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考试/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八十-五年大专预备军官复选国文考试试题

文档格式:DOC| 22 页|大小 115.51KB|积分 15|2022-10-10 发布|文档ID:160377914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八十五年大專預備軍官複選國文考試試題(C)1.梁啟超「論進取與冒險」一文,引用王陽明詩:「人人有路透長安,坦坦平平一直看」是在說明何者之可貴?  A智慧 B熱誠 C希望 D膽力(D)2.左傳: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詞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以,無能為也以」燭之武言中隱喻何義?  A自責 B謙詞 C諉過 D牢騷(B)3.史記管晏列傳記述晏平仲之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衡命」意謂:  A違抗命令 B衡量命令之得失 C恪遵命令 D陽奉而陰違(A)4.駱賓王為徐敬業以武后臨朝移諸郡縣檄:「南連百越,北盡山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旨在誇示義軍:  A軍容壯盛 B糧秣充足 C武器精良 D賞罰嚴明(A)5.請選出用字完全正確者:  A啜菽飲水盡其歡 B冬溫夏清 C昏定晨醒 D揚明聲,顯父母,斯之謂孝(C)6.下列戲曲小說,取材與其他三者非同源者為:  A枕中記 B黃粱夢 C李娃傳 D邯鄲記(C)7.下列有關三國志之敘述,何者為非?  A斷代紀傳史 B陳壽撰 C三國分列,以示各自獨立,僅蜀書有帝紀 D宋文帝嫌其略,名裴松之為之注(C)8.下列之敘述,何者為非?  A「克紹箕裘」意謂子承父業  B「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可以觀」是指讀詩經可以考見得失   C「庭訓」一詞典出論語,意謂母親育我劬勞  D「舉一隅,不以三於反,則不復也」說明孔子重視「啟發」教育(B)9.下列何者不是從視覺方面來描寫景物?  A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B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C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D渡頭餘落日,墟里上狐煙(D)10.甲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 乙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 丙 兌命曰:念終始,典于「學」;「學」學半 丁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誰與歸? 上列各組文句「」中字音義全同者為: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C)11.下列各句中「長安」一詞係指古都陝西長安者為:  A世說新語:「日近長安遠」「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B李白詩:晉朝南渡日,此地舊長安  C杜甫詩:聞道長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D辛棄疾詞: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C)1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數三匝,何枝可依?」隱喻:  A孫權據地自雄,終必為曹氏所滅 B董卓作亂,京師淪陷,百僚四散逃竄   C劉備之南奔,如烏鵲狂飛自擾,終無安身立命之所  D曹操自喻烈士墓年,壯心不已,由思展翼千里,圖成霸業(A)13.甲 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賣漿家 乙 公子欲見兩人。

    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 丙 公子聞所在,乃閒步往從此,兩人游甚歡 丁 平原均聞之,謂其夫人曰:「使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 上列文句出自史記信陵君列傳,其斷句完全正確者為: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A)14.詩魏風:「說鼠碩鼠,無時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是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下列有關本章詩之敘述,何者為非:  A師只在描寫女子持寵而驕,其夫忍無可忍,將遠適他鄉 B「逝」通「誓」   C「碩鼠」在修辭上用的是「比喻法」 D「莫我肯顧」係為押韻而倒裝之詩句(D)15.詩曰:「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與下列何者寓意相同:  A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B君子言而民莫不信   C民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D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B)16.荀子天論篇以為星墜木鳴,日月之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偶然出現,是  A政治亂亡之警兆也 B天地自然之變化,不足怪也 C違反天命之懲罰也   D愚民之邪說也(B)17.清乾隆中修四庫全書,共繕寫七閣藏書,目前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者為珍藏於台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之:  A文溯閣 B文淵閣 C文瀾閣 D文津閣(D)18.王勃滕王閣序:「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與下列何者寓意不同:  A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 B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C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官成古丘 D枯槐聚蟻無多地,秋水鳴蛙自一天(D)19.下列何者非莊子養生主所言之養生觀念:  A只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B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   C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D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使之病(A)20.江淹別賦:「乃有劍客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據史記刺客列傳,下列之敘述何者為非?  A韓國係指張良得力士狙擊秦始皇於博浪沙故事 B趙廁係指豫讓吞炭刺趙襄子故事   C吳宮係指專諸刺吳王僚故事 D燕市係指荊軻刺秦始皇故事(D)21.下列「」中何者非「同意複詞」:  A風俗「隳頹」,莫之能救 B所列書目,叢雜「猥多」   C創業未半,中道「崩殂」 D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D)22.下列有關漢書藝文志之敘述,何者為非:  A為中國西漢以前群書目錄之總匯 B其題材係根據劉歆之七略   C班固評墨家之缺失在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殊 D諸子十家中不入流者為農家(B)23.凡制訂,訂定,修正,廢止法令案件及有關政策性或重大興革案件,在簽稿撰擬上,一般採用何種方式:  A簽稿併送 B先簽後稿 C以稿代簽 D以簽代稿(A)24.歸去來辭:「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執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請選出正確的敘述:  A「乘化」之意為順任自然之變化 B「帝鄉」是指功名富貴之追求   C「歸去來辭」之作者為陶弘景 D文中充滿神仙道化思想(A)25.張可九普天樂:「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兩字功名頗看鏡,不饒仁白髮星星釣魚子陵,思蓴季鷹,笑我飄零」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此取為張可九著名之「套曲」 B此曲共有八個韻腳   C「西風驛馬」「落月書燈」為對偶句 D「紅葉吳江冷」與「思蓴季鷹」出自同一典八十六年大專預備軍官複選國文考試試題(C)1.下列何者非孫子兵法的戰略原則?  A兵者,詭道也 B兵貴勝,不貴久 C勝兵先戰,而後求勝   D上兵伐謀,其下攻城(D)2.使司馬遷不勝慨嘆:「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的賢相係:  A子犯 B子產 C管仲 D晏嬰(B)3.管仲告誡齊桓工曰:「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意謂:  A駭世之論,不可親信 B居安思危,戒險則全   C生於宴安,死於憂勤 D心廣體胖,安若泰山(D)4.韓信於背水鎮一役,根據的是何種兵法?  A右倍山陵,前左水澤 B小敵之堅,大敵之擒   C敵則能戰之     D陷之死地而後生(B)5.禮記學記以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根據的是何種兵法?  A就賢裡遠 B設教興學 C修身以道 D察訥雅言(C)6.選出用詞正確者:  A詡詡如生 B始作蛹者 C為人不齒 D鳩佔雀巢(B)7.「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係李白贈與何人的詩作?  A王維 B孟浩然 C韋應物 D賀知章(D)8.劉勰的文學主張何者為非?  A文采所以飾言,辯麗本於情性 B詩人什篇乃未情而造文  C立文知道其理有三:形文,聲文,情文   D詞者文之經,情者理之緯(A)9.建安詩歌代表人物是:  A三祖陳王 B竹林七賢 C左思,潘岳 D陸機,陸雲(A)10.陸九淵以為君子,小人最大的差別在:  A義利之辨 B場屋得失 C立志九暫 D官資崇卑(A)11.林覺民與妻訣別書中所云「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此「太上」係指:  A聖人 B彭祖 C神仙 D僧道(A)12.有關木蘭詩的敘述,何者為非?  A為六朝著名的樂府民歌 B為五言長篇敘事詩  C與孔雀東南飛在內容,風格上乘顯著對比   D為北方社會喜劇,敘事明朗暢快(D)1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則細流,故能究其深」係何人之語?  A蘇秦 B韓非 C孟子 D李斯(C)14.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係何類小說?  A俠義 B諷刺 C志怪 D譴責(B)15.少時自比管仲,樂毅,不受時人推許,身後卻贏得「一代宗臣肅清高」聲譽的是:  A韓信 B諸葛亮 C張良 D蕭何(B)16.古體詩的特徵,何者為非?  A在章法上,每首句數並無限制 B句法方面,只限五,七言  C沒有固定格律,只重自然音節 D平仄沒有明確限制(B)17.以鄉野奇聞為小說題材,展現悲天憫人胸襟並體現民族大生命的軍中作家是:  A張啟疆 B司馬中原 C古蒙仁 D劉克襄(C)18.如欲寫信給尊長,右圖中式信封框內欄的書寫格式,有幾處錯誤?(本題無附圖)  A一 B二 C三 D四(B)19.楚材晉用乃喻:  A大材小用 B人才外流 C人才濟濟 D學非所用(A)20.蘇東坡以為:「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次讀之。

    當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並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乃教學子讀書採:  A精讀 B略讀 C速讀 D慎讀(B)21.元人貫雲石「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遶清江,買不得天樣紙」用的是什麼修辭法?  A擬人法 B誇飾法 C直陳法 D層遞法(A)22.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塑,不行焉,可謂明也以矣浸潤之譖,膚受之塑,不行焉,可謂遠也已以」意指:  A人能明察事理,識見深遠 B人宜行事端正,莫論人非  C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D片言可以折獄(D)23.韓愈「原道」,懷南子「原道」,呂氏春秋「原亂」,黃宗羲「原君」,其中「原」字義與下列何者同?  A詔書特「原」不理罪 B「原」泉混混,不舍晝夜  C我兒解「原」夢,為我轉雲團 D春秋之意,「原」心定罪(A)24.上承尚書,春秋,下開國策,史記的優秀歷史散文是:  A左傳 B國語 C堯典 D魯史(C)25.胡適於「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中主張文學:  A需言之有物,物即文以載道 B宜避用俗字俗語  C不講對仗,不需用典   D一時代有一時代文學,宜以古為詩,方可超越前人八十七年大專預備軍官複選考試試題(C)1.小過掛:( )「震上艮下,上動下止。

    」其乃指:    A 訓牛馬以致遠之象  B 舟楫之象  C 杵臼舂米之象 D 平息干戈之象(D)2.嚴鐵論「貧富」一文中「食湖地,管山海,芻蕘者不能與之爭澤,商賈不能與之爭利」「芻蕘者」意指:    A 農夫 B 漁夫 C 工人  D 樵夫(D)3.荀子天論「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匈匈」意指:    A 逆行 B 兇惡 C 急促  D 喧嘩(B)4.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敬昊順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係指:    A 道家 B 陰陽家 C 農家  D 儒家(C)5.道學解一文中「沈浸醲郁,含英咀華」句中「沈浸醲郁」其意指:    A 沈於酒香中   B 品味濃香佳茗  C 涵泳濃厚書香中   D 義理正而藻詞美(C)6.日知錄取「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之意而命名,此句係何人所言:    A 子貢 B 子思 C 子夏  D 孟子(D)7.定法一文中「數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課」意指:    A 執行  B 授權  C 掌握  D 考核(D)8.國有四維:一曰理,二曰義,三曰廉,四約恥所謂「廉」係指:    A 不從枉 B 不自進 C 不踰節 D 不蔽惡(C)9.阿房宮賦「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幾千萬落。

    」「囷囷」意指:    A 光禿貌 B 曲折貌 C 迴旋貌 D 直聳貌(D)10.中庸哀工問政章「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句中『』應為:    A 勸百姓也 B 勸士也 C 勸百工也 D 勸賢也(D)11.墨子語其弟子魏越曰:「凡入國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句中『』、『』應指:    A 尊天、事鬼  B 兼愛、非攻  C 節用、節葬  D 尚賢、尚同(A)12.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易以卦詞、爻詞為傳、以十翼為經   B 道家之要旨:崇法自然,主張無為    C 禮記,為孔子七十弟子及後學者所記  D 孟子稱「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D)13.下列有關史記之敘述,何者為非:    A 上起皇帝下迄漢武帝   B 史記分本紀十二、表十、世家三十、列傳七十    C 史記論斷標「太史工曰」 D 書中體例,因於左傳(B)14.下列有關後漢書范滂傳之敘述,何者為非:    A 為南朝宋仁范曄所撰  B本文選自後漢書酷吏列傳 C 本文敘述范滂少有高節,長有壯志,即為仕宦,摘姦懲惡    D 其敘述多不以時代先後為序,而法史記以類相從之例(D)15.六國論「委區區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不「折」之意:    A 消滅  B 歸罪  C 拒斥  D 屈服(B)16.下列有關公文之結構,何者為非:    A 本文及公文之主體,應將行文之原因、內容、目的作簡淺明確之敘述    B 受文者為行文之對象,應寫在發文者之前,並書寫全銜    C 公文在發文時應記國曆年月日及編列發文字號    D 機關名稱應寫全銜(D)17.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賭,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  也」句中  應為:    A 始  B 終 C 本 D 獨(A)18.說苑「建本」一則「操弓不反於檠」「檠」字讀為:(本題無答案選項)    A B C D(A)19.詩史上所稱「初唐四傑」四傑指:    A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B 沈佺祺、宋之問、陳子昂、王積    C 陳叔達、孔紹安、虞世男、袁朗 D 上官儀、王積、陳子昂、沈佺祺(A)20.唐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何人所做:    A 李白  B 陶淵明  C 杜甫  D 白居易(D)21.清代著有子不語、隨園詩話、小倉山房時文集之作者為:    A 金聖嘆 B 趙翼 C 蔣士銓 D 袁枚(D)22.下列有關「世說新語」之敘述,何者為非?    A 宋臨川王劉慶義編撰    B 記後漢至東晉年間,高士言行,名流談笑    C 反應士族階層的生活面貌 D 對於反抗禮法的精神,表示排斥(B)23.文心雕龍「情采」一文中「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行文,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所謂「行文」指:    A 音樂  B 繪畫  C 辭章  D 雕刻(B)24.論語子罕篇「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指:    A 不自以為是 B 不憑空揣測 C 不固執拘泥 D 不絕對肯定(B)25.左傳秦晉殽之戰「三十二年東,卜偃使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所謂「西師」指:    A 鄭國  B 秦國   C 齊國  D 晉國八十八年大專預備軍官複選國文考試試題(D)1.漢書體例因於史記,但無:   A 書 B 表 C 本紀 D 世家(C)2.管晏列傳「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杞慕焉!」其中「余」是指:   A 管仲 B 蘇軾 C 司馬遷 D 曾國藩(B)3.醉翁亭記中「佳木秀而繁陰」指的是:   A 春景 B 夏景 C 秋景 D 冬景(B)4.中庸首章「致『』,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句中『』當是:   A 中道 B 中和 C 仁義 D 仁道(D)5.定法「知而弗言,是不謁過也」句中「謁」意為:   A 遏也 B隱也 C犯也 D告也(D)6.秦晉殽之戰弦高「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句中「乘」意為:   A騎坐 B 馬匹 C 熟皮 D 四(C)7. 下列解釋何者為非:   A 「自」乎晚節:及 B 窺竊「神器」:帝位 C 公侯「冢子」:庶子 D 弒君「」母:毒害(A)8.三國至諸葛亮傳「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句中「莫之許也」意指:   A 皆不以為然 B 沒有不准許的 C 沒有不讚許的   D 接默然許之(C)9.孫子兵法謀攻篇主張的作戰理念,正確的是:   A 破國為上 B 上兵攻城 C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D 百戰百勝,善之善者也(B)10.周易古者庖犧氏章云:「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句中『』應為:   A 大 B 久 C 廣 D 用(A)11.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是: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之長(D)12.莊子養生主一文以庖丁解牛以喻養生,喻人應:   A 努力求知 B 與人為善 C 精益求精 D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A)13.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司馬相如做三都賦,構想十年而成,洛陽為之紙貴   B 孟浩然少好節義,隱居鹿門山,四十歲應進士舉,不第   C 劉永所為歌詞,有雅俗二類,俚詞雖淺俗,而大眾好之,風靡一時   D 辛棄疾志切國仇,耿耿精忠,白首不衰,著有稼軒詞(C)14.大學經「自天子已至於庶人,壹是皆以『』為本」,句中『』應是:   A 國家 B 助人 C 修身 D 道德(D)15.下列何書不在名代四大奇書之列:   A 西遊記 B 三國演義 C 水滸傳 D 紅樓夢(A)16.有六一居士之稱的是:   A 歐陽修 B 蘇軾 C 白居易 D 陸九淵(D)17.旬子勸學篇「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

    」句中『』應是:   A 人 B 行 C 道 D 德(D)18.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周易之創作導源於八卦 B 易以卦辭,爻詞為經,以十翼為傳   C 八卦重而為六十四卦 D 庖犧氏做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父子之情(B)19.有關史記者,下列何者為是:   A 是吾國第一部紀傳體之斷代史 B 作者之父為司馬談   C 作家序帝王,列傳記人物 D 項羽列於列傳(A)20.書信寫作中,「賢喬梓」是用來:   A 稱人父子 B 稱人夫婦 C 稱人兄弟 D 稱社會賢達(C)21.禮記是:   A 先秦法家重要典籍 B 又稱小戴記,是戴德所編  C 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 D 與大戴記,小戴記合稱三禮(B)22.西湖雜記「歌吹為風,粉和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其中「羅紈」是指:   A 車輛 B 遊客 C 販夫 D 招牌(B)23.清代為文主剛柔相濟,奇偶互用,梁任公評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者為:   A 顧亭林 B 曾國藩 C 方苞 D 李鴻章(C)24.論語里仁篇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句中『』應是:   A 違禮 B 離道 C 違仁 D 害人(A)25.有關公文的寫作,下列何者為非:   A 發文者與收文者都必是機關   B 發文時應記國曆年月日,以為法律時效的依據   C 本文為公文的主體,其結構視需要分為「主旨」,「說明」,「辦法」三段,過用一段,兩段均可   D 下行,平行,上行文,各有其語氣,必依彼此關係,適當運用九十四年大專程度義務役預備軍官預備士官考試試題 C 1. 下列何者為杜甫之作品? A 琵琶行 B 燕歌行 C 兵車行 D 將進酒 C 2. 有「春秋外傳」之稱的是指何書? A 左傳 B 論語 C 國語 D 晉書 B 3.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 A 人 B 道 C 物 D 我 A 4.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指: A 史記 B 漢書 C 左傳 D 三國志 C 5. 我國第一首長詩,全詩共三百五十三句,一千七百六十五字,該詩被收錄在梁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中,為我國五言敘事詩中特有的長詩此詩為: A 西北有高樓 B 明月何皎皎 C 孔雀東南飛 D 青青河畔草 D 6. 南朝永明(齊武帝年號)時代,在文學界最負盛名的,是竟陵八友。

    下列何人非竟陵八友? A 范雲 B 陸倕 C 蕭琛 D 劉楨 B 7. 下列作品與作者的關係,何者正確? A 聊齋誌異-曹雪芹 B 儒林外史-吳敬梓 C 鏡花緣-李時珍 D 三俠五義-馮夢龍 D 8. 唐代傳奇中有愛情類的傳奇,其中白行簡的《李娃傳》,故事情節真摯,非常感人;後人每多據此而演出不少戲劇,其中明代薛近兗的何劇,至今在崑劇中,仍常見演出? A 枕中記 B 琵琶記 C 西廂記 D 繡襦記 B 9. 在〈蒯通說韓信〉一文中,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蒯通託相術進言,勸說韓信能與楚、漢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B 韓信終於聽了蒯通的說辭,背棄了漢王 C 蒯通引故實,證明漢王不可親信 D 蒯通請韓信速作決斷,勿猶豫不決 C 10. 〈秦晉殽之戰〉一文中有云:「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上述引文中,第一個「君」字乃指: A 晉文公 B 秦穆公 C 晉襄公 D 鄭穆公 B 11.〈報燕惠王書〉一文中有云:「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順左右之心,恐抵斧質之罪」其中「斧質之罪」意謂: A 拘禁 B 死罪 C 鞭刑 D 罰款 B 12. 有關王羲之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 王羲之字逸少,晉瑯琊臨沂人 B 王羲之信佛教,既去官,以交結方外名士,遊山玩水,採藥服食自遣 C 王羲之少穎慧,博學善書法 D 王羲之於三十五歲時,曾辭官歸隱,並自誓於父母墓前,不復出 B 13. 〈定法〉一文中有云:「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

    」其中「循名責實」意謂: A 依循名字,要求實在 B 擔任何種官位,即須盡何種職守 C 遵循名望,要求現實 D 循循善誘,勗勉鼓勵 A 14. 有關〈哀郢〉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 哀郢是離騷九章裡的一篇 B 其寫作時間,蓋在楚頃襄王時,秦楚復交,屈原再放江南時 C 在本篇中,屈原追敘初放時的情景與當時的經歷 D 悲小人日進,賢士益疏,全篇充滿對故國眷戀之情 C 15.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一文中有云:「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其中「麀」的音義為: A ㄌㄨˋ,雄鹿 B ㄅㄧˇ,牡鹿 C ㄧㄡ,雌鹿 D ㄔㄣˊ,牝鹿 D 16. 曹操〈短歌行〉一文中有云:「…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中「杜康」在詩中是指: A 水 B 油 C 茶 D 酒 B 17. 下列書信提稱語中,何者適用於平輩? A 函丈 B 惠鑒 C 膝下 D 知之 D 18. 「華堂毓秀」的題辭是用於: A 畢業典禮 B 新婚燕爾 C 生子滿月 D 新居落成 A 19. 下列書信提稱語中,何者不適用於軍界? A 禮席 B 麾下 C 鈞鑒 D 鈞座 C20. 總統與立法院、監察院之間所使用的公文類別是: A 令 B 呈 C 咨 D 函 D 21. 書信中的稱謂「賢喬梓」,是稱對方的何種關係? A 兄弟 B 夫婦 C 師生 D 父子 B 22. 在書信文句中,空出一個字的格式,稱為: A 單擡 B 挪擡 C 雙擡 D 平擡 A 23. 對聯的起源中,「桃符」是使用於: A 新年 B 清明 C 白露 D 霜降 C 24. 契約在兩頁以上時,裝訂後於接縫處加蓋雙方當事人的印章,稱為: A 職章 B 條戳 C 騎縫章 D 印信 A 25. 《孫子兵法․始計篇》一文中,認為在未作戰之前,必須有周密之計畫,周詳之準備,並以「五事」、「七計」為總綱,下列何者非屬「七計」? A 詭道孰多 B 天地孰得 C 兵眾孰強 D 賞罰孰明 D 26. 《孫子兵法․作戰篇》云:「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

    」其中「兵」之意為: A 戰爭 B 軍隊 C 戰術 D 武器 B 27. 《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談到「五事」,下列何者為非: A 道 B 勝 C 天 D 將 C 28. 《孫子兵法․謀攻篇》一文中,談到預測戰爭勝負,有五個方法,下列何者為非? A 識眾寡之用者 B 上下同欲者 C 君能而將不御者 D 以虞待不虞者 A 29. 《孫子兵法․始計篇》云:「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其中「曲制」之意為: A 部隊編制 B 人事制度 C 軍需補給 D 財經制度 C 30. 《孫子兵法․謀攻篇》一文中,談到高明的用兵方略為: A 伐交 B 伐兵 C 伐謀 D 攻城 B 31. 《孫子兵法․形篇》一文中,認為用兵必須注意度、量、數、稱、勝五個事項,其中部隊兵員的戰鬥實力及人數的眾寡,是指: A 度 B 數 C 量 D 勝 C 32. 《孫子兵法․虛實篇》云:「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其中「無常勝」之意為: A 一定剋 B 一定勝 C 無常剋 D 一定敗 A 33. 《孫子兵法․勢篇》云:「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

    」其中「碫」之音義為: A ㄉㄨㄢˋ,磨刀石 B ㄉㄨㄢˋ,綢緞 C ㄉㄨㄢˋ,手段 D ㄉㄨㄢ,用手端 D 34. 《孫子兵法․九變篇》云:「智者之慮,必雜於□□」上列□□內文字應為: A 動靜 B 天地 C 君命 D 利害 A35. 《孫子兵法․軍爭篇》云:「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上列□□內文字應為: A 行軍 B 豫交 C 與交 D 夜襲 D 36. 《孫子兵法․九變篇》一文中,認為作將帥的,有五項危險的偏執性格,下列何者為非? A 必死,可殺也 B 忿速,可侮也 C 愛民,可煩也 D 愛色,可欺也 D 37. 《孫子兵法․形篇》云:「善守者藏於□□之下,善攻者動於□□之上」,上列□□內文字,依序應為: A 重地,陰天 B 生地,陽天 C 衢地,隆天 D 九地,九天 C 38. 《孫子兵法․用間篇》一文中,所提到的間諜,有五種名稱,下列何者為非? A 鄉間 B 死間 C 色間 D 生間 C 39. 《孫子兵法․始計篇》一文中,所謂的「詭道」,下列何者為非? A 怒而撓之 B 卑而驕之 C 懼而脅之 D 親而離之 A 40.《孫子兵法․地形篇》一文中,認為軍隊有走、弛、陷、崩、亂、北等六敗,其中「士卒強悍而將吏懦弱的軍隊」稱為: A 弛 B 陷 C 走 D 亂 九十五年大專程度義務役預備軍官預備士官考試試題A1.《孫子兵法.軍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若決積水于千仭之谿者,□也」其中空格文字應為:A 形 B 量 C 數 D 度B 2.孫子兵法.作戰篇》:「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由是可知〈作戰篇〉主旨為:A 天時地利人和 B 兵貴勝不貴久 C 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D 勝可知而不可為A 3. 《孫子兵法.九變篇》:「故將有五危:……不可不察也」下列何者不在「五危」之內?A 惡民,可煩也 B 必生,可虜也 C 忿速,可侮也 D 必死,可殺也A4. 《孫子兵法.始計篇》:「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句中「五事」為何?A 道、天、地、將、法 B 道、天、將、軍、法 C 天、地、將、兵、法 D 時、事、地、將、法C5. 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也」(〈謀攻篇〉)其中空格文字應為:A 仁者無敵 B 全國為上 C 不戰而屈人之兵 D 以寡敵眾A 6. 齊魯長勺之戰,曹劌深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道而大勝齊軍此乃符合孫子何種用兵之法?A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軍爭篇〉) B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始計篇〉)C 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虛實篇〉) D 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

    〈地形篇〉)B7.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又曰:「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仭之山者,勢也」此二段文句出自《孫子兵法》那一篇?A 〈作戰篇〉 B 〈兵勢篇〉 C 〈謀攻篇〉 D 〈九地篇〉A8.孫子兵法.軍爭篇》:「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試問古代兵書記載夜間作戰以何物傳遞訊息?A 金鼓 B 旌旗 C 馬匹 D 無線電C9.《孫子兵法.虛實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其中空格文字應為:A 道 B 虛 C 神 D 實C10. 依據《孫子兵法.始計篇》的敘述,為將者應具備的條件為何?A 智、仁、勇、和、誠 B 智、信、仁、勇、忠 C 智、信、仁、勇、嚴 D 智、信、仁、惠、敏C11.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又曰:「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此二段文句出自《孫子兵法》那一篇?A 〈軍形篇〉 B 〈軍爭篇〉 C 〈行軍篇〉 D 〈地形篇〉B 12. 《孫子兵法.地形篇》:「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凡此「六者」為何?A 高、低、遠、近、險、平 B 通者、挂者、支者、隘者、險者、遠者C 高、矮、寬、敞、闊、隘 D 散地、輕地、爭地、圍地、交地、重地C 13. 何者為「衢地」(〈九地篇〉)的正確解釋?A 平原廣闊交通便利之地 B 山林錯縱,入口狹隘,敵方可依險設伏之地C 與數國毗連的通衢要地 D 山林險阻,沼澤潮溼,車馬進退困難之地C 14. 《孫子兵法.火攻篇》:「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其中空格文字應為:A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 B 火人、火積、火輜、火庫 C 箕、壁、翼、軫 D 角、房、昂、星C 15. 《孫子兵法.用間篇》:「三軍之事,親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下列何者非〈用間篇〉所述內容?A 非聖智不能用間 B 非仁義不能使間 C 非勇武不能御間 D 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B 16. 《孫子兵法.地形篇》記載,兵有六敗,非天之災,將之過也下列何者不在六敗之內?A 崩者 B 淫者 C 弛者 D 北者B 17. 下列何者不是量詞?A 兩「位」先生 B 大年「初三」 C 幾「筆」款子 D 跑一「趟」A18. 書信中所使用的稱謂語,下列何者為誤?A 稱人父子為「賢昆仲」 B 自稱已歿的祖父母為「先祖父、先祖母」或「先祖考、先祖妣」C 稱人夫婦為「賢伉儷」 D 稱人兒女為「令郎、令媛」或「令公子、令女公子」D19. 書信中所使用的結尾請安語,下列何者用語不當?A 用於平輩:敬候 大安 B 用於師長:敬請 道安 C 用於軍界:肅請 鈞安 D 用於晚輩:敬請 金安B 20. 《大學》經一章首句,敘述大學之道在:A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C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D 定、靜、安、慮、得B21. 下列文句,何者非出自《中庸》?A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 B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C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D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D22. 下列文句,何者非出自《論語》?A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B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C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D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A23. 下列何者非孟子所謂「君子三樂」?A 王天下 B 父母俱存 C 兄弟無故 D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D24. 下列何者非嫁娶吉祥用語?A 合巹 B 于歸 C 文定 D 歸真A25. 下列譬喻,何者非出自《孟子》?A 君子不器 B 揠苗助長 C 享齊人之福 D 以五十步笑百步B26. 韓愈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以載道何人推崇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A 蘇洵 B 蘇軾 C 蘇轍 D 柳宗元D27. 下列文句,何者非出自《易經》?A 乾卦:「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 B 升卦:「元亨用見大人,勿恤」C 《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天、地);兩儀生四象(金、木、水、火);四象生八卦(乾、坤、坎、離、震、艮、兑、巽)。

    」 D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D28. 下列文句,何者非出自《老子》?A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B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C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D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D29. 下列譬喻,何者非出自《莊子》?A 庖丁解牛 B 莊周夢蝶 C 朝三暮四 D 愚公移山C30. 《禮記.學記》:「大學之法:……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下列何者非文中所述「四者」之一?A 禁於未發之謂豫 B 當其可之謂時 C 和易以思之謂孫 D 相觀而善之謂摩D31. 有關黃曆節令月份,下列何者為非?A 瓜月指農曆七月 B 桂月指農曆八月 C 端月指農曆正月 D 桐月指農曆六月D32. 下列詩詞作者,何者為非?A 王維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B 李白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C 李煜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D 溫庭筠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D33. 下列何者非明代小說?A 水滸傳 B 西遊記 C 金瓶梅 D 紅樓夢D34. 下列何者為非?A 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凭欄處,瀟瀟雨歇」B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C 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D 顧炎武〈正氣歌〉:「是氣所磅礡,凜冽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A35. 春秋三傳中,范寧所謂「艷而富,其失也誣」,意指何傳?A 左傳 B 公羊傳 C 穀梁傳 D 鄒氏傳C36. 朱熹〈白鹿洞書院學規〉一文記錄白鹿洞書院學規,下列何者非書院學規?A 五教之目: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B 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C 修身之要: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歲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D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D37. 下列何者非韓愈〈師說〉文句?A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C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則恥師焉,惑矣! D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C38. 下列成語何者與韓信有關?A 牧野鷹揚 B 神機妙算 C 多多益善 D 出將入相B39. 羅家倫〈求學〉:「求學有三句話,少一句也不行」下列何者不在「三句話」中?A 志願要堅 B 求學要快 C 思想要靈 D 行為要笨B40. 《禮記.經解》言六經之教下列何者為非?A 溫柔敦厚,詩教也 B 屬辭比事,易教也 C 恭儉莊敬,禮教也 D 疏通知遠,書教也九十六年大專程度義務役預備軍官預備士官考試試題B1. 《孫子.始計》篇有「五事七計」之說,並以為戰前確實能「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就能: A 知天地 B 知勝負 C 知虛實 D 知形勢 D 2. 以下四種解說,何者與《孫子》「兵以詐立」的觀念最不相關? A 「將者,智、信、仁、勇、嚴」,孫子強調將領首重「智」,能「智」方能機巧用兵 B 「兵者,詭道也」,孫子以為戰爭取勝的要素就是詭詐 C 孫子認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乃作戰致勝的核心關鍵 D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孫子認為會打仗的人都很壞,壞人都很詭詐 D 3. 《孫子.虛實》篇以為「兵形象水」,以下何者非《孫子.虛實》篇「兵形象水」後續說明的原意: A 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B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C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 D 不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D 4. 下列敘述內容,何者為非? A 《孫子.形》篇:「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谿者,形也。

    」 B 《孫子.勢》篇:「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C 《孫子.謀攻》篇:「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D 《孫子.始計》篇:「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少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多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B 5. 為什麼《孫子》說:「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A 兵久而國弱者,未之有也 B 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C 兵久而國利者,常有之 D 兵久而國強者,常有之 A 6. 為什麼「善用兵者」要「取用於國,因糧於敵」?下列何者最不合《孫子.作戰》篇的觀點? A 國家資源絕對無限,為求必勝則當浪費 B 強敵環伺,絕對要省其可省,以隨時應付下一場戰爭 C 「軍食可足」以保戰力 D 避免兵疲財竭,無以應戰 C 7. 《孫子‧謀攻》篇云:「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下列何者孫子認為是「善之善者也」的戰略方針? A 攻城掠地,速戰速決 B 以寡擊眾,以少勝多 C 不戰而屈人之兵 D 知己知彼,屢敗屢戰 C 8. 《孫子.謀攻》篇言及「知勝有五」,以下何者非其所言之「知勝者」? A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 B 以虞待不虞者勝 C 上下不同欲者勝 D 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A 9. 《孫子.用間》篇:「 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 內,應為: A 先知者 B 後知者 C 卜卦者 D 愚昧者 C 10. 為什麼「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因為《孫子.謀攻》篇云: A 舉秋毫不為多力 B 見日月不為明目 C 知鹹淡是為銛舌 D 聞雷霆不為聰耳 C 11. 《孫子兵法》云:「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病,是謂必勝」出自: A 始計篇 B 謀攻篇 C 行軍篇 D 作戰篇 C 12. 以下為《孫子.勢》篇一段話,何者為非?孫子曰:凡 A 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 B 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 C 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必敗者,奇正是也 D 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實是也 A 13. 《孫子.勢》篇說:「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所以《孫子》以為善戰者能: A 擇人而任勢 B 擇勢而不任人 C 不任勢而擇人 D 不擇人亦不任勢 B 14. 《孫子.九變》篇說「將有五危」,以下何者非「五危」說之項目? A 必死 B 必取 C 必生 D 愛民 B 15. 《孫子.行軍》篇有很多觀察敵人動靜的方法,以下何者為非? A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 B 鳥羣起者,前無人也 C 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 D 塵高而銳者,車來也 C 16. 《孫子.九地》篇說:「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請問此處「率然」為何? A 「率爾當然」之意 B 「約莫如此」之意 C 指「常山之蛇」 D 指「率然山之神祇」 D 17. 應用文「但」的規章用語,下列解釋何者正確? A 表示例外之意 B 通常稱為但書 C 與「惟」意近 D 以上皆是 A 18. 文房四寶:紙、筆、墨、硯,下列何者非文房四寶之代稱? A 兼金 B 毛穎 C 松滋 D 文池 A 19. 以下用法,何者異常? A 賀男子結婚禮金封套題辭可用「入幕之喜」 B 賀喬遷禮金封套題辭可用「喬遷之喜」 C 賀小兒彌月禮金封套題辭可用「彌月之喜」 D 賀生子禮金封套題辭可用「弄璋之喜」 D 20. 下列何者是正確的「稱謂語」? A 稱人兄弟為賢昆仲 B 稱人父子為賢喬梓 C 稱人夫妻為賢伉儷 D 以上皆是 B 21. 以下哪個題辭不適合用於祝賀他人結婚? A 天作之合 B 文定之喜 C 花開並蒂 D 百年好合 D 22. 請指出以下哪組對聯上下聯顛倒? A 瓜瓞詩賡綿世澤;梧桐春到長孫枝 B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樂團圓 C 一門繞五福;四代慶同堂 D 萬象更新,一元復始 C 23. 以下何者非弔慶文? A 墓誌銘 B 行狀 C 章程 D 壽序 B 24. 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二條:「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

    」第三條:「各機關公布之命令,得依其性質,稱為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所謂「條例」是一種法律,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命令(規程、規則等)不得與國家法令(法、條例等)相牴觸 B 必須經過法務部通過 C 具有標準性,一經公布,任何機關、團體或個人,都有遵行的義務 D 總統公布實施 B 25. 以下《世說新語》相關的敘述何者為非? A 編撰者為劉宋時代之劉義慶 B 主要記載唐宋名士的逸聞軼事和玄虛清談 C 梁朝劉孝標為之作注 D 《世說新語》一書共分為三十六門 A 26. 唐代詩歌經過盛唐和中唐充分開拓後已難乎為繼,晚唐一般詩人的作品創造性不大,題材、境界較為狹小但也有一二例外,這便是: A 李商隱、杜牧 B 李白、杜甫 C 張衡、司馬遷 D 錢謙益、方以智 B 27.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以上為宋.黃庭堅〈跋子瞻和陶詩〉,該詩一共提及「子瞻」、「淵明」、「彭澤」、「東坡」等人之名、字或代稱請問這些稱號究竟指幾位古人? A 一位 B 兩位 C 三位 D 四位 A 28. 卜辭時代,以下何者為非? A 卜辭時代鐵器工藝蓬勃發展,已經能製造出各式各樣精美的禮器 B 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 C 卜辭是殷商王朝占卜時的文字記錄 D 殷商的宗教觀念還在巫術占卜階段,巫、史、卜筮一類的人才是當時精神文化的權威 B 29. 以下何者非先秦哲理散文的代表作? A 莊子 B 詩經 C 孟子 D 韓非子 A 30. 下列何者不屬中國神話? A 太陽神阿波羅 B 女媧補天 C 燧人氏鑽木取火 D 嫦娥奔月 D31. 以下柳永詞的評述,何者最不易為文學史家認同? A 音律協婉,宜於歌唱 B 語言通俗,易於瞭解 C 有些內容庸淺,辭染淫俗 D 其詞格調極高,為提高北宋詞內容境界的最重要作家 A 32. 以下四部元末明初的傳奇中,何者是「上層文人染指傳奇以後所遺留下來」(劉大杰語)的重要作品? A 琵琶記 B 拜月亭 C 白兔記 D 殺狗記 C 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ianghuahua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