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速度单位能用“米”表示吗?

文档格式:DOC| 4 页|大小 27KB|积分 15|2022-09-22 发布|文档ID:155097348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速度单位能用“米”表示吗? 有题为:“王鹏跑400米只用了75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求解算式为“400÷75=5.3”有人说5.3后应加“(米)”速度单位能用“米”表示吗? [解答1]有关“路程、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学习内容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小学阶段是渐进式学习的一、二年级开始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行程问题;三年级进一步理解学习,四年级系统归类学习,理解掌握,解决稍复杂的行程问题;五、六年级巩固应用并解决较复杂的生活中有关的行程问题与“路程、速度与时间”关联的单位名称中“速度”的单位名称的学习与理解掌握也是安排渐进式学习的因为路程的单位是长度单位,时间的单位是时间单位,这两个单位名称学生容易理解掌握但速度的单位就比较难理解,这与学生的年龄特征,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什么叫做“速度”?“速度”是运动的物体在某一个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因此速度单位的正确书写是:千米/时、米/分、米/秒……而这样的单位名称读起来拗口,直观上是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掺合在一起,易导致低年段学生一头雾水由此教材安排速度这一单位名称的学习理解与掌握方式为渐进上升式的学习方式。

    在一、二、三年级的学习,速度单位一般用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来表示,到了四年级则要求学习理解掌握正确的速度单位名称表示法(千米/时、米/分、米/秒……)所以,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长,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时学习理解、掌握应用正确的速度单位名称表示法便容易多了由此可见,从四年级起有关速度的单位的表示法,应改为正确的书写方法该题应是四年级以上的学习内容,速度单位应为“(米/秒)”,不应再后退到一、二、三年级的水平上由此可见,学习内容的渐进性安排≠后退 [解答2]在解答应用题时,求解算式是解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算式左右两边数值不但要相等,而且意义要相同否则,将会给学生对算式意义的认识,造成模糊不清在学生尚未系统地学习有关速度的概念和速度单位的书写方法的情况下,本题求解算式可以简写为“400÷75=5.3”的形式,以表示当前的运算只是单纯针对数值,不附带计量单位而已然后在答案里根据题意,结合文字描述,使“5.3”转化为表示速度的意义如果在5.3后面加上“(米)”,算式的右边“5.3(米)”则成了表示长度的意义,但它的左边两个关系量“400÷75”则是表示求速度的意义,这样产生互相矛盾。

    因此,对本题来说,算式“400÷75=5.3(米)”不能成立,即在5.3后面不能加上“(米)”又,速度是表示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是矢量;长度则是表示两点间的距离,是标量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数学概念由此可知,速度和长度的计量单位也是不同的,因此,速度单位不能用长度单位代替 [解答3]在解答应用题时,求解算式虽然只是表示解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算式左右两边数量表示的意义必须相同如果学生已学过速度单位的书写方法,在本题求解算式“400÷75=5.3”里的“5.3”后面应写上速度单位“(米/秒)”否则,就保持原来的数值算式形式,以表示当前的运算只是单纯地针对数值,暂不考虑计量单位而已其计量单位可在最后答案里,根据题意,加上适当的文字组织,使5.3转化为表示速度的意义如果在5.3后面加上“(米)”,那么整个算式具体写则为400米÷75秒=5.3米,这样算式左右两边虽然数值相等,但意义不同,它显然是不对的又,速度是表示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是矢量;长度则是表示两点间的距离,是标量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数学概念由此可知,速度和长度的计量单位也是不同的,因此,速度单位不能用长度单位代替。

    [解答4]我认为在这一情境中5.3后面不能带单位“米”,而要带单位“米/秒”因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里所通过的路程,它与时间、路程一样都有自己特定的单位而400÷75表示路程除以时间,得到的是速度,因而就必须带上速度的单位“米/秒”,而米是路程的单位,因此不能用米做单位但在做答时可以有两种答法,一是王鹏的平均速度为5.3米/秒,或是王鹏平均每秒跑5.3米 [解答5]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速度”?所谓速度,是指在一个单位时间里的路程也就是说,速度应该包括单位时间和路程这两个重要因素在以前的数学教材中,一般都将速度表示成如下形式:平均每秒跑5.3米,而且这种说法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采用,但在中学的物理教材中,速度的表示形式是“千米/时、米/秒”步入新课程以后,为了做好中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就开始把这种表示速度的形式引用到小学数学学科范畴内如王鹏的速度是5.3米/秒应该注意的是,在传统的表示方式中,速度并不是5.3米,而是每秒5.3米如果断章取义地说“5.3米”是速度是不准确的因此,在这种表示方法中,“米”自然不是速度单位,而是表示单位时间里所走的路程的长度单位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视具体问题的问法来确定算式中的单位名称。

    比如:问的是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就应该写成400÷75=5.3(秒),答:平均每秒跑5.3米如果问的是王鹏的速度是多少?就一定要写成400÷75=5.3(米/秒),答:王鹏的速度是5.3米/秒 [解答6]答:速度单位正确的应该是“米/秒、千米/时”等但本题5.3后面是用“米”做单位更合理理由:本题的问题是“每秒跑多少米”,所求的答案5.3就是每秒的米数,不能用“米/秒”,正确的答句是“每秒跑5.3米”而不是“每秒跑5.3米/秒” 如果本题问题是“王鹏的速度是多少”那就要用“米/秒”做单位了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要看题目怎么问来确定单位的写法了可以确定的是:速度单位应该与初中接轨,即用“米/秒、千米/时” [解答7]速度单位当然不可以用“米”来表示 此题问的是每秒跑几米,我们可以理解为求每1秒时间里王鹏能跑几米先用总路程400米除时间75秒,求出速度5.3米/秒,再用速度×时间(1秒),求出一秒内跑的路程解: 400 ÷ 75 = 5.3 (米/秒) 5.3 × 1 = 5.3(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hjk269565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