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2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但其文字赋予诗歌的“音乐性”却是独一无二的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关于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徐志摩的诗歌的确还残留着古典诗歌中平仄的痕迹徐志摩是从“旧”文学过渡来的文人,他非常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能有如此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或许是康桥的柔波给予了他创作的性灵,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憧憬与尝试的兴奋之情并未冲昏新月派的头脑,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
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闻一多曾经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①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徐志摩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节奏感以至旋律感)”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首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黑格尔曾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这种像构建建筑物一样的作诗方式,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止于平仄以及音韵,那便要看这“文学大厦”的建设章法徐志摩诗歌的形式多样,其中不顶格的写作方式便是产生视觉冲击和音乐美感的秘诀之一,同时,它也影响着音乐的强弱程度另外,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传统在非顶格诗歌中也有全新形式的体现相对工繁的古典格律诗,空格的出现使现代诗歌产生了顿挫感,也赋予了现代诗更灵活的形式,增添了灵动飘逸之美庭院是一片静,听市谣围抱:织成一地松影看当头月好!不知今夜山中是何等光景;想也有月,有松,有更深的静。
——《山中》在汉语的文白转化过程中,很明显的一个改变就是语言的长度,用几个字便能代替冗长的文言文现代诗歌适应了这种改变,所以产生了行与标点符号之间的不同形式偶数行前空一格的写法使这首诗参差错落,如同明洁晓畅的口语一般奇数行均为个字,偶数行均为个字,从字数上体现出节奏的“慢一快一慢”的律动,打破了固有的节奏范式在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即为节奏,节奏是有变化的在这首诗中,长串的字符传达绵绵细雨般的慢板节奏,夹杂着深沉又漫长的情绪,如莱茵河畔的涟漪般轻柔精简的字符传达欢快活泼的快板节奏,夹杂着紧凑又明朗的情绪,如刚断奶的小马驹般活泼此外,徐志摩善于在顺畅的旋律中添加不和谐的停顿,以至于给听者在心理上造成情绪的积塞,如此诗奇偶数行之间的字数错落以及行前空格《山中》是一首情绪悠扬、沉着缓慢的抒情诗空格的存在不仅代表诗人情绪的转折,还无限扩大了诗歌的审美想象空间空格如同不被定义的文字,传达着不被定义的情感,这情感源于作品的意境以及意蕴烘托、也源于读者内心深处偶然产生的共鸣、想象或是回忆,“一方空格、万丈情愫”,也正是这错落的排布方式、使这一段本来平庸的陈述文本变得诗意纵横从宏观上看,徐志摩还是一个善于把握情绪节奏的诗人。
《山中》中的四个诗节,第一节,闹市中凸显宁静的庭院给人带来的片刻宁静,此刻这份宁静带给徐志摩的感受是愉悦欢快的第二节则进入诗人的联想世界:明月松间照的山林是否存在“更深的静”诗人的思绪总是纷飞缭乱的此刻徐志摩的思绪早已带有思索时特有的惆怅与沉默第三节,诗人似乎从片刻的思索中找到了结果,思绪开始纷飞,笔下展现出动态的描写,似清风攀附月光在山间流荡这一节较之上一节,在情绪上又多了些许积极活泼的成分然而情绪刚有起色,到了第四节又急速回落、最后一节,诗人想到自己爱人窗前的落叶,流露出对心上人的爱恋心绪,此刻全诗的情绪回归平缓诗中情感的跌宕起伏与节奏的高低转换呈“起一落一起一落”之势,时而昂扬欢快,时而低沉凄婉,扣人心弦,起承转结间给予读者深刻的审美体验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着诗行形式结构以及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诗歌中的这种音乐化诉求,一部分的确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诗经》这种乐经中……另一部分则要在其所阅读、模仿或翻译的英语诗歌中寻找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音律、在作诗之余也偶尔谱写乐谱,或是为他人而作,或是为自己而作在今天看来,古典诗歌流传下来的音乐性则应该是至臻的创作资源徐志摩扎根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土壤,奋力吸取西方现代诗歌的养分,创造那个时代“具有中国古典主义特色的现代新诗范式”。
摘编自周天逸《“旧”与“新”的完美融合论徐志摩新诗文本结构》)[注]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新旧交替之际,徐志摩的诗歌有时会文白交杂但这并不影响其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音乐性B.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时期,新月派憧憬、尝试新文学的同时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格律C.“参差建行”的诗歌占据了徐志摩诗歌的大部分,体现了其诗歌形式多样的特点,具有美感D.诗歌中的音乐化诉求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音律,有的也会谱写乐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徐志摩具有语言天赋,他能够在留学期间获得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离不开他对古文创作规范的了解B.闻一多认为诗的格律可以激发情感,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能够使诗歌区别于日常语言C.诗歌中的空格具有一定的好处,能让现代诗歌产生顿挫感,可以赋予现代诗更灵的形式,增添灵动飘逸之美D.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了诗行形式结构和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创造了现代新诗范式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山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山中》中奇数行均为6个字,偶数行均为5个字,使这首诗参差错落,体现出古典诗歌的节奏范式。
B.《山中》是一首情绪悠扬、沉着缓慢的抒情诗,诗中长串的字符传达慢板节奏,夹杂着深沉又漫长的情绪C.《山中》的行前空格,是徐志摩别具匠心地在顺畅的旋律中添加的停顿,给听者在心理上造成情绪的积塞D.《山中》蕴含着跌宕起伏的情感并呈现出“起一落一起一落”之势的节奏,时而昂扬欢快,时而低沉凄婉4.作者采用哪些方法来证明观点?请根据文本说明4分)5.请根据文中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对《山中》情绪节奏的分析,试分析《偶然》的情绪节奏6分)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四世同堂(节选)老舍瑞宣立了一会儿,刚要转身回去,一位和尚轻轻地走过来和尚看左右无人,从袖口中掏出一张小纸,递给了瑞宣,然后打了个问讯,转身走去瑞宣赶紧走进院内,转过了影壁才敢看手中的纸条他看一眼就明白纸条上的字是老三瑞全的笔迹他看了三遍,才认明白那些字:“下午二时,中山公园后门见面,千万!”他跑进屋中,一下子躺在了床上。
第一个来到心中的念头是:“我叫老三逃出去的!”他想:老三必定在外面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所以才被派来做最危险的工作哈,他教老三逃出去的,老三的成功也间接地应当是他自己的成功!好,无论怎么说吧,有这么一个弟弟就够给自己赎罪的了过了一会儿,他不那么高兴了假若老三问他:“父亲呢?”他怎么回答?他自己留在家里是为尽孝可是,他既没保住父亲的命,也没能给父亲报仇!他出了汗,他没脸去见老三!不,老三是明白人对的,老三必定会原谅大哥的瑞宣惨笑了一下他想去告诉母亲,祖父,和邻居们:“我们祁家的英雄回来了!”可是,他没有动他必须替自家的英雄严守秘密这个,使他难过,又使他高兴他开开屋门,看看日影影子告诉他,还没到正午他不知道怎么迷迷糊糊地走出街门走了半天,他才明白过来,时间还太早他依然走得很快,好像已管束不住自己的脚天气相当冷,冷得干松痛快穷破的北平借着阳光,至少是在瑞宣心里,显出一种穷而骄傲的神色远远的,他看见了紫禁城的红墙,与七十二条脊的黄瓦角楼他看了看表,才一点钟他决定先进到公园里去公园里没有什么游人他找了一条长凳,坐下好容易到了两点钟,他向公园后门走去还没走到,迎面来了个青年,穿着件扯天扯地的长棉袍他没想到那能是老三。
老三扑过来哈,不期而遇!瑞大哥!”老三的声音很高,似乎是为教全公园的人都能听到瑞宣这才看明白了老三,他的眼泪要夺眶而出可是瑞全没给大哥落泪的机会一手扯着大哥的手臂,他大声地说:“来,再溜一趟吧!老哥儿俩老没见了,大嫂倒好?”瑞宣晓得老三是在作戏,可是,他几乎有点要恨老三能这么控制住感情去作戏瑞宣试着找老三的脸,可是老三的脸故意地向一旁扭着点这教瑞宣明白过来:老三是故意把脸躲开,因为弟兄若面对了面,连老三也恐怕要落泪的老三不但有胆子,也知道怎么小心老三学会了本事,老三已不是祁家四世同堂的一环,而是一个独当一面的新中国人我们坐一坐吧?”瑞宣好容易想起这么句话来兄弟坐在了一棵老柏的下面,瑞宣想把四年来的积郁一下子倾吐出来可是,他说不出话来身旁的老三,已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种象征着什么的力量那个力量,像光似的,今天发射,也许在明天.明年,或下一世纪,方能教什么地方得到光明他没法对这样的一种力,一种光,诉说他自己心中的委屈,正像萤火虫不敢在阳光下飞动那样老三说了话:“大哥,你怎么办呢?”“嗯?”瑞宣似乎没听明白我说,你怎么办呢?你失了业,不是吗?”“啊!对!”瑞宣连连地点头在他心里,他以为老三一开口必定首先问到祖父与家人。
他没想到老三却张口就问他的失业大哥!”瑞全放低了声音:“我不能在这里久坐!快告诉我,你教书去好不好?”“上哪儿去教书?”瑞宣以为老三是教他到北平外边去教书他愿意去一旦他离开北平,他想,他自己便离老三的世界更近了一点在这里!”“在这里?”瑞宣想起来一片话:“这四年里,我完全不食周粟!我可是保持住了个人的清白!现在我去教书,不论我的心地多么清白,别人也不会原谅我,教我一辈子也洗刷不清自己教我去教书也行,除非……”“除非怎样?”“除非你给我证明文件,证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老三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没有给任何人证明文件的权力,大哥!”没等大哥回话,他赶紧往下说:“我得告诉你,当教员,当我所要的教员,有危险!我需要明知冒险而还敢给学生们打气的教员我看哪,大哥,我明白你,你自己明白你,就够了,用不着多考虑别的瑞宣没敢说什么还有,大哥,太平洋上的战争开始,我得多往乡下跑,去探听军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