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中考思想品德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95.01KB|积分 10|2023-05-24 发布|文档ID:213172059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中考思想品德题型解题方法与技巧(一)选择题技巧:“三审一排除”一、审题干1、单选:审中心词(句),提炼中心思想 2、多选:审多个信息词,以及之间的关系二、审设问1、注意设问是让选正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2、注意设问的方向三大设问方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设问中只问“原因”就不要选“做法”,只问“做法”就不要选“原因”三、审选项1、选项(即答案)必须符合题意2、注意固定搭配错误3、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选项,看似与题意无关,但一般要选四、一排除:即排除错误选项 【特别关注:四不选原则<检查试卷时重点检查项目>】1、不合题意的不选即使选项再合理再正确,但与题意无关,风牛马不相及,那么就坚决不选2、张冠李戴的不选——即混淆概念,错误搭配的不选如: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是兴国之要,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思想道德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等以上内容均错】3、语气绝对常不选都需要关注选项中的哪些语气词?如一个字:最、才、都、很、只、已……两个字:全部、全面、完全、任何、必然、必须、彻底、根本、基本、已经、杜绝、拒绝、禁止、一律、一定、一切、不再、不必、唯一、肯定……。

    连接语:只有……才……、 只要……就……、 虽然……但……但也有例外:如:●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承担责任一定要付出代价●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经济建设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精神是成就任何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4、明显错误的不选选项中语言明显错误或不太切合题意的不选但有例外:当选项的内容中有一个符合题意,另一个也不矛盾时,就应该选如:材料中谈到了对外开放的内容,选项中“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就可以选因为改革与开放是一个整体,是两个基本点之一,两者不矛盾以上四点概括起来就是:消灭敌人(错误说法),铲除异己(不合题意),确认同胞(正确答案)(二)辨析题技巧:“三步走”解题法一、直接审题,寻找辨点→二、根据题意,进行转换→三、条理规范,写出答案例如:2012年河南辨析题9题雾霾天气频现,使人深深忧虑,也让PM2.5成为一个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内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2012年2月29日,国家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国家检测有新标,空气质量定提高防治污染最重要,全民行动才有效第一步:直接审题,找到四个辨点:①国家检测有新标;②空气质量定提高;③防治污染最重要;④全民行动才有效第二步:根据题意,进行转换将辨点转化为我们很熟悉的考点、知识点这一步至为关键,需要在找准考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找准命题意图即答题方向①国家检测有新标——国家出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意义? 为什么——意义 ②空气质量定提高——国家出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就定能提高吗?显而易见是不能的(观点以偏概全)提高空气质量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怎么做——补齐③防治污染最重要——防治污染(即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为什么——重要性④全民行动才有效——如何防治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怎么做——国家、社会、公民第三步:条理规范,写出答案(略) 但要注意:内容条理(分点分段),语言规范、叙述完整解题分析形式:十字交叉分析法例:2010年中考9题改革开放钱包鼓,是否“低碳”我做主低碳生活意义大,践行需要你我他考点 改革开放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 践行低碳 方向是什么(说明、描述、例举、含义、表现、内容、关系、联系)为什么(原因、意义、作用、影响、危害、必要性、重要性)怎么做(国家、社会、媒体、企业、学校、家庭、公民、中学生)①改革开放钱包鼓——改革开放的意义?说明改革开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联系? 为什么 是什么 ②是否低碳我做主——先判断:是“低碳”——为什么要进行低碳生活? 为什么——原因③低碳生活意义大——低碳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意义。

    ④践行需要你我他——公民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怎么做——公民附: 辨析歌做辨析,先审题找辨点,抓信息动脑筋,善分析依题意变简答题写说明,答含义举例子,阐意义说原因,论关系建议做法常涉及上下句,要联系遇缺项,要补齐正与误,全分析条理规范内容齐★做辨析题特别注意:1、“上下句,要联系”要联系上下句,把辨点的完整意思弄明白例如“低碳生活意义大,践行需要你我他”,践行什么?——低碳生活!2、“两方面,论关系”辨点中的两个或多个之间有没有关系、联系,有的话,看看需不需要说明两者的关系3、“遇缺项,要补齐”看看辨点是否片面绝对如“…定实现”“…定提高”可回答:除此之外,还需要…… 例如:“只要经济大发展,全面小康定实现”一方面要肯定经济建设的意义和经济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说明全面小康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与进步的事业4、“建议做法常涉及”,如果四个辨点均没有如何做,一定要看看相关考点有无做法的内容,当做第五点写出5、要辩证地看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有好有坏、有对有错、有成绩有不足等等答题时要注意辩证分析例如:“改革开放已小康”,不仅要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还要回答“但是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再如:“当下追星最时尚”,要回答“追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明星身上有过人之处,我们应学习明星的优点、长处同时也要回答“但不能盲目追星,更不能因追星耽误了学习三)观察与思考解题技巧:材料定点 问题定向解读技巧:材料定点:依据材料,找到可能涉及到的教材知识点(考点)如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可能涉及教材上的考点有:珍爱生命、法律作用、自我保护、诚实守信、社会公德、生命健康权、消费者权益、公平正义、社会责任、依法治国、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等等问题定向:依据设问,找准答题的方向答题方向有四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综合是什么”设问一般有:哪些、举例、体现、反映、表明、简述等等;“为什么”设问一般有:原因、意义、影响、目的、作用、危害、必要性、重要性等等;“怎么做”设问一般有:做法、建议、如何、打算、设计、倡议、献言献策等等综合”设问一般有:分析(哪些、实质、原因、要求),评价(实质、后果、要求),说明(成就、实质、道理、原因、意义、做法),感悟、启示、认识(是什么<判断>、为什么<理由>、怎么做<表明态度>均可,侧重为什么、怎么做)示例:2012年10题: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奇谈怪论盛行;“绿领巾”、“蓝校服”、“三色作业本”怪象频出;……“虎妈”、“狼爸”家庭教育方式被追捧…… “报班多,作业多,考试多;锻炼少,睡眠少,做家务少”已成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分数至上、拔苗助长现象屡见不鲜。

    学生不堪重负,身心受到无情摧残!……1)请分析上述现象带来的危害两个方面即可,4分)问题定向:“危害”→为什么材料定点:① “绿领巾 蓝校服 三色作业本” →人格尊严 平等待人②“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生命健康权 身心健康 家庭保护③报班多,作业多,考试多;锻炼少,睡眠少,做家务少→学习压力、身心健康、片面发展经过以上分析,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如①“绿领巾 蓝校服 三色作业本”,学校侵犯了孩子的人格尊严,不利于孩子健康良好人格的形成2)怎样才能真正杜绝上述现象,请你出谋划策三个方面即可,6分)问题定向:“出谋划策”→怎么做材料定点:①“绿领巾 蓝校服 三色作业本” →学校保护 人格尊严 ②“虎妈”、“狼爸”→家庭保护 身心健康③报班多,作业多,考试多;锻炼少,睡眠少,做家务少→学校:教育规律、素质教育④引申——国家:加强完善相关立法,强化监管,严格指导规范办学 经过以上分析,也不能得出答案: 如②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并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切实落实家庭保护的职责四)活动与探索解题技巧: 一、活动设计类:1、设计主题活动的口号、标语、广告语:格式:“动词+名词;动词+名词”如:“争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园”(为消除陋习设计标语);“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反对铺张浪费、光盘行动标语);“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法制宣传标语)注意:口号、标语一定要符合主题。

    2、设计活动的形式(方案)和步骤:形式一般可有:“××”主题(以下省略)班会、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实践活动、报告会、主题活动、讲座等等步骤:以班会为例:①分发材料②观看短片③代表发言④分组讨论⑤班会总结3、为活动进行:合理化建议、倡议、献言献策、出谋划策、你能做些什么、应注意些什么等等注意:答题方向——怎么做,要求——摸准答题角度,多方作答,点到为止 【具体见做法类通用答案】4、通过活动,谈谈你的收获参考: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②在奉献(活动)中提升了自身价值;③养成了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④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⑤增强了……观念;⑥学会了……知识;⑦了解了……的辉煌成就等等5、谈谈活动的意义详见“二、3、(2)具体活动的意义”】二、为何、原因、意义、影响、危害类1、原因类(1)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如“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社会环境、自身因素、自然灾害)(2)历史原因,现实原因 历史:传统、美德、精神;现实:环境、国情3)主观(自身)原因,客观(外部)原因主观:身体、心理、思想、意识、观念、精神 客观:家庭、学校、社会、现状、国情。

    4)前因后果分析法:前因(地位、必要性、重要性)、后果(<这么做的>意义或<不这么做的>危害) (5)有利因素分析法:……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有哪些?(成就、经验、领导、环境、奋斗、精神)如“国家为何要对青少年给予特殊保护?”(地位、自身、客观环境)“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民生?”(主观:党的宗旨、理念、性质<三个代表>、;客观:共同富裕,人民地位<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主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后果:有利于<略>)“为什么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历史:传统美德;现实:国情、小康现状;后果: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原因)?”(客观:国情、现状;后果:生态破坏的危害,有利于<略>)“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有哪些?”(有利因素分析法:成就、经验、领导、环境、奋斗、精神等)2、影响、危害类 【可参考意义类答案,反过来即可,格式:不利于……】 (1)对人或事物本身的影响(危害);(2)对周围人或事物的影响(危害);(3)对社会国家的影响(危害)3、意义类: (1)五位一体分类分析【见意义类通用答案】;(2)具体活动的意义:对个人、对集体(学校)、对社会、对国家。

    对个人:有利于(以下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雅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青少年培养节约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对学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学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学校的全面发展对社会: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温馨和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健康社会氛围;建设××型社会;社会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对国家:【详见意义类通用答案】三、体现、反映、表明、说明类 【一般答案方向:是什么】多个材料:共同说明了:上升高度,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材料的共同点(共性) 分别说明了:格式:材料一说明了……;材料二说明了……单个材料:图表式:逐图或表格逐行逐列进行分析,分析得出问题的实质 文字式:逐句分析,尽量找到多个教材观点典型例题:材料内容 反映、说明了1、人口现状、增长,老龄化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2、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学生人数 我国人口素质整体偏低,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教兴国成就斐然 3、雾霾天气 环境恶化 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4、我国资源浪费严重,能耗高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型社会 5、诚信、道德、最美人物事迹 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等等四、关系类 关系类考点大全(内容见速查 略)【页码为速查页码】1、情趣与兴趣的关系P3 17、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P582、人与自然的关系P4 18、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P373、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8 1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P38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P10 2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P395、合作与竞争的关系P15 2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456、诚实与守信的关系P16 22、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P497、道德义务与法定义务的区别P19 23、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P498、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19 2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P519、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P27 25、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P5310、公平与正义的关系P30 26、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P5311、角色与责任的关系P31 27、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书七上P471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P58 28、五个建设之间的关系书九P10113、尊重他人与尊重社会、自然的关系P56 29、分享信息与尊重隐私的关系书八下P5514、自主与自立自强的关系P56 30、经济建设与发展教育、创新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15、自负与自卑、自弃的区别P57 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活动16、公民与人民的关系P5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1、经济发展与时尚消费、勤俭节约之间的关系书九P96、98 32、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P53五、做法类(见做法类通用答案 略)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雪花飞飞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