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书体会 - 教师生涯
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书体会 - 教师生涯 ?陶行知教育名篇? 读书体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为中国教育的开展做出了卓越的奉献寒假期间,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认识到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爱心是教育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教育是植根于爱,教师有了爱,才会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才会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学生一、陶行知平易近人、谦虚好学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谦虚好学,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南针确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表达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翻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
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保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非同一般二、陶先生文章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根底,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假设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那么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那么,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那么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群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人类开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新教师面临着可能被淘汰的危机,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开展自己,完善自己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三、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确实,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假设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群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为了使群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应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我认识到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更要用亲切的语言、温柔的目光与他们交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让学生亲近你如果能细心地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而慷慨地去赞赏他们,一定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学生也会自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只有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去爱他们时,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勇敢前进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我们教育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根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