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会员中心]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10齐欲伐魏练习新人教版

文档格式:DOC| 4 页|大小 30.51KB|积分 15|2022-09-26 发布|文档ID:156410317
第1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10、齐欲伐魏【文章主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原文】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原文注释译文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伐】讨伐、出兵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疾】跑快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逐】追逐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极于前,犬废于后;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罢】通“疲”,意思是乏、累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擅】得到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以顿其兵、弊其众】两句中的“顿”“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其兵顿”,“使其众弊”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恐】担心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惧,【谢】将休士也谢】遣散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赏析】《齐欲伐魏》选自中国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该文主要讲诉了淳于髡之能够说服齐王,关键是他善于用寓言故事来把这层道理生动、直接的讲明白除了“鹳蚌相争、渔翁得利”外,这里又出来一个典故:“犬兔相争、农夫得利”。

    它们都用形象的故事说明了多方斗争中最后一方取胜的真理多方斗争,一定要善于借力打力,以他人的内耗、相争来消灭与自己为敌者的有生力量,战国时代秦国之能一统天下、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之能最后称帝、工农红军之能最后打败国民党军队,实际上都与敌人互相损耗、两败俱伤有着重大关系淳于髡之能够说服齐王,关键是他善于用寓言故事来把这层道理生动、直接的讲明白由于典故、寓言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所以说服力量强,传播面积广运用典故最关键的是要将寓言故事用得十分恰当,这样才能发挥典故的启迪作用我们在说服他人之前,不仅应多联想寓言和典故,而且平时要注意知识积累、故事收集,并应对事件本质有深刻把握,如此才能作类比拓展阅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译文】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

    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练习与检测】(共25分)1.解释加点的词10分)(1)天下之疾犬也 疾: (2)各死其处 各: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恐:   (4)谢将休士 休: (5)淳于髡谓齐王曰: 谓: (6)韩子卢逐东郭逡 逐: (7)犬兔俱罢 罢: (8)齐王惧 惧: (9)淳于髡谓齐王曰 谓: (10)犬兔俱罢 俱: 2.翻译:(10分)(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4)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5)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3.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 _ 有异曲同工之处2分)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 3分)【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1、(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 使(让)……休息(5)对……说(6)追逐,追赶(7)通“疲”,意思是乏、累。

    8)害怕(9)对……说10)都2、(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4)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5)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3、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4.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nuligan
    资质:实名认证