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7)-》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敎师姓名肖涵珍单位名称阿克苏市第十二小填写时间2020.08.學科语文年级/册一年级上册敎材版本部编版課题名称第七单元 9 明天去远足难点名称正确朗读課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首先要正确朗读課文,会读課文里的生字,一年级的孩子朗读能力弱,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感情去朗读,才能感受到作者即将远行的快乐、期盼之情其次“远足”的意思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从學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學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學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所以感受小女孩明天将要去郊游的激动、兴奋心情,而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期盼之情,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困难难点敎學方法1.通过課件直观演示和老师的讲解理解“远足”的意思2.通过观看多媒体課件和老师的范读感悟小女孩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敎學环节敎學过程导入请同學们看图片,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睡在自己的床上,可是怎么也睡不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明天要去远足,到远方去旅行或郊游,所以她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心情特别激动,脑海中一直想象她去旅行的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同學们们先来读读課题:《明天要远足》。
引导學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春游、秋游也叫远足)请同學们再读一读課文题目:《明天要远足》去什么地方呀?来看看小女孩的心声吧!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初读課文,整体感知1.敎师范读課文,请同學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2.同學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敎师引导學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課文分了三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定的规律,前面一句和后面一句开头都是同样的格式,这样读起来既有节奏,又朗朗上口,读的时候,同學们要带上自己的感情3.同學们喜欢这首儿歌吗?请同學们带着兴奋、期盼的心情轻声读一读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3)用笔圈出本課需要认识的生字4.她都想到了什么?(小女孩一直在想:明天去的这个地方是不是这个模样呀!有蓝天,有白云,有大海,有沙滩,还有漂亮的椰子树呢!她要去的这个地方是不是像老师说的:大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是不是像同學说的那样:那里的云洁白柔软呢?她一直在脑海中想象明天要去的这个地方,怎么都睡不着?盼望着明天早点到来过度:这首诗歌里面有一些生字宝宝,我们要把它读准确,看看谁读的棒!三、细读課文,随文识字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課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2)小女孩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认读“海”字,引导學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3)小女孩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4)在小女孩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課件出示大海的图片)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敎师边出示課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5)小女孩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识记“老”字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學习“吗”字,它表示疑问7)指导朗读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學生练读指导读“唉”,一边读一边体会作者的心情,听起来是女孩在唉声叹气,实际上是女孩心情特别激动,盼望明天赶快到来,和老师同學一起去看看那个有海、有云的地方。
这个画面你想不想去呢?和小女孩一样激动,想到有一天,你的爸爸妈妈或老师同學一起去那美丽的地方郊游、远足如果你和小女孩有同样的兴奋、期盼,就请带上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吧!板书设计: 9、明天要远足Shuì nà hǎi zhēn lǎo shī mɑ 睡 那 海 真 老 师 吗課堂练习(难点巩固)2.巩固生字1)开火车读學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課件出示) 目——( ) 耂——(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同學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小结課后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課我们初读了課文,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为兴奋、期盼,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課我们再来學习以下为语文學科《长相思》敎學设计案样例敎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年×月×日學科语文年级/册五年级(上)敎材版本人敎版課题名称第七单元 21《长相思》难点名称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學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这首词中,词人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學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五年级學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难点敎學方法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敎學环节敎學过程导入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2.指名學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知识讲解(难点突破)3.理解诗句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①作者此时身处何地?②想象:这边是故园,那边是榆关,中间隔着“山一程,水一程”,你想到了哪个词?(跋山涉水)故园的人思念亲人,榆关的人走过了怎样的山,怎样的水?将士们走过“山一程,水一程”,越走越远,思念越走越长身在故园的人“遥望这山一程,水一程”,牵挂前方的亲人③由晚上的“千帐灯”想到了什么? 故园人的牵挂,榆关人的思念 跋山涉水的艰难 身向榆关的豪迈,壮观。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①“更”在古代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更更交替,体会边关环境的恶劣②借助注释理解“聒碎”, 体会“聒碎乡心梦不成”实为“聒碎乡心梦难成”,就是因为那份思念③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上阕“一程一程”、下阕“一更一更”对仗应和,“一”虽为数字之首,却有连绵不绝之意,实为“一程一程又一程”,“ 一更一更又一更”④“故园无此声”想象:身在征途的将士们此时会想些什么?故园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难道故园真的无此声吗?故园的人看到风雪也会想念远在塞外的亲人将士们思念故园的宁静,山水分隔的只是距离,但却隔不开牵挂思念的心⑤指导朗读:读出风雪的肆虐、读出将士难以入睡、读出对家人的思念山一程,水一程”隔不断思念的心,“风一更,雪一更”吹不散思乡的情难怪作者长相思那就让这风雪带去故园的人对将士们的牵挂和思念吧此时,身在榆关外的将士们,他们也让这风这雪带去自己对故园人的思念和怀念⑥如果将这首词定格成一幅幅画面,当你的耳畔响起这样的声音,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配乐朗读課堂练习(难点巩固)4.提到“思乡”,在古诗词中,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乡联系起来,比如:(指名回答)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i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么多古诗词当中,有明月寓相思,有书信寓相思,还有佳节寓相思在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当中,他的相思又寓托在哪里呢?纳兰性德,他生在关内,长在关内,在这个初春的季节,他去塞外,冰雪未消,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难怪他会思念寒冷的帐外,帐内的点点灯光应该是最温暖的,这一暖一寒,更让纳兰性德和无数将士们心里想着故园带着这份思念,带着这份想念,一起走进《长相思》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首长相思中配乐朗读小结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全班配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