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师读教育心得体会四篇
有关教师读教育心得体会四篇 教师读教育心得体会 篇1(1740字) 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阅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受益匪浅,随感而发 一、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因此,确保选题没有毛病,应该是论文写作首先要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而是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素质教育、均衡化这些宏大命题具体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__ 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 第一,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而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因为课堂是教师最好的实验室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专家。
这样才会有所创新 第二,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论证要清晰科学 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 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__的主题和结构 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__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
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 三、行文要有个性 首先要求语言准确准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做到没有差错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中用词和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并能如实、贴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 其次行文切忌套话连篇,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语言第一,要明白,可以使读者少用精神去猜;第二,要简洁,可使读者少用时间;第三,要生动,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或评者乐意读下去常见的毛病有:一是表达不明白,特别是引用外国资料时,译文不通顺,晦涩难懂二是烦冗随便用词、意思重复,啰唆冗长这往往在长句中容易出现句子一长,主、谓、宾语这些句子的主要成分就会淹没在次要成分的堆砌中,使人如堕雾中,难辨其向能少说一句话就少说一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同样的内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达出来,不仅能使语言更加简练,而且还会使__避免平铺直叙,富有艺术魅力教师读教育心得体会 篇2(1456字) 《教育的情趣与艺术》这本书是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
本书共分七个部分,作者以清新淡雅、细腻简约的语言风格,对教育、对人生、对社会历史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及解析书中__立意高远而又充满实践关怀当我看到封页上的一段文字,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段话这样说—— “良好的教育不仅是充满智慧魅力的,也是充满情趣和艺术的惟有健康的趣味能够养育我们的灵性和激发我们内在的兴趣艺术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和存在形式,艺术不是教育之花,而是教育之本我们只有将自己融会与教育文化和教育的情境之中才能欣赏这种艺术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心灵在一种有品位的精神氛围之中 细细品味他的这本书,__中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读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
肖川先生的书读到这里,我有着醍醐灌顶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对自己、对课程及其文化、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中尝试,开展各种合作学习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他告诉我们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牺牲了整整一代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我不由的想,我在之前的学生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再回想起那段日子,我有种莫名的恐惧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大考小考的成绩排队等,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注意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他告诉我们教育就是传递真善 书中提醒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对人的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
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要教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他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社会、理解他人、关爱生命,让学生感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教师读教育心得体会 篇3(1407字) 在放暑假前,我在整理自己的办公桌时,偶然发现桌上还有一本崭新的书,原来,这学期我还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于是,借着这次放暑假的时间,我鼓起了勇气把它带回去读在朱永通教授所著的《教育的细节》一书中,说到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老师思考的每当我翻开书时,仅仅读了几十页,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此书犹如教育迷途中的一座灯塔,让我及时找到了方向 书中讲到一个“以柔刻刚”的案例,阅读后,我一直记忆犹新现在在写读书心得时,我又想到这个案例,依然颇有感触 朱教授讲到: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在一堂课上有三个男生搞恶作剧,把两个黑板擦都放到林老师看得到却够不到的地方但是林老师整堂课和往常一样仍在黑板上写满了板书却没有提黑板擦的事临下课在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时拿出手帕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并对学生说,这些板书老师擦掉,是为了告诉你们:知识,只有留在你们的心中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
下课后三名男生主动跟林老师承认了错误这个故事我们见证了矮个子林老师的伟岸,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个人的功底和修养”林老师这种以柔刻刚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但是,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老师是否都有林老师这种魅力和修养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是林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只会揪出这几个男生臭骂一顿,然后要求他们把黑板擦拿下来,接下来,才继续上课,我想大部分老师都会这样做,但我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他们的上课情绪就会收到影响,老师的情绪也会不好,恶作剧的那三个男生也不一定会得到教训,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在看《教育的细节》,朱教授有一节提到“自迟到看教育文化”讲到一般老师对于学生迟到,都采取的是让学生认同的教育行为,比如凡迟到一次,就当一次班级义工,帮当天值日的同学做卫生;或写一篇短小的随笔,或在班会课上做一次3分钟的演讲,或下午放学后,到操场跑几圈步这些虽不是最好的教育行为,但比有的学生迟到后老师让学生“站一上午”来听课,或者罚抄什么内容几百遍要好的多朱教授讲到一种温暖人心的教育行为,他到河南郑州的艾瑞德学校听课时,发现学生迟到,从不喊报告,而是悄悄地坐到座位上,不影响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也安之若素,转头见到,都是微微一笑。
是啊,学校是讲爱的地方,首先要给孩子安全感和爱的示范 再看看我们学校,有的老师对待学生迟到的处理方式简直让学生和家长无法忍受曾经我们学校就有一位五年级学生经常表现不好,有一次上体育课迟到后被a老师罚蛙跳5圈的做法虽然没有一个学生能蛙跳5圈,a老师本意也是吓唬学生,但是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尝到过“上下蹲后头晕目眩的滋味”,有的小孩就真的被“吓”到而不敢去学校了a老师虽然“严”字当头,但却没有“爱”字随后记得一位知名校长曾说过:“我宁愿我的小孩是一位阳光、健康的高中生,也不希望他是一位驼背、高度近视、瘦小的清华或北大生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反应人的内心,细节表现出教育的本质朱教授《教育的细节》这本书我已读了好几遍,受益匪浅犹如在他乡见到故知,朴实的文字渗透着细节的力量,我将沿着朱老师的路,把他的思想融进我的教学实践,打造柔美的教育教师读教育心得体会 篇4(1055字) 通过阅读《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使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
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可能高,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积极地学,积极地思考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比如有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要么“阳奉阴违”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是否产生对立的师生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参照,是榜样特别是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由此看来,教师健康地心理对学生影响巨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调整自我,努力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好老师,正像有人说的: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展现笑容; 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 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我们可以利用今天; 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我们可以事事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