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21分)1. (2分)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诗人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截然相反的两类人:一类人,虽生犹死;一类人,虽死犹生这体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B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的前两句运用“兴”的手法,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C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词的开篇用笔新巧,以“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为后面描写人物风情作了铺垫D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2. (2分)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写出了雨中润泽明朗的情景)B .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写牧场清新,蕴含无限生机的景象)C .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场面欢快活泼,富有童趣)D .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写溪水流得更欢畅)3. (2分)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 . “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C . 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D . “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4. (2分)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B . 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C .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D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5. (6分)《己亥杂诗》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________和________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6. (2分)读课文《羚羊木雕》,“这能全怪我吗?”从句式上看这一句是________句,它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7. (3分)根据提示填空诗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在用字上,“柴门”上承“________”,“________”遥承“天寒”,而“________”则与“日暮”衔接。
8. (2分)对《游山西村》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 .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 . 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 .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二、 古诗文理解 (共6题;共69分)9. (8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刘禹锡《秋词》) (2)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线路,抒发依依不舍惜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月下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表明要珍惜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 (7分)小令《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
11. (7分)诗歌鉴赏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2)这首诗的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2. (10分)诗歌赏析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13. (22分)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五月十九日大雨(明)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①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注】①殷:震动1)试对本诗描述的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作简要分析提示:请先分别概述前两句和后两句所描绘的画面,再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诗人喜欢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人生的哲理,使天籁中赋有理趣本诗蕴含着怎样的理趣,请作简要分析 14. (15分)完成下列题目[甲]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乙] 已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从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上看,甲诗着眼于________字,乙诗则着眼于________字,从两诗景物描写中表现的季节来看,甲诗写的是________春之景,乙诗写的是________春之景从两诗涉及的历史名城来看,甲诗涉及的是成都,乙诗涉及的是北京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①将甲乙两诗中你最欣赏的一联诗句画上横线,并谈谈欣赏的理由②甲诗的末两句是作者想像,试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想象情景表达出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8-1、二、 古诗文理解 (共6题;共69分)9-1、9-2、9-3、9-4、9-5、10-1、11-1、11-2、12-1、12-2、12-3、13-1、13-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