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分析 > 石油化工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文档格式:DOC| 126 页|大小 3.01MB|积分 10|2022-08-30 发布|文档ID:14611051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提高×××××化工有限公司应对和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风险的能力,保证公司所属各部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公司能及时、迅速地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公司根据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规定和公司环保安全工作的需要,编制了《×××××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现予发布请公司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同时加快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对各种应急预案要做到经常培训、定期演练、定期修订,为环保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化工有限公司 签发人(签字): 2018年12月1日目 录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21.4应急预案体系 21.5应急工作原则 31.5.1安全第一原则 31.5.2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原则 31.5.3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原则 31.5.4专兼结合、协调高效原则 31.5.5优先原则 41.5.6本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原则 42基本情况 72.1公司项目概况 72.1.1企业地理位置 72.1.2自然条件 72.1.3周边环境 82.2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92.2.1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产品名称、产量 92.2.2生产工艺流程 122.2.3污染源分布与污染物排放情况 252.3全厂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622.3.1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632.3.2废水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662.3.3噪声排放情况汇总 682.3.4全厂”三废”排放情况汇总 682.4公司环保工作情况 703环境风险源分析 723.1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723.1.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733.1.2物质风险识别 733.1.3敏感目标识别 773.2风险源事故环境影响分析 803.2.1化学品泄漏及废气处理设施风险影响预测 803.2.2化学品泄露或火灾风险影响分析 803.3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措施 813.3.1建设管理措施 813.3.2工艺控制措施 813.3.3建筑等级及设备方面的防范措施 823.3.4生产安全管理措施 823.3.5劳动保护措施 823.3.6原料仓库、贮罐区、生产区、中间罐区风险防范 833.3.7泄漏事故的应急对策 843.3.8环保设施事故排放的应急对策 853.3.9环境风险事故管理 864组织机构及职责 874.1应急组织体系 874.2指挥机构及职责 874.2.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 874.2.2应急指挥机构成员职责 884.2.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 895预防与预警 905.1环境保护措施 905.1.1废气治理措施 905.1.2废水治理措施 915.1.3噪声防治措施 915.1.4固废处置措施 915.2预警行动 915.3预警、通讯及联络方式 926信息报告与通报 926.1内部报告 926.2信息上报 936.3事故报告内容 936.3.1火灾报警基本内容 936.3.2内部报告基本内容 936.3.3政府部门报告基本内容 947应急响应与措施 957.1分级响应机制 957.1.1一级响应(全体应急预案) 957.1.2二级响应(现场应急) 957.2响应程序 967.2.1识别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 967.2.2 应急准备 967.3应急措施 977.3.1 警报与通知 977.3.2泄露事故应急措施 977.3.3环保应急措施 1007.4相关人员疏散 1007.5应急终止 1017.5.1应急终止条件 1017.5.2应急终止的程序 1017.6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018善后处置 1038.1善后处置 1038.2保险 1038.3工作总结与评估 1039保障措施 1049.1应急队伍保障 1049.2经费保障 1049.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049.4通信保障 1049.5其它保障 10410培训和演练 10610.1培训 10610.2演练 10610.3记录与考核 10611奖惩 10811.1奖励 10811.2责任追究 10812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10912.1预案评审 10912.2预案备案 10912.3预案发布 10912.4应急预案的更新 10913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日期 11014术语和定义 11115附件 112编制说明 121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应对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规范公司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突发环境事件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公众、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制订本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9)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0)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14)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17号);(15)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16)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17)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8) 《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19)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20)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1)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5)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2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3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31)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3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3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35) 《铅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6)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以及在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过程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

    1.4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应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本应急预案由总则、公司基本情况、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信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附件组成定性为×××××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1.5应急工作原则1.5.1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1.5.2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原则应急工作贯穿于项目生产的各个环节,忽视了应急工作,将极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使个人、企业与环境都遭受巨大损失因此,要始终将应急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将应急工作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以人为本,减少事故对民众、企业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1.5.3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原则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1.5.4专兼结合、协调高效原则积极做好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思想、物资和技术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环境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关系1.5.5优先原则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置措施以事实为依据,重视技术手段,防止主观臆断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1.5.6本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原则1.5.6.1国家应急预案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第 17 号部令),突发环境事件级别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1、 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三级以上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 4 级以上的核事故;(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2、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7)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3、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4、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1.5.6.2本公司应急预案分级公司生产实行区域划分排查、检查方式,每月由公司生产部门负责进行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并做出相关环境风险排查检查表,同时对公司整体环境风险实行安全管理部门实行公司总体检查,对重点环境风险源实行重点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我公司突发事件分为两级,具体如下:1、一级:完全紧急状态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公司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例如:危险废物(生产性酸性液体)、危险化学品(硫酸、盐酸)大量溢出并向下游河流快速扩散2、二级:有限的紧急状态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仓库因大风大雨倒塌,造成危险废物外泄,影响周边环境安全3、三级:潜在的紧急状态某个事故导致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

    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危险化学品硫酸、盐酸等少量泄漏;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废物小型泄漏2基本情况2.1公司项目概况×××××化工有限公司位于××省铅山县工业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1′28″,北纬28°16′14″),总占地面积约90亩(约合60000.18m2)项目分两期建设,共有产品15个,分别为:年产13600吨硫有机化合物、4000吨卤代烷烃(酸)、8000吨紫外线吸收剂系列、400吨香料系列、100吨医药中间体、700吨电子化学品2.1.1企业地理位置×××××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3600吨硫有机化合物、4500吨卤代烷烃(酸)、8000吨紫外线吸收剂系列、400吨香料系列、100吨医药中间体、700吨电子化学品项目项目建设用地位于××省铅山工业园区内,占地90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1′28′′,北纬28°16′14′′附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地层较为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1.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地质铅山县地势南高北低,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

    山地、丘陵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1%武夷山脉绵亘于南缘,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m,屹立于赣闽边界上,北境最低处海拔仅40m全境分为:南部中低山区,层峦叠嶂,森林茂密;中部低山丘陵区,梯田层层,油茶遍布;北部低山岗地河谷平原区,地势平缓,阡陌纵横,形成了“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基本地貌特征项目所在地地貌特征单一,以荒山地为主当地政府已对项目用地进行了平整2.气候、气象铅山县属中亚热带温湿型气候,距海洋较近,受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季风交叉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733~2000mm,年平均气温18℃,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6℃~5.6℃,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18.7℃~29.4℃,平均年日照为1952h,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为1.5m/s3.生态环境状况铅山县境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为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树种颇多,资源丰富用材林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枫香、木荷、檫树、枫杨、苦楝、白杨、法梧、泡桐、女贞和毛竹等;珍贵树种有樟树、楠木、银杏;经济林树种有油茶、油桐、乌桕、板栗、茶叶、山苍子等;灌木有杞木、杜鹃、乌饭、柃木等。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县域中部、东南部、北部,西部较少当地政府已对项目用地进行了平整,项目用地范围内无用材林树种及珍贵树种4.水文境内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河流众多水系主要为信江,信江自东向西,横跨县境北部,其最大流量为5880m3/s,最小流量2.25m3/s,多年平均流量为91.2m3/s支流有铅山河、杨村河、陈坊河和石塘河等,均源自县境武夷山麓,由南向北流入信江铅山河是信江上游的主要支流,水流较急,流速大多在0.7~1m/s之间石塘河、桐木江、杨村河为铅山河支流,多年平均流量为13-15m3/s,枯水期流量1m3/s左右,最大洪水流量2000-2500m3/s信江流入鄱阳湖区,属长江流域信江年平均最大流量5341.6m3/s,枯水期流量46m3/s,年平均流量为353.8m3/s葛河最大流量为13.4m3/s,多年平均流量9.6m3/s,葛河枯水期平均流量6.32m3/s,平均河宽40m,平均水深1.0m,平均流速0.67m/s,水力坡降1.3‰2.1.3周边环境项目用地位于××省铅山县工业园区内,厂址东面紧邻开发区规划主干道,厂区整体呈矩形,东面为詹家村,南面为洋田村,西面为余洋村,厂区北面正在建设厂区。

    2.2生产工艺基本情况2.2.1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产品名称、产量一期工程主要原辅材料列于表2.2.1-1表2.2.1-1 一期工程主要原辅料情况一览表类别名称规格年耗量(t)备注12,7-萘二磺酸原料萘99.9%222025kg包装袋400只,车间三氧化硫99.7%278050m3储罐1个,罐区辅料二氯甲烷99.8%12100m3储罐1个,罐区2OBSC原料二苯醚99.9%187550m3储罐1个,罐区氯磺酸99.8%5080100m3储罐1个,罐区辅料二氯甲烷99.8%25储罐共用,罐区3OBSH原料OBSC98%2680编织袋,产品库40%液碱40%1516100m3储罐1个,罐区水合肼80%58250m3储罐1个,罐区辅料二氯甲烷99.8%28储罐共用,罐区4对氨基苯磺酰胺原料乙酰氯氨基苯磺酸99.9%2530装袋,外购液氯99.9%825钢瓶液氨99%63040个0.6m3钢瓶,罐区辅料二氯甲烷99.8%43.8储罐共用,罐区5香茅腈原料羟胺50%72200kg包装桶5个,罐区香茅醛99.8%172200kg包装桶10个,罐区6丁位十一内酯原料己醛99.7%29200kg包装桶5个,罐区环戊酮99.9%24共用储罐,罐区30%双氧水30%3130m3储罐1个,罐区氢98%0.6共用钢瓶,罐区醋酸99.7%830m3储罐1个,罐区辅料钯炭催化剂99%2.5装袋,外购二期工程主要原辅材料列于表2.2.1-2。

    表2.2.1-2 主要原辅料情况一览表类别名称规格年耗量(t)备注1溴代正丁烷原料48%氢溴酸48%248050m3储罐2个,罐区其中500t/a自产,外购量 1980t/a正丁醇99.9%1092100m3储罐1个,罐区2溴乙烷原料48%氢溴酸48%3100储罐共用,罐区乙醇95%916100m3储罐1个,罐区3氯代正丁烷原料30%盐酸30%3400储罐共用,罐区其中自产量2723t/a,外购量677t/a正丁醇99.9%1504100m3储罐1个,罐区辅料氯化亚铜99.9%5装袋,外购4正辛醇原料镁粉585装袋,外购氯代正丁烷99.8%2240产品仓库4-氯丁醇99.8%2640100m3储罐1个,罐区辅料30%盐酸30%52储罐共用,罐区,外购丁醚99.9%3030m3储罐1个5紫外线吸收剂UV-531原料正辛醇99.8%1260100m3储罐1个,罐区间二苯酚99.8%1011100m3储罐1个,罐区三氯甲苯99.8%1800100m3储罐1个,罐区辅料乙醇99.8%9储罐共用,罐区6对乙酰氧基苯乙烯原料对羟基苯乙酮99.8%10530m3储罐1个,罐区苄基氯99.9%9830m3储罐1个,罐区30%液碱30%468储罐共用,罐区硼氢化钠99%8装袋,外购醋酐99%64装袋,外购氢溴酸48%127储罐共用,罐区苯甲醇99.9%264.630m3储罐1个,罐区30%盐酸30%78储罐共用,罐区辅料三氟乙酸99.6%0.430m3储罐1个,罐区醋酸99.7%60储罐共用,罐区7十八烷基腈原料十八醇99.8%63850m3储罐1个,罐区三溴化磷99%20450m3储罐1个,罐区氰化钠99.8%105200kg内衫塑料袋包装桶,10个,外购辅料正丁醇99.8%6100m3储罐3个,罐区四丁基溴化铵99%10装袋,外购8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原料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99.8%44200kg包装桶5个,罐区丙烯醇99.8%18200kg包装桶2个,罐区辅料对甲苯磺酸99.8%8200kg包装桶1个,罐区9二甲基庚烯醇原料甲基丁炔醇99.8%34200kg包装桶5个,罐区异丁烯氯99.8%34200kg包装桶5个,罐区辅料氯化亚铜8装袋,外购碳酸氢钠99.8%23装袋,外购2.2.2生产工艺流程1)2,7-萘二磺酸项目2,7-萘二磺酸生产主要工序包括:磺化反应、过滤和干燥。

    ①磺化反应:在3000L反应釜中,投入精萘,然后从高位槽放入溶剂二氯甲烷,搅拌半小时全部溶解,夹套接通冷冻降温至-15℃,再从高位槽缓慢滴入液体三氧化硫(过量,每批过量量为2.5kg,5t/a),保持料液温度在5℃以下,时间4小时,加毕,撤除冷冻,自然升温到15℃,再继续保温3小时,待反应完毕主要反应方程式:C10H8+2SO3      C10H8S2O6(得率为99%)萘2,7-萘二磺酸萘②过滤和干燥:过滤(离心甩干),收集滤饼干燥(采用气流干燥)而得2,7-萘二磺酸,包装(采用20m3储罐)滤液转移到高位槽循环套用2,7-萘二磺酸生产不需用蒸汽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1图2.2.2-1 2,7-萘二磺酸生产二氯甲烷平衡图 单位:t/a 2)4,4-二(氯磺酰基)二苯醚(OBSC)项目OBSC生产主要工序包括:合成反应、分层和萃取、蒸馏①合成反应:在5000L反应釜中,先投入二苯醚,然后从高位槽放入溶剂二氯甲烷(蒸馏返回料),搅拌下冷冻降温至-10℃,接通并开启氯化氢降膜吸收塔系统(副产30%盐酸)然后从高位槽慢慢滴加液体氯磺酸,滴加过程中,料液温度不超过零℃,加毕,继续冷冻搅拌1小时,然后撤除冷冻自然升温到15℃,再继续保温两小时。

    主要反应方程式:氯磺酸二苯醚(C6H5)2O+4ClSO3H    (ClSO2)2(C6H4) 2O +2H2SO4+2HCl(得率94%)②分层和萃取:静置分层40分钟,分去废硫酸并用二氯甲烷萃取,用水洗至中性废硫酸泵入废硫酸储槽③蒸馏:将萃取液进入卧式双锥蒸馏釜,先收集溶剂二氯甲烷(回用),蒸干得到OBSC,冷却,包装(采用25千克PP编织袋,部分用于产生OBSH,部分外售),蒸馏时间4小时,温度控制在60℃左右OBSC生产需用蒸汽约60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2图2.2.2-2  OBSC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3)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项目OBSH生产主要工序包括:合成反应、过滤和干燥、分层①合成反应:在6300L反应釜中,从高位槽分别投入液碱、水合肼,夹套冷冻降温至-15℃,然后将OBSC和二氯甲烷滴加到反应釜中,密闭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零℃,加毕,在零℃以下继续搅拌3小时主要反应方程式(得率96%):(ClSO2)2(C6H4)2O +2H2NNH2+2NaOH ( H2NNHO2S)2(C6H4)2O+2NaC1+2H2OOBSH肼水合肼OBSC②过滤和干燥:将上述物料进行过滤,收集滤料经水洗,气流干燥(40℃,1小时),包装(采用25千克PP编织袋)。

    ③分层:滤液进入静置釜,静置分层40分钟,分去油状物,主要为二氯甲烷,返回使用,水层进入废水处理站OBSH生产需用蒸汽约41.2t/d含盐废水经蒸发浓缩预处理,需用蒸汽约40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3图2.2.2-3  OBSH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4)对氨基苯磺酰胺项目对氨基苯磺酰胺生产主要工序包括:氯化反应、胺化反应、脱酰反应、蒸馏①氯化反应:在6300L反应釜中加入2580公斤对乙酰氨基苯磺酸,加入二氯甲烷,1200公斤,水1000公斤,冷却0~5℃,通入氯气,通毕继续搅拌反应半小时,分层下层有机层收集,直接用于下步反应,估计得到对乙酰基苯磺酰氯约2750公斤,收率98%以上,水层为副产物盐酸②胺化反应:在6300L反应釜中,投入固体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从高位槽中投入二氯甲烷搅拌溶解,然后通入氨气,密闭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30℃,加毕,搅拌3小时抽滤,副产氯化氨晶体,液体入脱酰反应釜主要反应方程式(得率96%):CH3COHNC6H4SO2Cl+2NH3 CH3COHNC6H4SO2NH2+NH4Cl③脱酰反应:从高位槽中投入上述反应液体,然后通入氨气,从高位槽中投入水(将氨配成约20%),密闭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30℃,加毕,搅拌5小时后去蒸馏。

    主要反应方程式(得率98%):CH3COHNC6H4SO2NH2+NH3+H2O H2NC6H4SO2NH2+CH3COONH4④蒸馏:将萃取液进入卧式双锥蒸馏釜,先冷凝回收溶剂二氯甲烷(回用),釜底为产品对氨基苯磺酰胺(采用25千克PP编织袋),蒸馏时间5小时对氨基苯磺酰胺生产需用蒸汽约77t/d含醋酸铵废水经蒸发浓缩预处理,需用蒸汽约13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4 5)香茅腈项目香茅腈生产主要工序包括:肟化反应、蒸馏①肟化反应:在1000L反应釜中,先投入羟胺密闭,升温到40℃(羟胺熔点为32.05℃,少量羟胺分解为氨、氮和水)时开启搅拌,然后从高位槽滴加香茅醛,时间1小时,加完,保温6小时然后再升温到90℃,分子内脱水形成香茅腈羟胺分解反应式:3NH2OH=NH3+N2+3H2O②蒸馏:然后经分层后将油相转移到蒸馏釜,升温,蒸馏(温度90℃,时间4小时),收集的馏分而得产品(采用20m3的成品接受罐1个)香茅腈生产蒸汽消耗量为3t/d香茅羟胺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C10H18O+NH2OH C9H17CH=NOH+H2O(得率95%)羟胺香茅醛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5。

    图2.2.2-5  香茅腈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6)丁位十一内酯项目丁位十一内酯生产主要工序包括:醛酮缩合和分层、加氢、氧化和分层、蒸馏①醛酮缩合和分层:在300L反应釜中,从高位槽分别放入己醛、环戊酮,然后夹套升温至60℃,缩合反应6小时,降温至30℃,静置40分钟,分去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废水,然后将油状物转移到300L加氢釜中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C5H11CHO+C5H8O C10H18CO+H2O(得率96%)②加氢:在加氢釜中,先通入氮气保护,然后投入5%钯炭催化剂(返回料),缓慢通入氢气还原,时间4小时,压力0.4MPa,温度40℃还原结束后降温至10℃,然后慢慢卸压排氢和污氮(入全厂废气处理系统),直至常压,再将物料(加氢油状物)转移到200L高位槽中备用主要反应方程式: C10H18CO+H2 C10H20CO(得率99%)③氧化和分层:然后在300L氧化釜中,先从高位槽依次加入双氧水、醋酸,开启搅拌,冷冻降温至10℃,然后从高位槽细流滴入备用的加氢油状物,保证釜内料温不超过35℃,时间约3小时加完,继续搅拌半小时,撤去冷冻,自然升温至室温,继续搅拌5小时。

    然后静置40分钟,分去水层,油层转入蒸馏釜主要反应方程式:C10H20CO+H2O2 C11H20O2+H2O(得率98%)④蒸馏:在60℃、-758mmHg下进行蒸馏(时间2小时),收集馏分而得成品(采用20m3的储罐)丁位十一内酯生产蒸汽消耗量为2.7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6图2.2.2-6 丁位十一内酯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7)溴代正丁烷项目溴代正丁烷生产主要工序包括溴代反应、分层①溴代反应:先将从高位槽放入的48%氢溴酸升温到120℃,再将99.9%正丁醇和48%氢溴酸从高位槽分别以一定流量连续滴加到5000L带填料塔的反应釜中(在填料塔中挥发出来的溴化氢在填料塔中与48%氢溴酸结合,捕集下来),保持回流状态,经过一定时间(约为8小时)冷凝回流,分出反应生成的溴代正丁烷,并通过冷凝系统保证溶液和成品一同带出的溴化氢捕集下来返回反应釜中溴代正丁烷正丁醇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C4H9OH+HBr    C4H9Br+H2O(得率为99%)②分层:分出的溴代正丁烷通过油水分离器分出部分水相(含溴废液),再经沉降槽自然分层分出水相无需要干燥和精馏,直接灌装即得99.5%以上的溴代正丁烷(采用50m3的储罐)。

    溴代正丁烷生产氢溴酸升温需用蒸汽约15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78)溴乙烷先将高位槽中的48%氢溴酸升温到120℃,再将高位槽中的乙醇和氢溴酸分别以一定流量连续滴加到5000L带填料塔的反应釜中,保持回流状态,经过一定高度的塔式冷凝回流,连续分出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并通过冷凝系统保证溶液和成品一同带出的溴化氢和乙醇捕集下来分出的溴乙烷通过油水分离器分出部分水相,反应连续生成的成品在沉降槽中自然分层,无需干燥和精馏,灌装即得99.5%以上的溴乙烷(采用50m3储罐1个)溴乙烷生产需用蒸汽约20t/d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C2H5OH+HBr     C2H5Br+H2O(得率为97%)溴乙烷乙醇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89)氯代正丁烷在5000L反应釜中,先从高位槽放入30%盐酸,再加入催化剂氯化亚铜,升温到80℃,再将高位槽中的正丁醇以一定流量连续滴加到带反应釜中,保持回流状态,经过一定高度的塔式冷凝回流8小时,连续分出反应生成的氯代正丁烷,并通过冷凝系统保证和成品一同带出的氯化氢捕集下来,并且通过油水分离器分出部分水相,没有完全反应的原料继续回流至反应釜中继续反应。

    反应连续生成的成品在沉降槽中自然分层,无需要干燥和精馏,直接灌装即得99.5%以上的氯代正丁烷(采用1000L的包装罐10个)氯代正丁烷生产需用蒸汽约9t/d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C4H9OH+HCl     C4H9Cl+H2O(得率为99%)氯代正丁烷正丁醇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9图2.2.2-9 氯代正丁烷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10)正辛醇在5000L反应釜中,从高位槽放入无水丁醚,立即投入镁粉,密闭反应釜,接通回流冷凝器冷却水并打开跑空,搅拌,接通夹套冷冻水,降温到0℃,再将高位槽中的无水氯代正丁烷以一定流量慢慢连续滴加到该反应釜中,时间约6小时,加毕,继续在0-5℃保持半小时,然后撤除冷冻盐水,自然升温(温度15℃以下)反应4小时备用然后从3000L高位槽中滴入冷却到0℃的4-氯丁醇,时间控制在6小时加完,过程反应温度不超过15℃,撤除冷冻盐水,自然升温反应6小时,然后少量盐酸与未反应完的格氏试剂反应,抽滤,并用丁醚洗涤,洗液和母液合并,进入蒸馏釜备用滤饼(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和少量丁醚)经收集后送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将母液和洗液的混合物,先蒸出丁醚(循环使用),再蒸馏出正辛醇,即得成品(采用1000L的包装罐10个)。

    正辛醇生产需用蒸汽约9.13t/d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C4H9Cl+Mg     C4H9MgCl氯镁正丁烷氯代正丁烷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10图2.2.2-10 正辛醇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11)紫外线吸收剂UV-531在5000L反应釜中,依次从高位槽放入水、正辛醇,然后从人孔投入间二苯酚、催化剂,密闭人孔,连通氯化氢尾气吸收系统,开启搅拌,夹套升温至40℃,再从高位槽慢慢滴加三氯甲苯,温度控制在50℃左右,3小时滴完,再升温至60-65℃,继续保温2小时,保温静置40分钟,分走下面水层,然后将油层中加入无水酒精稀释,再降温至35-38℃,浓缩结晶2小时(冷凝回收部分乙醇回用)然后用40℃热水夹套负压干燥4小时,而得成品UV-531(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生产需蒸汽量为4.5t/d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间二苯酚三氯甲苯正辛醇UV-531C6H5CCl3+C6H4(OH)2+C8H17OH C6H5COC6H3 (OH)(OC8H17)+3HCl(得率95%)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11图2.2.2-11  UV-531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12)对乙酰氧基苯乙烯项目对乙酰氧基苯乙烯生产主要包括烷氧基化反应、还原反应、溴化反应、消除反应、脱羟反应、酰化反应。

    ①烷氧基化反应:在3000L反应釜中,先投入对羟基苯乙酮,然后从高位槽放入30%液碱,接通夹套冷却水,开启搅拌,然后从高位槽滴入苄基氯,滴加速度保证料液温度不超过40℃,时间约两小时加完,撤除冷却水,继续搅拌4小时,静置40分钟,分走下面水层(进废水处理站),收集上面油层(对苄氧基苯乙酮),转移至3000L还原釜主要反应方程式(得率96%):HOC6H4C2H3O+C6H5CH2Cl+ NaOH  C6H5CH2OC6H4C2H3O+NaCl+H2O对苄氧基苯乙酮苄基氯对羟基苯乙酮②还原反应:从高位槽快速加入对苄氧基苯乙酮进入还原釜,接通冷却水,开启搅拌,常温下用木板自制的翻板加料器小心加入粉状硼氢化钠加完后搅拌6小时,直至反应完全然后用氢溴酸与未反应完全的硼氢化钠反应静置40分钟,分走下面水层(含溴废水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收集上面油层(对苄氧基苯乙醇),转移至3000L溴化釜中备用主要反应方程式:4C15H14O2+ NaBH4+4H2O 4C15H16O2+B(OH)3+NaOH(得率为96%)对苄氧基苯乙醇对苄氧基苯乙酮③溴化反应:在3000L溴化釜中,放入48%氢溴酸和对苄氧基苯乙醇,开启搅拌,夹套升温至60℃,在此温度保温8小时。

    抽滤,收集结晶(对苄氧基苯溴乙烷)备用,废水集中处理(含溴废水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主要反应方程式:C15H16O2 + HBr      C15H15OBr + H2O(得率为98%)对苄氧基苯溴乙烷对苄氧基苯乙醇④消除反应:在3000L消除反应釜中,先从高位槽放入30%液碱,然后加入上一步工序抽滤好的备用结晶(对苄氧基苯溴乙烷),温度控制在80℃左右,保温两小时抽滤,收集结晶(对苄氧基苯乙烯)备用,废水集中处理(含溴废水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主要反应方程式:C15H15OBr + NaOH C15H14O + NaBr+ H2O(得率为97%)对苄氧基苯乙烯对苄氧基苯溴乙烷⑤脱羟反应:在3000L脱羟釜中,先从高位槽加入水,分别投入上述结晶(对苄氧基苯乙烯)、催化剂三氟乙酸,升温至80℃,并保温6小时后降温至-10℃反应生成苯甲醇和对羟基苯乙烯(结晶)收集结晶(对羟基苯乙烯)备用主要反应方程式:C15H14O + H2O      C7H8O + C8H8O(得率为97%) 对羟基苯乙烯苯甲醇对苄氧基苯乙烯⑥酰化反应:在3000L酰化釜中,先从高位槽中入溶剂醋酸,再投入上述备用结晶(对羟基苯乙烯),接通夹套冷却水,开启搅拌,再从高位槽细流滴加醋酐,滴完,撤除冷却水,继续搅拌两小时。

    静置40分钟,收集上面油层,干燥,装桶(采用20m3的储罐1个存放)废醋酸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对乙酰氧基苯乙烯生产蒸汽消耗量为16t/d主要反应方程式:HOC6H4C2H3+(CH3CO)2O CH3COOC6H4C2H3 +CH3COOH(得率为98%)对羟基苯乙烯醋酐对乙酰氧基苯乙烯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12图2.2.2-12 对乙酰氧基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13)十八烷基腈项目十八烷基腈生产工序主要包括溴化、腈化、蒸馏①溴化:在干燥的5000L反应釜中,投入过量的十八醇,密闭,接通尾气吸收系统,升温至60℃,开启搅拌,使十八醇全部融化从高位槽中细流滴加三溴化磷,滴加时间8小时,控制温度不超过70℃,滴加完毕后继续保持2小时,从高位槽滴加水与微过量的三溴化磷反应,然后降温至40℃,静置40分钟,分去下层亚磷酸装桶外卖,然后将溴化液转移到2000L高位槽中备用主要反应方程式:3C18H37OH+PBr3 3C18H37Br+H3PO3(得率为88%)腈化:在反应釜中分别投入正丁醇、十八烷基溴,开启搅拌,再投入氰化钠和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升温到80℃并保温10小时。

    过滤,收集溴化钠结晶洗液和母液入蒸馏反应方程式:C18H37Br+NaCN C18H37CN+NaBr(得率为95%) ③蒸馏:将洗液和母液转入蒸馏釜层升温,收集120℃左右、真空-758mmHg馏分(蒸馏时间1小时),得正丁醇(返回使用);收集180℃左右、真空-600mmHg馏分(蒸馏时间2小时),得十八烷基溴(返回使用);收集220℃左右、真空-900mmHg馏分(蒸馏时间1小时),得十八烷基腈成品(采用20m3的储罐1个存放)蒸馏釜产生的残液主要成分为催化剂和少量十八烷基溴、正丁醇、十八烷基腈,返回腈化釜使用十八烷基腈生产蒸汽消耗量为15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13图2.2.2-13 十八烷基腈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14)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项目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生产工序主要为酯交换、蒸馏①酯交换反应:在1000L反应釜中,投入环已基丙酸甲酯,将丙烯醇用真空吸入高位槽中,启动搅拌,常温下投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保温8小时后直接去蒸馏主要反应方程式(得率为92%):甲醇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丙烯醇环已基丙酸甲酯C6H11CH2CH2COOCH3+CH2CHCH2OH C6H11CH2CH2COOCH2CHCH2+CH3OH②蒸馏:夹套蒸汽将蒸馏釜升温,收集65℃左右、-460mmHg馏分(蒸馏时间2小时),冷凝回收甲醇(采用10m3的储罐)。

    继续升温,收集130℃左右馏分(蒸馏时间10小时),冷凝回收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采用20m3的储罐1个)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蒸汽消耗量为20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14图2.2.2-14 环已基丙烯酸烯丙基酯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15)二甲基庚烯醇项目二甲基庚烯醇生产工序主要为缩合、抽滤、蒸馏①缩合反应:在1000L缩合反应釜中,分别从高位槽投入甲基丁炔醇和异丁烯氯,另加入催化剂氯化亚铜和碳酸氢钠,启动搅拌,常温下反应8小时主要反应方程式(得率为90%):二甲基庚烯醇异丁烯氯甲基丁炔醇HO(CH3)2CCCH+ClCH2CCH2CH3 HO(CH3)2CCCCH2CCH2CH3 +HCl②抽滤和蒸馏:缩合反应物经抽滤后入蒸馏釜,夹套蒸汽将蒸馏釜升温,收集120℃左右、-230mmHg馏分(蒸馏时间4小时),冷凝回收二甲基庚烯醇(采用20m3的储罐1个)二甲基庚烯醇蒸汽消耗量为20t/d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2.2.2-15图2.2.2-15 二甲基庚烯醇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布图2.2.3污染源分布与污染物排放情况2.2.3.1一期工程废气(1)废气预处理①2,7-萘二磺酸生产含尘废气预处理单台气流干燥废气量2000Nm3/h,共有18套设备同时生产,每天生产3批料,每批料干燥时间1小时,生产周期37天。

    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颗粒物和二氯甲烷量为8.2t/a,其中颗粒物量为3.2t/a,二氯甲烷量为5t/a废气中颗粒物、二氯甲烷产生速率分别为28.83kg/h、45kg/h,废气中颗粒物产生浓度为800mg/Nm3,二氯甲烷产生浓度为1250mg/Nm3经“布袋收尘+冷凝回收”预处理后入全厂废气处理系统前的排放速率分别为0.288kg/h、0.45kg/h,浓度分别为8mg/Nm3、12.5mg/Nm3颗粒物雾去除效率99%,二氯甲烷去除效率99%②OBSC生产反应釜废气预处理反应釜产生含氯化氢、少量硫酸雾、二氯甲烷的酸性废气废气中氯化氢、硫酸雾、二氯甲烷等合计808t/a,其中氯化氢794.3t/a、硫酸雾4.7t/a、二氯甲烷及其它有机物9t/a项目OBSC生产单台反应釜废气量1000Nm3/h,共有18套设备同时生产,每套每天反应1批料,每批料反应时间4小时,生产周期100天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废气中氯化氢、硫酸雾、二氯甲烷产生浓度分别为110319.4mg/Nm3、652.8mg/Nm3、1250mg/Nm3经降膜吸收回收30%盐酸后,进入冷凝回收预处理系统,浓度分别为2200mg/Nm3、463mg/Nm3、12.5mg/Nm3。

    ③OBSC生产蒸馏釜废气预处理单台蒸馏釜废气量1000Nm3/h,共有18套设备同时生产,每套每天生产1批料,每批料蒸馏时间4小时,生产周期100天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二氯甲烷量为2009t/a则废气中二氯甲烷产生浓度为2279028mg/Nm3,经两级冷凝回收二氯甲烷后,废气中VOCs浓度降为12.5mg/Nm3④OBSH生产含尘废气预处理单台气流干燥废气量2000Nm3/h,共有10套设备同时生产,每套每天生产4批料,每批料干燥时间1小时,生产周期30天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颗粒物和二氯甲烷量为4.92t/a,其中颗粒物量为1.92t/a,二氯甲烷量为3t/a废气中颗粒物、二氯甲烷产生速率分别为16kg/h、25kg/h,废气中颗粒物产生浓度为800mg/Nm3,二氯甲烷产生浓度为1250mg/Nm3经“布袋收尘+冷凝回收”预处理后入全厂废气处理系统前的排放速率分别为0.16kg/h、25kg/h,浓度分别为8mg/Nm3、12.5mg/Nm3颗粒物雾去除效率99%⑤对氨基苯磺酰胺反应釜废气预处理反应釜废气G4-1,单台反应釜废气量1000Nm3/h,共有10套设备同时生产,每套每天生产4批料,每批料反应时间5小时,生产周期30天。

    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二氯甲烷量为10.8t/a、氯化氢量为440t/a氯化氢降膜吸收回收盐酸,则废气中二氯甲烷产生浓度为1250mg/Nm3、氯化氢浓度为58mg/Nm3反应釜废气G4-2,单台反应釜废气量1000Nm3/h,共有10套设备同时生产,每套每天生产4批料,每批料反应时间5小时,生产周期30天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二氯甲烷量为7.5t/a、氨量为19t/a则废气中二氯甲烷产生浓度为1250mg/Nm3、氨浓度为3166mg/Nm3⑥对氨基苯磺酰胺脱酰釜废气预处理脱酰釜废气G4-3,单台脱酰釜废气量1000Nm3/h,共有10套设备同时生产,每套每天生产4批料,每批料反应时间5小时,生产周期30天根据物料平衡计算,废气中二氯甲烷量为7.5t/a、氨量为4.8t/a则废气中二氯甲烷产生浓度为1250mg/Nm3、氨浓度为800mg/Nm3反应釜废气与脱酰釜废气合并后二氯甲烷产生浓度为1250mg/Nm3、氨浓度为1983mg/Nm3经降膜吸收处理回收30%氨水+冷凝回收二氯甲烷后,废气中二氯甲烷、氨浓度分别为12.5mg/Nm3、58mg/Nm3氨的去除效率为97%,二氯甲烷去除效率99%。

    表2.2.3.1-1 废气预处理措施一览表序号名称污染物污染物产生预处理措施去除效率污染物排放备注mg/m3kg/ht/amg/m3kg/ht/aG1-22,7-萘二磺酸生产含尘废气颗粒物80028.833.2布袋收尘+冷凝回收99%80.2880.032进入全厂尾气处理系统 二氯甲烷125045599%12.500.450.05G2-1OBSC生产反应釜废气氯化氢110319.41985.75794.3降膜吸收+冷凝回收98%220039.60 15.84 硫酸雾652.8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痛苦女王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