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10.2.2 食物的消化教案设计

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10.2.2 食物的消化 教案设计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消化的概念2 .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3 .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5.能说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能力目标:1 .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学准备的观察能力2 .通过对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情感目标:1 .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难点】1 .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2 .食物的消化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食物,而食物中 的营养物质必须经过人体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么营养物质为什么需要加工?要经过怎样的加 工?又是由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呢?这就是我们在第二节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学习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的。
营养物质首先要 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不是都能进入细胞呢?我 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建议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自己设计实验)1 / 3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10.2.2 食物的消化 教案设计在甲乙两个大烧杯内装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纸 (相当于细胞膜,也可以用鸡蛋的卵 壳膜代替 )包紧,玻璃管内是待透过细胞膜的溶液甲装置里装的是淀粉液,乙装置里装的是 葡萄糖溶液(教学前准备好)一段时间后,往烧杯和玻璃管内分别加几滴碘液来检验,可见到烧杯中的液体不变蓝,而 玻璃管中的液体颜色变蓝了再取乙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和烧杯中的液体各取 5 毫升,分别放入 A.B 两试管中,再各加 入 5 毫升本氏液后隔水加热来检验,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烧杯中的溶液颜色都变成了砖红 色这个实验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样的小分子物质是能透过细胞膜的,而淀粉那样的大分子物 质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食物中那些淀粉、蛋白质、脂肪类的大分子物质必须要经过加工(这个加工的过程就 是食物消化的过程),转变为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所利用这就是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补充:如本课时时间富裕,可将消化系统的组成提前到这节课学习。
知识体系图解:2 / 3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10.2.2 食物的消化 教案设计三、小结根据板书和 PPT 进行复习回顾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