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教案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四单元 比和按比例分配西师大版

文档格式:DOCX| 10 页|大小 42.48KB|积分 12|2024-01-16 发布|文档ID:239054523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比和按比例分配4.1 比的意义和性质〔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四的第1题、第5题的第1小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 ,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知道比的各局部名称 ,理解并掌握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会正确求比值 2.结合实际情境并经历比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观察、比拟、抽象、概括以及推理的能力 ,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运用所学内容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增强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学习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学习难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 1.填空速度=〔 〕÷〔 〕;单价=〔 〕÷〔 〕;工作效率=〔 〕÷〔 〕2.用分数表示下面的商2÷3 = 5÷7 = 17÷6 = 1÷19 = 〔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在除法中除数能不能为0?分数的分母能不能为0?〕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 cm ,宽是7 cm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新课先知阅读课本第50页 ,思考并答复下面问题:1.仔细分析例1的表格。

    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用的时间的几倍?李兰到学校的路程是张丽到学校的路程的几分之几?列式并计算这两个问题都要用〔 〕法来解决2.根据3÷8= ,我们还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 〕来表示 ,3÷8可以写成〔 〕或〔 〕 ,都读作〔 〕3.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各局部名称分别是什么?4.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5.比5﹕4读作〔 〕 ,它的比值是〔 〕6.完成课本第50页的“试一试〞〔做在书上〕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 ,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比的意义比的读法和写法:比各局部的名称:求一个比的比值: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两个数的比:"自主检测1.9比5写成〔   〕 ,也可以写成〔 〕;其中〔  〕是比的前项 ,〔  〕是比的后项 ,它的比值是〔  〕2.求出以下各比的比值0.125﹕2= 160g﹕1.5kg= 200﹕4= ﹕=3.从A地到B地一共180千米 ,客车行了2时 ,货车行3了时。

    〔1〕客车所用的时间与所行的路程的比是〔 〕﹕〔 〕 ,比值是〔 〕〔2〕货车所行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 ,比值是〔 〕〔3〕客车所行的时间和货车所行的时间的比是〔 〕 4.5÷8=〔 〕﹕〔 〕= =( )(小数)5.判断〔1〕小丽身高1米 ,小红身高123厘米 ,小丽与小红身高的比是1﹕123〔 〕〔2〕在2019年欧洲杯足球赛中 ,葡萄牙以1﹕0战胜了法国队这个比与我们本节课所学的比意义相同〔 〕6.选择比的〔 〕不能为0A. 前项 B. 后项 C. 比值 D. 比号"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 ,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比的意义的理解:就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拟 ,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结合新课先知的第1题、自主检测的第3题、第5题交流探究〕2.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结合自主检测第6题交流总结〕3.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结合新课先知第2题、自主检测第4、5题交流探究〕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如是分数还是比 ,要依据它所处的具体数学情境才能确定"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1.完成课本第51页的课堂活动和课本第52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5题的第1小题2.填空〔1〕如果A∶B=C ,那么A是比的〔  〕 ,B是比的〔  〕 ,C是比的〔  〕 ,〔 〕不能为0〔2〕配制一种盐水 ,在1千克水中参加10克盐 ,此时盐和水的比是〔 〕﹕〔 〕;盐与盐水的比是〔 〕﹕〔 〕 ,比值是〔 〕〔3〕小红买了2本书用去50元 ,购书的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 ,比值是〔 〕 ,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 〕〔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5﹕3 ,面积比是〔 〕﹕〔 〕;4分﹕0.5时的比值是〔 〕3.写出两个比值是0.5的比:〔 〕﹕〔 〕;〔 〕﹕〔 〕4.依据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在下表中填空比前项除法除数分数分数线分数值5.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二〕拓展延伸1.从学校到图书馆 ,甲用了15分钟 ,乙用了10分钟 ,甲和乙两人所用的时间比是 〔 〕﹕〔 〕 ,速度比是〔 〕﹕〔 〕。

    2.一个比的前项是3.5 ,比值是2 ,这个比的后项是〔 〕 3.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和梨 ,苹果和梨的单价的比是3:2 ,数量的比是5:7那么苹果和梨的总价的比是多少?"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1.比的意义: 2.比各局部的名称:3.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小数 ,假设是分数 ,一定是一个最简分数4.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4.1 比的意义和性质〔二〕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例2、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的第2~9题、思考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利用知识的迁移 ,感悟和理解比的根本性质 2.通过自主探导 ,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学会化简比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论证能力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重点:理解比的根本性质学习难点: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教学准备:多媒体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 1.求比值: 2﹕0.5 4﹕1 20﹕5 2吨﹕50千克 0.9﹕0.6 9﹕6 3﹕2 0.3小时﹕20分 2.填表后 ,再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比2﹕7除法12÷5分数3.分数的根本性质、除法商不变规律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新课先知阅读课本第51页 ,思考并答复下面问题:1. 观察下面的比是怎样变化的 = = = 200﹕240 = 20﹕24 = 10﹕12 = 5﹕6〔1〕从左往右看 ,比的前项和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比值的大小又怎么样?〔2〕从右往左看 ,比的前项和后项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比值的大小又怎么样?〔3〕什么叫做比的根本性质?为什么要加0除外?〔4〕什么叫做最简整数比?是最简分数 ,所以5﹕6是〔 〕比它的前项和后项是一对互质数 2.化简下面各比〔利用比的根本性质 ,化成最简的整数比〕〔1〕15﹕12 〔2〕﹕ 15 :1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2〕﹕ =〔15 ÷□〕:〔15 ÷3〕 =(×□)﹕( ×□)=〔 〕:( ) =〔 〕:〔 〕〔同时乘分母的公倍数〕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分数比的化简方法:3.完成课本第51页的“试一试〞。

    〔做在书上〕并想一想小数比〔如1.8:2.7〕的化简方法是怎样的?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比的根本性质最简比:化简比:比的根本性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 ,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自主检测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或〔 〕相同的数〔 〕 ,〔 〕不变 ,这叫做比的根本性质2.16﹕20=32﹕〔 〕=〔 〕﹕10= 〔 〕﹕=1.6﹕〔 〕==2÷〔 〕3.化简下面各比360﹕450 0.5千克﹕20克 1.2:0.25 ﹕ 0.3﹕2:0.124.汽车5小时行400千米 ,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比值是〔 〕5.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 ,比的大小不变〔 〕"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 ,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比的根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分数的根本性质有什么联系?〔结合回忆旧知的2、3题和新课先知的第1题自主检测第1题交流探究〕2.比的前项和后项能时乘上或除以0吗?为什么?〔结合新课先知第1题和自主检测第5题交流总结〕3.化简比的方法是什么?〔结合新课先知第1题、自主检测第3题交流探究〕4.化简比和求比值之间有什么区别?〔结合自主检测第4交流探究〕〔1〕意义不同:求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 ,是一个数值;化简比是指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2〕运算方法不同;求比值是应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化简比除了根据比的根本性质 ,还可以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但最后的结果必须是比的形式〔3〕结果表达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值 ,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是比的形式"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1.完成课本第52页的课堂活动和课本第52页练习十四第2~9题2.填空〔1〕在8∶9中 ,如果前项增加16 ,要使比值不变 ,后项应增加〔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5﹕2;周长之比是〔 〕﹕〔 〕 ,面积之比是〔 〕﹕〔 〕〔3〕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 〕 ,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4〕甲、乙两个数的比值是0.8 ,甲、乙两数同时扩大10倍后 ,它们的比值是〔 〕〔5〕安岳2019年的柠檬产量是2019年的1.2倍 ,安岳2019年与2019年柠檬产量之比是〔 〕〔6〕2.5与它的倒数的比是〔 〕0.5小时:15分的最简比是〔 〕 ,比值是〔 〕〔二〕拓展延伸1.有一个两位数 ,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的比是2:3 ,十位上的数加上2 ,就和个位上数相等 ,这个两位数是多少?2.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丙数的 ,求甲、乙两数之比是多少? 3.完成53页思考题。

    "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1.比的根本性质: 2.化简比的方法:4.2 问题解决〔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的第1~ 3题的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并解决与之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学习重点:能正确运用按比例的分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习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 1.根据“六一班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4〞你能想到哪些分数〔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3〕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 〔4〕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小红和小明各拿出8元钱 ,一共买了10支水彩笔他们俩应怎么分配这些笔 ,每人各多少支?"新课先知阅读课本第54页主题图 ,思考并答复下面问题:1.此题目有〔 〕个同学出了本钱收废品 ,他们净赚的45元钱能平均分公平吗?为什么?〔他们出的本钱是不同 ,所以赚的钱平均分不公平〕2.你认为应怎样分配更为合理?什么叫做按比例分配?3.陈红与赵青出的本钱之比是多少?4.解题思路:方法一:用方程来解答:因为两人出的本钱之比是3: 2 ,所以两人应分得的净赚的钱的比也是〔 〕 ,两人分得的净赚数量之和等于45元。

    那根据等式 ,可以用方程来解决: 解:设每份是x元〔请列方程自行解答〕方法二:用分数乘法来解答:根据“两人出的本钱之比是3:2〞 ,那么总份数是3+2=5 ,我们就可以想到很多的分数 ,如陈红应占总数的〔 〕 ,赵青应占总数的〔 〕从而把此题目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去解决〔请自行完成〕陈红应分的钱数:45×〔 〕=〔 〕〔元〕赵青应分的钱数:45×〔 〕=〔 〕〔元〕答:陈红应分〔 〕元 ,赵青应分〔 〕元你还能想到哪些解决此题的方法:5.检验提示:把陈红和赵青的钱加起来 ,看是否等于45元把陈红与赵青最后的钱相比 ,是否是3:26.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按比例分配的的例子 ,如某奶粉调配时 ,奶粉与水的比例是1:7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 ,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转化为分数应用题目方程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自主检测1.〔 〕叫做按比例分配。

    2.体育室共有60根跳绳 ,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个班 ,甲班有42人 ,乙班有48人 ,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你能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吗?〕3.学校共有图书800本 ,按1:3分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本?〔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答〕4.植树节到了 ,学校买回8捆树苗 ,每捆10根 ,按2:3分给四、五年级栽种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根?"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 ,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按比例分配与平均分配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回忆旧知、新课先知交流探究〕2.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是怎样的?〔结合新课先知、自主检测交流探究〕"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1.完成课本第56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和课本第57页练习十五的第1~ 3题2.在一块280公顷的土地上播种小麦和玉米两种农作物 ,小麦和玉米播种的面积比是4:3两种农作物各播种了多少公顷?3.小华和小新合伙买体育彩票 ,本期购置时小华出30元 ,小新出20元 ,结果他们中了600元的奖他们应该如何分配奖金?〔二〕拓展延伸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70 ,两个数的比是4:1 ,甲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

    1.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1〕用方程来解答;〔2〕用分数乘法来解答;〔3〕用整数乘法来解答〔归一法〕4.2 解决问题〔二〕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例2及练习十五的第4~7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能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并在自己内省的过程中感悟到按比例分配这种方法的优势 3.运用所学内容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增强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学习重点:提高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 1.小明家有35只鸡 ,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3:4 ,小明家公鸡、母鸡分别有多少只?2.农业专业户方案在的28公顷地里种植水稻和玉米 ,种植的面积比是4:1水稻种了多少公顷?玉米种了多少公顷?3.怎样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新课先知阅读课本第55页例2 ,思考并答复下面问题:1.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2.这道题目与前面所做的题目有什么区别?3.探究解题方法:〔1〕方法一 用分数乘法来解决。

    方法分析:需要沙子、石子、水泥的质量比是〔 〕 ,说明把220吨混凝土平均分成〔 〕+〔 〕+〔 〕=〔 〕〔份〕 ,沙子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 ,石子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 ,水泥的质量占总质量的〔 〕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就可以分别求出这三个量具体解法如下:〔2〕方法二 用归一法来解决方法分析:把220吨混凝土平均分成〔 〕+〔 〕+〔 〕=〔 〕〔份〕 ,可先求出每份的质量 ,再用每份的质量乘沙子、石子、水泥分别占的份数 ,便可求出它们各自的质量具体解法如下:4.相信你还有其它解法吧!也请你写下来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是: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转化法按比例分配意义:归一法分数乘法应用题方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 ,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自主检测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3:2:1 ,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请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解答〕2.小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为75分 ,它的三门学科成绩的比为8:8:9 ,他的三门学科成绩分别是多少?〔请用归一法来解答〕3.甲、乙两车间人数的比是7:4 ,现在从甲车间调15人到乙车间 ,两车间人数相等。

    甲、乙两车间原来有多少人?〔请用方程来解答〕〔温馨提示:甲乙两车间人数比是7:4 ,可设每份为x人 ,那么甲车间原有7x人 ,乙车间原有4x人 ,根据“甲车间调15人到乙车间 ,两车间人数相等〞来列等量关系:甲车间-15人=乙车间+15人〕4.根据以下条件解决问题:六年级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8:7 ,〔1〕六年级共有450人 ,那么男、女生各有多少人?〔2〕男生有240人 ,那么女生有多少人?〔3〕女生比男生少30人 ,那么男、女生各有多少人?〔4〕女生有210人 ,那么六年级总人数有多少人?"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 ,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有什么特点?〔结合新课先知的题、自主检测的题交流探究〕2.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哪些?〔结合新课先知的题、自主检测的题交流探究〕"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1.完成课本第57页练习十五的第4~7题2.配一种农药 ,药液与水的重量比是1:500 ,〔1〕如果要配制1503千克农药水 ,需要药液和水各多少千克?〔2〕0.2千克药液要加水多少千克?〔3〕如果用400千克水 ,要用药液多少千克?3.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长是3:4:5 ,如果三角形的周长是72厘米 ,它面积是多少大?4.甲、乙、丙三人的体重比是2∶3∶4 ,乙、丙二人的体重的和是133千克 ,甲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二〕拓展延伸1.小华、小明和小红每人拿出3.6元买练习本 ,买后按2:3:4分配本子 ,他们三人中谁该付多少钱给谁?为什么?2.六年级二班学生三天共植树150棵 ,第一天与第二天植树的棵数比是5:6 ,第二天与第三天植树的棵数比是3:2 ,三天各植树多少棵?3.现有一堆总重量为40吨的混凝土 ,现场水泥有20吨 ,沙子有12吨 ,石子有8吨。

    这堆混凝土符合配比吗?如果你是负责监理 ,你将如何处理?〔混凝土之比参照例2〕"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1.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 2.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4.2 解决问题〔三〕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例3、课堂活动、练习十五的8~11题及思考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 1.能应用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题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策略 ,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形成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学习重点: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在解题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策略 ,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 1.化简下面各比1.﹕27 0.5时﹕15分 ﹕ 0.5﹕3.5:2.答复下面的问题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1〕3:4:5表示什么意思?〔2〕最长边的长度占周长的几分之几?最短边呢?〔3〕三角形的周长是84厘米 ,这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4〕假设最长边的边长是40厘米 ,其余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3.爸爸和王叔叔合作出资作生意 ,爸爸出资8000元 ,王叔叔好出资4000元 ,一年后共盈利3000元 ,爸爸和王叔叔各分得多少钱?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第55~56页 ,思考并答复下面问题:1.读题 ,理解题意:请用彩色笔在右图中涂出甲、乙、丙三人各自行的路程。

    涂完后不难发现 ,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同样多的货物 ,但由于所行的路程不同 ,因此3人分摊的运费就〔 〕〔填相同可不同〕 ,〔 〕的路程行得多 ,应多付 ,〔 〕路程行得小 ,应少付2.探究解题方法并解答:平均分的方案不公平 ,因为甲运的路程比拟短 ,却要和路程最长的丙付同样多的钱 ,这种方案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被人接受 ,按比例分配或按每段路程来分摊钱的方法都可以让货路短的少付钱 ,货路长的多付钱 ,这样相比照拟公平〔1〕方法一:按路程比例分摊:三人行的路程比是 ::1=〔 〕:〔 〕:〔 〕 ,再把90元运费按此比例分配完成如下:〔2〕方法二:按段数分摊:〔如右图〕由题意知道 ,全程运费90元 ,而全程又可平均分为〔 〕段 ,每段〔 〕元 ,第一段有甲、乙、丙三人分摊 ,所以 ,此段每人〔 〕元第二段只有乙、丙两人分摊 ,乙、丙每人又分摊〔 〕元 ,而第三段只剩下丙一人了 ,所以丙又要再多分摊这一段的〔 〕元 ,此解法完整解答过程如下:3.完成课本第56页的“课堂活动〞〔做在书上〕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按路程比例分摊:路费的分摊按段数分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 ,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

    "自主检测1.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合租一辆出租车 ,共付费42元 ,小王在全程的处下车 ,小张在全程的 ,只有不李坐完全程他们三人各付车费多少元?2.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承包一项工程 ,总工程款为90万元 ,甲队做总工程的 ,乙队做了总工程的 ,只有丙队全程参与 ,三个工程队如何分配工程款?3.一个长方形土地的周长是100米 ,长与宽的比是3:2 ,这块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 ,通过生生及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分摊运费题目的特点〔结合新课先知的、自主检测的题交流探究〕2.分摊运费题目的解决方法?〔结合自主检测题交流总结〕"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1.完成课本第58页练习十五的第8~11题2.小强家的房子出租给了小李 ,小张 ,小王三个年青人 ,每月房租共630元 ,6月份 ,小李只住到10日就搬走了 ,小张只住到20日就搬家了 ,长住的只剩下小王了 ,如果你是小强妈妈 ,你应该怎样去收这个房租? 3.小明家居住的院内3家合用一个水表 ,上个月共缴水费72元 ,其中张阿姨家2人 ,李奶奶家3人 ,小明家有4人。

    怎样分摊水费比拟合理?4.甲、乙两人合租一辆车运各自的货物 ,从A地到B地共付运费1200元 ,甲、乙两人货物的质量比是3:5 ,他们的该如何分摊运费?5.甲箱有桔子100个 ,乙箱有桔子80个 ,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桔子放到乙箱后 ,甲、乙两箱桔子的比是7:11?〔二〕拓展延伸1.甲单独完成一个零件要30分钟 ,乙单独完成一个零件要40分钟 ,现在有840个零件 ,如果规定甲、乙两人用同样长的时间共同完成任务 ,那么该如何分配生产任务?2.李师傅把一段长9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4:3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3.完成课本58页思考题"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完善初步构建中的知识体系1.分摊运费解决方法: 2.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和方法: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复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 ,练习十六第1~4题〕;第2课时:问题解决复习〔练习十六的第5~7题及思考题〕课 型:复习课复习目标:1.复习比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以及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2.沟通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培养整理所学知识的方法和习惯 ,通过适当的练习 ,进一步掌握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相关知识; 3.通过复习回忆 ,再现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复习重点:比的意义和性质 ,按比例分配 ,初步建立知识体系复习难点: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版块 自主复习导学"自主整理自主复习教材50~58页内容 ,整理 ,用表格式、括号式或图文式将?比和按比例分配?这一单元的知识作一个整理以下仅供参考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知识模块具体内容要点提示比的认识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2. 比的各局部名称:“:〞是比号 ,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后项不能为0〕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 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 ,除法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除法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除法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 ,除法的商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可以是整数 ,也可以是小数 ,假设是分数 ,一定是一个最简分数比的根本性质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这个相同的数不能为0化简比1. 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互质2. 化简比:将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的过程叫做化简比。

    3. 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根本性质 ,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使比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互质1.化简单位不统一的同类比时 ,要先统一单位2.求比值和化简比都可以用前项除以后项 ,但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比问题解决1. 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2. 按比例分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1)转化法〔转化成方程或分数乘法应用题〕〔2〕归一法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时 ,要注意所分配的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本单元我还存在的疑惑是:"自主检测1.教材59页整理与复习的1、2题2.在2.5:0.5中 ,比的前项是〔 〕 ,比的后项是〔 〕 ,化成最简比是〔 〕 ,比值是〔 〕3.=15﹕〔 〕=〔 〕﹕20==〔 〕÷40=〔 〕〔小数〕4.先化简下面各比 ,再求比值40﹕36 0.2吨﹕20 千克 1.5:0.3 ﹕ 5.如果把7:8的后项增32 ,要使比值不变 ,这个比的前项应增加〔 〕6.配制盐水110克 ,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10 ,盐和水分别需要多少克?7.一种花生糕是把花生、蜂蜜和白糖按照6:3:1的质量比配成的 ,如果一盒这种花生糕含有白糖50克 ,那么这盒子花生糕中花生比蜂蜜多多少克?第二版块 课堂复习导学"合作交流1.分组交流检查自主复习导学情况;2.组长收集各组检查情况 ,记录学生的错误点、困难点;3.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收集错误点、困难点 ,优秀的学生作品 ,以备展示。

    "展示点拨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 ,并点拨2.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3.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4.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哪些?5.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知识、规律、性质、方法、思想等 ,开展生生及师生交流展示及教师的点拨 ,强调可以是问题、习题形式 ,可以是教师强调方式"分层训练〔一〕单元达标1.完成练习十六的1~7题2.填空〔1〕甲乙两个数的比是2:5 ,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 ,乙数是甲乙两数的和的〔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2 ,那么甲、乙之比是〔 〕 ,乙与两数和的比是〔 〕〔3〕六一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那么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 〕〔4〕被减数是100 ,减数与差的比是1:4 ,减数是〔 〕 ,差是〔 〕〔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 ,它们的比是1:2:3 ,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 〕、〔 〕〔6〕大圆的半径就是小圆的直径 ,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是〔 〕 ,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是〔 〕 ,小圆与大圆的面积比是〔 〕〔7〕一项工程 ,甲单独做要15天 ,乙单独做要10天 ,甲、乙完成这件工程的时间比是〔 〕 ,甲、乙工作效率比是〔 〕。

    3.一个分数 ,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 ,分子与分母的比是3:7 ,求这个分数?4.一块长方形地 ,周长400米 ,长和宽的比是3:2 ,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 ,需要药粉多少千克?〔2〕用水60千克 ,需要药粉多少千克?〔3〕用48千克药粉 ,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6.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 ,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的 ,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 ,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 ,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7.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 ,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8.把一段长9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4:3 ,这个长方体的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 ,两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同时出发 ,3小时后两车相遇 ,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11:9 ,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10.四位乘客合租一辆车 ,由于下车地点不同 ,每人承当的出租车费用也各不相同乘客甲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乘客车费和的比是1:2 ,乘客乙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乘客付的车费的比是1:3 ,乘客丙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乘客的车费和的比是1:4 ,乘客丁付车费26元。

    这四位乘客一共付车费多少钱?〔二〕拓展延伸1.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 ,此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3:2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一杯盐水 ,盐与盐水的比为1:5 ,再加上16克盐后 ,盐与盐水的比为1:4 ,原来盐水有多少千克?3.某车间有140名职工 ,分成三个生产小组 ,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比为2:3 ,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比为4:5 ,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反思总结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 ,完善自主整理中的知识体系通过复习 ,你还有哪些疑惑?4.3 修晒坝的经费预算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课本第62页〕课 型:综合与实践课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等实践活动 ,做出修晒坝的经费和预算2.在计算修晒坝的经费计算过程中 ,体会有关按比例分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价值 3.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学习重点: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 ,收集数学信息 ,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学习难点:结合实际提出问题 ,并解决数学问题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学准备:多媒体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阅读课本第62页 ,按以下要求完成任务:1.请与家长一起到就近的工地上去参观和调查:水、水泥、沙子、石子的单价 ,运费和人工费2.阅读课本62页 ,你从“修晒坝〞这个活动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3.“修晒坝〞这个活动工程预算中要解决哪几个问题?2. 试着解决问题:(1)材料预算:如果用水:水泥:沙子:石子=3:5:12:20的混凝土 ,修这个晒坝需要买多少沙子、石子和水泥?(如果每立方米的混凝土重2400千克)温馨提示:要求修这个晒坝所需要的材料 ,就得求出这个晒坝修用的混凝土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再根据按比例分配求出各种材料的质量2)工时预算:如果平整这块空地要20个工作日 ,铺10厘米厚的混凝土 ,每人每天大约能铺20~25m2 ,修这个晒坝需要多少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温馨提示:要求修这个晒坝需要多少个工作日才能完。

    就是求平整这块空地的工作日与铺混凝土的工作日之和平整这块空地的工作日是的 ,只要求出铺混凝土的工作日即可用铺混凝土的面积除以每人每天铺的面积 ,就是铺混凝土的工作日〔这里要分两种情况做:每人每天铺20 m2和每人每天铺25 m2〕材料费运费人工费合计〔3〕经费预算:根据你调查的水、水泥、沙子、石子的单价 ,运费和人工费 ,计算修这个晒坝要经费多少元?二、合作交流1.交流:课本62页“修晒坝〞的经费预算中的三个问题解决方案2.讨论:修晒坝前需要调查、收集哪些信息? 3.讨论:修晒坝前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经费预算? 怎样预算?三、实践探究 如果要在校园内或者家门口修一条路 ,请你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设计思路:可以仿照修晒坝的经费预算过程 ,设计修一条道路的简要方案1.根本情况:地点( );路长及宽度〔 〕; 铺路的材料〔 〕2.经费预算:〔1〕各种材料的费用预算:购置的水泥、沙子、石子等的费用 〔2〕运费的预算:根据市场价格 ,预计运送材料的费用 〔3〕人工费预算:预计多少人需要多少个工作日能完成及需要的费用。

    四、活动拓展对你喜欢的一工程作一个的预算10 / 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gfyt ftyf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