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污水处理厂运维知识点大总结

文档格式:DOCX| 22 页|大小 55.81KB|积分 20|2023-01-29 发布|文档ID:18314948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1、污水处理厂组织结构 污水厂生产运行功能主要由厂部、运行部(包括中心控制室和各工段)、动力维 修部(包括电工班和维修组)与化验室实现,由运行部指导各工段的运行工作 污水厂的动力与设备维护体系主要由日常维护,定期检修,故障维修与改善维修 组成除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外,运行部人员亦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日常 巡检及简易常规维护,如加润滑油、清洁、清换过滤器、小部件的紧固调整设 备等(一般完成工作任务时间约为 0.5 小时)动力维修部主要负责设备的定期 检修,故障维修及改善维修实验室行政上由排水公司直属,实际上设在污水 厂,并在厂长的协调下与运行部紧密配合进行工作污水进厂的调度由厂部在 运行部协助下与排管处及泵站进行2、水质监控指标水质监控指标按《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建厂时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确 定的级别执行,各检测项目的检测周期参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 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 执行即 PH 值、SS、B0D5、CODcr、NH3-N、TN、TP 每日一次,粪大肠菌群数每周一次,其余检测指标每半年检测一次一般排水 公司为确保污水处理厂能够达到环保局要求,会适当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监控 标准。

    3、排水公司对污水处理厂业绩考核指标排水公司对污水处理厂的技术考 核指标至少应包括以下范围水质:出水水质达标率:CODcr、BOD5、SS、NH3- N、TN、TP每2h采样一次,取24h混合样,以日均值计粪大肠菌群指标每周 一次出水水质达标率(%)=(月检测指标总合格次数-不合格数)*100/月检测指 标总数水量:未处理污水溢流率(%)=(进水泵站送水量-污水厂实际处理 量)*100/泵站送水量化验任务完成率:化验任务完成率(%)=(实际检测项目数 *100)/按项目及频次应检测项目数设备仪表完好率:设备仪表完好率(%)=(考核 机组完好台数*100)/考核机组总台数连续无责任伤亡事故历时(日)随着公司机 构的健全与管理经验的提高,其它指标亦可逐步纳入考核范围 4、系统初次运 行前提条件人员培训工作:系统初次运行是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前的重要 步骤,操作人员在此阶段应为系统以后的正常运行积累经验在系统进行初次 运行前应完成对全体员工的岗位培训和安全培训工作各单元处理构筑物内的 清理、防腐和设备紧固: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后可能长时间不能停运,故 在系统进行初次运行前应清除全部构筑物中的垃圾杂物,同时应仔细检查和修 补构筑物和机械设备的油漆、防腐和紧固情况。

    系统单机调试、构筑物渗水测 试:系统单机调试和构筑物渗水测试应在系统初次运行前,包括水处理系统和 泥处理系统的各工艺水池,工艺设备,辅助设备及闸阀及堰门等由土建分包 商和设备供应商,安装单位分别完成,并提交单机调试和构筑物渗水测试报告 同时注意工艺中有标高要求内容的校核,例如各转刷的标高一致,并与堰门标 高协调污水处理厂相关人员应参与该项工作,并对单机调试和渗水测试工作 进行验收检验进出水条件:系统进行初次运行前,污水收集系统应具备收集 和提升污水能力,并能够通过污水收集控制系统控制进水量和进水时段,同时, 应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管道与受纳水体连通,以保证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 尾水能排入受纳水体中复核设计负荷时工艺流程的过水能力:复核设计负荷 时工艺流程的过水能力是指复核自进水提升泵到出水口工艺流程的过水能力能 否达到设计负荷由于已通过单机调试,可以用污水进厂进行复核以节约清水 如出现问题应通知承包商进行改建,直至达到设计负荷系统联动:新建污水 处理厂系统联动应由总承包商完成系统联动试车的目的是检验设备运行、工 艺参数监测和调控能力以及检验设备间运行的协调性在系统联动过程中应重点调试自动控制和现场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5、接种污泥选择接种污泥应采用附 近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减轻运输压力应取脱水干化后的污泥 一般先在一组氧化沟中培养,培养成功后通过回流污泥泵打入第二组氧化沟继 续培养活性污泥6、活性污泥驯化(以氧化沟为例) 第一阶段向氧化沟反应池进水并启动水下推流器持续进水到氧化沟中水位达到设计有效水深的 1/3 时,将接种污泥均匀地投入到氧化沟反应池中,采用鼓风曝气系统开始曝 气,同时连续进水至氧化沟反应池中水位达到设计运行水位(采用转刷或转碟曝 气系统,在此时开始曝气),在污泥接种完成后的持续进水过程中逐步增加曝气 量至曝气量达到最大氧化沟水位达到设计运行水位后,持续进水至二沉池中 当二沉池进水2 小时后启动沉淀池刮泥机和污泥回流泵,使在二沉池中沉淀的 活性污泥在污泥驯化初期能快速地被收集,并回流到生物处理池中污泥回流 率应通过观察回流污泥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污泥回流比,应控制在 50~100%之间当二沉池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应观察活性污泥状况,控制进水, 直到出现模糊不清的絮状物,这时可适当进水,换水以补充营养物,换水量可 控制在氧化沟池容的 25%再重复上述操作当二沉池开始溢流时,启动后续污 水处理工艺,如消毒工艺。

    在生物处理池水位达到正常运行水位后应随时监控 氧化沟中溶解氧(DO)浓度值(通过溶解氧测定仪),以判断曝气量是否足够,并 作出相应调整在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溶解氧的浓度应能满足以下三方面可 能发生的情况下:a)进水和回流污泥中溶解氧浓度较低;需要较多充氧量;b)进 水缺氧,需要有足够的溶解氧将其快速改变成充氧环境;c)当污水中营养物质 丰富,需要大量的溶解氧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溶解氧 的最低浓度应确保氧化沟出水口处溶解氧浓度不小于1.0mg/L在活性污泥驯 化的第一阶段中,由于活性污泥的浓度较低,在曝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 的泡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采用喷洒水滴等措施来 去除泡沫 第二阶段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后,监控溶解氧的同时,应开始监测活性污泥的30分钟沉降比(SV)和营养物质参数在进行监测活性污 泥沉降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此阶段的前几天泥水混合物的颜色几乎同进水的 颜色相同,随着曝气时间的增加,泥水混合物的颗粒变大,沉降性能变好,并 且颜色逐渐变为黑褐色在此阶段中活性污泥沉降比可达到 20%检测营养物 质的目的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在活性污泥驯化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参 数 BOD:N:P 应控制在 100:5:1 左右,若不能达到此参数应投加营养物质进 行调节。

    第三阶段活性污泥驯化工作进入第三阶段后,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完成在此阶段中,应严格按照样表 3-1 中所列分析计划,对泥水混合物 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并保存相关数据供系统正常运行参考当 活性污泥浓度值达到规定范围并相对稳定时,可以认为活性污泥驯化工作基本 完成污水经生化和沉淀处理后,出水SS应达标在该阶段过程中应根据实际 操作情况进行剩余污泥排放 第四阶段该阶段的目的是记录运行参数,即活性污泥30分钟沉降比(SV)、生物镜检、污泥回流比和剩余污泥排放量等关键 控制参数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参考当进水浓度较低、污泥生长情况较差 的情况下应增加污泥回流比,同时当污泥膨胀等情况发生时应减小污泥回流比 在污泥驯化的该阶段和以后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污泥回流比,如 果没有保证污泥回流比,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没有足够的活性污泥来处理污 染物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系统启动的前一到两个星期;若污泥回流比较小,导 致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较长,污泥在二沉池中发生厌氧反应,可能会出现 上浮和臭味;污泥在二沉池中形成较厚的泥层,可能导致出水悬浮固体浓度较高; 当有足够的溶解氧浓度的情况下,活性污泥在生物处理池中将产生硝化反应, 可能会导致沉淀池中发生反硝化反应导致污泥量增加。

    污泥驯化的第四阶段结 束后及污泥驯化工作完成后,活性污泥各运行参数都应在设计控制范围内并相 对稳定7、温度要求温度是影污泥驯化的环境因素之一,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 范围的温度内生长,污泥驯化的温度范围在10~40°C,最佳温度在20~30°C故 建议系统的初次运行不要放在冬天进行8、pH值要求pH值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污泥驯化和以后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应将系统的进水pH控制在6~9之间9、 营养物质要求良好的营养条件是菌群代谢、生长的前提在污泥驯化的过程中 应将营养物质的参数控制在BOD: N: P为100: 5: 1左右,为污泥驯化提供良 好的生长条件10、溶解氧量(DO)要求DO是污泥驯化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指标, 在污泥驯化过程中应将 DO 的范围控制在 0.5~2.0mg/L (溶解氧浓度测量点为, 转碟曝气器水下游4.5米处)DO可以通过溶解氧测定仪检测,也可以通过人 工检测,以了解DO在池中的变化规律11、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要求 生物是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主要 作用,而混合液污泥浓度 MLSS 的数值可以相对地表示生物部分的多少活性污 泥的浓度应控制在2~4g/L。

    12、污泥的生物相镜检要求活性污泥处于不同的生 长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细菌承担着分解有机物的基本和基础 的代谢作用,而原生动物〈也包括后生动物〉则吞食游离细菌运行正常的活性 污泥中含有钟虫、轮虫、纤毛虫、菌胶团等当菌胶团片大钟虫活跃而多, 出现轮虫、线虫时,污泥成熟且性质好13、污泥30分钟沉降比(SV)要求活性 污泥正常运行时污泥 30 分钟沉降比应控制在 15%-30%之间 14、污泥龄的调整 其主要依据是氧化沟中污泥浓度,进水悬浮固体浓度(SS)与污泥沉降性能指数 (SVI),主要调控手段为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剩余污泥排放是活性污泥工艺控 制中最主要的一项操作,它控制混合液浓度,控制污泥泥龄,改变活性污泥中 微生物种类和增长速度,改变曝气池需氧量以及改变污泥的沉降性能 15、污 泥龄计算QS=(MLSS*Va)/(Q*SSi)上式中:QS:污泥龄(d)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Q :进水流量(m3/d)SSi:进水 悬浮固体浓度(mg/L)16、细胞平均停留时间计算公式:MCRT=(MLSS*Va)/(Qw*SSr+Q*SSe)上式中: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Va:氧化沟体积(m3)Qw:日排泥量(m3/d)SSr: 回流污泥浓度(mg/L)SSe:出水悬浮固体浓度(mg/L)活性污泥QS在15天左右,MCRT —般应稍低于QS,并在运行的过程中逐步调低。

    回流污泥浓度SSr主要由回流比进行控制,回流比加大则污泥浓度下降,回流 比减小,则污泥浓度增加,污泥浓度用来计算 F/M 17、溶解氧量的调整其主 要依据是氧化沟中溶解氧(DO)浓度,主要手段是曝气强度控制;氧化沟中,污水 混合液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以转刷、转碟或表嗓机推动和充氧,在曝气装置 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低变动,由好氧段逐步过渡到缺氧段,好氧段溶解氧浓 度DO宜控制在1mg/L〜3mg/L,缺氧段DO宜控制0.2〜0.5mg/L转刷(转碟)曝 可以调节出水堰的高度,使转刷(转碟)改变淹没浮度而改变曝气量,若没有变 频调速装置,则可改变转速调节曝气量,也可增开或减少转刷(转碟)数量来调 节曝气量如果减少曝气量而影响水在池内的流速(应控制在0.25m/s以上), 则应增开水下推流器,以保证池内流速,不致淤积18、回流污泥量的调整其 主要依据是污泥沉降指数与二沉池污泥厚度,主要调控手段是回流比在氧化 沟工艺中,剩余污泥合理排放后的二沉池污泥必须全部回流到氧化沟中,才能 保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从而保证其处理能力,回流污泥量的控制就是基于 这个要求,其方法有:按二沉池泥位控制,即按设计要求确定的泥位,或使泥 层厚度控制在0.3〜0.9m之间,同时使泥层厚度小于泥位以上水深的1/3。

    如 果实际泥位超过设定的泥位,应增大回流量,如果泥位低于设定值应减少回流 量,使逐步控制泥位在设定值上,但调节量不宜超过 10%,待下一次巡检时检 查泥位的变化,再给予适当的调整,当二沉池泥位稳定,在一个值的时候,说 明所有的污泥已回流到曝气池,达到了工艺要求,这个回流量与进水量直接有 关,进水量增加(或减少),带出曝气池的污泥量成比例增加(或减少),回流量 也应成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因此习惯上用回流比(R),即回流污泥量与进水量 之比来控制 19、运行状态的纠偏运行状态不理想,通常是由于上述三种调整 不能及时引起,水力负荷(F/M)不适当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也有可能是机械或水 力故障和进水水质突变(如非计划性工业污水的冲击负荷)引起及时的调整须 在运行中长期对季节性水质(含水温)水量的趋势分析后得以总结运行参数的 调整具有滞后效应,故应小心调整(单次调整量应小于10%)并耐心观察常见的 运行故障表征及应对方法详见附录四, 系统故障诊断指南,各厂可依据各自情况 增删在运行状态纠偏的过程中,其中关键的过程控制参数为F/M,即BOD5污 泥负荷,F/M 计算公式如下:F/M=(Q*BOD5)/(MLVSS*Va)MLVSS=f・MLSS 上式中:Q:进水量(m3/d)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mg/L)f:常数,对市政污水一般取 0.75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g/L)Va:氧化沟有效容积(m3)由于BOD5需要五日才能取得结果,因此又采用测定COD来推BOD5,对氧化沟 的F/M值应控制在0.05到0.15之间。

    20、故障调度污水厂紧急状态包括:a、 停电或断电;b、厂内重大故障;c、管线泵站故障;d、暴雨洪水暴雨时进厂污 水的调度由厂部在中控室协助下与排水管理处及提升泵站进行必要的协调 21、 查看仪表数据记录a、运行控制参数是否正常b、回流泵与排泥泵运行是否正 常c、氧化沟中DO是否在1.0mg/L至3.0mg/L的幅度内d、加氯是否正常 22、感官巡检氧化沟中混合液的颜色能够作为不良污泥或健康污泥的指标,一 个健康的好氧活性污泥的颜色应是类似巧克力的棕色二沉池是否正常,表面水 是否清澈, 池中出现气泡,上浮污泥,泥层是否太厚如泥层太厚,应该加大污 泥回流比出水是否清澈,可直接反映运行状况,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 23、查 看化验数据计记录污泥指数(SVI)与微生物镜检,SVI通常应在70-100如SVI 太高,则可能发生污泥膨胀,若SVI太低,则可能是污泥老化如镜检中发现丝状 菌应考虑在回流污泥中加氯空气用量(适用于鼓风曝气),在氧化沟中应维持 DO在1mg/l至3mg/l,可假设空气用量是与进水BOD5直接关联的BOD5要在取 样后五天才有结果空气用量的跟踪(结合COD值)是进水BOD5的参考指标。

    24、 进出水泵站启动前检查启动前检查工作包括:a、吸水池水位,是否在允许开机 水位以上b、水中有无可能影响水泵运行的杂物c、检查泵机是否安装正确,紧 固件无松动,电缆、接线盒正常,出水闸门(若有)是否关闭d、检查控制台 (柜)开关位置,切换成手动控制状态,检查三相电源电压应在规定幅度内,拟 开电机传感器湿度、温度正常,后续工艺段是否允许进水 25、进出水泵站巡 检吸水池水位、吸水池有无杂物,逐台工作机泵的运转声音,三相电压、电流、 传感器湿度、温度、水泵出口压力、流量,检查控制柜,切换开关是否设定在 设定的自控或手控位置,机泵管道附属设备及机房、门窗是否正常巡检频率 为接班、交班各一次(增加交接班内容),其余时间每 2 小时巡检一次,交班巡 检还包括设备、仪表、泵房及泵房周边生责任区的卫生与维护工作巡检过程 中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并记录在记录表中,例如水位低于设定值,应立即停 机,检查水位继电器,使恢复正常,若水位高于设定值,应通知中控室增开水 泵,在泵运转正常后检查水位继电器,使恢复正常;如吸水池有杂物应立即清理, 若必须下池清理,则应按“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要求”操作并通知中控室调 人支援与监护,并应检查杂物来源,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再发生类似情况;如机 泵运转声音不正常,要寻找原因,使其恢复正常;如机泵运行参数不正常则应调 整与维护使其正常。

    当天气突变,例如暴雨即将来临,则应增加巡检,检查门、 窗及采取必要的防水防雷措施设备初次使用,设备经过检查、改造或长期停 用后投入系统运行要增加巡检次数,即增加 30分、75 分各一次,若一切正常 即转入正常巡检每 120 分一次26、进出水泵站维护保养内容和频率闸阀:每 月一次由长白班负责检查阀杆密封情况,必要时更换填料,润滑点的润滑剂 加注,若为电动闸阀则应检查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若长期不动的 闸阀应每月做启闭试验缓闭止回阀,每月一次调试缓闭机构、加注润滑油 桁车或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每月做移位和起吊试验,检查起吊用钢丝绳,防止 锈蚀并检测其磨损量,若磨损大于原直径的 10%或发现有断裂的股线,则应报 告检修组更换每班一次检查管道、闸阀、潜水泵吊装孔盖板、护栏、爬梯、 支架等金属构件是否紧固、稳固,和采取稳固措施,若开始锈蚀则应采取除锈 与防腐措施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灯具交班前要对管道、闸阀及其附属设备、 电器控制柜柜面、泵房门窗、墙面、地坪和周围卫生责任区做一次卫生工作 并对电器控制柜的禁用挂牌复核,并保持位置准确27、集水井的清理和频率 每隔一年应对集水井进行清理和检查池体有无裂缝和腐蚀情况,若结构已经稳 定,积泥和腐蚀并不严重可以适当延长清理周期。

    宜选择污水量较小的时段组 织清理,估算清理时间和估算溢流污水量,确定时间后报告排水公司,获批准 后组织实施,清理前必须做好充分的人力、物力、照明、通风和安全措施的准 备,尽量缩短停水时间和确保安全,做好后续工艺生产变化的安排,才能开始 工作当主机将集水池降至最低水位后,切断所有主机电源,逐一起吊潜水泵, 放入小型移动式潜水泵继续抽水,同时用高压水枪冲淤和清洗池壁,需下池作 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要求”进行,要点是进行强制通风, 在通风最不利点检测有毒气体的浓度及亏氧量,达到要求后才可下人,同时必 须继续通风,强度可以适当减小,但不能停止,因为池内污物仍将释放有毒气 体,要有人监护,下池工作时间不宜超过 30 分钟检查水池裂缝和腐蚀情况、 检查管道、导轨和水泵接口腐蚀情况,若有必要则进行防腐处理,检查管道稳 固情况和水位检测仪表,作出详细纪录后恢复生产清池的同时机电检修工人 应对起吊的潜水电机清理检查维护,清池完成后吊装复位、放水运行 28、粗、 细格栅运行与维护启动新的或重新投入使用的格栅前应检查:a、格栅内无杂物 b、润滑油及润滑油位c、格栅具备运行条件d、栅渣输送机和压渣机具备运行 条件e、进出水闸门启闭灵活,密闭性满足要求f、电动和监控系统良好g、自 动控制仪器、仪表正常,信息传输准确;手动控制柜具备操作条件,自动控制与 手动控制装置切换正常。

    完成以上检查工作并确认无误后即可启动格栅投入运 行,格栅启动步骤为:a、点动电机,确定电机工作正常b、启动进水闸门开始 进水C、启动格栅和除污机d、启动栅渣输送机详细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 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格栅投入运行后的 1 小时内,应密切关注整 机的工作状况,如发现任何异常的振动或噪音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 可投入运行29、清(运)渣程序格栅除污机清理下来的栅渣经栅渣输送机输 送到渣斗中渣斗中栅渣达到 80%设计容量时应及时清运,同时每班至少应清 运一次,清运至污水处理厂指定地点统一处理30、沉砂池(以旋流沉砂池为 例)操作程序启动新的或重新投入运行的旋流沉砂池前应检查:a、清理进出水 管路和池内砂石等杂物b、搅拌器及传动装置具备运行条件c、空压机具备运行 条件d、空气管线及其支撑稳固e、提砂系统及排砂管线具备运行条件f、洗砂 器具备运行条件g、全部阀门和闸门启闭状态符合设计要求h、水面以下机械设 备和池壁及池底的防腐和紧固完成i、电动系统、监控系统和保护系统完好j、 控制系统现场手动控制柜具备操作条件,自动控制仪器、仪表和信息传输准确 与正常,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切换功能正常。

    31、旋流沉砂池的启动程序为:a、 启动进水闸门开始进水b、启动搅拌装置c、设定提砂系统运行参数d、启动洗 砂器e、砂斗装满后的清运详细启动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启动系统时应调节各池流量至流量均衡,并尽可能接近设 计要求除砂与洗砂自动控制参数,应根据污水含砂率的情况进行调整但每 日至少复核一次,在沉砂池负荷发生变化时要对出水中的含砂量进行检测并应 满足工艺要求经洗砂器清洗后的砂收集到砂斗中或卡车上,并及时清运,清 洗后的砂应运到指定地点要定期对排除的砂的有机物含量进行检测,要求有 机物含量小于 10%当关闭进水闸阀停止沉砂池运行后,应进行提砂操作,确 定沉砂池清砂工作完成后停止提砂系统运行 32、各类沉砂池正常运行参数 表: 各类沉砂池正常运行参数序号淞型停留时间Cs)流速(m/s )曝气量(]?气/V水)1平流沉砂池30^600. 15^0. 30I--."2竖流沉砂池30^600. 05^0. 10223漩流沉砂池30^600. 30^0. 404曝气沉砂池120^2400. 25^0. 300. 2砂粒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宜小于 10% 33、生物处理单元(以氧化沟为例)操作 规程因停电或设备检修等原因短时间停止运行,活性污泥仍具有活性的情况重 新启动应按下列步骤操作。

    启动前检查内容包括:垃圾清理:清理氧化沟中的 浮渣杂物清理走道上的垃圾杂物曝气系统检查:若采用鼓风曝气系统检查: (鼓风机检查按 4.9 中规定执行)曝气头无堵塞空气管线无漏气空气管线 上阀门启闭状态若采用转刷和表曝机曝气系统检查内容如下:转刷和表曝机 检查:减速机润滑油油量、轴承润滑情况、设备紧固情况、电机及减速箱周围 杂物清理情况、碟片、转刷、叶片紧固情况及其完整性水下推流器检查:安 置方向与设备紧固情况完好并具备运行条件出口堰门检查:堰口调节装置无锈 死,密闭性满足要求,出口堰门高度符合要求管道系统、闸门和阀门检查: 外露管道无渗漏,支撑稳固、油漆和防腐良好;闸门启闭灵活启闭状态符合设计 要求34、生物处理单元(以氧化沟为例)巡检氧化沟系统日常巡检包括以下 内容:氧化沟表面浮渣和泡沫的清除、按散发的气味判断运行是否正常、溶解 氧浓度现场检测与在线仪表数据的复核、pH现场检测与在线仪表数据的复核、 混合液的颜色、厌氧池混合液泥水分离情况的清澈性电机及变速器运行情况 (噪音、振动、电流和电压等 )、机械设备润滑油油位、转蝶、转刷噪音和振动 转蝶和转刷轴承润滑、污泥沉降比(每班一次)、出水堰口调整、水下推流器运 行状况及水流流速情况。

    巡检过程中应重点观察混合液的颜色、氧化沟现场气 味、厌氧池中泥水分离的清澈性,发现异常应即时通知中心控制室进行调整 泥水混合物颜色:运行状况良好的氧化沟系统中混合液颜色为黑褐到深黑褐色, 若污泥浓度减小,泥水混合物的颜色则由深黑褐色变为浅黑褐色若充氧量不 够,泥水混合物将变为黑色气味:正常运行的氧化沟系统气味应有较轻微的 霉烂味若系统运行不正常则可能导致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当出现臭鸡蛋 味气体时,系统有可能正在发生厌氧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提高充氧量缺氧段 混合液上层清澈性:在正常运行的氧化沟系统中,氧化沟缺氧段泥水混合物上 层可以观察到1~2 厘米深得清澈层清澈水层的具体深度取决于氧化沟的流速 和活性污泥的可沉淀性氧化沟表面泡沫:氧化沟表面有白色泡沫的产生,通 常情况下是由于污泥浓度不够引起的在系统启动的过程中氧化沟表面产生白 色泡沫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出现泡沫的现象可以逐步消失 氧化沟系统的巡检线路应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巡检频率应每 2 小时进行一 次,在交接班时应由交班人员和接班人员对系统进行一次巡视和检查,巡检频 率宜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5、二沉池操作规程二沉池启动分为空池启动 和满池启动,下列启动操作步骤均为空池启动,若为满池启动,其水下检查部 分可以省略。

    在启动检修后重新投入运行的二沉池系统前,应进行启动前检查: 控制闸门启闭性能良好、池内无砂或其它残渣、机械设备润滑和油位合适、动 力、开关柜、控制系统、齿轮、传动齿轮、行走轮子、超载保护装置和轮道具 备运行条件、桥架刮泥机运行数圈以检查刮泥机上的橡胶刷的位置是否合适, 若位置太高或太低应及时调整同时机械的运行应稳定匀速旋转且无颠簸或上 下跳跃的现象发生,渣斗能收集浮渣若刮泥机系统装配有超载报警装置时, 应测试机械设备在超载的情况下是否会自动报警和停机水面以下设备的紧固 与防腐、配水池和回流污泥管线无残渣或堵塞情况、沉淀池结构防腐良好、无 开裂和其它潜在故障、集水堰板水平、无缺陷启动进水闸门进水到沉淀池中, 进水时操作人员应使各池均匀进水当沉淀池进水 2 小时时,启动刮泥机在 启动操作阶段应测定刮泥机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各种运行参数,并与设计值和 设备验收记录对照,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在启动运行后要增加巡检频率, 第一次间隔30 分钟,第二次间隔 45 分钟,如果没有问题出现,系统即可转入 正常巡检36、消毒确定加氧量消毒可以杀死排放污水中的病菌,防止病疫传 播与扩散,但加氯与有机物反应后,会生成致癌物质,因此既要消灭病菌,又 要尽量减少加氯量,国标要求控制粪大肠菌群数(易测,又可反映病菌杀灭情况 的一种间接指标),因此应通过实验来确定加氯指标,再按排水量计算加氯量, 步骤为:a、测定出水中的大肠菌群数b、将该水样分为6个100ml的杯样c、 对每个杯样中加 0.5、 0.6、 0.7、 0.8、 0.9、 1.0mg 氯,则每个杯样的加氯指标 分别为5、6、7、8、9、10mg/L。

    d、搅拌水样,模拟实际运行中,污水在接触 池中停留时间e、达到停留时间后,分别测定大肠菌群数f、取大肠菌群数 达标所需的最小投氯量g、按日平均进水量求加氯量加氯量(Kg/h) = [Q平均(m3/h) *试验求得的加氯指标(mg/L)]/100037、消毒开机步骤a、将准备使用的 氯并移到加氯位置,测定重量,确定氯瓶中有氯b、若为500Kg以上氯瓶则将 出氯阀旋转至上下垂直,将氯瓶的出氯阀一端稍微垫高,并严格使用上出氯阀, 挂上“使用”牌c、清除出氯总阀阀口杂物,垫上专用垫片,安装氯气连接管 d、在正常加氯前,应先开启加压泵,使水射器正常工作在停止加氯后,加压 泵应持续工作2-3分钟后,方可停止运行e、稍许开启出氯总阀,用10%的氨 水检查联结点是否漏氯,氯阀是否出氯,如果气温较低,开启喷淋加温,并应 严格防止出氯总阀淋水受腐蚀并按上节实验要求的加氯量加注f、加氯机的 使用,请按照所使用的加氯机使用说明编写 38、化学药剂溶解和配制化学试 剂溶解和配制程序为:溶解槽中进水至一定量f同时将定量化学药剂加入到溶 解槽中f开始搅拌至完全溶解f溶药槽f持续进水至要求的药液浓度化学药 剂的配制浓度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在运行的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液位 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复核溶解槽中化学药剂液位,以避免计量泵空转和无化 学药剂投加 39、化学除磷系统开机前检查检查内容如下:加药管线无泄露、 计量泵具备运行条件、加药管线阀门启闭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反应池具备运行 条件启动前检查完成后,即可进行启动操作,启动操作的程序为:反应池进水 (若为机械反应池,应同时启动搅拌装置启动)、启动计量泵投加化学药剂详 细启动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40、回流 污泥泵房操作规程泵的开启和停机受工艺要求控制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量的 控制,主要由中控室按检测仪表传回的信息进行自动控制,在初次投入使用时 和在用其它方法校核或作进一步调试时,可用手动控制操作,调试完成后再转 入自控程序当需要手动操作剩余污泥泵或回流污泥泵时,首先检查污泥池泥 位,检查泥泵是否安装正确,紧固件无松动,电缆接线盒正常,出水闸门是否 关闭(设计另有规定除外),流量计是否正常,然后将切换开关切换至手动位置, 检查三相电源电压,拟开电机温度,湿度是否正常,启动电机,监听泵机声音, 监视电压、电流表,若声音正常;电流回跌后,缓慢开启出水闸阀,按工艺对 流量的要求控制闸阀开启度,监视电压与电流是否处在合理幅度内,报告中控 室开机时间并与中控室核对各运行参数,并可转入自控运行,若开机过程中发 现有任何不正常现象不得开机,或已开机的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 才能重新开机,但重新开机必须在关死闸阀,电机完全停止5分钟后才可重新 启动,重复启动仍然不成功的应按设备故障报修。

    当需要手动停机操作时,应 通知中控室检查电机温度、湿度是否正常,关闭出水闸门,将切换开关切至手 动位置, 并关闭电机 41、混凝剂的配制混凝剂配制程序为:溶解槽中进水至一 定量f同时将定量化学药剂加入到溶解槽中f开始搅拌至完全溶解f溶药槽f 持续进水至要求的药液浓度 (详细混凝剂配置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项目城市依 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混凝剂的投加量应根据污泥的性质、硝化程度、污泥含 水量等因素进行调整应根据混凝剂的种类、允许的储存有效期和储存条件等 来确定储备量,混凝剂应同时遵循先存先用的原则 42、带式压滤机启动前检 查包括:混凝剂投加系统(包括计量泵、混凝剂配置情况、液位控制系统、管道 系统和溶药罐等)具备工作条件带式压滤机(包括滤带、滤带纠偏装置、驱动 装置、反冲洗系统、污泥投加装置、皮带运输机运泥车辆及排水系统等)具备工 作条件, 启动带式压滤机空转数分钟确定无故障污泥配料泵具备工作条件动 力和自动控制系统具备运行条件确保以上检查工作完成以后,即可启动污泥脱 水系统,启动步骤为:根据储泥池泥量或根据剩余污泥排放量进行污泥脱水操 作混凝剂投加启动带式压滤机(包括反冲洗系统和皮带输送机和调配污泥运 输车辆)。

    启动污泥投配泵,观察脱水机运行情况和调整投配污泥量,相应调节 混凝剂投加量,直到出口污泥达到含水率标准详细启动操作步骤由供应商或 项目城市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系统投入运行后应确保污泥脱水间的 通风43、变频器的调试工作包括①通电前的检査:变频器型号规格是否有误 安装环境是否有问题整机连接件有无松动,接插件是否可靠插入,有无脱落 和损坏电缆是否符合要求主电路、控制电路的电气连接有无松动,接地是 否可靠各接地端子的外接线路有无接错,屏蔽线连接是否符合要求全部外 部端子与接地端子间用 500V 兆欧表测量,电阻应在 10M 以上主电路电源电压 是否符合规定值箱内有无金属或电缆线头等异物遗留,必要时进行清扫② 不接电动机,变频器单独调试:先将所有的操作开关断开将频率设定(即速度 设定),电位器调到最小值接通主线路电源开关(一般内部冷却风扇、面板等 控制电路、程序电路等都同时通电),稍等一会,检查各电路有无发热、异味、 冒烟等现象,各指示灯是否正常查变频器所设定的参数,可根据实际要求修 改或重新设定数据给出正转或反转指令,由旋转频率给定位器,观察频率指 示是否正确如频率显示不是数字式,必要时还要校正频率表。

    ③变频器带电 动机空载运行:先将所有操作开关断开将频率设置电位器调至最小值接通 主电源开关(风扇、面板等控制电路、程序电路同时通电 )给正转或反转指令 首先在几赫运行,观察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一般正转指令,是指电动 机旋转为逆时针方向 (指轴端)电动机旋转方向反了,不必颠倒主电路的相序, 可通过调换控制端子的接线,即可改变旋转方向逐渐加大设定值,观察频率 升高到最大值时电动机运行情况,测量转速、输出电压停机后,检查频率设 定电位器的位置,再观察加速运行和减速运行是否平滑稳定④变频器带电动 机负载运行:接通主电源开关根据负载实际要求,变更参数设定在正转指 令下,逐渐顺时针调节频率给定电位器,电动机转速逐渐上升,同时观察机械 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如有误要更改接线当电位器右旋到底时,要对应最高 频率和转速在加速期间,要观察机械有无拍频、振动等现象然后再将电位 器反时针(左旋),而电动机转速也随之逐渐降低,直至停止注意当给定频率 在起动频率之下时,电动机应不转动保持给定最高频率(对应最高转速)时, 接入正转指令,电动机转速从给定加速时间升速,直至最高转速稳定运行如 在加速过程中,有过载现象则可能设定加速时间过短,应进行调整。

    在电动机 满载运行时,关断正转指令信号则电动机按设定减速时间减速直至停止在反 转指令下,重复c,d和e项调试在运行中,有些设定参数可以改变,有些则 不允许改变,应根据不同型号的变频器操作说明进行 44、污水处理厂检修工 作包括机械设备检修、监测仪表的检修与校正、电气设备检修和污水处理构筑 物检修所有的检修工作都由定期检修,故障维修和改善维修组成 45、定期 检修是为防止设备精度、性能劣化,影响生产正常进行或降低故障率,按事先 预测和安排的计划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所进行的检修活动,故亦称为预防检修 46、故障维修是在设备使用中发生故障、事故后或性能、精度降低到规定水平 以下时所进行的恢复性修理,亦称为事后修理这种检修方式适用于结构简单 设备,利用率低、修理技术要求不高、能及时提供备件、有代用的设备,以及 实行预防检修不经济的设备故障检修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有计划控制的故 障检修(日常检修、小修或技术维护)根据日常点检、巡回检查、定期检查等所 发现的故障症兆、经分析后,按需修内容、零件复杂程度、工作量及生产允许停歇时间这是在与车间生产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既可使设备得到恢复性修理,又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突发性故障紧急修理:设备故障突然发生,事先又无任何症兆,为了及时恢复生产所必须进行的非计划性的紧急修理47、改善维 修是对存在先天性缺陷或故障频发的设备,将其局部结构或零件的设计,在结 合修理时加以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和检修性的措施它与技术改造的区别是 前者在于改善和提高局部零件的可靠性和检修性,以降低设备故障,减少检修 时间和费用而后者主要是提高设备的性能或改变设备的功能48、污水处理 厂常见在线仪表种类工艺聲數测里介廣测里剖位幸用悅表污水进、岀水营迢屯琦流里11、.tR声应流 蚩计、涡衔漩呈计明渠拙方滋明案漩臺计污泥冋述污逅管道电磁-总里计、超L■波滤 里计、,禺询滤:蚩计剩余污泥菅道电磁流里计空气壬用微扎瞟三込压缩 主円主筲踣扎桅浣里计、你准唏嘴 型渍星订、庙里流里订温度污水进水moo熱屯阻型温疫仪压尢1污水泵站出口管路上弹簧管式压尢表、 压力变送器污泥泵站出口管路上弹番青式圧尢|表、 压力变送器空气鼓风机岀口菅路上弹苗育式吐尢|表. 丿土力娈适器懑位污水ifi水泵站隼水池超声:也恥位计、:孔”质式■很f主i十格栅前、后液位差超严曲泌他计、 沉一扎.*:液fiii十污泥冋淙泵讪隼水汕,招声濾液代计、 沉A式滿倚计氧化沟工艺 曝气池水位超声波液位讨、 沂入式液怜U液缩池起声波液位计PH污水进、出水管路FH仪曝气池內FH仪氧化还原电位污水厌氧池内氧化还原电位计(ORF)氧化沟、厌氧段后侧氧化还嫖电位计(ORF)浊度污水进水浊度用穿逶光浊度计出水浊度用散射光浊度计污泥浓度污泥曝气池、回流汚泥管 踣、剩余污泥管路污泥浓度计诸解氧污水曝气池谓解氧测走仪污泥界囱污水、污 泥二沉池污泥界面计COD污水进/出水COD在线测量仪消解,去 或紫外光法BOD污水进/出水EOD在线测量仪消解,去 或紫外光法氯污水接触池出水余氧测量仪水质水样污水进/出水管踣自动取祥器(真空型〉49、运行参数的监测指标运行部根据生产需要以业务联系单形式安排化验指标 类别、频次。

    化验室应对运行参数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对运行参数的分析,判断 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并及时反馈给污水处理厂中心控制室,由中心控制 室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作必要的调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正常运行检测 的项目和周期应按国家建设部标准CJJ60-94执行见表6-1,表6-2对常规化 验项目的化验数据,应于每天上午9:00之前以书面报告及电子报表形式反馈 对临时增加的化验项目数据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呈报生产运行部以便分析工艺运 行状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早作预防措施污水序号项目频率序号项目類率1PH 18每次21蛔虫卵次周2ss22烷基茏磺]钠3E OD523醛类毎4COD24氨化物5S7%25硫化物&NLSS2&氟化物7ML7SS27油类8DO28茏肢9氯化物29揮发酸10/=■30氢化物11硝酸盐氮31铜及其化合物每半年一炭12亚硝酸盐氮32锌及算化合物13.总疑33铅及其化合物14有机氮34=汞及其化合物15磷酸盐次35六价错16总固休3G心、T 口17溶解性固体37总银IB总有机確38总镉19细菌总数39总砒20粪大肠菌群40有机磷污泥序号项目類率序号项目频率1有机物含量每天一次14锌及.其化合物每季次2含水率15铜及苴化合物3FH16铅及.苴化合物4脂肪釀17错及.苴优合物5总碱度1B锦及其化合物6沼气成份每周一次19镉及.其化合物7酚类每月一;欠20汞及苴化合物8氨化物21硝及.苴化合物9矿物油22硼及苴优合物10苯并(3)比23,总拥111细菌总数24总磷12大肠菌群25总钾13蛔虫卵50、采样容器采样容器应由惰性物质组成,抗破裂、清洗方便、密封良好和启 闭容易。

    采样容器必须确保样品免受吸附、蒸发和外来物质的污染样品瓶可 用硬质(硼酸)玻璃瓶或高压聚乙烯瓶在选择样品瓶时应考虑水样与容器可能 产生的问题,以确定容器的种类和洗涤方法51、样品采集在采样地点将采用 容器(水桶或瓶子)浸入要取样的废水中,使注满水或泥水混合物,取出后倒进事 先准备的合适的样品容器中即可有时也可直接将样品容器浸入水中取样取 样时,应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正式采样前要用水样冲洗容器 2~3 次洗涤完的废水不得重新倒入沟渠中,以免搅起水中悬浮物采集的样品应及 时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现场记录单若为用户出口采样应由被采样单位有关人 员签字样品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性质稳定的污染物,可将分别采集的 样品混合后一次测定对于不稳定的污染物,可在分别采样和分别测定后,以平 均值表示污染物浓度废水中某些组分的分布很不均勿,如油和悬浮物,某些组 分在分析中很易变化,如溶解氧和硫化物等如果从全分析采样瓶中取出一份废 水子样进行这些项目的分析,必将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这类监测项目的水样 应单独采集,有的还应在现场作固定,分别进行分析采样完成后应按要求填写 样品现场数据表(见附录三,样表 6-2-1)和样品保存登记卡(见附录三,样表 6-2- 3),水样标签要与以上两样表一致。

    52、样品保存将水样充满容器至溢流并密 封为避免样品在运输途中的振荡,以及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对容器内样 品组分和待测项目的干扰,为对酸碱度、BOD、DO等产生影响,应使水样充满 容器至溢流并密封保存但对准备冷冻保存的样品不能充满容器,否则水冻冰 之后,因体积膨胀致使容器破裂冷藏:水样冷藏时的温度应低于采样时水样 的温度,水样采集后立即放在冰箱或冰-水浴中,置暗处保存,一般于2〜5°C 冷藏,冷藏并不适用长期保存,对废水的保存时间则更短冷冻(-20°C): —般 能延长贮存期,但需要掌握熔融和冻结的技术,以使样品在融解时能迅速地、 均匀地恢复原始状态水样结冰时,体积膨胀,一般都选用塑料容器加入保 护剂(固定剂或保存剂):投加一些化学试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保护 剂应事先加入空瓶中,有些亦可在采样后立即加入水样中经常使用的保护剂 有各种酸、碱及生物抑制剂,加入量因需要而异所加入的保护剂不能干扰待 测成分的测定,如有疑义应先做必要的实验所加入的保护剂,因其体积影响 待测组分的初始浓度,在计算结果时应予以考虑,但如果加入足够浓的保护剂; 因加入体积很小而可以忽略其稀释影响所加入的保护剂有可能改变水中组分 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因此选用保护剂时一定要考虑到对测定项目的影响。

    如因 酸化会引起胶体组分和悬浮在颗粒物上固态的溶解,如待测项目是溶解态物质, 则必须在过滤后酸化保存对于测定某些项目所加的固定剂必须要做空白试验, 如测微量元素时就必须确定固定剂可引入的待测元素的量 (如酸类会引入不可 忽视量的砷、铅、汞 )必须注意:某些保护剂是有毒有害的,如氯化汞(HgCl2)、三氯甲烷及酸等,在使用及保管时一定要重视安全防护53、化验室安全化验室本身就存在着某些危险因素,但只要分析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 规章制度,无论做什么实验都要牢记安全第一,经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 免如果预防措施可靠,发生事故后处理得当,就可使损害减到最小程度水 质监测实验室安全知识请参考《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相关内容,以 下是在日常化验室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安全规则:加热挥发性或易燃性有机 溶剂时,禁止用火焰或电路直接加热,必须在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进行;可燃 物质如汽油、酒精、煤油等物,不可放在煤气灯、电炉或其他火源附近;当加热 蒸馏及有关用火或电热工作中,至少要有一人值班管理,高温电炉操作时要带 好手套;电热设备所用电线应经常检查是否完整无损,电热器械应有合适垫板; 电源总开关应安装坚固的外罩,开关电闸时,绝不可以湿手,并应注意力集中; 剧毒药品必须制定保管、使用制度,应设专柜并双人双锁保管;强酸与氨水分开 存放;稀释硫酸时必须仔细缓慢的将硫酸倒入水中,而不能将水倒入硫酸中;用 移液管吸取酸、碱和有害物质时,不能用口吸,而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倒用硝酸 氨水和氢氟酸等必须戴好手套,开启乙醇和氨水等易挥发试剂瓶时,绝不可以 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尤其在夏季当开启时极易冲出,如不小心,会引起严 重事故。

    消解等产生有害气体操作,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离心机时,必须 在完全停止转动后才能开启;压力容器如氢气钢瓶等必须要远离火源,并停放稳 当;接触污水和药品后,应注意洗手,手上有伤口时不可接触污水和药品;化验 室应备有消防设备,如黄沙桶和四氯化炭灭火机等,黄沙桶内黄沙应保持干燥, 不可浸水;化验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照明良好、环境整洁,私人物品以及与化 验室无关的物品不得存放在化验室,每天工作结束,应进行水、电等安全检查, 在冬季,下班前应进行防冻措施检查 54、校准曲线的检验线形检验:即检验曲线的精密度对于以 4~6 个浓度单位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 绘制的校准曲线,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 r|N0.9990,否则应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重新绘制出合格的检验曲线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在线形检 验合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y=a+bx然后将所得截距a 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可做0处理,方 程简化为y=bx,移项得x=y/b在线性范围内、可代替查阅校准曲线,直接将样 品测量信号经空白校正后,计算出试样浓度当 a 与有显著性差异时,即示代 表校准曲线得回归方程的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应找出原因并予以纠正后,重 新绘制校准曲线并经线性检验合格,再计算回归方程,经截距检验合格后投入 使用。

    回归方程如不经上述检验和处理,即直接投入使用,必将给测定结果引 入差值相当与截距 a 的系统误差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方法 的灵敏度是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完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仅由于操 作中的随机误差所导致的斜率变化不应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此范围因分析方 法的精度不同而异例如,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误差小 于 5%; 而原子分光光度法则要求其相对误差值小于 10% 等等 55、标准物质对比 分析量值传递:将实验室配制的样品或控制样品等,通过与标准参考物的对比, 检查它们的浓度值的误差并加以修正仪器标定:对于采用直接定量法的仪器, 采用标准参考物对仪器进行标定对照分析:在进行试样分析的同时,用相近 浓度的标准参考物或其稀释液进行分析,根据标准参考物的实测值与保证值的 符合程度,能够确定试样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否可以接受质量考核:以标准 参考物作为未知样,考核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或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 相符程度,从而帮助分析人员发现问题和保证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56、事 故预案应包括:事故报警、应急处理、事故调查、责任处理、事故预防(工程技 术措施、教育措施、管理措施 )、事故报告、事故信息传达(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吸取教训,杜绝事故发生)。

    事故预案各步骤的参与者应在事故预案中有明确的 规定(并应包含紧急联系方式等),如事故调查由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的负责人来 完成57、电气机械设备故障事故报警: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报警包括自动报警装置 报警和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报警,发现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中 心控制室报告,中心控制室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立即着手进行处理设备事故 报警后立即停止报警设备的运行并开启备用设备维持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到报 警设备现场进行调整处理如果报警设备没有备用设备,则在停止运行后立即 调整上、下游工艺流程的运行参数并立即通知值班负责人加强监控和派操作人 员至报警设备处调整参数应急处理:操作人员到达设备报警现场后,应立即 调查和排除故障,并检查设备性能如果设备损坏,则应报值班负责人共同确 认后通知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修事故调查:事故应急处理完毕,应由技术 负责人、当班负责人和当班操作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并填写事故调查表,事故调查表完成后应抄送动力维修部和厂长办公室责任 处理:事故原因调查完成后,技术负责人应根据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追究相关 人员责任,提出责任处理书面建议,送厂长办公室由厂长作出书面事故责任 处理决定并在厂内公告栏内张贴。

    事故预防:事故预防应从工程技术措施、教 育措施和管理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事故预防方案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总结并 最终形成书面报告后,由厂长决定并付诸实施事故报告:事故报告包括事故 调查、事故责任处理和事故预防等三个方面的书面报告事故报告由动力维修 部负责整理并归档事故信息传达: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吸取教训,杜绝事故 发生58、遇通知停电怎么办在接到通知停电后 15 分钟内,应撤消所有的运行 命令即关停正在运转的设备记下正在运行的设备编号,以便来电恢复正常 运行)待设备停止运转后,脱开 PC 机与 PLC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达2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