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关注留守儿童的眼睛永不疲惫(陈继艳)

文档格式:DOC| 4 页|大小 17.51KB|积分 15|2022-06-07 发布|文档ID:102777452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关注留守儿童的眼睛永不疲惫人的眼睛是会疲劳的,哪怕是最震撼人心的事情,看多了也会麻木,也会疲惫然而,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保持敏感,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和对他们的爱因为,我是一名教师,职业的神圣让我心不敢有半寸之离,目不能有一丝漂移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操守决定了我们要有爱的付出,要以爱为本,用爱为学生撑起一片明净的天空,因此,我时刻关注着班级中的那些留守儿童,这份关注的目光永不疲惫,也不敢疲惫我最想念的人,最疼我爱我的人,一年只见一次面,其余时间都不在见个人,年前二十八才回家,初三就会离开的人,央求你们呀能多在家,陪我一月二月的……”这是徐贞想合着刘和刚《父亲》的曲子改编的歌儿也是我将要讲述的故事主人公每到晚上,他都会在家中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哼唱着这首自己改变的歌一阵风吹过,歌声随风飘散,阵阵凄凉就在房前屋后的人们心头涌动忧郁的歌声打断了我们三口之家的其乐融融,搅散了我们的幸福氛围,也揪住我这颗教师的“心”徐贞想是我的学生,家就在我家的前面十一岁的他是一名留守儿童,小小年龄父母已经在外打工近十年,他就这么随着爷爷奶奶在家“留守”了十年,一米五的个头,长得黝黑而瘦弱,蓬乱的头发下面一双机灵的眼睛,显得干练,却总透露着无助和寂寞。

    我们家想儿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他随我们(爷爷奶奶)在家,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除了照顾好自己,还要把屋子收拾的整整齐齐,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的多……”每次家访,贞想的爷爷奶奶都会这样跟我讲述,骄傲中又有着一些心疼爷爷奶奶的话我自然相信,但这样的表述却与我的感觉截然不同学习散漫,态度不端正,上课经常迟到、打架,不懂礼貌,是班级的调皮大王,很多时候在为心里本能泛起的往往是对他的这些不喜欢说实话,老师终究是老师,自有老师的职责所在,每次恨铁不成钢之后再一次的回归到老师的角色的时候,常常的也会觉得这个孩子很是无辜!常常自责自己未能切身体会贞想的凄苦与寂寞试想谁不想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呢?可是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拥有幸福是不现实的,家长为了挣钱要在异地他乡饱受着城里人的白眼,干着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而孩子呢,则要用稚嫩的肩膀承载独守空房的苦涩生活,拥有的是灰暗的童年和暗淡的未来......他像野草一样的生长着,爷爷奶奶能够给予他们的仅仅是吃饱和穿暖,剩余的大把时间和学习都由他们自己打理和安排,其实这时,他们还不会进行这样的安排?!“我每年都不愿他们外出打工,我不知道他们要挣那么多的钱干什么......”贞想曾经这样对我说。

    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较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是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主要因素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人远走他乡,那么留守儿童则是这个发展阶段的最大受害者再加上农村基层政府部门的不重视及意识淡薄,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教育和政府管理的相对真空状态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懵懵懂懂和孤孤单单中过完自己的“童年生活”,磕磕绊绊的读完小学或者初中,就算走到了受教育的“终点站”,接着的“打工,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被必须”,他们普遍存在学业失教、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的艰难困境每日在熟悉的炊烟袅袅中承受着不属于他们年龄的孤独与寂寞……就这样,当城里的人们享受着农民工带来的劳动成果的时候,寂寞就在这个那个相对落后的农村悄悄的蔓延着......其实,他们也需要家长对他们深切的关怀和陪伴,他们也需要国家的照顾和政策的惠顾,他们更需要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国家在2006年9月1日,新修订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7年6月1日,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现在,一系列的有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提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但很显然目前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不够,大量的留守儿童还这么孤独寂寞的生活,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留守儿童长期的亲情缺失引发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以及家庭教育和约束的长期缺失导致的行为、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偏差,犹如一颗颗打开了保险的“手雷”,不可预知的会在未来的哪一时刻炸响今天贞想已上到了五年级,再有四年时间他就完成了初中的学业,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作为特的教师,我唯有睁大眼睛,关注着他,这份关注的目光永不疲惫也不敢疲惫附件二:作者简介:陈继艳,女,32岁,东海县横沟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管住曾获东海县人民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东海县教育局“优秀园丁”称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lisufang2020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