几何体相同)A整体观察:立足全局,切忌局部B注意透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③ 再次讲解静物结构、明暗,着重讲解“三大面,五大调子”三大面:亮面——受光面 暗面——背光面 灰面——侧光面五大调子:亮部(亮调)、灰部(次亮调)、明暗交界线(最暗调)、反光(弱暗调)、投影(次暗调)3、 教师示范(6个课时):① 整体观察,而不是一上来就画选一个你认为最适合自己画的角度,构图这个过程,很容易被忽视,往往会画得过快,急躁,要知道快是建立在熟练的基础上的,一味的求快,反而留下后遗症整体观察的根本方法就是比较② 构图这个阶段其实有很多的事要做:A、 所画对象在画面上应处在什么位置才是最合适的;(用直线在画纸上定出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等量长度的宽,注意构图的位置重心应在纸张的中心偏上)B、 各物体之间的比例C、形状要和对象相似(包括结构、透视以及物体自身各部分比例要正确)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靠“打轮廓”这一技法手段实现的。
把握整体构图,包括比例,特征,要经常退远看③ 大体明暗大的明暗关系画大体明暗是用出大的体积关系,甚至大的空间关系如果大的明暗却不能表现出大的体积关系,那么,这种明暗画出来,是十分表面的,是不到位,是没有用的画明暗就要懂得明暗关系的基本知识,懂得“三大面五调子”在画大体明暗的时候,不强调把明暗层次画得十分丰富,而是画出节奏,明暗的几个大层要分明,不追求微妙过渡画整体的明暗关系要眼睛眯起来看随时都要退到画面后面观察整体效果,以便进行调整④ 深入深入阶段是一幅用时最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方面把塑造全面推向具体化,另一方面要画出丰富明暗调子,使整个画面具有旋律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画所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还要画出对象的质感,以及对象所占空间⑤ 调整,需要注意的有两点A、 物体的明暗关系是否正确是不是画得灰了(是缺乏对比,层次没拉开)、画得花了(是缺乏整体感,过于注重零零碎碎的细节)B、 第二,虚实关系如何?4、 放映教学视频(2个课时)在放映视频的同时提醒学生绘画时需要注意的点,作者为什么这么处理,以及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向作者学习5、 学生练习:学生练习分为两种形式(40个课时)① 临摹范本:学生自备静物素描临摹范本,在教师的指导下选着适当的范本进行临摹,在临摹中学习原作的方法② 写生实物:教师在静物台摆好写生需要的静物、衬布,打好光源,向学生讲解写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对着实物进行写生练习6、 教师巡回指导:不论学生是临摹范本还是写生实物,教师必须实时在画室进行巡回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同问题集体指导。
学生在遇到问题是要积极向老师提问,教师要做到有问必答,耐心讲解7、 学生作业展评:每次专业课结束前半小时,所有学生将课上所画的作业贴在墙上,教师进行集体点评,突出问题要特别讲解8、 课后拓展:学生课后利用课余时间自行上网观看网上素描教学视频,多浏览素描书籍,观察周边的物体他们的结构以及受到不同光源的光影变化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法国 雨果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