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文档格式:PPT| 21 页|大小 612.50KB|积分 20|2022-11-08 发布|文档ID:168214053

实验实验2.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Frog morphology and anatomy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 n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到陆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两栖类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其代表动物蛙的形态结构明显地反映了两栖类对陆生的初步适应及不完善性。n对牛蛙的观察和解剖,有助于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这一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实验动物的处死和解剖方法是脊椎动物研究的常用技术方法。二、实验目标二、实验目标n学习蛙的双毁髓处死方法和一般解剖技术;n通过对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步适应陆生的特征;n通过蛙的内部解剖和观察,掌握两栖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三、实验内容三、实验内容n蛙的外形、皮肤的观察;n蛙的解剖和内部器官特征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泄殖和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重点、难点)四、实验材料、仪器及用品四、实验材料、仪器及用品n活体牛蛙。n蜡盘、剪刀、解剖刀、解剖针、大头针蜡盘、剪刀、解剖刀、解剖针、大头针、镊子、镊子五、方法步骤五、方法步骤实验安排实验安排(共学时)(共学时)n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学时,学时,2人一组人一组 两人1组,每人以1种材料为主进行操作。两人配合,边操作边交互观察比较.五、方法步骤五、方法步骤(一)蛙的骨骼系(一)蛙的骨骼系统观察统观察n 骨骼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见实验教材图)。操作观察要点操作观察要点:n双毁髓处死法双毁髓处死法(教师示范之)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向前伸入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向前伸入颅腔,颅腔,针的倾斜角度必须很小,针的倾斜角度必须很小,搅动搅动捣毁脑,向后破坏脊髓,就可以将蛙捣毁脑,向后破坏脊髓,就可以将蛙处死。处死。当蛙四肢僵直而后又松软下垂时,即表明脑和脊髓完全破坏。否则,则必须重新毁髓。拔出毁髓针,用一小干棉球将针孔堵住,以止其出血。(二)蛙的外形及内部构造二)蛙的外形及内部构造1、外形、外形 将活蛙(Ranidae)静伏于蜡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鼓膜之后)和四肢3部分,颈部不明显颈部不明显。皮肤光滑,体表有黏液。皮肤光滑,体表有黏液。头呈三角形,口宽阔,吻头呈三角形,口宽阔,吻尖。吻端两侧有一对外鼻尖。吻端两侧有一对外鼻孔。眼具上、下眼睑,下孔。眼具上、下眼睑,下眼睑的上方有一层折叠的眼睑的上方有一层折叠的透明瞬膜,可以向上移动透明瞬膜,可以向上移动遮盖眼球。眼后有一对明遮盖眼球。眼后有一对明显的圆形鼓膜。显的圆形鼓膜。雄蛙口角后方各有一浅褐色膜襞为声囊,躯干末端的孔为泄,躯干末端的孔为泄殖腔孔。前肢短小,四指,殖腔孔。前肢短小,四指,无蹼。后肢长大,五趾,无蹼。后肢长大,五趾,趾间有蹼。趾间有蹼。n皮肤皮肤n蛙背面皮肤粗糙,背中央常有1条窄而色浅的纵纹,两侧各有1条色浅的背侧褶背侧褶。背面皮肤颜色变异较大,有黄绿、深绿、灰棕色等,并有不规则黑斑黑斑。腹面皮肤光滑,白色。n用手抚摸活蛙的皮肤,有粘滑感,其粘液由皮肤腺分泌.n问:问:保持皮肤的湿润对蛙的生活有何意义?又有何不利?2、口咽腔、口咽腔 左手持镊子将蛙的下颌拉下,右手用镊子将舌从口腔左手持镊子将蛙的下颌拉下,右手用镊子将舌从口腔内向外翻拉出展平,蛙的舌尖分叉,可向外翻捕食。内向外翻拉出展平,蛙的舌尖分叉,可向外翻捕食。用剪刀剪开左右口角至鼓膜下方,另口咽腔全部露出。用剪刀剪开左右口角至鼓膜下方,另口咽腔全部露出。口腔属于口腔属于消化系统的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口腔内部主一部分。口腔内部主要观察内鼻孔、耳咽要观察内鼻孔、耳咽管孔、颌齿、犁骨齿管孔、颌齿、犁骨齿、咽、舌。、咽、舌。舌舌,位于位于口腔底部中央,前端口腔底部中央,前端固着,后端游离分叉固着,后端游离分叉,可外翻捕食;可外翻捕食;犁骨齿,位于内鼻孔犁骨齿,位于内鼻孔的后端,的后端,是两栖类动是两栖类动物的分类依据之一。物的分类依据之一。3.3.内部结构观察内部结构观察 将蛙腹面向上放在蜡盘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将蛙腹面向上放在蜡盘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用镊子夹起泄殖腔稍前方的皮肤,剪一切定,用镊子夹起泄殖腔稍前方的皮肤,剪一切口,再从切口处沿腹部中线略偏左或右剪至下口,再从切口处沿腹部中线略偏左或右剪至下颌(剪刀插入腹腔时其尖要略向上挑,以免剪颌(剪刀插入腹腔时其尖要略向上挑,以免剪坏内脏),然后在肩带和腰带处转向左右横剪坏内脏),然后在肩带和腰带处转向左右横剪一段,将腹壁外翻,用大头针固定,内脏充分一段,将腹壁外翻,用大头针固定,内脏充分暴露。暴露。腹面观腹面观 (1)(1)消化系统观察消化系统观察 消化道:消化道:食道食道,由咽向,由咽向后的一条短管后的一条短管,位于喉头的背位于喉头的背面,下端与胃相连;面,下端与胃相连;胃胃,食,食道后方的膨大部分,略偏于道后方的膨大部分,略偏于体腔的左侧,前宽后狭,最体腔的左侧,前宽后狭,最后紧缩,此处即幽门,下接后紧缩,此处即幽门,下接肠。与食道交界处为贲门。肠。与食道交界处为贲门。小肠小肠,自幽门后开始,向右,自幽门后开始,向右前方伸出,此为十二指肠,前方伸出,此为十二指肠,再向后盘曲的为回肠;再向后盘曲的为回肠;直直肠肠,膨大而陡直,向后通入泄,膨大而陡直,向后通入泄腔。腔。消化腺:消化腺:肝脏肝脏,为红褐为红褐色,分左右两大叶和较小的色,分左右两大叶和较小的中叶,左、右叶之间有一椭中叶,左、右叶之间有一椭圆形的胆囊,呈黄绿色;圆形的胆囊,呈黄绿色;胰胰脏脏,为长形不规则的淡红色,为长形不规则的淡红色或淡黄色腺体,位于胃与十或淡黄色腺体,位于胃与十二指肠之间;二指肠之间;脾脏脾脏,位于大,位于大肠前端肠系膜上的暗红色球肠前端肠系膜上的暗红色球状物状物.(2 2)呼吸系统观察)呼吸系统观察 喉气管室:蛙等两栖类喉气管室:蛙等两栖类尚无气管和支气管分化,仅尚无气管和支气管分化,仅有一短管(称为喉气管室)有一短管(称为喉气管室)与喉门相通,后端通入肺囊与喉门相通,后端通入肺囊。用钝头镊子自喉门插入,。用钝头镊子自喉门插入,可见短粗略透明的喉气管室可见短粗略透明的喉气管室。肺:接在喉气管室后肺:接在喉气管室后,位于胸腹腔前方、肝的背,位于胸腹腔前方、肝的背面,为面,为1 1对薄壁呈粉红色的对薄壁呈粉红色的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囊状物。结构简单,但膨胀能力却很大,剪破蛙的肺可能力却很大,剪破蛙的肺可见其内壁呈蜂窝状,表面布见其内壁呈蜂窝状,表面布以丰富血管。以丰富血管。(3 3)循环系统观察)循环系统观察 心脏心脏,位于体腔前位于体腔前部,外包膜状围心囊。部,外包膜状围心囊。用小剪细心剪开围心用小剪细心剪开围心囊,可辨认出左右心囊,可辨认出左右心房(位于心脏前端)、房(位于心脏前端)、心室(呈圆锥形)、心室(呈圆锥形)、动脉圆锥(从心室腹动脉圆锥(从心室腹面右上角发出的管子,面右上角发出的管子,其前端分为左右动脉其前端分为左右动脉干)、静脉窦(心脏干)、静脉窦(心脏背面一个三角形囊);背面一个三角形囊);最后再仔细分辨大的最后再仔细分辨大的动脉(颈、体、肺皮)动脉(颈、体、肺皮)和静脉(肺、体、和静脉(肺、体、门)门)。(4 4)泄殖系统观察)泄殖系统观察 肾脏:为肾脏:为1 1对暗红色扁平的对暗红色扁平的器官,位于脊柱的两侧,贴在背器官,位于脊柱的两侧,贴在背壁上。肾的腹侧镶嵌着一排淡黄壁上。肾的腹侧镶嵌着一排淡黄色的肾上腺,为内分泌腺。色的肾上腺,为内分泌腺。输尿管:由肾的外缘后部发输尿管:由肾的外缘后部发出的出的1 1对小管,分别通向泄殖腔的对小管,分别通向泄殖腔的背壁。雄性的兼有输精作用。背壁。雄性的兼有输精作用。膀胱:位于泄殖腔的腹面,膀胱:位于泄殖腔的腹面,为一薄壁的两叶状囊,与泄殖腔为一薄壁的两叶状囊,与泄殖腔相通。相通。雄性生殖系统:精巢雄性生殖系统:精巢1 1对,对,位于肾的腹面内侧,呈淡黄色或位于肾的腹面内侧,呈淡黄色或灰白色。用镊子轻轻提起精巢,灰白色。用镊子轻轻提起精巢,精巢内侧发出许多输精细管通入精巢内侧发出许多输精细管通入肾脏,精液再经输尿管和泄殖腔肾脏,精液再经输尿管和泄殖腔到体外。到体外。脂肪体:位于精巢的前端,脂肪体:位于精巢的前端,黄色指状,营养期逐渐增大,生黄色指状,营养期逐渐增大,生殖期最小。殖期最小。雌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 n卵巢:卵巢:1 1对,位于肾的前对,位于肾的前端腹面,其外壁有许多褶端腹面,其外壁有许多褶皱,其形状大小与季节相皱,其形状大小与季节相关,成熟个体在生殖季节关,成熟个体在生殖季节内充满黑色球状卵,未成内充满黑色球状卵,未成熟时卵巢呈淡黄色。其前熟时卵巢呈淡黄色。其前端具脂肪体。端具脂肪体。n输卵管:为输卵管:为1 1对长而迂曲对长而迂曲的管子,位于卵巢的外侧的管子,位于卵巢的外侧。输卵管的前端膨大呈漏。输卵管的前端膨大呈漏斗状,开口于胸腹腔;其斗状,开口于胸腹腔;其后端膨大部分为子宫,左后端膨大部分为子宫,左右子宫末端分别通入泄殖右子宫末端分别通入泄殖腔。腔。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1.根据原位观察,绘青蛙的内部解剖图,注明各器官名称。2.通过实验总结两栖类初步适应陆生生活及适应又不完善的形态结构特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