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
课例教研教案《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文峰小学 张玲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66——67页“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知道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3、培养初步的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出示课本情境图:一辆货车两天运输大麦芽情况如下表: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24运输量1632师: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数学问题?下面看谁写出的比多,并要算出比值,完成导学案中 “知识链接” 的内容预设学生可能有:16:2=8,32:4=8, 2:4=0.5,16:32=0.5 等发现:有些比的比值是相等的二、自主学习(一)知识点一:比例的意义师:比值相等说明两个比怎么样?(板书 :16:2=32:4, 2:4=16:32),谁能把这个式子读一读?师:这个式子还是一个比吗?那象这样的式子又叫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一1——3的内容。
1、学生尝试完成后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1)第一题(师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的第一题做法)大家同意吗?好,我们齐读一遍师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2)通过第2题的判断,我们知道了组成比例的重要元素:“两个比”、“相等”、“式子”2)第3题你是怎样做的?(可以先写出比值是2的两个比,简单的2: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还有4:2,6:3,8:4等等,选两个组成比例二)知识点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师:在比16:2中,16和2分别叫什么?(前项、后项),在比例16:2=32:4中,它们还能叫前项、后项吗?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下面同学们自学课本67页,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二的内容1、个人尝试后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3、分数形式的比怎么来判断外项和内项呢?(三)知识点三:比例的基本性质师:16:2是一个什么?16:2=32:4呢?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师:比有基本性质,比例有没有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知识点三自主学习1、个人尝试后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齐读。
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板书)(2)在6∶5=30∶25这个比例中,625=530在 = 这个比例中,164=322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 1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 ):3=4:( ),只要填的两个数的乘积是12就行三、巩固练习1、学生尝试后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第1题是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判断方法第2题的第一小题快速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因为2、3、6、8这4个数找不到乘积相等的两组数,所以不能组成比例第2题的第二小题用2、3、4、6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写出比例,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得又快又准确:先找出乘积相等的两组数,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确定内项和外项后写出比例 四、达标测试师:对上面的学习,同学们还有问题吗?对照导学案看一看师:下面测试题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完成的非常好五、总结反馈回想一下,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是怎样学到的?对照导学案前面的学习目标问一问自己:我都学会了吗?这节课学习的比例与比又有什么联系、区别呢?六、课后延伸从24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