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练习)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 . 有“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依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民主是人们不懈的追求回答下列问题 :3 . 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4 .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是在( )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5 . 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 )A.云南B.河南C.青海D.西藏6 . 从1953年起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D.进行社会主义建设7 .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共识,也就是“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A.一个中国原则B.一国两制方针C.和平统一方针D.互补互利原则8 . 1980年8月,国家决定在广东省、福建省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集工、农、商、牧、渔、旅游为一体的经济特区,其中成为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A.厦门B.深圳C.珠海D.汕头9 . 下列经济特区中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是A.珠海B.汕头C.海南岛D.深圳10 . 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下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不能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A.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C.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使用11 . “‘中国梦’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唯有真抓,才能直面问题攻坚克难;唯有实干,才能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可见实现“中国梦”要A.真抓实干B.依法治国C.从严治党D.深化改革12 . 某书以女儿的视角回望了父亲的一生书中涉及了父亲治理兰考“三害”的情节这里的“父亲”是指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袁隆平13 .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里的“新发展理念”指(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B.创新、改革、绿色、开放、共享C.创新、协调,法治、开放、共享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全面14 . 今年是我国人民海军建军70周年我国人民海军成立的标志是A.华东军区海军的诞生B.东海舰队队的建立C.南海舰队的建立D.北海舰队的建立15 . “我们总算熬出头了,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毛泽东感叹的是A.抗日战争B.挺进大别山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6 . 20世纪,中国国际形象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这一转变过程概括为“醒过来,站起来,飞起来”。
其中“站起来”①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③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 . “家信的等待”是两岸期盼团聚的心声下列对“家信”“等待”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两岸一家亲,同宗同祖②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③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的干涉势力 ④我们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 . 下表反映A.新中国成立初期轻工业落后B.“一五计划”重工业成就C.“三大改造”目标基本实现D.我国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19 . 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会议是A.一届政协B.一届人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三大20 .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这位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这位科学家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1 . 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B.杨振宁C.邓稼先D.钱学森22 . 邓小平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个问题”中,目前已经解决的是( )A.新生政权巩固B.民族区域自治C.海峡两岸统一D.香港澳门回归23 . 如下图新闻照片反映的史实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D.“文化大革命”结束24 . 关于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对图的理解错误的是A.甲之前进行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甲到乙的上升是因为三大改造的进行C.乙到丙段的下降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D.丙到丁段的上升是因为国民经济的调整25 . 美国《时代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下面两幅图中,美国对中国态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6 . 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如今,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开放的推进B.经济建设的发展C.生活条件的改善D.卫生知识的普及27 . 一位老工人兴奋地说:”今天厂里开会了,以后不吃大锅饭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厂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
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这说明当时我国开始进行: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二、综合题28 . 合作探究背景篇一一土地制度深恶痛绝)材料一:如下图1)材料一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哪一经济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政策篇一一有法可依目的明确)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改革的目的改革篇一一土地易主欢欣鼓舞)材料三:下图漫画《家乡喜讯1952年》(3)上面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义篇一一农民翻身巩固政权)(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有利于人民政权更加现固,请再举出两项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的措施29 . 20世纪,中国社会天翻地覆,先后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请你列出三次历史性巨变的标志性事件这三次巨变主要是由谁领导实现的?说出第三次巨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30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材料一:1971年10月,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社论说:“尽管美帝国主义推行封锁孤立政策,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却不断加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威力,成长壮大为巍然屹立在亚洲大陆的社会主义强国,……。
因此,最近几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并同它建立外交关系已成为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昂首阔步走向联合国》材料二: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南海仲裁案”作出所谓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声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对此,中方多次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该判决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中国的正当立场得到来自近120个国家和240多个不同国家政党的支持材料三: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受到多国媒体高度评价他指出:中国有句古语叫“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1)请你举例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断加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威力”(任意选取一个角度举一例即可)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能够“昂首阔步走向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表明了中国政府怎样的立场? (3)材料三展示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从“中国外交与世界”的角度,写出你的一点认识。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