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施工组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功过格记录表

文档格式:DOC| 8 页|大小 260.04KB|积分 10|2023-01-20 发布|文档ID:18208599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功过格记录表改造命运可能经历的境界   一提到改造命运,我经常会想到一个词——“浴火重生”,“重生”虽然让人向往,但却必须经过“浴火"的痛苦!改造命运,不少人都要经历“假相信"、“不相信”、“真相信”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闻佛法,就是开始听到佛法的开示,看到善书的教诲,相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相信“种善因,得善果”是一定正确的,命运是一定可以改变的这时你如果说他不是真信,他一定跟你急,跟你辩!其实这时候,他只是把别人的境界当成了自己的境界放生功德如何?他会说“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孝道如何?他会说“百善孝为先”,一套一套的!其实那都是圣人说的,他自己还没有亲身体证过,还没有遇到过挫折、阻碍,还没有经过境界的考验,这时候,很大一部分人只能说是假相信  第二阶段是实践,也就是开始把自己所学所知的内容落实到生活中去开始放生,放生好久,不见命运有什么改变;开始行善,行善好久,也没看到命运有大的起色,这个时候他开始怀疑了,“放生真的有功德吗?”“行善真的有福报吗?"”佛法会不会骗人?”等等疑问都出来了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也就是我说的“浴火",此时你对初闻佛法所认知的内容可能都会产生怀疑,可能都不相信了!  第三个阶段是坐收果报.如果你经过“浴火”之后,仍然不放弃实践你初闻佛法的内容,经过一番甚至是不堪回首之痛后,曙光出现了!这时你才会真正相信“诸功德中,放生第一",“百善孝为先”,“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你闻法的内容才真正是你自己的功过格记录表时间:公历 年 月 受持人: 项目序号内容应得(功/过)实得(+功/-过)备注功(善)1救免一人死。

    1002完一妇女节.+1003阻人不溺一子女1004为人延一嗣1005免堕一胎506当欲染境,守正不染507收养一无倚508葬一无主骸骨509救免一人流离5010救免一人军徒重罪.+5011白一人冤.+5012发一言利及百姓5013施一葬地与无土之家3014化一为非者改行3015度一受戒弟子.+3016完聚一人夫妇3017收养一无主遗弃门孩.+3018成就一人德业.+3019荐引一有德人1020除一人害1021编纂一切众经法1022以方术治一人重病1023发至德之言1023有财势可使而不使1024善遗妾婢1025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1026劝息一人讼527传人一保益性命事528编纂一保益性命经法529以方术救一人轻疾.+530劝止传播人恶.+531供养一贤善人532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杀生533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534受一横不嗔335任一谤不辩.+336受一逆耳言337免一应责人338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改业339葬一自死畜类340赞一人善141掩一人恶142劝息一人争143阻人一非为事.+144济一人饥.+145留无归人一宿146救一人寒147施药一服148施行劝济人书文149诵经一卷。

    1项目序号内容应得(功/过)实得(+功/—过)备注功(善)50礼忏百拜151诵佛号千声152讲演善法153谕及十人154兴事利及十人155拾得遗字一千156饭一僧.+157护持僧众一人158不拒乞人159接济人畜一时疲顿.+160见人有忧,善为解慰161肉食人持斋一日162见杀不食163闻杀不食164为己杀不食165葬一自死禽类166放一生167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168作功果荐沉魂169散钱粟衣帛济人.+170饶人债负171还人遗物.+172不义之财不取173代人完纳债负174让地让产175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176不负寄托财物177建仓平粜、修造路桥、疏河掘井、修置三宝寺院、造三宝尊像及施香烛灯油等物、施茶水、舍棺木一切方便等事.+1自‘作功果’以下,俱以百钱(不足也算)为一功过1致一人死—1002失一妇女节—1003赞人溺一子女—1004绝一人嗣.-1005堕一胎506破一人婚.-507抛一人骸—508谋人妻女509致一人流离—5010致一人军徒重罪5011教人不忠不孝大恶等事5012发一言害及百姓.-5013造谤污陷一人—3014摘发一人阴私与行止事.—3015唆一人讼—3016毁一人戒行。

    —3017反背师长—3018抵触父兄3019离间人骨肉—3020荒年积囤五谷不粜生索—3021排摈一有德人1022荐用一匪人—1023平人一冢—1024凌孤逼寡1025受畜一失节妇—10项目序号内容应得(功/过)实得(+功/—过)备注过26畜一杀众生具—1027恶语向尊亲、师长、良儒—1028修合害人毒药—1029非法用刑1030毁坏一切正法经典.-1031诵经时,心中杂想恶事.-1032以外道邪法授人—1033发损德之言1034杀一有力报人之畜命1035讪谤一切正法经典—536见一冤可白不白537遇一病求救不救.—538阻绝一道路桥梁—539编纂一伤化词传.-540造一浑名歌谣541恶口犯平交—542杀一无力报人之畜命.—543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544嗔一逆耳言345乖一尊卑次.—346责一不应责人,播一人恶.—347两舌离间一人348欺诳一无识.—349毁人成功350见人有忧,心生畅快.-351见人失利、失名,心生欢喜.—352见人富贵,愿他贫贱353失意辄怨天尤人—354分外营求355没一人善—156唆一人斗157心中暗举恶意害人—158助人为非一事—159见人盗细物不阻.-160见人忧惊不慰。

    —161役人畜,不怜疲顿—162不告人取人一针一草163遗弃字纸.-164暴弃五谷天物—165负一约.—166醉犯一人167见一人饥寒不救济168诵经差漏一字句169僧人乞食不与—170拒一乞人.—171食酒肉五辛,诵经登三宝地—172服一非法服—173食一报人之畜等肉—174杀一细微湿化属命以及履巢破卵等事—175背众受利,伤用他钱176负贷177负遗—178负寄托财物—179因公恃势乞索、巧索,取人一切财物—180废坏三宝尊像以及殿宇、器用等物181斗秤等小出大入.-182贩卖屠刀、渔网等物1自‘背众受利'以下,俱以百钱(不足也算)为一过小计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满三千功(善)者,可求一愿,写于纸化之,愿必灵验功过格白话解译1、散钱栗衣帛济人—-————若遇地震、涝旱、灾荒、战争等天灾人祸,应广施钱财、食物、衣服等,周济灾民,使灾难中的人民获得安稳即使无灾无难,若遇贫穷饥饿者,亦应施行救济2、舍棺木一切方便等事---—-—如我们在历史书籍上常读到,卖身葬父、卖身葬母、卖身葬夫之事迹,现今社会虽然比过去富裕,然亦有贫穷之人,若自己的邻里,或是偶尔路遇此等窘事,应伸出援手,助人度过难关,不计回报。

    如唐朝的郭元振,少年时代,就怀抱大志,才学俊秀,十六岁入太学当太学生时,有一次家人送来钱资四十万,恰有一位身穿丧服的陌生人,前来叩门求他帮助,自说家境贫寒,已有五代祖先未能安葬,请求借钱,用来治丧,元振深为同情,也不质问他的姓名,就将四十万钱全部赠送给他,丝毫不吝惜.3、施香烛灯油等物、施茶水-——-——用香、烛、灯、油物供养三宝,或是布施茶水4、修置三宝寺院、造三宝尊像--——--建造修复三宝寺院,塑造、彩绘、铸造、描画佛菩萨圣像如《了凡四训》中讲述的,有一天,包凭到郊外旅游,偶然间到了一个村庄的寺院,看见观世音菩萨的圣像,暴露于野外,遭受风吹雨淋他于心不忍,就把自己身上带的钱,拿出了十两银子,交给住持师父,作为修复寺院房屋殿宇之用住持告诉他,修寺的工程很大,而银两太少,实在无法完成这件工程.于是包凭又把身上所带的四疋(yǎ)布,还有几件好的衣服,都是新购买的,卖了可以作为修寺资金他的仆人劝他说:不要再把这件衣服也送了,包凭却说,「只要庙能修好,观音圣像不被雨淋,我自己就是裸露,赤膊也无所谓.」这种真诚的善心,实在非常难得!庙修好以后,包凭带上父亲同去寺院.晚上住在寺内,包凭当夜梦见寺院的伽蓝菩萨来向他道谢,说「你的子孙应当会享有世间的官禄。

    」后来他的儿子包汴(biàn)、孙子柽(chēng)芳,果然考中进士,做了显赫的高官凡是在三宝门中修福,应发如是之心,不求回报,所报则厚;有所求者,所报则薄5、建仓平耀、修造路桥、疏河掘井-—---—修桥铺路,方便行走,疏导河流,不致因河道不通而淹大水,掘井是为方便一方人士的饮水现今如疏通河道,大雨之时就不会有淹水之虑.提倡环保,保持河流山川的清洁;注意自来水的质量,勿使工业废水污染环境,人人有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尤其,政府人员,更应积极为人民谋福利,传播此种良善的讯息,从事工业者,谨慎处理工业废水,勿使河川水源受到污染,皆属此6、不负寄托财物—---—-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即此意也.对于朋友、亲族的托付,应严守承诺,不可见财而忘义如唐朝的李勉,从小好学,个性沈厚高雅,神志光明.少年时代家境贫寒,曾经客游到梁宋地方,正巧和一位书生同住一家旅馆,书生染患重病将死,拿出所带的白金,对李勉说:「我已经不行了,现在左右无人知道,我死后,请你用这些白金替我办理后事,为我安葬,剩余的就全部赠送与你,请你收下吧!」李勉安慰答应了他,于是依照遗言,将他安葬,但是所剩白金,却暗中把它放在棺材底下后来那书生的家属开坟墓时,掘出白金,终于归还其家属。

    唐肃宗做皇帝时提拔李勉为鉴察御史,后官位至宰相,其为人耿直清高,为官廉明无私7、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发财不难,保财最难,应随分随力,劝导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明白正确的理财观念,广行布施,如印经、放生、救济等,皆是积阴德的善行果能行大布施,可保财富不失8、让地让产------如安徽桐城六尺巷之由来,即是让地之结果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桐城的老家与吴姓的邻居,发生了地皮的争执,于是家人将书信送往京城,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就成了「六尺巷」.张英有这样的胸怀气度,不仅他本人官至宰相,其儿子张廷玉,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宰相,可谓积阴德厚矣!9、代人完纳债负——----代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偿还债务10、不义之财不取—--—-—不仁不义、不是自己的金钱物品,不取不受11、还人遗物-—--——若是有人不小心将财物遗失,拾得之后,应归还物主,不得占为己有12、饶人债负-——--—若借人财物,而人无力偿还,不逼债,且能销毁字据,饶益别人。

    13、作功果荐沉魂———--—请僧人做超度法事,或是自己修持,读经念佛,以此功德,超荐沉沦的孤魂野鬼14、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救一微弱细小的湿化类的生命,如蚯蚓等15、放一生-—--——凡是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皆应爱护,放一生记一功16、葬一自死禽类——-———凡是见已死的飞禽走兽,暴尸于荒野或道路旁,应当埋葬,令其安息17、为己杀不食——-——-常怀慈悲心,不吃专为自己而杀的肉食品.18、闻杀不食-—--——听到被杀动物的惨叫声,即不食此肉19、见杀不食--—---看到杀动物的情景,即不食此肉20、肉食人持斋一日--———-虽未能吃素,但能发心在一日之中吃素如初一、十五、六斋日、十斋日,佛菩萨圣诞、父母的诞辰日(或忌日),在这一天之中,不吃肉食,而能素食,并读经念佛,修清净功德!21、见人有忧,善为解慰—-————凡见别人有忧心之事,应善巧方便,开解劝慰,令其释忧生喜22、接济人畜一时疲顿-—————凡遇到人、或是畜生,因一时的疲劳困顿,应给予接济帮助有人外出谋生或是求学,因不慎遗落钱财,或是受伤,又无人照料,遇此类状况,应给予帮助若遇受伤的动物,应尽心救治,待其恢复健康,然后放归大自然!23、不拒乞人————--若遇贫穷乞丐,随自己所有,以恭敬心施与,不可拒绝。

    贫穷者是悲田,能以敬心布施,就是以他的悲田,成就我的大悲拔苦,大慈与乐之心!24、护持僧众一人—-—-—-护持一位出家人,令其身心安顿,无四事匮乏之虞,而能安心修道!25、饭一僧———-——以饮食供养一位出家僧人26、拾得遗字一千-——-—-凡是在路上,或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看到有字纸,应把它捡起来,送往回收厂处理,或是送至焚化炉,这皆是爱惜字纸的善心善行因为字是智能的符号,人借助于文字,才得以学习文化、智能,故对字纸应当尊重27、兴事利及十人——-—--凡是兴建利人利己,富国强民的事,其利益能达到十个人,算作一功28、讲演善法,谕及十人—-—-——凡是讲演善法,劝人断恶修善,明达因果事理,劝谕十人,算作一功.29、诵佛号千声--——--以清净心念诵佛号千声念佛的目的在于制心一处,将一切的妄念,归于一句阿弥陀佛,以一句阿弥陀佛取代无量的妄念念佛时,若有妄念,不要理会妄念,只管提起正念,将一句阿弥陀佛,念得清楚,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出乎口、入乎耳、印乎心,心口耳一致,妄念自然就少了.30、礼忏百拜—-———-以真诚心礼拜忏悔,能消除一切恶业及灾难,解除累世怨结﹐增益福慧﹐功德巍巍不可思议。

    礼忏一百拜,计为一功.31、诵经一卷—-——-—佛经是修正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务必要读诵正法经典,方能正其心诚其意,蒙受佛菩萨的教诲之益!万不可读诵外道经典,及邪知邪见,伪造之经典!32、施行劝济人书文—----—凡是印刷劝人向善、戒杀护生、慈悲济世之文章,其功德等同自己书写!33、施药一服-—--—-凡布施医药一服,计为一功.34、救一人寒-----—北方冬天,天寒地冻,常有人受到严寒的逼迫,遇人有此危险,应施于救助,令其免受寒冷35、留无归人一宿--—-—-留无家可归之人,住一晚上,算作一功.36、济一人饥——-—--救济一饥饿之人,计为一功37、阻人一非为事---———阻止别人做一件错事,并能劝令改正38、劝息一人争———-——因事与人相争,焉知我之不是呢?应以理相劝,息灭争论39、掩一人恶—-----隐恶扬善,是人之美德见人恶应当反躬自省,我是否有这样的过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人即是我之善知识,感激都来不及,又怎么可以宣扬他的过恶呢?40、赞一人善-—-———赞扬别人的善行善事,这是随喜功德,其功德等于同于行善之人,不可嫉妒障碍41、葬一自死畜类-——--—如自家养的家畜之类,自然死后,应给予安葬,不应剥其皮食其肉。

    如牛马等,它们辛苦耕田,人才有五谷可食,我们应心存感恩,给予好的安葬学佛人要念佛回向,开示此等畜生,因过去的愚痴而堕入畜生道,今遇此胜缘,应一心念佛,求生净土.42、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改业----—-劝导养蚕、捕渔人、打猎9人、杀猪宰牛的屠夫,放弃这种杀生造业的行业,而能改做其他行业每个人的福报都有定)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养家糊口何苦如此愚痴,而从事此类惨不忍睹又折损自己福报的杀生造罪的行业呢?43、免一应责人—-———-免除一应受责罚之人,此为仁恕之道,教育为本,感人以德,不以刑罚惩处!晋代桑虞有果园在离家数里之外,园外有荆棘筑成的篱笆瓜果初熟季节,有人翻过篱笆偷盗瓜果他觉得篱笆上有荆棘,恐偷盗的人惊慌爬出时损伤身体,就叫家奴开出一条出路等到偷盗者背着瓜出来,发现道路通畅,知道是桑虞叫人做的,非常惭愧,就将瓜果送到桑虞那儿,叩头谢罪晋书孝友传桑虞)44、受一逆耳言—--—-—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逆耳之言,虽不中听,但能有利于身心,能增进德业品行!45、任一谤不辩——-——-受人毁谤而不辩白.古人云:「任他谤任他诽,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当别人骂我们、诽谤我们,我们不接受,就好比你送礼物给我,我不肯接受,那么,骂人者还是要把这个罪过带回去的应明白此理!46、受一横不瞋--—-——若无端受人从中作梗,或无理取闹,而不生瞋恨心,这都是品德涵养深厚的表现.47、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救护一只无力报答救护之恩的畜生48、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杀生-—-——-祈福禳灾,这些民间信仰之事,应只许善愿,不可杀生祭祀.世人不明道理,往往杀生祭祀,不仅不能得福,反而招殃.「杀生祭祀鬼神愁」,一切的正神善鬼,绝不会享用人间血肉的祭祀,只有那些邪神邪鬼才会享用学佛之人,应读诵大乘经典,礼佛拜忏,以此功德回向,必能蒙受佛慈加持,而满其善愿!49、供养一贤善人-—-—-—供养一贤良、有道德的善人.50、劝止传播人恶——-—-—谣言止于智者,即此之谓也学佛之人,不仅口不说人恶,耳亦不应听恶人恶事、人我是非遇传播人恶之人,应善巧劝阻!51、以方术治一人轻疾—---——用医学、卜筮、星相等一技之长治愈人轻微的疾病。

    52、编纂一保命益性命经法——-—-—搜集古今典籍中,有关修身养性长寿健康,有益于生命之文而编纂成书.如提倡戒杀吃素,传播健康的饮食观念,皆属此类.53、传一人保益性命事--—-——传授给一人戒杀吃素,有益身心健康的事例或技能54、劝息一人讼--—---劝人止息诤讼.55、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救护一只有力报答人类的畜生的生命,如牛、马等56、善遣妾婢———---现今家庭富裕者,有雇请佣人,应善待佣人,遣离时应给予丰厚的资遣费,不可刻薄吝啬57、有财有势可使而不使-———--虽然有财有势,但不以此财势威逼于人58、发至德之言—--——-至德即崇高的德性,发表与德性相应的言论59、以方术治一人重病-———-—用医学、卜筮、星相等治愈人严重的疾病.60、除一人害--—-——除去危害于一方的一个恶人61、荐引一有德人--————推荐引导一个有道德品行的人为人民服务.62、成就一人德业—--——-出钱或是出力,成就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如资助希望工程、设立奖学金,皆属此63、收养一无主遗弃婴孩——---—现今社会两性关系泛滥,被弃婴孩,时有所闻,若有发现,应收养或是送往社会福利机构安置,保全其生命。

    64、完聚一人夫妇——-————夫妇之道,是人伦大道的开始,不可轻易离婚,亦不可教唆他人离婚若见将破之婚姻,应婉转劝导,使其合于将破之际65、化一为非者改行--——--感化一个为非作歹的人,改恶从善.66、施一葬地与无土之家———-—-布施土地于贫穷无地之人,安葬已逝去的亲人67、发一言利及百姓—————-发表有利于社会百姓的言论68、白一人冤—-————说明一个人的冤曲,令其洗刷冤情,还公道于人司法界的人员,为人平反冤案,使冤者得雪,亦属此69、救免一人流离----—-救济一个即将流离失所之人,免于流离70、葬一无主骸骨-———-—如今地产业发达,往往在建造楼房时,时常会从地下挖出一堆白骨,应妥当安葬,不可随便扔弃!要知死者为大的道理71、收养一无倚-—-—-—收养一个无倚无靠之人.72、当欲染境,守正不染—--—-—处于欲染境界之中,而能端身正意,不为欲爱所染.73、免堕一胎——-—-—学佛之人,不仅自己不堕胎,亦应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不要堕胎儿女与父母是有直接而密切的缘分,若无缘分,求儿女求不到儿女与父母有四种因缘,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实际而言,人与一切众生都有这四种缘因此,若这个小孩是来报恩的,妳堕胎就是杀了他,恩变成仇;如果是来报怨的,仇恨就更深了.讨债、还债再加上命债,因果通三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我们这一世遭遇的种种不幸,是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这一生当中能够过得很安稳、很自在,一切称心如意,也是过去生中累积的善因善因必得善果,恶因一定得恶报74、为人延一嗣---—-—为人延续后代子嗣75、阻人不溺一子女——----溺有二义,一是溺爱,二是溺水劝阻他人不可溺爱子女或是以溺水的手段遗弃虐待子女.76、完一妇女节—---—-保全一妇女的节操77、救免一人死——---—救人免于死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无极剑圣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