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new
浅析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商务礼仪的异同商务礼仪,即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用以维护企业形象或个人形象,对交往对象表示尊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例、交往艺术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2008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我们的商业活动越来越全球化,商务礼仪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习商务礼仪、普及商务礼仪是指导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减少失误和误会,赢得更多的商机和利润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礼仪文化《礼记》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可见礼的作用很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而实际上哪个朝代也没有把礼的条文都做到 社交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原则、遵守原则、适度原则、自律原则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得 出发点和应遵从的指导思想,是保证礼仪正确施行和达到礼仪应用目标的基本条件其包括的内容有:修饰与衣着、自我介绍、眼神、面容、笑容及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礼尚往来,也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餐桌礼仪即饭桌上的文化,就是“饮馔文化”的通俗叫法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会、经济、习惯、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众多家族在饭馔方式上有“家宴”、“宾宴”和“便宴”——家宴是指家族自己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宴席;宾宴是宴请亲戚朋友的宴席;便宴是家常便饭老北京饭桌上各种礼仪十分讲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折射出老北京的价值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构筑了具有“礼”、“孝”、“德”、“教”为内容的饭桌文化餐桌礼仪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何时入席 如果你是客人,等主人示意你坐下时,才坐下如果主人径自坐下而没有示意你坐在哪里,你就坐在最靠近他的位置 如果你是主人,则以和缓的动手,指向某张椅子并对客人说:“请坐这里 自行取菜 自行取菜时明智的做法是,在第一轮的时候只拿少量的食物 暂停进食 当你暂停用餐,无论是要停下来喘口气、聆听别人的说话,或者离席去打电话,请把你的叉子和刀子向内带点角度,一左一右的斜放在盘子上 正确的使用餐具 依照欧陆式的进餐方式,是以左手握叉,右手握刀在商务接待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商务接待礼仪,可以给来访客户一种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商务交往的顺利进行。
商务接待礼仪基本原则:商务接待成功的秘诀在于细心,照顾到每一个客人的喜好,他们会高兴你的细心的了解客人,对新老朋友都热情相待在商务接待中提高公司形象,强调公司的任务,但要做得圆滑而漂亮其内容包括:迎客、敬烟、敬茶、送客礼仪等内容中国有关的商务礼仪中国传统礼仪的诚信,友好,礼貌也就是商务礼仪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则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中国商务礼仪共享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现素质 ,愿以下社交礼仪知识能帮助你提高自身修养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一、仪表礼仪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仪容要求,是值 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 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 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 ,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
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一 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①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②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③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④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⑤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⑥男士不要过分化妆 二 服饰及其礼节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三 白领女士的禁忌禁忌 一:发型太新潮禁忌 二:头发如乱草禁忌 三:化妆太夸张禁忌 四:脸青唇白禁忌 五:衣装太新潮禁忌 六:打扮太性感禁忌 七:天天扮“女黑侠” 禁忌 八:脚踏“松糕鞋”接待礼仪 接待是社会交往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也是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最常见的工作,了解接待礼仪,文明礼貌待人、言谈举止得体,是每个交际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接待礼仪要注意一下几个内容:1、手势礼仪2、体态语言3、称呼礼仪4、握手礼仪 5、接待者的服饰仪表6、接待中的谈话7、送客礼仪一、规范自己的职业形象1、职场的仪态规范仪态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可以透过仪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2、职业着装的基本原则 不同场合的着装,色彩, 款式, 搭配, 风格、衣橱设计,个人形象设计都 能表达您的品味、情感和个性二、公司内部的礼仪和秩序1、离座和外出2、严守工作时间3、闲谈与交谈4、遵守公司制度5、关于职业道德三、商务接待的礼仪1、日常接待工作接引搭乘电梯奉茶送客东南亚各国的商务礼仪俗话说,“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凡是初到泰国访问,经商的人,必须注意遵守泰国人的风俗礼节,不然很容易发生误会比如,泰国人认为门坎下住着神灵,所以千万不要踩踏他们的门坎 历史上,泰国人经商一般不喜欢冒险,小心谨慎,宁可依靠自己的力量,积少成多地发展,也不愿大刀阔斧,大数额地贷款,大范围地投资由于过分地谨慎,不轻易相信别人,故很多企业都带有浓重的家族色彩泰国商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在他们看来,与其你争我斗,费尽心思才获得一些利益,倒不如把这些利益让给那些诚实而富于人性的对手对于商品,他们重视质量甚于牌子,只要商品货真价实,既使是名不见经传的产品,也能获得认可此外,同大部分的华人一样,很考虑面子,十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外观看法,如能让对方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无疑可以使洽谈在十分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人们说泰国是“微笑之国”,他们对外国人特别和蔼可亲生意对象几乎都是华侨系统的企业,和其他国家的华侨一样,做生意基于对个人的信赖,形式上的契约书依然有被轻视的倾向市区大道混杂紊乱,早晚不用说,即使白天也经常是拥挤不堪,行动上相当费时 在泰国,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人争执,咄咄逼人的表现会被泰国人认为是最可耻的行为新加坡人见面、告别都行握手礼,华裔老人中还有相互作揖的习惯,马来人行摸手礼,而印度人行合十礼不论什么民族,都可以先生、小姐、太太相称商务交往中名片必不可少大多数新加坡人用双手递交名片,外来者应注意这一礼节,也用双手递交或接受名片接到名片后应放在桌子前方或放入前面的口袋,不要在名片上写字或放入后面的口袋新加坡政府规定,官员不使用名片在新加坡,商务交往中常相互宴请,应邀赴约要准时,迟到会给人留下极坏的印象如不能及时到达,必须预先通知对方,以表示尊重新加坡官员不接受社交性宴请,因此与他们打交道时要慎重在社交场合或商谈时,忌跷二郎腿,尤其忌讳将鞋底朝向他人;忌谈个人性格、当地政治和种族关系等问题到清真寺参观,到新加坡人家里作客,忌穿鞋进入新加坡人视黑色、紫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
在新加坡,禁止使用宗教词语和象征性标志 1、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等国,人们以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印度人表示赞同时,总是先把头往左或右轻轻地斜一下,然后立刻恢复原状,令人以为是“不要”或“不愿意”,其实是表示“知道了”或“好的” 2、不用左手递交东西在东南亚诸国,人们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握手时若伸出左手或以左手递东西给对方,对方会认为你是蔑视他,或是对他怀有恶意因此握手或递交东西时,必须使用右手或是用双手为妥 3、等级分明,不跟身份悬殊的人进餐印度、尼泊尔人很重视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属阶级有异,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饭;尼泊尔人也同样有类似的阶级划分,在其国内,对“身份”的重视,超过了一切 4、不要摸小孩的头印度等地的人们不希望别人摸自己头上的任何一部分,他们也不喜欢去摸别人他们认为,头部是人体最高的部分,也是人体中最神圣无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头,被视为神明停留之处,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绝不允许触摸 5、不可骑在佛像上拍照在东南亚的佛教国家,旅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行动,被视为“罪恶滔天”有些不明利害的游客,曾经由于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纪念照而被刑罚。
对想带回去的佛像纪念品,也不可放置地上,因为在信奉佛教的国家购买的佛像虽然归自己所有,但必须对它有一份敬意,如当它是一玩物,随意放置或粗手粗脚地动它,这种行为,会引起该国人的不快 6、与和尚交谈时要保持低姿式到斯里兰卡等佛教国家旅行,经常看到有人与和尚交谈,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一般人绝不会坐在高过和尚的座位上,他们必定设法使自己的头低过和尚的头,贵如总统、总理,也要谨守这个原则 7、被邀去吃饭不必客气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吃东西时要大家一起分享,独食是小气而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印度人邀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心诚意的邀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回绝当然令人不高兴买酒有时间限制在泰国有个规定,凌晨2时以后不准再买酒,否则会被警察处以罚款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为禁酒日,在这些天就是神通广大的人也休想买到酒8、马来西亚:通常去他人家里应先脱鞋,并摘掉太阳镜与称呼、问候;男人间可握手,与女性则应审慎;会晤最好提前安排;用手和匙吃饭,穆斯林不吃猪肉,在宴会上不要用左手碰食品,马来人喜送的礼物有美国货和你公司生产的产品;交谈以政治、家庭、体育、食品为主菲律宾:仿效美国生活方式,英语为官方语;习惯是客人应跟主人学习,如进房脱鞋等。
结论:在与各国的商务交往中,要认真了解我国与他国的商务交际礼仪之间的异同因为恰当的礼仪可以更好地帮你赢得机会;遵时守信、尊重他人是现代商务礼仪的重要原则;真诚、自律和适度是不变的礼仪法则;入乡随俗和灵活应用研究将帮你应对变化多样的礼仪场合…… 以上这些金玉良言是现代商务礼仪的精华所在,旨在为大家提供实用的礼仪规范和技巧,使得相互之间互相信任,相互尊重,从而使商务活动更加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