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课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解方程(一)教学设计

文档格式:DOCX| 4 页|大小 79.53KB|积分 12|2021-10-26 发布|文档ID:35314315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且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 方程.本吊j课要通过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观察、归纳得出移项法则.但学生刚学 时不习惯用移项法则,而仍然借助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这是正常的,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后 才能体会到移项法则的便利.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行内容分三个课时完成,每课时所完成的具体任务不同.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学生进一 步熟悉运用等式性质一解方程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归纳得到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 求方程的解.三、教学目标1 .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2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3 .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必要性,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 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四、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达标训练;第三环节:合 作学习:第四环节:巩固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环节一:复习引入内容:复习上节课用等式基本性质一解方程的过程,观察、分析、概括出移项法则.要求: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以小组形式交流各种解法,要说明这样解 的依据.(1) 5x-2 = 8 :解:方程两同时加上2,得5x-2 + 2 = 8 + 2.也就是 5x=8+2.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 x=2.此题学生可能会用差+减数=被减数的方法(2) 5x-2 = 8x .解:方程两都加上2-8工,得5x-2 + 2-8x = 8x + 2-8x也就是 5x-8x=2.化简,得 -3x=2.方程两边同除以一3,得 x=-L3此题学生可能会用:被减数一差=减数:目的是把含有未知项放一边,已知数放一边.设问1 :在变形过程中,比较画横线的方程与原方程,可以发现什么?设问2:上述变形过程中,方程中哪些项改变了原来的位置?怎样变的?设问3:为什么方程两边都要加上2呢?第2小题在解的过程中两边加上2-8》的目的是什么?归纳:像这样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 后,从 一边移到,这种变形叫做移项思考:(1)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的目的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移项使含有未知数的项集中于方程的一边,常数项集中于方程的另一边)目的:1 .让学生在复习上课时内容、归纳出移项法则的过程中,体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一解方 程与用加减互为逆运算解方程的区别:同时让学生经历将算术问题“代数化”的过程,此 过程也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提炼、归纳上升到一个规律变化的过程.如:解方程:3,51 ——x = + 一;2 23 5--x-3x = ---l . (1)2 2方程⑴中的1■没有移项,只是“换序”不应该变号.这就是对于移项的实质没有理解 2清楚造成的.环节二:达标训练【达标训练1】1.把下列方程进行移项变形(未知数的项集中于方程的左边,常数项集中于方程的右边)(1) 4x — 3 = 5 移项,得 : (2) 5x—2 = 7x+8移项,得;⑶3工+ 20 = 4-25移项,得:⑷1 一)x = + 2移项,得2 22.下列变形符合移项法则的是(A.由5 + 3x-2,得3x-2 + 5B.由-10. - 5= — 2x,得—1 Ox — 2x = 5C. Fh7x + 9 = 4x-l,得7x-4x = -l-9D.由5x + 2 = 9,得5x = 9 + 2目的:通过及时的训练落实移项变形,并由学生总结出移项的注意事项并归纳出移项法则.总结:移动的项要;移项通常是将,已知项:(移项法则)例1解方程:(1)2x + 6=l:解:移项,得2x = l—6.化简,得 2% = -5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工=一?2(2) 3x + 3 = 2x + 7 .解:移项,得3x — 2x = 7 — 3.合并同类项,得 x = 4.【达标训练2】(1)4x-3 = 9: (2) 4y-2 = 3-y: (3) 3x + 20 = 4x — 25 .目的:通过例题分析,规范学生的书写步骤格式,并训练落实.(根据时间选做)环节三:合作学习内容:1 .例2.解方程!x =—!x + 3.4 2解:移项,得lx + lx = 3.4 23合并同类项,得 -x = 3.43 4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 (或同乘以不),得% = 4学生独立完成例2,学生互评(有哪些方法)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出一个解方程的题,题型局限于本课时的题型,组内交换解答,组 长负责检查,组员负责看解答结果如何.目的:1.学生自己出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本课时题型的一种掌握.2 .学生互解对方题目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3 .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会协作、交流的过程,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环节四:巩固提高内容:本节课后,随堂练习4个小题.环节五:课堂小结1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些思想方法?2 .移项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还要学习移项法则呢?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本课时的内容,归纳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法则”及此过程中 的注意事项.目的:让学生及时归纳那总结所学知识,及时反思,因为反思是进步的关键因素.实际效果:环节六:布置作业.习题5.3第1题五、教学反思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新起点11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