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几种修辞手法分辨

文档格式:DOCX| 3 页|大小 13.09KB|积分 20|2022-09-24 发布|文档ID:15575880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几种修辞手法辨析—、比喻和比拟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比 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 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就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 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一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 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 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例:1小鸟为我唱歌,小树向我点头.-------拟人2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3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的人喘不过气来.(一)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二) 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 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 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 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 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 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 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拟物是把人当成物来写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1)将人当作物来写临时赋予人以物所具有的特征例1:小D和妹妹常常没有晚饭吃,将门锁了,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 沉日升舒婷《梦入何乡》)例2:如今那些写作的女人,生长在不凋的花坛上,四季如春地绽放着,姹紫嫣红的花 瓣衬着周围繁茂葱郁的绿叶,显得越发地鲜活张抗抗《写作的女人》)当所拟之物为生物时,有时同时具有人或生物的动作状态,便可能出现拟人拟物界限不清的情况:例3:没有被阴云吞噬的晴空中,还有几个星星在发抖;西边林梢上那一勾细眉般的新 月,也好像在打着哆嗦莫言《售棉大路》)例3描绘暴雨将临时天空的情景发抖”、“哆嗦”既可能是人所具有的动作情态,也 可能是猫、狗等有生物所具有的情态就这一意义而言,可将其看作拟人,也可看作拟物 当然,此处的“发抖V “哆嗦”与其说写星星新月惧怕乌云的到来,不如说是写卖棉人担心 下雨的恐惧心理2)以物拟物临时赋予此物以彼物所具有的特点,将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4:辣味的日头下/有一只鹰/刮过(姜宇清《祈雨》)例4改变鹰所具有的动作描写词语“飞过,、“掠过”,而用了描写风的动词“刮过”突 出表现了炎热无雨环境下生物的状态和人的心理感受。

    二、 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复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 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出制自朱自清《荷 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还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 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有以下几种类型1、 由听觉移到视觉:女子们朗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的上空荡漾开去2、 由听觉移到味觉: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3、 由视觉移到味觉: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4、 由视觉移到听觉: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 袅袅空中的余音5、 由视觉移到触觉: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6、 由视觉移到嗅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7、 由嗅觉移到听觉:15.花园里芬芳的香气幽幽袭来,仿佛那低沉的筝鸣,慑人心神8、 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听潮》“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 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甜美;低低地,轻轻地,像微 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三、 互文,也叫互辞互文:“互”就是“互相”,“文”就是“文字”和“文义”互文,通俗地讲就是相关文字可以互相省略也可以互相交换,文义又是互相补充的,是 一种用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如果文句中“甲A乙B”的相关文字可以互换为“甲B乙A”,并且意思是“甲AB乙 AB”,即“甲乙皆AB”,也就是说甲和乙是可以互相交换的,或者说A和B也是可以互相交 换的使用互文的作用和意义: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有韵律,能精炼地表达出完整的意思互文的分类:1、 同句互文:单句互文,是指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指的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山关;“主人下马客上船”说的是主人 和客人一同下马上船;“烟笼寒水月笼沙”是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等2、 双句互文:双句互文即对句互文,是指在相邻的两个句子里出现互文,即:上句里 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下句里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两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但这句诗 真正指的是经过多年征战,无数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3、 排句互文:排句互文即多句互文,就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 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表面是到东市买了骏马, 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但这四句的意思其实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每处地方买一样东西4、 隔句互文:就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他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这里的“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 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和满座、高朋满座和如云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句该如何理解呢?路上的行人们,有的背着东西走,有的空手而行,有的在路上唱歌,有的在树下休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ajiefude2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