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法学 > 理论/案例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李白《黄鹤楼》4句古诗《诗融乐 歌咏情》教学案例

文档格式:DOCX| 7 页|大小 18KB|积分 10|2022-08-24 发布|文档ID:14145143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李白《黄鹤楼》4句古诗《诗融乐 歌咏情》教学案例   内容说明   音乐同其它学科的整合是音乐教学的一个良好形式在本课中,设计音乐和古诗的综合欣赏,适用小学六年级,给予音乐课堂新的内涵   教学目标   1. 经过对音乐和古诗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艺术和诗歌艺术的魅力  2. 将其它学科知识巧妙融合,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能力  3. 经过学生古诗配乐、唱古诗歌等音乐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创作能力  教学关键  经过学生唱古诗、欣赏、配乐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她们感受、体验音乐和诗歌的艺术魅力,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节奏、旋律、力度改变方面探索诗歌和音乐艺术表现手法的相通之处  教学设计  把其它学科知识有机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会让音乐含有更新奇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深入了解音乐的机会在本课中, 把音乐和古诗进行巧妙设计整合,经过猜诗激趣导入→学唱感受→探索讨论→音乐体验→欣赏延伸这些步骤,全部充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她们取得直接的感受、体验,领悟艺术魅力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借鉴和利用古诗知识和形式,目标是加深对音乐的了解,而不是单纯传授古诗知识或音乐和语文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

    把语文学科的古诗融入到音乐的教学, 既拓展了老师的设计思绪,也培养了学生的感受鉴赏力、观察能力,激活了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兴趣,毕竟培养学生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关键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这几首歌熟悉吗?歌名知道吗?  生1:熟悉是唐诗《咏鹅》、《春晓》  生2:知道我们最熟悉的《咏鹅》、《春晓》  师:你们对唐诗、宋词喜爱吗?老师也很喜爱古诗词,而且还特爱唱古诗词的歌今天这节音乐课就是和古诗词相关,同学们想了解吗?  生答:想了解  二、欣赏感受  师:这里有一首老师很喜爱的词作曲家给它谱曲后,成为一首很优美动听的歌  请你们听听,说说你的感觉并讲出是哪首词,好吗?  生1:歌曲感觉是忧伤的,是《虞美人》  生2:歌曲比较慢,很忧愁,是南唐李煜的《 虞美人》  师:对于这首词,哪位同学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1:忧愁的  生2:很哀伤的  生3:表现了后主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思念和忧愁之情  师:谁能很有感情地朗诵一下这首词?  师:能让你们感动吗?好在哪里?  生1:很好、很感动  生2:很有感情  生3:她朗诵抑扬顿挫、很慢,完全表现出思念和忧愁之情。

      师:说得很好这位同学经过较慢的速度、抑扬顿挫的语气把握住了这首词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后主李煜在亡国后对故国的无比思念和忧愁之情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和词所表现的情绪吻合吗?  生:吻合  师:请大家细细再听歌曲,了解歌曲是怎样表示这种情绪的?有三个问题请你们考虑  ■  播放同时请学生跟唱歌曲  师:同学们以为这首歌曲是慢速平稳的还是快速多变的?  生1:慢速平稳的  生2:是慢速平稳的  师:用这么的速度节奏能表示忧愁之情吗?  生3:能够  师:假如用快速多变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现哀伤的情绪,我们来感受一下,适宜吗?  生:不适宜  师:那为何要这么处理呢?  生1:人在情绪低落伤感时,就是动作、语速全部是很慢的  生2:我们听过的有些歌曲很忧伤,表现的速度也较慢,比较平稳的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要表现哀伤的情绪通常要慢而平稳的速度和节奏来表示  师:歌曲表示了无尽的忧愁,用清脆明亮的语气还是柔和低沉的语气表现比较适宜?  生2:用柔和低沉的语气比较适宜  生3:情绪低落哀伤时,讲话全部是慢慢吞吞,很轻的  师:说得真好!  师:音乐经过速度、节奏和力度这些基础的音乐表现手法能表示词的情绪或意境吗?  生1:能。

    经过较慢的速度、平缓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和低沉的语气深刻地表现出无限忧愁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朗诵的同学是怎样表现词的情绪的呢?  生2:速度也是较慢,抑扬顿挫  生3:语气低沉  师:你们从中有什么发觉吗?  生:诗和音乐的表现一样  生:诗歌在速度、语气、力度等方面是和音乐表现手法相同的  大家一起唱唱  三、拓展实践  师:同学们了解到音乐经过速度、节奏、旋律和声音的高低强弱这些基础的表现手法,也能适当表现诗歌所要表示的情绪、意境现在老师这儿有三个音乐片段,请大家聆听、感受,再找找表现的情绪、意境和它相同的古诗,好吗?  听片段 配诗  师:谁来说说你对三个片段的感受并配上适宜的诗?为何?  生1:片段A我以为很剧烈,好象在打仗配岳飞的《满江红》适宜  生2:片段B清脆、明亮,配《绝句》适宜  生3:片段C很慢、很低沉、忧伤,配《游子吟》适宜  板 书  A 多变剧烈 强劲有力←《满江红》  B 清新 明亮←《绝句》  C 慢速平缓 低沉←《游子吟》  分别复听三个片段配乐朗诵感受  师:现在我们配上这三段音乐,并请几位同学来朗诵,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好吗?  加深了解  师:现在,假如老师想请你们把这三首古诗唱出来,你们会怎样唱呢?  生1:《绝句》的速度节奏欢快些,声音明亮,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满江红》的力度强劲有力,短促多变,表现出壮观剧烈的战争场面  生3:《游子吟》的速度较慢,节奏平稳,语气要低沉,表现出思念忧伤之情  ……  师:老师带来了这三首歌,你们想听吗?  生:想  师:我们来仔细聆听,对于歌曲的处理同学们的意见和作曲家的想法会一样吗?  学生开始听得很认真,以后热闹极了尤其放《精忠报国》时,跟着全部大声唱了起来……  师:真棒!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全部被作曲家采纳了,我们也全部是小作曲家了呢  四、延伸  师:我们一起欣赏了几首古诗歌曲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古诗词原来就是吟唱的,但因为时代久远,曲调基础已消失了现在后人把部分古诗词的内容、风格等融入当代音乐中,创作产生了这些含有独特魅力的歌曲同学们还能找出哪些歌曲隐含古诗词影子的呢?  分组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后,抢着回复:《涛声依旧》、《枉凝眉》、《别亦难》……  五、结束  经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发觉了什么呢?――期望同学们以后能从音乐中了解更多、更多!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枕上诗书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